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项羽的叱咤喑呜,撩动了那个自认为无限可能的青春期;而刘邦的委屈求全,共鸣了此时懂得世事维艰的而立不惑。
01.生当人杰、死亦鬼雄,项羽尽逞英雄豪情
青春期的边缘系统已经长成,但前额叶皮质还没成熟,所以总是情绪大于理性。甚至,本应供应大脑的血液总会流入那个比大脑更能制造快感的地方。
于是,青春孟浪,就是情绪主导下的孟浪,胸中总是豪情万丈、脑中总是快意恩仇。
从小到大的我们,总要试图冲破现实世界的种种限制,所以需要把自己代入某种情景、代入某个英雄,寻求现实世界中所没有的体验。乱世和英雄,就是最激荡这种体验的伊甸园。
秦末乱世与西楚霸王,就是青春期的伊甸园。
见始皇帝仪仗銮驾,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当时的项羽,正是青春孟浪之时,跟小时候的我们一样。刘邦说的是什么呢?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
虽然都有气魄,但明显项羽更有霸气,这就是青春。面对既有世界,项羽是一种革命情怀,我要取而代之;刘邦则是一种世故羡慕,男子汉就该这样,不这样也就只能认命了。
反秦战争,项羽的巅峰之作是巨鹿之战。可以不了解巨鹿之战,但总会记得项羽的破釜沉舟。这是只有青春猛少年才能干出来的赌命冒险。别人做不成的事,但是我能,而且我一定能。于是,断了自己所有的后路,就是一往无前地去创造无限可能。刘邦就从来不会打这种仗,而且也不敢。
楚汉争霸,项羽的巅峰之作是彭城之战。刘邦偷袭彭城,一个偷字。油腻大叔会说真漂亮,而青春猛少年会说不要脸。所以,青春年少之时,谁会喜欢刘邦?他们不认为这是智慧,而认为这是软弱和无赖。五十六万诸侯联军,霸占了项羽的西楚国。面对此等窘境,项羽率三万精骑,千里奔袭、闪击彭城,干死刘邦20多万大军,教训了这个不要脸的油腻大叔。这是何等豪气。看到此等惊心动魄和畅快淋漓,青春期的我们,肾上腺素会上升、多巴胺会分泌,而结果就是爱死楚霸王项羽。
垓下之战,长大了的我们,能看到项羽的愚蠢和刘邦的智慧。但是,青春期的眼睛,看到的则是刘邦以多欺少、项羽的宁死不降。所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而刘邦呢?刘邦就是一个没志气的无赖。
02.风又飘飘、雨又萧萧,刘邦历经风雨人生
刘邦征战一生,却给人留下了一个长败将军的印象。但是,刘邦这个长败将军竟然从来都能乱世渔利。
沛丰造反,刚成事,就被雍齿赶成丧家犬,只能借兵项梁,却加入了楚国集团。
楚国沛公,刚起色,就遭遇章邯横扫楚地,只能四处躲藏,却得到了偷袭关中的机会。
受降子婴,将成王,就迎来了项羽的诸侯联军,只能鸿门宴上装孙子、巴蜀之地做汉王,却得到韩信相助、占定关中。
彭城之战,刚彪悍,就迎来了项羽的闪电万军,只能抛妻弃子、躲进荥阳城里装乌龟,却步步为营、终成垓下之势。
这就是刘邦。青春期的男女们,谁也不喜欢这么个窝囊东西。但是,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之后,我们才发现刘邦才是一种凡人的逆袭。
他没有江东八千子弟兵,他没有楚国贵族的出身,所以只能步履维艰地在乱世里面求生存。别说不仗义的事、别说投机取巧的事,就是耍流氓、当无赖,刘邦也要做。因为他要活下来,活下来才有无限可能。
历经种种战败,刘邦却愈战愈勇。
这不就是每一个凡人的生活吗?遭遇种种不幸,生老病死、小人算计、权贵打压,但就要做一个打不死的小强,顽强地生存着。
从来不奢望能横槊赋诗、霸气天地,但求亦步亦趋、步履沉重地迈向最后的成功,一点一点的逼近。而这不就是真实世界的一种逆袭吗?
世界是苦的,凡人的世界更是真的苦。当历经这些苦而还在期望风雨彩虹的凡人,应该把自己代入给谁呢?当然是刘邦,这个油腻的中年大叔的世界才更真实,也有更多的体验。
所以,刘邦的人生能编排出一部好看的连续剧,一个真实的凡人在真实的乱世里是如何成就不平凡的。而项羽却只能是一首荡气回肠又让人惋惜的五言绝句,一个一直能快意恩仇的大英雄是如何迎着夕阳举剑自刎的。
03.凡人逆袭学不来项羽,豪门子弟却可以项羽快意
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出生在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个富商、母亲是个画家。在他上大学的时候,因为不喜欢自己导师布莱克特,竟然下毒要毒死自己的导师。这真是一个敢想敢干且快意恩仇的纨绔子弟啊。后来,奥本海默的谋杀没有成功,被警觉的导师发现了。但这毕竟是谋杀,所以等待奥本海默只能是牢狱之苦。但是,这起谋杀案竟被奥本海默的母亲给摆平了,而奥本海默竟然啥事没有。以前,奥本海默从来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让别人的孩子羡慕;以后,奥本海默仍旧是别人谈论的英雄,让整个世界崇拜。
你能成为奥本海默吗?不管资质允许不允许,都得要问一问:你有没有一个奥本海默那样的母亲。
项羽就是奥本海默,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而刘邦就是凡人众生,一个自己家不争气的孩子。
青春孟浪之时,体验一番项羽的豪情就可以了。历经沧桑之后,我们才发现自己就是没成事时的刘邦,自然能体会到刘邦的种种不容易,刘邦才是自己的镜子。
所以,小时候,我们觉得项羽英雄而豪情、刘邦窝囊而无赖;长大了,我们就会觉得项羽莽夫而任性,刘邦达人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