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最狂的一首诗,很多人都没读懂,读懂后才知道李白内心的不甘

李白最狂的一首诗,很多人都没读懂,读懂后才知道李白内心的不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46 更新时间:2024/1/9 22:50:16

之前有部电影叫做《妖猫传》,里面杨玉环说了这样一句话:李白,大唐有你才伟大。

历史上很多才子其实在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里并不是特别出名,但李白不一样,自25岁出蜀周游天下,名声随着他诗的出产量而高涨,甚至高达皇家之堂,要不然唐玄宗李隆基也不会亲自邀请他为自己的爱妃题诗不是。

之前有朋友问我说李白写了这么多首诗,里面最狂的一首诗是哪一首?

李白的诗本来就是以狂放而著称,但说到最狂的一首,那么肯定主推这首《将进酒》。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的这首《将进酒》写于天宝年间李白离开京城后,这一年他离开了京城,周游了梁、宋之地,一路上遇见了许多故友,自然也喝了许多酒。

为什么说这首诗狂呢?

我们来解读一下。

我们看第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李白正在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颍阳去黄河并不远,李白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

当然,李白此时并没有看到黄河,但他幻想出了黄河的波澜壮阔之景,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构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

第二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一句是悲叹人生苦短,而又不直言,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神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原本就短暂的说得更为短暂。

李白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因为在这一年李白仕途受阻,只得落寞的离开了京城。李白是个文人,古代的文人对于仕途都有着强烈的眷念,李白也不能免俗。李白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可尽管才高八斗却难以如愿。李白此时的心境是不甘的,但他又不愿意忍受唐玄宗一朝上层官僚的可恶嘴脸。

第三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乍一看这第一小句是在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但这只是表象,得意之时是该尽欢,但李白没有得意过,他希望在官场展露自己的才华,但非常无奈遭受了官僚的排挤。而后一小句是现实的写照,此时远离京城的李白只有诗和酒,他只能尽眼下之欢。

第四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是一句让人拍案叫绝的好句子,李白仕途受阻,不得不离开京城,李白的心中非常不甘,但他没有消极对待,反而是乐观给自己肯定的暗示。里面虽然有怀才不遇的宣泄,但依旧非常自信。而后一小句表达的态度很明确,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这足以令所有凡夫俗子们咋舌。此句是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以得其万分之一。

第五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李白为我们描绘了一场盛筵,但这场盛筵决不是海天盛筵,也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罢休,此间的狂放古来无人匹敌,看着诗句我们仿佛看到了李白在盛筵频繁劝酒,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可见李白在这一年遇到了多少故友,与好友喝过多少的酒。

第六句: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表达出了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至忘了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

于是有了第七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这一句是承上下的关联句,但仅仅作为连接的句子,依旧写的如此之美,完全是神来之笔。

第八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钟鼓馔玉”是形容富贵的生活,可李白却认为这并没有什么可贵之处,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这里的不屑富贵生活不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李白当时盛名天下,他要是想过富足的生活,其实也并不难,但他不屑这样的生活,他前半生大部分的努力都是为了到朝廷之上施展才华,而不是为了荣华富贵。

第九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从酒后吐真言,到愤愤之语,古来圣贤皆寂寞,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就是超脱了凡夫俗子,那么站在凡夫俗子之上,自然很难被人理解,这里李白表达了自己仕途受困的怨气。

第十句: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其中称王指得是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植,曹植是个诗人,也是个“酒中仙”,但由于遭到了曹丕猜忌,从而有志难施,李白也一样,从而借曹植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甘。

第十一句: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这一句很有趣,“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

第十二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即便千金散尽,也不惜将名贵宝物“五花马”、“千金裘”(昂贵的皮衣)用来换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而后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这三个字的含义则更其深沉。

诗圣杜甫曾盛赞李白这首《将进酒》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而李白自己对自己这首诗的评价也非常高,他说这首诗简直就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非常狂,但的确有狂的资本。

可见咱们中国的诗词文化还是非常有意思的,这是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是一笔重要的精神宝藏。

不二建议亲们让自己的孩子多读一些古诗词,学诗词也就是学文化,两者之间是有很大关系的,是不能脱离的。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诗词不重要,低估了诗词对孩子学习和成长的价值,从而忽略了对孩子进行诗词教育。

但实际上,我国的教育对古诗词的考察越来越重视,而就算忽略考试的因数。单是古诗词对孩子的教育意义,就足以让各位家长明白为什么要让孩子多读古诗词!

诗词真的可以塑造和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提倡让孩子们从小就多读古诗词,因为这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经常读古诗词的人,总带着些别人没有的灵气,能散发不一样的魅力。

之前不二给读者们推荐过一套适合小学生读的趣味古诗,然后有读者私信我说:有没有适合初中生高中生读的古诗词图书。

不二找了很久,终于找到《藏在名画里的唐诗+古文》这套书,当我在出版社看到这套书之后,当即决定一定要把这套书带给头条上的读者们。

为什么这么多写唐诗宋词的书籍,不二一定要推荐这套书?

原因是这套书籍是中国画报出版社精心打造出来的“藏在名画里的中国”精品系列丛书之一。

在这套书里,除了唐诗和古文外还加入了皇家珍藏、海外珍藏、稀世珍藏古画。将诗词写进古画中,再将古画融入诗词中,诗画合一,让诗词变得极其有画面感。

并且这套书里面有许多古画是海外回流的遗珍,在国内是首次出版面世,极其珍贵。

由于是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从而在印刷和校订上满满都是细节,当我拿到这套书后,对比市场上十几个版本的诗词书籍,我当即决定把其他书给扔了。

在这套书里,每一首诗,注解都深入浅出,每一幅画,都是高清印刷。

并且这套书获得过2018年中国最美图书奖,完美还原了中国古画的色彩。能得到故宫博物院原院长的推荐,是有一定理由的。

读完这套书,孩子不愁记不住古文和唐诗,上了初中高中,古文有多重要这已经不用多说了。

这套书不止初中高中的学生能看,成人也可以看,领略诗词的雅,观古画历史沉淀之美,让自己的气质变得更加文雅。

这套书原价是336元,现在团购只需要191.9元,库存只有500套,一套两册,买到就是赚到,大家可以点击下方横条参与团购。

更多文章

  • 西晋八王之乱:愚蠢、狠辣、小人、背叛与杀戮,见不到一个君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晋八王之乱是哪八王,西晋八王之乱的八王是什么关系,八王之乱对西晋的政治有什么影响

    图/来源网络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灭吴之后的西晋王朝,本来可以有一番作为的。但是,历史总是事与愿违地不可捉摸,一路坦途、一番高潮之后,便立即毁掉所有人的美丽梦想。统一华夏的西晋王朝,率先迎来的不是“文景”、“贞观”之治,而是同室操戈的华丽血时代。司马家的一众掌大权、握重兵的

  • 权力就像“羊羔”一样,吸引着化身“饿狼”的西晋诸侯争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晋时期的诸侯,西晋政权与分封诸侯,西晋朝廷

    永康元年(301年)正月,赵王司马伦称帝改元建始,可是司马氏其他封王能同意吗?同年三月,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常山王司马乂起兵讨伐,最终赵王司马伦兵败自杀。今天搜史君就带大家看看在八王乱中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常山王司马乂这三王的争斗。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赵王兵败后,晋惠帝就被迎回

  • 西晋的奢靡表现在哪些方面?酗酒、挥霍、斗富,奢靡程度远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晋斗富的最高境界,西晋的经济形态是什么,西晋贵族是这样斗富的

    古代中国一直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西晋自然也不例外。于此同时西晋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此时的九品中正制限制了有才华的寒门子弟进入管理阶层,重要的官职都由门阀士族把持,最终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搜史君这就有一个问题了,不是都说没有系统的人才选拔制度,那么社会的

  • 欺君之罪真的会被杀头?唐朝宰相当着皇帝面撒谎,皇帝还不敢拆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欺君之罪有哪些,古代的欺君之罪怎么规定,古代欺君之罪是什么惩罚

    那么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呢?唐朝从太宗朝开始,李世民敢于纳谏让臣子们敢于说真话,但这是太宗朝前期的局面,自大宰相魏征死后,后面大多数敢于说真话的臣子们不是被砍头就是被充军。于是前任历史让唐朝一系的臣子们得出了一个经验,那就是要想活命,必须撒谎讨皇帝欢心。皇帝一高兴不止可以升官发财,还能得一个贤臣的美名

  • 李勣、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魏征死后,其后代都过的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绩和魏征,罗士信秦叔宝,魏征跟秦叔宝的关系好吗

    罗士信是唐初猛将,其曾在李密和王世充麾下效力。其降唐后,先后随从李世民进行了多次东征战役,后来,罗士信在征讨刘黑闼的战役中被俘,最终不屈被杀。罗士信遇害时年仅二十岁,且尚未娶亲,故而,他是没有后代的,所以我们暂且将其排除在外。秦琼可以算作是唐军阵营中的第一猛将,其作战勇敢,且有骁将之称。瓦岗军失败后

  • 唐朝任用了大量外国籍官僚?帝国语境下不能这样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的官僚制度表,唐朝有多少外国官吏,唐朝在制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动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有三个原因能够说明,一个是历史原因的关中本位;一个是当世原因的李世民主导;一个是对外战争的羁縻安抚。01.历史原因的关中本位北周以及后来的大隋,为什么能够统一中国?宏大叙事的解释,是北周和大隋解决了当时的历史问题,即胡汉矛盾。这个问题从五胡乱华时期就开始了。先是胡人的后赵政权,以

  • 李世民征战半生,但他有一个特别的嗜好,称帝前后都未曾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生平记录,李世民的个人怪癖,李世民生平有哪些贡献

    当然,李世民之所以没死在冲锋的路上,身经百战却毫发无伤,是因为他有一支强大的保镖队伍,和秦琼这个贴身护卫的保驾之功,但也和他胯下的宝马良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李世民的每次战争都与"宝马"有关。李世民征讨薛仁杲的时候,他的坐骑是"白蹄乌",这匹马浑身纯黑色,只有4个马蹄是白色的。李世民骑着这匹宝马一天

  • 陕西发现一墓志,却意外佐证太子李弘死因,专家:武则天丧心病狂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杀太子李弘吗,武则天传奇李弘之死,武则天秘史李弘晕倒

    至今为止还是有大量的学者专家认为武则天就是一个丧心病狂的人,为了自己的野心狠心杀掉自己的亲生子女,比如太子李弘,看过《神探狄仁杰》的网友应该知道,剧中提到了李弘是被武则天下令用毒酒毒死的。相信大家是不是觉得太不可思议呢?其实学者专家们对于太子李弘的死因确实也是有许多的不同意见,而其中大部分的学者认为

  • 安史之乱,是大唐凭借军事实力平定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唐如果没有爆发安史之乱,大唐时期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大唐灭亡了吗

    所以,安史之乱,并不是大唐通过军事实力平定的,甚至也不能说是通过政治手段平定的。因为都不好意思说是平定,河北三镇就是证明。01.安史叛军是当时的最强军事存在范阳军雄冠八镇之首、清河粮仓号天下北库。这就是安禄山的实力,既有军事实力又有经济实力。范阳军,打遍天下无敌手;河北道,财甲整个大帝国。所谓八镇之

  • 淝水之战九十万秦军打不过八万晋军?晋军啥时候那么强?捡漏罢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晋军淝水大捷,淝水之岸,淝水之战发生的背景

    首先搜史君想说的是,东晋北府兵真的很强大,于强大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理解为东晋时期的“精英部队”。但是你要真说90万大军,打不过东晋的8万北府兵,这还是有点玄乎的,毕竟在冷兵器时代,你在人数上占有很大的优势的话,虽然不能保证必胜,但是胜利的天平基本上是向你倾斜的。真正的先分析前秦与东晋的战力对比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