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代十国,这段历史为什么很少提到?已经乱得找不到意义

五代十国,这段历史为什么很少提到?已经乱得找不到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54 更新时间:2024/1/13 8:16:30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春秋的确礼崩乐坏了,但起码还有好人吧,或者起码大家还是想当好人的。否则,乱臣贼子就不会惧。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目的不是通鉴而是资治,让后之君子知道应该怎么修身齐家、怎么治国平天下。

然而,五代是个什么记忆?

过程不重要,因为峰终定律。一个是高峰,开元盛世、万国来朝,所以大唐荣耀;一个是结尾,五胡乱华、衣冠南渡,所以西晋无能。

五代就奇葩了,它一直是高峰。这五十来年,打仗无数、死人无数,都不是违背道德的乱,而是违背人伦的乱。做乱臣贼子才能活,不做乱臣贼子必须死。别说在五代十国当个君子,就是你还敢要个脸,都会死无葬身之地。五代乱世就是这么彪悍,拒绝一切道德人伦。

五代的结尾,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篡了后周孤儿寡母的江山。赵匡胤流浪四方的时候,是被后周太祖郭威收入帐下。赵匡胤从军拜将的时候,一直被后周世宗柴荣提携。然而,赵匡胤竟篡夺了后周的天下,而且是从自己的老上级柴荣的遗孀幼子手中夺来的。说实话,比之赵匡胤的操作,同是欺他寡妇与孤儿的曹孟德要仗义得多。

昔日曹瞒相汉时,欺他寡妇与孤儿。谁知四十余年后,寡妇孤儿亦被欺?

从后梁朱温开始,有一个算一个,全是篡位得天下,一直篡到了北宋。然后,再说五代这段乱世,还怎么让乱臣贼子惧?皇帝一个比一个流氓,士大夫一个比一个无耻。关键是有将军在前面冲锋,士大夫连无耻的资格都没有。

先说这五个开国皇帝,一个比一个无底线。

第一个是后梁太祖朱温,不止屠了太监,还把大唐宗室给屠了。第二个是后唐庄宗李存勖,只爱伶人不爱江山,最后被自己人给宰了。第三个是后晋高祖石敬瑭,割幽云十六州不算,还做了契丹人的干儿子。第四个是后汉高祖刘知远,身为晋臣却眼看着后晋被契丹灭了,然后跑步到开封当了皇帝,但国祚也就三年。第五个是后周太祖郭威,这个人还行,但他的老上级是刘知远,黄旗裹身还是愧对主公了,而且给赵匡胤打了个样。最后是赵匡胤终结五代乱世。乱世之所以终结,是因为北宋好死不死地没被将军们掀了桌子。因为后周的基本盘打得够结实,赵匡胤活得也够久。

你给这几个皇帝写本纪,然后你咋写?

写出来的,全是造反篡位的攻略说明。后世的陈胜吴广有操作手册了,照着朱温来就行了;后世的董卓曹操也有攻略说明了,石敬瑭、刘知远、郭威,甚至赵匡胤,都是篡位改朝的范本。甚至,草原要搞五胡乱华,也有了入主中原的参照。沙陀人怎么成功的、契丹人怎么失败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全都有。

皇帝说完了,还要说一下士大夫们。但五代就是这么奇葩,基本没有士大夫什么事儿。因为皇帝听将军的、将军听士兵的,士大夫往哪摆?三国还能有个刘备,刘备手下还能有个诸葛亮。而曹操手下也有荀彧、程昱郭嘉这些人,起码也算名臣了。孙权手下则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些人物,也算风流人物。而五代里面,能找到一个刘备吗?别说找刘备了,连孔明也找不到。能找到的全是董卓,以及董卓的好儿子吕布。

然而,五代硬是出了一个牛得穿越的“名臣”,十帝元老重臣、冯道冯可道。

这家伙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从后唐庄宗李存勖到后周世宗柴荣,冯道把四朝皇帝伺候了个遍。甚至,中间还伺候了一段入主中原的辽太宗耶律耶律德光。皇帝挨个杀、王朝流水席,但金刚不坏、屹立不倒的是老臣冯道。公元954年,冯道病逝,硬是在这么乱的时代里,得了善终。善终还没完,死后竟被追封追封瀛王、谥号文懿。

冯道这种人应该怎么定性?他就是一个典型的乡愿。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乡人皆好之”,这就是乡愿。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与能让所有人都讨厌,子曰皆未可。对于乡愿,孔子的态度是什么?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道德就是被这种人败坏的。因为乡愿没有立场。

我们行事的规程是从立场出发,根据事实、运用逻辑,推理价值判断。但关键是这个从立场出发,立场代表了思考的人性。而没有立场呢?没有立场就是人工智能,一堆算法的集合。

皇帝问:是做忠臣还是做奸臣;你回答:臣都可以,看您需要。这就是朝堂乡愿。而冯道比这还厉害,他是超时空的朝堂乡愿。不仅忠臣奸臣都可以,而且哪朝的忠臣和奸臣,都可以。

欧阳修评价冯道“不知廉耻”,司马光评价冯道为“奸臣之尤”。并非宋朝士大夫的片面僵化和过于苛责了。冯道这个人本身就没啥立场。如果他有立场,无论忠奸,都不可能成为超时空的乡愿。然后,对于这种人还怎么评价,把他拿出来还怎么资治。以冯道为基础,只能写出权谋诡诈博弈论和乱世个人成功学,却与宏大叙事无缘。

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

如欧阳修所说,五代的士大夫们,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冯道这种货色,甚至比冯道还不如。皇帝都是窃国者、大臣都是乡愿,这就完了吗?“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五代之乱,不止乱于道德,而且乱于人伦。

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人伦?一个人违反道德,你骂他缺德就行了;一个人违反人伦,你只能骂他禽兽不如了。所以,人伦比道德更重。可以认为道德是后天的产物,而人伦则带有一定的先天成分。甚至,禽兽身上也有人伦的成分,比如同情、恻隐这些。而五代之乱,恰是挑战了人伦底线。

继勋残暴愈甚,强市民家子女备给使,小不如意,即杀食之,而棺其骨弃野外。女侩及鬻棺者出入其门不绝,洛民苦之而不敢告。

王继勋,宋太祖赵匡胤的小舅子。这家伙的爱好是什么?吃人。“自开宝六年四月至太平兴国二年二月,手所杀婢百余人”,四年时间吃了100多人。五代的土壤,才能培养出这种怪兽。人吃人、易子而食,不是没有,但那是逼不得已。而王继勋呢?堂堂的洛阳封疆、大宋国舅,人家就好这一口儿。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释”得就是这些货色。这群悍将的确非常能打,但能打也不能用。因为用下去,不仅大宋会垮掉,而且自己这个皇帝都能被吃掉。而赵匡胤一系还算正常些。建立后唐、后晋以及后汉的沙陀军事集团,以及从草原杀过来的契丹人,就不是吃个上百人的问题,而是动不动就屠城。

十国中的南汉,则是法制化地突破人伦底线。不仅刑罚严酷,而且皇帝每一个正常的,就喜欢看怎么折磨犯人。

性严酷,果于杀戮,每视事则垂帘于便殿,使有司引罪人于殿下,设其非法之具而屠脍之。

此外,还有“灌鼻、割舌、支解、刳剔、炮炙、烹蒸之法,或聚毒蛇水中,以罪人投之,谓之水狱”。人不是禽兽,但人可以禽兽不如。因为禽兽杀生只能靠爪牙撕咬,而人却能玩出各种花样。

而南汉,还有一个别称,叫太监之国。北宋灭南汉的时候,南汉就是一群太监领兵。原因是皇帝最信任太监,于是把大臣全给阉割了。要当官先自宫,这就是南汉宪法。南汉的大臣全成了东方不败。东方不败是豁得出去自己,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而南汉则是豁得出去朝堂,欲立朝堂必先自宫。

晟性刚忌,不能任臣下,而独任其嬖倖宦官、宫婢延遇、琼仙等。至鋹尤愚,以谓群臣皆自有家室、顾子孙,不能尽忠,惟宦者亲近可任,遂委其政于宦者龚澄枢、陈延寿等,至其群臣有欲用者,皆阉然后用。

这就是南汉后主刘鋹的神操作,把南汉庙堂变成了南汉后宫。庙堂之上就他一个男人,剩下的要么是女人、要么是太监。

叙事,可以很悲壮。但是,有悲有惨,这只是铺垫,你一定要铺垫出壮烈。而五代十国却只有悲、只有惨,还有荒唐,真心发掘不出什么壮烈。所以,这段历史、这段记忆,你就没法叙事。围绕五代十国写本小说,你能写出什么主题?拍个电视剧,你到底选谁当主角?“情深不寿,慧极必伤”,五代这个乱世,看多了或许就是在折磨自己。

更多文章

  • 东晋朝廷对于少数民族是如何管理的?频频爆发叛乱,北伐胎死腹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晋北伐的发展阶段,东晋的历次北伐,东晋为何不断北伐

    江统的《过徙论》,是在晋惠帝元康九年(299年)齐万年的反抗运动刚刚结束时提出来的。江统认为夷狄:“性气贪婪,凶悍不仁,四夷之中,戎狄为甚。弱则畏服,强则侵叛。”江统在《过徙论》中重点论述的是关中的氐、羌和并州的匈奴,追溯各族迁徙内地的经过,强调如何让少数民族人“而居封域之内,无障塞之隔”,一旦氐、

  • 契丹,唐代一个藩镇能搞定,而大宋一个国家却搞不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末藩镇与契丹,契丹大宋,唐朝时契丹在现在哪里

    1.契丹进化升级,建立了杂交加强版的大辽政权唐朝的一个节度使,干的可不只是一个契丹,而是能干翻整个东北草原。专门对付一个契丹,真是小瞧了唐朝的节度使。一个原因就是唐朝的节度使,权力太大、实力太强,而节度使的兵也是真能打。而且,当时河北胡化,所以唐朝节度使的兵,并非是一水的中原士卒,大比例的是草原胡族

  • 李白最狂的一首诗,很多人都没读懂,读懂后才知道李白内心的不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白最疯狂的诗,李白最霸气的四首诗,李白最长的一首诗欣赏

    之前有部电影叫做《妖猫传》,里面杨玉环说了这样一句话:李白,大唐有你才伟大。历史上很多才子其实在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里并不是特别出名,但李白不一样,自25岁出蜀周游天下,名声随着他诗的出产量而高涨,甚至高达皇家之堂,要不然唐玄宗李隆基也不会亲自邀请他为自己的爱妃题诗不是。之前有朋友问我说李白写了这么多

  • 西晋八王之乱:愚蠢、狠辣、小人、背叛与杀戮,见不到一个君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晋八王之乱是哪八王,西晋八王之乱的八王是什么关系,八王之乱对西晋的政治有什么影响

    图/来源网络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灭吴之后的西晋王朝,本来可以有一番作为的。但是,历史总是事与愿违地不可捉摸,一路坦途、一番高潮之后,便立即毁掉所有人的美丽梦想。统一华夏的西晋王朝,率先迎来的不是“文景”、“贞观”之治,而是同室操戈的华丽血时代。司马家的一众掌大权、握重兵的

  • 权力就像“羊羔”一样,吸引着化身“饿狼”的西晋诸侯争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晋时期的诸侯,西晋政权与分封诸侯,西晋朝廷

    永康元年(301年)正月,赵王司马伦称帝改元建始,可是司马氏其他封王能同意吗?同年三月,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常山王司马乂起兵讨伐,最终赵王司马伦兵败自杀。今天搜史君就带大家看看在八王乱中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常山王司马乂这三王的争斗。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赵王兵败后,晋惠帝就被迎回

  • 西晋的奢靡表现在哪些方面?酗酒、挥霍、斗富,奢靡程度远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晋斗富的最高境界,西晋的经济形态是什么,西晋贵族是这样斗富的

    古代中国一直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西晋自然也不例外。于此同时西晋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此时的九品中正制限制了有才华的寒门子弟进入管理阶层,重要的官职都由门阀士族把持,最终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搜史君这就有一个问题了,不是都说没有系统的人才选拔制度,那么社会的

  • 欺君之罪真的会被杀头?唐朝宰相当着皇帝面撒谎,皇帝还不敢拆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欺君之罪有哪些,古代的欺君之罪怎么规定,古代欺君之罪是什么惩罚

    那么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呢?唐朝从太宗朝开始,李世民敢于纳谏让臣子们敢于说真话,但这是太宗朝前期的局面,自大宰相魏征死后,后面大多数敢于说真话的臣子们不是被砍头就是被充军。于是前任历史让唐朝一系的臣子们得出了一个经验,那就是要想活命,必须撒谎讨皇帝欢心。皇帝一高兴不止可以升官发财,还能得一个贤臣的美名

  • 李勣、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魏征死后,其后代都过的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绩和魏征,罗士信秦叔宝,魏征跟秦叔宝的关系好吗

    罗士信是唐初猛将,其曾在李密和王世充麾下效力。其降唐后,先后随从李世民进行了多次东征战役,后来,罗士信在征讨刘黑闼的战役中被俘,最终不屈被杀。罗士信遇害时年仅二十岁,且尚未娶亲,故而,他是没有后代的,所以我们暂且将其排除在外。秦琼可以算作是唐军阵营中的第一猛将,其作战勇敢,且有骁将之称。瓦岗军失败后

  • 唐朝任用了大量外国籍官僚?帝国语境下不能这样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的官僚制度表,唐朝有多少外国官吏,唐朝在制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动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有三个原因能够说明,一个是历史原因的关中本位;一个是当世原因的李世民主导;一个是对外战争的羁縻安抚。01.历史原因的关中本位北周以及后来的大隋,为什么能够统一中国?宏大叙事的解释,是北周和大隋解决了当时的历史问题,即胡汉矛盾。这个问题从五胡乱华时期就开始了。先是胡人的后赵政权,以

  • 李世民征战半生,但他有一个特别的嗜好,称帝前后都未曾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生平记录,李世民的个人怪癖,李世民生平有哪些贡献

    当然,李世民之所以没死在冲锋的路上,身经百战却毫发无伤,是因为他有一支强大的保镖队伍,和秦琼这个贴身护卫的保驾之功,但也和他胯下的宝马良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李世民的每次战争都与"宝马"有关。李世民征讨薛仁杲的时候,他的坐骑是"白蹄乌",这匹马浑身纯黑色,只有4个马蹄是白色的。李世民骑着这匹宝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