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全盛时期的地盘到底有多大?和魏国、吴国相比怎么样?

刘备全盛时期的地盘到底有多大?和魏国、吴国相比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128 更新时间:2024/1/25 18:49:30

那么起点这么低的刘备,他全盛时期的地盘有多大呢?和魏国、吴国相比怎么样?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刘备的全盛时期是什么时候。刘表去世前,刘备一直是寄人篱下,没有自己的独立地盘,算是人生低谷期。而后,刘表去世,曹操南下,刘备撤离,联合东吴孙权一同抵抗曹操,虽然大军压境,但是刘备的事业开始进入了上升期。

[var1]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刘备攻占了荆州数郡。他占据荆州之后,刘备实力大涨,开始谋划进攻益州,花费了三年时间,刘备成功攻下了益州。此时的刘备,坐拥荆州、益州,一跃成为了一方诸侯,实力上已经是和东吴不相上下了。

不过刘备的巅峰还没有到来,他真正的全盛时期是在汉中大胜之后!

汉中之战

刘备占据荆州、益州,初步的达成了隆中对的大概策略,不过要想更进一步,刘备必须拿下汉中,这样的话益州才会更加安全。于是公元217年,刘备开始发动了汉中之战,大战前期,其实刘备并没有占据优势,在和曹军的攻伐中,互有胜负,并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但是随着黄忠于定军山击杀曹军主将夏侯渊,曹军士气大减,汉中之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var1]

夏侯渊身死后,曹操亲自领军前来,和刘备进入对峙,双方互有胜败,最终汉水之战中,赵云大败曹军,刘备开始大规模主动进攻。曹操不敌,最终撤退,汉中之战以刘备大胜告终。很多人认为,此时的刘备,实力达到巅峰,震惊华夏,隐隐间拥有了和曹操一争天下的实力。不过事实上,这还只是刘备全盛时期的开始,真正的巅峰是在关羽北伐襄樊时期。

襄樊之战

在正史中,关羽北伐襄樊,并没有明确得到刘备的指示,实际上以当时刘备集团的现状,刘备也可不能让关羽在那个关键时刻动兵,因为汉中之战刚过,蜀军疲惫,益州诸郡因为汉中之战,已经是民力疲敝,根本无法再支撑一场大战了,而没有刘备后方的支持,荆州关羽也不能取得大的成功。

[var1]

不过关羽的战力也确实是逆天,在襄樊战役前期连战连捷,大破曹军,更是水淹七军,震惊华夏,吓得曹操都差点迁都。此时可以说是整个刘备集团的最巅峰时期了,兵力、实力、地盘都达到了最巅峰时期!以当时关羽的威势,如果有刘备强有力的后方支持,说不定还真有打到许都的可能。不过刘备此时也是有心无力,没法提供有效援助。

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蜀汉的盟友东吴,会在这个关键时刻背盟,偷袭关羽的老巢荆州。由于东吴的突然袭击,关羽大败,最终被俘身亡,而刘备则损失了数万兵马和荆州三郡的百姓、地盘,实力大减。之后,刘备集团再也没能恢复到这个巅峰时期。

[var1]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了,刘备的全盛时期,是在汉中之战大胜到襄樊之战前期这一段时间,其中,水淹七军是刘备集团的最巅峰时刻。那么此时刘备集团的地盘有多大呢?和魏国、吴国相比又怎么样呢?

汉中之战后,刘备拥有的地盘有益州全境、荆州三郡、汉中、上庸三郡,以现在的地图来看的话,刘备是占据了云南、四川、重庆、陕西一部分、湖南湖北一部分,地盘非常大,比东吴都还要大一点。而和曹操相比的话,刘备虽然在州郡的数量上比不上曹操,但是在面积上已经是和曹操差不了多少了。

也怪不得当初东吴孙权会选择背盟袭击关羽,夺取荆州,因为真的按照刘备这种发展速度,很有可能会吞并东吴,有这么一个快速发展,实力强悍的盟友在身边,东吴众人也会时刻担心。而只要把荆州拿到手中,刘备集团就失去了对东吴的威胁,东吴可以放心的发展了,虽然从大势上来说,孙权此举也是断绝了自己一统天下的希望,但他好歹也是保证了东吴的安稳。

[var1]

不过必须要承认的是,刘备的地盘虽大,但站在当时来看,很多地方都还是尚未开化之地,不能给刘备提供充足的资源和人口,所以刘备地盘虽大,但实力却相较于曹魏差上不少。尤其是丢失荆州后,刘备集团就彻底沦为了三国中最弱小的一方,再也没有了出头之日。

结语

刘备全盛时期是在汉中大胜后,襄樊之战前期的这一段时间,也就是公元219年。这一时期刘备占据了益州、汉中、荆州三郡、上庸三郡,实力和东吴、曹魏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了,不过由于东吴偷袭,使得刘备损兵折将,丢失荆州,实力大减,很快,他的地盘就急剧缩水,成为了三国中最弱小的一方了。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为何在200年时间内,先后四次迁都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国七雄韩国的都城,战国七雄韩国首都变迁史,战国七雄时期的韩国现状

    [var1]在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因为种种原因,几乎都有迁都的情况。比如大家熟悉的魏国,曾经定都安邑,后来迁都到大梁,也即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再比如赵国这一诸侯国,在定都邯郸之前,先后在晋阳(今太原)、中牟(今鹤壁)定都。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韩国,和魏国、赵国一起瓜分了晋国,所以并称了三晋。那么,问题来

  • 无论对秦王异人还是嬴政,吕不韦都在追求奇货可居。他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不韦对嬴政好吗,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故事,秦王嬴政对吕不韦的评价

    所谓“奇货可居”,就是把少有或者稀缺的货物有意囤积起来,等到价格猛涨之后再行出手,以换取高额的政治或者经济回报。关于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史记·吕不韦列传》的记载: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以上,就是“奇货可居”的释义和出处。

  • 秦末楚怀王熊心,在灭秦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被项羽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楚怀王熊心是怎样灭秦的,项羽当初为什么要杀楚怀王,项羽杀楚怀王在哪一年

    [var1]楚义帝熊心剧照袭号怀王熊心是楚国王族,楚国被秦国灭亡后,熊心在乡间地方隐居,以牧羊为生。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于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起事反秦,夺取陈县后,遂立国号“张楚”,陈胜自称楚王。天下英雄响应,九月,刘邦起兵家乡丰县(今江苏丰县),响应陈胜吴广起义,东攻沛

  • 春秋最后的霸主越国是如何衰亡的?为何它始终无法融入中原文化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于是,越国走向了君位空虚的危机之中,王族子弟想要立“错枝”(或作“孚错枝”,当是其人名之越语译音,此人在《吕氏春秋》《庄子》中被称为“王子搜”,可能是“越王翳”的另一位兄弟)为君,不料这位王子却逃到了一处产有丹砂的山洞(丹穴)中。最后,外面的人焚烧艾草,用烟熏洞口,他被逼了出来。这位想当逍遥派的王子

  • 嫪毐是宦官为什么会谋反,他有什么能力反,难道他还能当秦王不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嫪毐谋反是真的吗,嫪毐谋反的实力是什么,嫪毐谋反下集

    嫪毐唯一的长处就是:男人的能力特别强。吕不韦把嫪毐当成宦官送进宫,但并没有让嫪毐成为真的宦官,而是以假宦官的身份进宫服侍太后,然后就是太后赵姬与嫪毐私通,嫪毐充其量只不过是太后的玩物而已,他正式的身份不过是宫中的宦官,而且是个假宦官。[var1]但是,在太后赵姬的宠信之下,嫪毐的地位居然水涨船高,不

  • 长平之战后白起建议乘胜灭赵,秦昭襄王决定暂时议和,谁更有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平之战白起能一举灭赵吗,长平之战后白起能打败赵国吗,长平之战初期白起

    1、震撼赵国,让赵国产生畏惧。2、打击赵国抵抗的信心,言外之意如果继续抵抗,将是同样的下场。因为白起想要趁着长平之战的胜利,一鼓作气灭亡赵国,赵国是东方六国最能打的国家,如果赵国灭亡,将是天下震憾,将会打开秦国统一六国的序幕。[var1]白起灭赵的军事部署都安排好了,准备兵分三路攻赵,司马梗为北路军

  • 春秋四大美人之首息夫人:两个国家因她而亡,三位国君为她倾倒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时期息夫人的故事,春秋四大美人,春秋战国时代四大美女

    在王维的笔下,息夫人的境遇实在令人同情。她因为惊人的美貌被楚王觊觎,竟给息国招来了灭国之祸。但美貌无罪,只是怀璧其罪罢了。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var1]位列春秋四大美人之首的息夫人也诚然是这样一位“倾国倾城”的美人,毕竟,有两个国家因她而亡,又有多位王侯拜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下……天生

  •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用赵括代替廉颇,赵国就没想到秦国让白起出战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平之战赵括输给白起吗,白起和赵括,长平之战赵括有多厉害

    韩国迫于秦国的军事压力,于是主动把上党郡割给秦国,可是韩国的上党郡守冯亭和上党百姓不愿意归属秦国,冯亭于是派出使者出使赵国,请求赵国接收上党郡十七城,赵国经过一番讨论后,同意了冯亭的要求,于是赵国派出军队准备接收上党郡。[var1]秦昭襄王听说后,极度愤怒,决定出兵攻赵,秦、赵两国围绕上党进行了一系

  • 赵雍为何立质燕的嬴稷为王,这不自我树敌吗,为何赵国能决定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46年后,秦昭襄王发动了长平之战,由秦国名将白起指挥作战,一战就灭亡了赵国45万大军,秦国打得赵国几乎要亡国,这个时候已经去世35年的赵武灵王如果泉下有知,他会不会对当初自己拥立秦昭襄王的决定感到后悔?那么问题就来了,赵武灵王为什么要干涉秦国内政,并且拥立在燕国当人质的秦国公子嬴稷为王?[var1]

  • 三国中魏国最强,为何魏国很少主动进攻,反而大多数时候是在防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国一统三国最重要的原因,三国中为什么魏国最强,三国魏国巅峰兵力

    相对于曹魏而言,孙权主动进攻曹魏的次数,都比曹魏进攻孙权的次数多,孙权在世时主动进攻曹魏的次数一共有四次,分别是:226年,曹丕去世后,孙权趁乱攻打曹魏。228年,石亭之战中,孙权主动进攻曹魏。234年,诸葛亮去世的同年,孙权主动攻打合肥。241年,孙权三路大军分别攻打淮南、六安、樊城。[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