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的权谋到底有多复杂?其实看懂了《大明王朝1566》里的官僚百态也就懂了

明朝的权谋到底有多复杂?其实看懂了《大明王朝1566》里的官僚百态也就懂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415 更新时间:2024/1/28 19:08:26

说来令人唏嘘,在2007年这部剧第一次上映的时候却只有0.5的收视率,“叫好不叫座”成为了它的代名词。那时候,观众们对权谋剧的审美水平还有限,大多还是比较喜欢样板化的“大好人”、“大恶人”的角色塑造手法,以至于确实较难欣赏到这部电视剧的魅力。

只不过,当十几年后观众们在权谋剧的审美水平提高后,却发现这部剧简直堪称是国产剧的权谋神作,评分也峰回路转,一路升至9.7分,并列国产剧第一(权谋剧方面则是独占鳌头),评分更是达到了20万人。

其实,这部剧的剧情里几乎每一段台词都隐藏着不少信息,需要观众们反复品味才能领会其中的精髓,这大概也是这部剧前期不被看好的原因。毕竟,在那个互联网还不够发达的年代,要想读懂这些台词,或许需要暂停和回放数次,这是电视播出很难实现的。

当然了,那些看懂了这部剧的观众和读者往往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不看热闹看门道”,往往在人生阅历和历史素养上都有着不俗的水平。

那么这部剧究竟有哪些亮点呢?

说起来,权谋剧的演绎水平往往取决于:角色们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地位、身份,而不是动不动干出一些宛如市井流民的好勇斗狠之举。而《大明朝1566》之所以难得,就在于他尽可能还原了古代的权力斗争,有着太多符合古代封建王朝的行为逻辑,让一切事情的发生是如此顺理成章。

角色群像:哪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蠢人

一些国产剧为了让剧情简洁明了,往往人为塑造出“大反派”,偏偏反派底下的一些人明明身居高位,却总是做出让人哭笑不得的愚蠢举动,丝毫让观众感觉不到“城府在胸”。

而在《大明王朝》里,其实很难说得上有真正意义上的蠢人,他们尽管分处不同的阵营,归属于不同势力,也有着各自的计较,但他们之间的输赢却不是单纯用“聪明”或“愚蠢”所能概括的:

他们之间的胜负往往在于各自的筹码、社会的形势,更重要的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位皇帝的考量。他们虽然没有主角光环,但却是一个个真正意义上的“权谋人”。

如此也就不奇怪,在剧中无论是内阁首辅还是九品官员,无论是因公忘私的大清官,还是一心肥己的大奸臣,他们其实都是皇帝在封建官僚下的一枚枚棋子罢了。说到这,剧中胡宗宪的进退失据其实恰恰体现了古代权谋的复杂性。

这部剧在一开始就描写了明王朝已经出现了国库亏空、土地兼并两个难题。一心只想修仙的嘉靖却不是个老糊涂,他早就知道内阁中有不少支持裕王的人。但嘉靖接下去的表现却堪称是一个成熟的权谋家。

他一方面认识到文官集团和裕王之间存在着冲突,另一方面又看到了他们之间都是大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嘉靖皇帝则是最大的代表)。他们之间有冲突,偏又无法完全对抗,无法缓解两大难题。

此时,摆在嘉靖面前的其实有两种常见方式:第一种是以雷霆手段对内部进行洗牌,但这种洗牌一个搞不好就会变成又一个“靖难之乱”,而且需要各方有一定的默契。第二种则是扶持一把尖刀,不属于这两方的任何一方,让其代表民间利益,适当对刀刃向内。

也正是如此,嘉靖才会把胡宗宪推到了权力的舞台上,而且胡宗宪可以做一些越界的事情,因为背后踩过界的恰恰是有权重新划定界限的嘉靖。这样的安排安能不让“懂行”的观众拍手称道?

如此也就解释了胡宗宪为何“两头不讨好”:清流认为他没文人的骨气,只知道一味和稀泥,而“小阁老”则认为他对不起自己的知遇之恩,是个反骨仔。这种风光下的苦,大概只有胡宗宪自己才明白。

其实,这才是真正成熟的权谋剧与原著小说,所有人都因为着他们的根本利益,而行为选择上“身不由己”。

各有权衡,严嵩的困局其实是个死局

其实,当我们看看严嵩的困局时也能明白权谋的精髓。曾经有观众说这是一部烂剧,评论到“严嵩作为堂堂的阁老,怎么可能会犯那么低级的错误,居然傻到只给皇帝一百万两?”

这样的评论看似有理,却恰恰没有明白古代的利益集团是如何形成的。实际上,严嵩对下属只能有限程度的约束,恰恰才是古代最真实的“官场群体”写照。若按照爽文的逻辑,大概是这样的:严阁老会振臂一呼,让门下之人不要再继续贪墨。

但这样的行为恰恰最不可能是严嵩所为,作为久在权力场中心的严嵩太明白了他的势力不过是利益所联接罢了。众多官员之所以听从严嵩的安排,不就是为了能够贪墨更多吗?若不让贪墨,那么还不如就让严嵩倒台算了。

因此,在《大明王朝》里才会有这样符合逻辑的情节:

往年,朝廷巡盐只能巡出约100万两;而在严嵩派了自己的亲信去巡盐,却是多了两百万两。这多交的两百万两从哪里来?自然都是从各级官员本来已经放入自家口袋里后又给掏出来的。说实话,这个因贪墨而结成的集团,居然愿意吐出200万两,这样的执行力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其实,严嵩作为官僚里的顶尖人物,何尝不明白自己的结局,那就是无论自己做什么,都是抱薪救火,徒劳无功。

懂得营造反派的强大与沉稳,多角度塑造角色魅力

如今的国产剧虽然题材不同,但大多有一个共通的缺点,那就是往往通过不停地给配角或反派“降低”智商,从而凸现主角的不凡。

然而,这样的塑造固然效果明显,却不太值得品味。毕竟好的对手才能凸现主角的强大。能成为权力顶端的人,除了少数宠臣或皇室贵胄外,又有哪个会是凡俗之辈呢?

而大明王朝里,无一不是真正的“聪明人”。比如在剧中严嵩就通过发票之争,将改稻为桑的利益给划到了自己的浙江地区,明显技高一筹。而在浙江发生水患后,又能借着皇帝的心思,不动声色找徐阶要了更多的赈灾粮。

这样的人物塑造,不生硬,却又让观众理解了严嵩凭什么执掌大权数十年。类似的精彩描写其实在剧中还有很多,简直达到不可胜数的地步。这固然该感谢演员们的精湛演技,也该感谢编剧、原著作者的文字之功。

说到这,还是希望大家可以看看并收藏原著作者刘和平先生写的《大明王朝1566》,这本小说可以说是权谋小说界的巅峰之作。最近,网络上有个话题,说书店里大多是“无病呻吟”的书籍,充斥着情绪焦虑,其实这恰恰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

若我们不用脚投票支持像《大明王朝1566》这样的好作品,那么以后大概只会有更多这样贩卖焦虑的书籍。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对明教赶尽杀绝,是大明的立国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的明教和朱元璋,朱元璋原来是明教的吗,朱元璋是何时加入明教的

    这个明教并不是胡编乱造出来的宗教,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有明教这样一个外来宗教。元末时期是明教徒最为活跃的时期,然而明教一建立,明教就消失不见了,但大明和明教之间都有一个“明”字,难免让人浮想联翩,猜测万千。那明教和明朝之间到底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关系呢?为何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明教就消失了?这里面,其实还有

  • 那些被“盗版”困扰的古人,宋代面对“盗版”会怎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支持盗版还是抵制盗版,如何认识盗版与如何解决盗版,盗版胜不过盗版

    一、关于中国古代是否存在版权的争论著名知识产权学者郑成思和哈佛大学教授安守廉之间的争论,可谓此两种看法的典型代表。安守廉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版权法或者其他类似于西方版权保护的制度设计,故中国古代没有版权保护。以安守廉为代表的否认宋代乃至中国古代没有版权保护的学者认为,20世纪以前中国所有表明国家努力提

  • 龙湾伏击战,朱元璋化身心理学专家,猜中敌将全部小心思,真的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龙湾之战,龙湾之战朱元璋胜了多少,龙湾之战对朱元璋的价值

    这些客观条件的存在,首先就排除了硬碰硬的斗争策略。剩下的,能考虑的作战方向不外乎两条,一条是依托城墙和险地防守,打消耗战,第二条就是创作有利条件打伏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第一条路是慢性死亡,要想取胜,还是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就算总体兵力不占优势,也要创造局部优势。在制定具体军事计划的时候,朱元璋

  • “代理主帅”虞允文,“逼死”金主完颜亮,南宋朝廷得以残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宋虞允文简介,南宋抗金英雄虞允文,虞允文图片

    恰在此时,腐败的南宋将军王权首先放弃庐州(今安徽合肥),刘锜亦回扬州。稍后,王权由和州(今安徽和县)继续南逃,刘锜也过江回到镇江。长江以北地区全部失陷,当时“中外震恐”,“上欲航海”,真是危急之至。一、他原本只是去督战这时,虞允文被派赴前线监督主将交接军队,并慰劳士兵。当他到达采石这个江防要地时,旧

  • 历史正在重演,今天美国的所作所为,像极了大明崇祯年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美国与明朝的历史,明朝时期的美国是什么样,美国和明朝有什么关系

    3月22日,美国懂王命令加州、纽约州等数州共46000万国民警卫队士兵参加抗疫工作,由联邦提供资金,各州州长管理。这是自2005年以来,国民警卫队最大规模的一次紧急部署。国民警卫队负责食物和药品的运输,以及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在此过程中,有上千名国民警卫队士兵被确诊,并出现了美军中首例死亡病例。但最

  • 成吉思汗妻子被抢走9个月,救回时已有身孕,对丈夫说:这是喜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吉思汗几个老婆,成吉思汗媳妇谁抢走的,成吉思汗妻子标准

    就是这样一位雄霸一方的能者,在父亲被杀害后,新婚妻子也被死对头掳走,等到救回时已经有了身孕,当成吉思汗觉得有些无法面对的时候,妻子却说这是喜事;那么喜从何来,成吉思汗又是怎么接受这个孩子的呢?草原上的争夺向来是直接、粗犷的,同时也伴随着弱肉强食、胜者为王的现实,许多无辜的人会成为牺牲品,成为别人上位

  • 文化的浩劫:西夏“黑水城文献”是如何流落到海外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俄藏黑水城西夏文献,西夏 黑水城 文献,西夏黑水城是中国第三大文献吗

    元朝灭亡以后,昔日的绿洲被沙漠吞噬变成荒漠,黑水城也就成为了一座废城。黑水城在夏元时期繁荣稳定发展了350余年,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献,因黑水城极度干旱的内陆性沙漠气候,使得埋藏在地下荒漠中的文献得以保存下来,这就是扬名海内外的“黑水城文献”,直到20世纪才被发现。1908年,俄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科兹

  • 赵构保住政权为何反被骂?崇祯竟被尊敬、李世民也成千古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构与崇祯谁能力强,赵构和崇祯是同一个朝代吗,赵构对比崇祯

    崇祯把天下都丢了,却被许多人唏嘘慨叹,报以深切的同情。类似的还有项羽;李世民杀死兄长和弟弟以及众多侄儿、逼得父亲退位,如此凶狠歹毒的人,竟被人视作千古明君。难道这些都有问题吗?都是错误的吗?其实没错。错的是许多人在评价皇帝的时候,最喜欢用老百姓的评价标准去评价。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准则,皇帝的职业

  • 郑和下西洋说是找到了麒麟,明成祖高兴坏了,让人画下来留作纪念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明成祖墓里有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吗,明成祖对郑和的态度与看法

    郑和年轻时就是燕王朱棣的侍从,其人办事稳重且有气魄,深受朱棣的信任和喜爱,靖难之役中,郑和有大功,升任内宫监太监,负责明成祖朱棣的生活起居和护卫工作,堪称朱棣最信任的下属。由于靖难之役中,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寝食难忘,便想让人下西洋寻找建文帝的线索,思来想去,这样一件隐秘且复杂的工作,派郑和去

  • 原创朱元璋套路安人心,张士诚有天佑鸿运当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和张士诚,张士诚为什么投奔朱元璋,历史上朱元璋与张士诚

    朱元璋系列更新到这里,就不能一直埋头在小的历史细节里翻找了,还需站高一点,带领读者看一看全局,看完了再回到具体细节上,这样远近一交叉,就能基本把握住历史发展的主线了。上篇文章,我着重写了朱元璋的阶级立场,他从一个代表农民利益的领袖,逐渐转变成了地主阶级的代言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变。农民政权向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