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历史上关于这次关羽出击有两个版本流传,一个是刘备命令他去帮忙,一个是关羽自告奋勇前去帮忙。总之结果就是关羽离开了荆州,在他离开之后就出现了“白衣渡江”,孙权手下偷袭荆州成功的事情。
那么这里面就存在着一个问题,荆州当时是孙权自己主动借给刘备的,现在为什么又派人前来偷袭并夺取荆州呢?
其实这里面还是一个利益关系的转化问题。
首先,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相关历史的时间轴,荆州这块地方起初是刘备的远方表兄刘表的地盘。后来赤壁大战爆发之后,荆州被孙权所得。当时正值周瑜死后不久,孙权手下大将正处在青黄不接的时期,北边又有曹操骚乱,孙权为了抵抗曹操才采纳了鲁肃的意见,将荆州借给刘备前去抵抗北边的曹操。
其实早在刘表统治时期就已经有人向刘备进言,拿下荆州要地,以后方有大用,但是以“仁义”闻名于世的刘备却没有采纳,他觉跟刘表虽然是远亲但是还是同宗,这样做有伤人品。同时,这一点也是后期刘备不肯归还荆州给孙权的原因,他认为这块地本来是刘表的,是汉室宗亲的。
那么孙权究竟为什么强烈要求拿回荆州呢?
首先,刘备在获得荆州之后,实力也是日益强大起来。眼看着如此茁壮成长的刘备,孙权心里自然会有所觊觎。虽然当下的孙刘两家还是处于联盟状态,但是谁又能保证这样的联盟能够坚持多久呢?
此时天空中飘着丘吉尔那句名言,“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哪一天利益分歧大到没得商量的时候,这个所谓的联盟必然是土崩瓦解了,孙权自然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
其次,孙权当时已经在江中建立起相对稳定并且健全的政权体系,希望为自己得到该有的巩固。也不得不拿下荆州这块地方,毕竟荆州是长江中下游的一个战略要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拿下荆州几乎就是拿下了长江是中游地区的一道咽喉,进可攻退可守。
当然了,我们说自古以来利弊这两个东西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关系。万事皆有利弊两面。
孙权要拿回荆州,必然也有一些弊端,比如说破坏了孙刘联盟的游戏规则,导致后期对刘备集团不得不多日防夜防提心吊胆。甚至是低三下四去曹操手下俯首称臣只求自保。
其实,孙权“对人示好”这样的操作几乎是他的一个常规操作了,早在偷袭荆州之前,孙权曾经试图派遣诸葛亮的表兄诸葛瑾前去刘备阵营,向关羽提亲,希望能让关羽的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被关羽拒绝了。
“先是,权遣使为子索关羽女,羽侮骂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被羞辱一番后,孙权自然是大怒。转身投向曹操,俯首称臣,以获取曹操的庇护。
在和曹操合作的期间,孙权还一度设计陷害关羽,并且斩杀了穷途末路的关羽,事后又怕刘备阵营报复,便差人将关羽头颅转送给了曹操,企图嫁祸给曹操。这里又不得不说孙权为人的心机以及谋略。
纵观孙权在整个荆州事件上的一系列操作可以说是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并且企图能让自己全身而退。可能曹操对他的那句评价“生子当如孙仲谋”实属真情流露,并非阿谀奉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