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变自己的名声,李世民在登基为帝之后励精图治,更是开创了贞观之治,打造了一个强盛的王朝。而在贞观之治期间,太宗皇帝还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比如,李世民曾选择放了390名死囚回家过年,同时也与这些囚犯定下一个约定,过年后就要接受问斩。那么,这些囚犯在几年后有多少人选择按照约定,回到大牢之中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大唐的第一位太子李建成,最终死于玄武门事变
在一些现代的电视剧中,一般关于唐朝太子李建成形象的刻画,都显得极为的平庸无能。但历史上的李建成,真的是这样的一个人吗?他的一生究竟又是怎样呢?
太子李建成生于公元589年,他是唐高祖李渊的嫡长子,也是大唐的第1位太子。实际上,李建成十分有能力,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方面都颇有建树,唐朝最终成功建立,这里面也有太子李建成的功劳。
比如,在公元617年,李渊准备在太原起兵时,打着讨伐贼人的名号,从而招募了许多军人。不过,这些招募过来的军人并没有经过军事训练,也从来没有上过战场。
李建成意识到这一点后,就立刻立下军法,增加军人的战斗能力。在行军的路途中,李建成并没有自视甚高,反而与士兵们同甘共苦。而且他还下达命令,不可以骚扰平民百姓,种在道路旁边的水果蔬菜,也一定要先向百姓付了钱财才能拿走。
当大军来到了西河城后,得知到李建成行军路上的做法,百姓们更是自愿选择投降。最终,在平定西河一事上,加上行军来回的时间,李建成一共花费了9天。
得到消息后的李渊甚是开心,并封李建成为陇西公,可见李建成并不像史书中描述的那样不堪。后来,在起义的过程中,李建成更是立下功劳无数,因而在建国后就直接被李渊封为太子。
只是,权力会蒙蔽人的双眼,秦王李世民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恶人,立下的汗马功劳远比李建成多。当李建成被封为太子,使得不服气的李世民开始想方设法来取而代之,于是就有了后来流传千古的玄武门事变。
唐太宗放死囚回家过年,几年后竟然全部死囚归来
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取得了胜利果实,连皇帝李渊都不得不退位,但也让李世民的名声直线下降,毕竟他的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是靠杀死了自己的亲哥哥才得来的。
为了挽回自己的名声,唐太宗一直兢兢业业、勤于国事,打造了一个有名的贞观盛世。老百姓生活得非常安定,甚至于犯罪率也直线下降,监牢空了一大半。
按照唐朝律法,每到一年的冬季,朝廷都会斩杀一批死囚犯。但是在斩杀之前,都会将相关案情记录交到皇帝手中,由皇帝进行最后审阅,这样一来也是为了防止冤假错案的产生。
也正是李世民在翻阅案宗的时候,居然发现年后有390名死囚要处斩,这无疑让他的政绩上抹了一个黑点。毕竟自己在夺得皇帝之位时,除了杀害了自己的兄弟之外,还杀害了大批跟随李建成的身边人。
已经产生无数杀孽的李世民,不想再让自己的手沾上390名死囚犯的血,而这又正值即将过年,于是李世民亲自来到了囚牢之中盘问状况,得知无一例是冤家错案。
出于仁心,李世民便询问了他们临终前的遗言,很多人都说想回家看看。思考再三后,唐太宗李世民决定将390名死囚放回家过年,并与这些死囚犯们进行约定,过年后再回来斩杀。
得知此消息后的囚犯,顿时感动得痛哭流涕,嘴上更是大呼皇上万岁,皇上圣明。但是这也让一些大臣们不满,万一死囚不遵守约定,不但没有按时归来,反而继续做恶事怎么办?
李世民则表示,圣君治理天下应该以德服人,而且他相信这些囚犯会遵守约定......很快就过完年了,到了约定的日子,皇帝和满朝文武官员都等待着这些死囚犯们的过来。
这些犯人也都没有违约,竟然一个不落的全部回来了,经过此事之后,李世民的名声也在百姓中扭转了过来,玄武门之变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减少。
总的来说,虽然唐太宗登上皇帝之位的方式并不光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绝对是一位好皇帝。在李世民的执政之下,连勇猛无比的游牧民族都被打得节节败退。
事后,李世民又实行十分开明的民族政策,让这些游牧民族们感受到来自大唐的友好与信任,于是纷纷愿意归顺大唐,并发自内心的称李世民为“天可汗”。
大唐著名宰相,被皇帝夸赞为“人镜”的谏臣魏征
或许也是因为李世民的仁心吧,在政事上,李世民更是愿意虚心纳谏,只要言之有理,即使他心有愤怒,也愿意接受谏议。也正是由于李世民的这样行事作风,使得他在位的这一时期,更是出现了一位千古流名的谏臣。
比如魏征,早年魏征出生于贫困家庭,可心中却早已立好远大的抱负。后来,他曾出家成为了一名道士,在书籍方面他涉猎甚广,意识到天下即将大乱后,便开始专心于纵横之说。
隋朝末年时,魏征也曾参加过瓦岗起义,但是并没有受到重用。在归顺唐朝之后,他开始跟随在李建成身边,一心一意地辅佐太子。
奈何,在发生玄武门事变后,他辅佐的太子也被李世民所杀。不过,由于早年魏征曾多次建议李建成把李世民除掉,使得李世民想要与魏征一见。
此间,李世民曾询问到为何魏征要离间兄弟二人,魏征更是直言不讳。这让李世民十分欣赏,不但赦免于他,还赐下了官职。
就这样,魏征开始了在李世民手下的为官之路,由于性格直爽,更是多次上谏,惹得唐太宗李世民多次龙颜大怒。
但魏征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仍然直言上谏,使得愤怒过后的李世民,也连连称赞他为可以明得失的“人镜”,一段段佳话传了下来。
对于这样的李世民,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