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周开始,诸侯纷纷割据争雄,为何最后地处极西的秦国统一了呢?

东周开始,诸侯纷纷割据争雄,为何最后地处极西的秦国统一了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66 更新时间:2023/12/17 10:21:39

[var1]

艰苦的生存环境,锻炼了老秦人不屈的性格。老秦人本为东夷人,后来迁到西边,因给周天子养马有功,周平王东迁后,就将周王镐京西部的贫瘠土地赏给老秦人,封爵位为伯,位列诸侯。秦国最早的一位国君是秦襄公。贫瘠的土地没有难住老秦人,他们辛勤耕作,又与西方戎狄相接,自然经常与戎狄发生争斗,久而久之,老秦人也具有了戎狄人剽悍好斗的性格。到秦穆公时期,秦穆公重用贤人,奋发图强,不断向西开疆拓土,并国二十,遂霸西戎。秦穆公又积极参与中原诸侯的争霸,也成了春秋霸主。而同期的中原众诸侯,生存环境相对优越,深受中原文化影响,重礼重义,峨冠博带,失去了不少生存的野性。

[var1]

商鞅变法,成了各国变法图强中最彻底的一次,也使秦国成了富强之国。进入战国时期后,为了强国富民,各国都纷纷变法图强。如魏国的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让魏国成了战国初期最强国;齐国的邹忌讽谏,使齐国在齐威王齐宣王时非常强盛。此外还有韩国的申不害革新、楚国的吴起变法、赵国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等等。但是其他国家的变法都没持续多久,就失败了。如李悝变法,魏文侯之后,就夭折了;吴起变法,楚悼王一死,楚国那些利益受损害恨极吴起的奴隶主贵族,马上起来杀死了吴起,废除了新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虽让赵国强盛,却不久发生了沙丘之变,赵国内斗从此不断。只有秦国,秦孝公为富国强兵,一力支持商鞅变法,彻底改变了秦国。

商鞅变法在各国变法中最彻底,从此打破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要想得爵位地位,只有在立军功中获得。商鞅变法移风易俗,彻底改变了秦国人的面貌,将全国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组织调动起来。奖励耕织让他们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积极性;连坐制和严刑酷法,让他们奉公守法,怯于私斗,用于公战;二十级军功制,奖励军功制,把老秦人变成了战争机器,尚首功,从此让秦国军队无敌天下。秦孝公之后,秦惠文王虽车裂了商鞅,但他的变法却完整得以被执行,一直到秦统一六国。商鞅变法,让秦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最终成为战国中最强者。

[var1]

秦国连接几代国君的英明,让秦国的强盛得到延续。战国初期,魏国强势崛起,魏文侯重用人才,图强革新,让魏国十分富强,成了诸侯中的最强国。打败了周围各国,还割占了秦国富饶的河西之地,堵住了秦国东出之路。魏文侯之后,魏国国君却是一代不如一代,强盛了一百余年的魏国,最终在与中原诸侯的不断争霸中衰落下来。赵国经沙丘之变,楚国自楚悼王死后,齐国经齐湣王之乱,他们的国君都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比一代昏庸,国势自然一步步下滑。

而秦国就不一样了,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夺取西河之地;秦惠文王重用张仪等贤才,连横离纵,还吞并巴蜀,使自己更加富厚;秦昭襄王在位五十余年,重用人才白起、范睢等人,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吞义渠,并西戎,蚕食诸侯,长平一战,使秦国成了战国七雄的最强者;秦始皇上位后,更是奋六世之余烈,发起了统一六国的战争,最终完成了国家一统。

[var1]

秦国地理位置优越,进可攻,退可守。三家分晋后,魏国强势崛起,强盛了一百余年。但魏国地处四战之地,四面都有强国环伺。西有强秦,北有燕赵,南有大楚,东挨盛齐。因此魏国需要不断与各诸侯国征战,棘蒲之战,楚赵联军大败魏卫韩联军,魏国由盛转衰;以后与齐国、秦国发生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西河之战,让称霸的魏国从此衰败,正是能强盛一时,不能强盛一世。四战之地的魏国,难给它充足的自守养精蓄锐的机会。赵国、楚国、齐国,地势一马平川居多,险关绝隘很少,盛时可逞一时之气,衰时却也可任强敌纵横驰骋。而秦国就不一样了,居崤函之固,有关中巴蜀沃野,险关绝隘,让秦国进可攻,退可守。当国势疲弱时,关闭崤函之门,退可自养;当强盛时,开关延敌,争战中原。秦国的地理优势,也让大秦在春秋战国的大争之世,立于不败之地。

[var1]

多年诸侯国之间的纷乱征战,人心思安,渴望统一。从春秋到战国,经历了差不多五百余年,礼崩乐坏,各诸侯国之间互不统属,相互争斗,相互兼并,称雄称霸。周王室衰败,再无力维持各诸侯国之间的和平相处。因此从塞北,到江南,再无一片静土,整个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充斥着无尽的征战杀伐,老百姓再无一日安宁的生产生活,人心思安啊。人心就是天心啊。秦国的强势崛起,正适应了这一历史潮流,得到了天时之助。

[var1]

正是由于秦国在天时、人为、地理等诸方面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万国争雄的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才得以成为笑到最后的最大赢家,最终完成了祖国的大一统。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山海经》记载了一种异兽,如今又发现新证据,难道它不是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山海经异兽,山海经有什么奇怪的异兽,山海经中所有可怕的异兽

    [var1]司马迁在《大宛列传》第六十三中写道: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山海经》全书原有22篇32650字,不过几千年的时光,现存的《山海经》只有这18篇,而且都不是历代抄本,其中山经5篇、

  • 当外族入侵时,孔子后人干的事,真让祖宗蒙羞,鲁迅的评价太精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早在公元前195年,汉高祖便开始册封孔子后裔,孔子第8世孙孔腾被封为奉祀君,从此之后,孔子后人便有了世袭爵位,到了宋朝至和二年,孔子后人改封衍圣公,后世便一直沿袭了这个封号,一直到民国1935年,民国政府废除了这个封号,孔子第77代孙孔德成成为末代衍圣公,继任首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衍圣公的爵位累计

  • 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灭吴,终成一代霸主,那越国是如何走向消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勾践卧薪尝胆灭掉吴国,勾践灭吴国的全过程,越王勾践的坎坷经历

    [var1]其实在勾践死后,其子孙也继续维持着越国的霸业。但是越国的命运在越王翳统治的时候却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当时越王翳的弟弟豫为了能够让自己继承皇位,便暗中杀害了三个王子,最终连太子诸咎也不想放过,便鼓动哥哥越王翳也除掉太子,但是越王翳不同意。而太子诸咎得知这一情况之后,便很担心自己有朝一日被害死

  • 田忌赛马后,孙膑和田忌最后怎样了?语文老师肯定不会主动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田忌赛马孙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田忌赛马里孙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田忌赛马孙膑具有怎样的品质

    [var1]据传他与庞涓师从鬼谷子,庞涓比他先下山,在魏国做了大将军,但是十分嫉恨他的才华,害怕孙膑学艺归来之后比他厉害,于是与他约定下山之后来魏国找他,一起为魏王效命。当时虽然满腹学问,但是还很纯真的孙膑相信了他的师弟,去找魏王之后,庞涓接机把孙膑囚禁了起来,并且“膑”了它的膝盖骨,让他不能行走,

  • 帝王安全的最后防线:荆轲与景清,皇帝上朝时的两类行刺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景清后人,历史人物对荆轲刺秦的评价,古代名人对荆轲的评价

    皇帝上朝主要有两种风险官者有俸禄、工作坐办公室,除了尔虞我诈外,大部分皇帝龙威怎样爆发、为何爆发,大部分官员也都是知道的,犯不着去行刺皇帝。如果上朝时的安检工作得当,你想行刺也上不去。上朝的安检主要就是点卯。官职、模样都在点卯者手中,几乎经常见面儿谁都认识,你想乔装也不可能。深藏匕首者摸摸也能摸出来

  • 嫪毐、赵姬与吕不韦畸形的爱恋,导致嬴政愤怒痛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嬴政和嫪毐关系,历史上嬴政如何对付吕不韦和嫪毐,正史中嬴政怎么除掉嫪毐

    其原因不难理解。作为吕不韦的“玩物”,他被送给了嬴政的父亲庄襄王子楚。可以说,赵姬对吕不韦还是比较“喜欢”的,但吕不韦对其若即若离,乃至最终“避而远之”。因恨生爱的可能性比较大。[var1]《寻秦记》中的嫪毐大这些都是无聊的“言情剧”,作为历史问题,我觉得还是说说更重要的事情吧。嫪毐出身其实比较高贵

  • 秦始皇为何仅用10年就统一了六国?因为他有个厉害的爹和祖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凭什么统一六国,秦始皇当年是怎样统一六国的,秦始皇是哪一年统一了六国

    [var1]首先说秦国的地理条件,在最开始的时候极其的恶劣,东有强大的魏国,南有楚国,西部还有很多游牧民族虎视眈眈。这样的一个秦国想要生存下来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可是秦国的祖辈们励精图治,不断的想方设法强大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就不断地向西部扩张领地,到了秦始皇时代,秦国已经把地理上的劣势扭转为绝对的

  • 此人全歼秦国大军,战胜楚国劲敌,打遍天下,为何最后故意战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国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秦国灭楚国主力有多强,秦国与楚国最后的战斗

    [var1]“蹈义而死”,它以“视死若轻”为骨,以“遗生行义”为魂,表征士人独立的人格与精神。这一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并达到为社会理想、为人格慷慨赴死的高潮。这位名将就是先轸,是春秋时期晋国名将、军事家,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拥有元帅头衔和战绩的军事统帅。晋献公的儿子重耳,是一个从小就具有才华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斩其双足,孙膑如何复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膑和庞涓的真实历史,孙膑怎么战胜庞涓的,孙膑与庞涓的较量

    [var1]庞涓相对与孙膑历史记载就少了很多,大多都是嫉妒孙膑才能,两人出师之后,庞涓出使魏国,担任了魏惠王的将军,他十分担心孙膑会取代他,在孙膑来到魏国时,就捏造罪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关于孙膑受刑一事,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取了他的膝盖骨,因为“膑”字通“髌”就是膝盖的意思,第二种说法就是斩断其双

  • 赵括真是纸上谈兵的无能之将吗?长平之战失败,有三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长平之战纸上谈兵赵括真的无能吗,赵括能打过长平战役吗,长平之战赵括有多厉害

    长平之战的结局众所周知,秦国大将白起获得了全胜,赵国有四十多万降卒被活埋。长平之战发生在秦国统一前四十年,此战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而赵国惨败,不仅国力受到了重创,也给东方六国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此战之后,秦国对东方六国的出击就没有停止过。[var1]赵国从赵武灵王开始,到惠文王时期已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