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任用了大量外国籍官僚?帝国语境下不能这样理解

唐朝任用了大量外国籍官僚?帝国语境下不能这样理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178 更新时间:2024/1/28 6:52:43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有三个原因能够说明,一个是历史原因的关中本位;一个是当世原因的李世民主导;一个是对外战争的羁縻安抚。

01.历史原因的关中本位

北周以及后来的大隋,为什么能够统一中国?宏大叙事的解释,是北周和大隋解决了当时的历史问题,即胡汉矛盾。

这个问题从五胡乱华时期就开始了。

先是胡人的后赵政权,以胡人为国士、以汉人为奴隶,搞种族压迫。但是,冉闵一出,就把几百万羯胡全给干掉了。所以,胡人欺负汉人这条路走不通。

再是胡人的前秦政权,一上来就搞民族大融合,结果:支柱力量的氐人被削弱了,而其他如鲜卑等胡人部落却强悍非常。于是,淝水之战,前秦崩溃。所以,胡人与汉人、混一胡汉,这条路也走不通。

后是胡人的北魏政权,以冯太后和孝文帝为主导,搞彻底的汉化改革。但是,六镇起义直接把北魏帝国给折腾成了东西两魏。所以,以汉人为老师、胡人搞汉化,这条路还走不通。

这个问题就麻烦了,胡人欺负汉人不行、胡汉融合不行、胡人汉化也不行,逻辑上完全周延,这就是条死路。这还怎么办?

最后出手的是匈奴人宇文泰的西魏。这个人玩得极其高明,他怎么搞?

一手是表面胡化争取胡人、实际汉化争取汉人;一手是以精英阶层的局部胡汉融合代替全面胡汉融合。

然后,他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他在胡人与汉人的标签之外,打造了一个新的统治阶层,即关陇集团。这个集团是纯粹的胡汉融合,融合的手段是通婚。所以,解决了胡汉矛盾,借之以关中形胜,北周以及后来的大隋,实现了天下一统。

宇文泰的混一胡汉之策,就成为关中本位的一个新特质。以前的关中本位就是关中形胜加军事贵族,现在还要加上一条,就是胡汉融合。

到了隋炀帝杨广时期,杨广就不玩关中本位了,因为关中的老权贵们不听使唤,不是权贵听皇帝的而是皇帝听权贵的。杨广搞一路向东,娶妻陈朝后裔、迁都洛阳、开凿大运河,都是在向关东看齐。杨广一顿操作猛如虎,把大隋折腾完了,然后大唐取而代之。

大唐来自山西,但是起兵之后就直接杀进了关中,然后以关中形胜兼巴蜀财富统一天下。所以,大唐玩得是关中本位。只要回归关中,自然就要继承宇文泰改造的新关中本位,而其中的重要一条就是混一胡汉。所以,大唐对于胡人与汉人的态度,继承了宇文泰的态度,即混一胡汉。所以,大唐的官僚系统中自然就要有很多胡人,因为它的根子就是混一胡汉的底色。

02.当世原因的李世民主导

李世民在中原称皇帝,在草原称天可汗。非但他在草原称天可汗,后继的几个唐朝皇帝,如唐高宗、唐中宗,甚至包括武则天在内,也称天可汗。所以,大唐的皇帝,面对中原讲皇帝故事;面对草原讲天可汗的故事。

后世的大元政权,大元皇帝在中原称皇帝,在草原则是大蒙古的可汗。清朝的皇帝,对中原称皇帝,对蒙古称大汗,对雪域高原则称文殊菩萨转世。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用什么名字和改什么名字,都是大事,直接影响要统治哪里和怎么统治的问题。简单说,你在草原讲皇帝故事、实施郡县命官,就玩不了,原因是成本太高。但是,你讲可汗的故事、实施羁縻治理,就能玩得下去,原因是成本很低。

李世民不修长城,不仅要横扫草原而且要统治草原,但是统治草原不仅要输出暴力还要输出秩序,而输出的秩序就要先立名,而这个名就是天可汗的故事。后期的草原部落、西域城邦,必须要得到天可汗的册封,才能获得统治的合法性。而这就是因为李世民的天可汗故事。

公元647年,大唐已经统治了东突厥、薛延陀、回纥、吐谷浑,李世民就跟朝堂大臣总结经验。大臣们总结大唐的经验是: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实际上大臣总结是在拍马屁:皇帝你已经牛到不能言语形容了。所以,还是李世民总结的比较务实。他总结了五条,但有一条非常关键,即: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在李世民的主导下,大唐对中华、对夷狄一视同仁。所以,大唐任命胡人官僚、重用胡人将领,就没有什么华夷之辨的忌讳,该任命就任命、该重用就重用。

自古都是你以国士待之则人以国士报之,比较典型的就是大唐名将契苾何力。契苾族人要举部叛唐投薛延陀,趁契苾何力回家省亲之际,把他抓到了薛延陀可汗牙帐。但是,契苾何力誓死不从。即便族人全部投降薛延陀,他这个大唐将军也不投降。

何力箕踞而坐,拔佩刀东向大呼曰:“岂有大唐烈士,受辱蕃庭,天地日月,愿知我心!”又割左耳以明志不夺也。

自谓大唐烈士且割耳言志,这就是李世民时期的胡人将军。后来,李世民答应将新兴公主嫁给薛延陀可汗,才换回了契苾何力。

03.开疆战争的羁縻安抚

阿史那社尔,原是突厥处罗可汗次子,后来成为大唐的辅国大将军,其哥哥阿史那摸末,是大唐的右屯卫将军。

契苾何力,本是铁勒可汗世家,是哥论易勿施莫贺可汗之孙,后来成为大唐名将。

执失思力,原是执失部酋长,后来成为大唐的左领军将军,做到刺史级高官。

大唐朝堂上站着一大批胡人官僚,大唐边境上站着一大批胡人将军。李世民任命胡人官僚、重用胡人将领,但是不是也太多了。

其实真得很多,但却不能不多。这是比较出名的,还有很多不出名的,可能数都数不过来。大唐瀚海都护府治下六府七州,全是胡人刺史和都督。大唐西域各都护府治下,也几乎全是胡人刺史和都督。

大唐输出武力但也要输出秩序,否则就统治不了广袤的草原和遥远的西域。但是,输出武力的目的不是消灭而是征服。如平灭东突厥之后,不是杀光东突厥的阿史那王族,而是把安抚羁縻这些人,也就是要封官拜爵,让这些人为大唐效力。同时,很多地方也不是大唐平灭或平定的,而是大唐威势臣服或胡人主动臣服,所以就要原地取材,或赐其旗纛信物、或给其册封印绶。

李世民时期,正北的东突厥和薛延陀已经全部纳入羁縻治理,大唐甚至开疆叶尼塞河;西域地区已经灭国高昌、控制焉耆、治府龟兹。

这么多土地上得住了多少胡人部落?而要统治这些人就得任用和重用胡人官僚。同时,攻灭的东突厥这个北方草原帝国,又有多少王族后裔,不杀掉就得封官拜爵。而到了唐高宗时期,大唐拓土高丽、攻灭西突厥,甚至最远还一度建立了波斯都护府。如此辽阔的土地,纯靠汉族官僚去治理,根本就是不能想象的复杂。所以,只能重用胡人官僚与胡人将领。

最后总结:

大唐是帝国,帝国的特性就是文化多元和疆界灵活,所以其任命和重用的是非汉人的胡人官僚与胡人将军,而不是能说是外国人或外国人入籍。

而大唐之所以能够胡汉一体待之,一个原因是回归了历史传统的关中本位;一个原因是李世民的雄略主导;一个原因是开疆战争而羁縻治理的需要。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征战半生,但他有一个特别的嗜好,称帝前后都未曾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生平记录,李世民的个人怪癖,李世民生平有哪些贡献

    当然,李世民之所以没死在冲锋的路上,身经百战却毫发无伤,是因为他有一支强大的保镖队伍,和秦琼这个贴身护卫的保驾之功,但也和他胯下的宝马良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李世民的每次战争都与"宝马"有关。李世民征讨薛仁杲的时候,他的坐骑是"白蹄乌",这匹马浑身纯黑色,只有4个马蹄是白色的。李世民骑着这匹宝马一天

  • 陕西发现一墓志,却意外佐证太子李弘死因,专家:武则天丧心病狂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杀太子李弘吗,武则天传奇李弘之死,武则天秘史李弘晕倒

    至今为止还是有大量的学者专家认为武则天就是一个丧心病狂的人,为了自己的野心狠心杀掉自己的亲生子女,比如太子李弘,看过《神探狄仁杰》的网友应该知道,剧中提到了李弘是被武则天下令用毒酒毒死的。相信大家是不是觉得太不可思议呢?其实学者专家们对于太子李弘的死因确实也是有许多的不同意见,而其中大部分的学者认为

  • 安史之乱,是大唐凭借军事实力平定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唐如果没有爆发安史之乱,大唐时期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大唐灭亡了吗

    所以,安史之乱,并不是大唐通过军事实力平定的,甚至也不能说是通过政治手段平定的。因为都不好意思说是平定,河北三镇就是证明。01.安史叛军是当时的最强军事存在范阳军雄冠八镇之首、清河粮仓号天下北库。这就是安禄山的实力,既有军事实力又有经济实力。范阳军,打遍天下无敌手;河北道,财甲整个大帝国。所谓八镇之

  • 淝水之战九十万秦军打不过八万晋军?晋军啥时候那么强?捡漏罢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晋军淝水大捷,淝水之岸,淝水之战发生的背景

    首先搜史君想说的是,东晋北府兵真的很强大,于强大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理解为东晋时期的“精英部队”。但是你要真说90万大军,打不过东晋的8万北府兵,这还是有点玄乎的,毕竟在冷兵器时代,你在人数上占有很大的优势的话,虽然不能保证必胜,但是胜利的天平基本上是向你倾斜的。真正的先分析前秦与东晋的战力对比的话

  • 汉高祖刘邦到底有多厉害?了解这点后,才知李世民之前他是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能打过李世民吗,李世民评价刘邦,刘邦李世民哪个更厉害

    其实只要我们知道,在唐太宗李世民之前,刘邦一直是君主能力和成就的天花板就够了!先说成就,刘邦起家非常艰难,可以说就是白手起家,甚至比秦始皇统一六国更加艰难,因为秦始皇是居高临下,本身就有权势,所以做起事来更加容易一些。而刘邦白手起家,从一无所有到应有尽有,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举个例子:一个拥有上亿财

  • 节度使是大唐的一针强心剂,但同样也是它永远也戒不掉的鸦片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唐节度使图片,大唐的节度使怎么来的,唐朝节度使在现代有哪些作用

    安史之乱以及黄巢起义,只是问题的表象,不是绊倒大唐的真正问题。问题需要从端倪入手、向底层挖掘、在形而上探究。大唐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庞大帝国始终解决不了节度使问题。节度使,这个演化形成的新物种,是盛唐的一剂强心剂。但同时,它还是终唐一世也戒不掉的鸦片烟。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大唐帝国充满了各种不

  • 淝水之战真的是以少胜多的历史名战?东晋只是运气好,捡了大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淝水一战,淝水之战的淝水是哪一条河的资料,淝水之战过程图

    一、淝水之战的背景幽州蝗,广袤千里,坚遣其散骑常侍刘兰持节为使者,发青、冀、幽、并百姓讨之。——《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下》晋孝武帝太元七年,也就是淝水之战的上一年,幽州境内蝗虫肆虐。但是,地方官是怎么报告的呢?说粮食产量十分巨大,不用朝廷担心,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并不少有,为了自己的政绩,大多地方官都

  • 杨坚的成功离不开独孤皇后,但隋朝的灭亡,独孤皇后也难辞其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独孤皇后和杨坚的关系,杨坚为什么惧怕独孤皇后,杨坚的历任皇后

    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名叫独孤伽罗,人称“独孤皇后”。独孤皇后是北周“上柱国”独孤信最小的女儿,独孤信生有6子7女,其中3个女儿都先后成为皇后。独孤皇后14岁嫁给杨坚,杨坚那年26岁,杨坚比独孤皇后大十几岁不说,长得还不标准。虽然杨坚的父亲是北周的司空,比起独孤家可是差远了。但独孤信还是一眼看中了杨坚,觉

  • 李白示爱被拒,夜里难过的转辗反侧,挥笔写下一首诗,成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白最感人的诗,李白写的豪迈爱情诗,李白对女生示爱的诗句

    很多诗人当时写诗只是爱好,后来他们的诗流传下来,这才有了名气。但在他们生活的年代,光靠写诗并不能养活他们自己。但李白不一样,李白作一首诗就会被人争抢,因为人家25岁出蜀之后便名震大唐,求诗的人络绎不绝。把爱好变成自己的事业,这就是人生最幸运的事情之一。李白在大唐非常出名,是个公认的才子,非常有才华。

  • 杨勇遭废、杨广继位,宫廷剧的解读站不住脚,因为这是政治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广怎么干掉杨勇,杨广篡位成功杀杨勇,杨广墓里有杨勇吗

    公元600年,当了20年皇太子的杨勇被废。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改立第二子杨广为皇太子。杨广就是后来的隋炀帝,大隋帝国第二代掌门人。因为隋朝二世而亡,所以杨广的名声一直不好、一直被黑。不仅弑父鸩兄、当了皇帝,而且太子之位也来得诡诈权谋。所以,关于杨勇被废和杨广继位之间的解释,都是一股脑地权谋问题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