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广招天下豪杰,却漏掉了此人,他2次都差点颠覆唐朝

李世民广招天下豪杰,却漏掉了此人,他2次都差点颠覆唐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292 更新时间:2024/1/25 11:36:18

而这一切几乎都归功于唐太宗李世民,虽说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但并非开国之君。但是在隋朝末年的时候,李世民为唐朝建立的功勋,早已超出了他的父亲李渊

战场上的功绩硕果累累,说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开国之君也不为过,他之所以能做到这样,就是因为在打天下时广泛招收天下豪杰,尽收人才为己所用。

可惜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却不想还漏掉了一个人。后来,此人愤愤不平,最后居然气不过,两次直接将唐朝逼上了绝路。那么,这位人士究竟是谁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唐太宗李世民

说起唐太宗李世民,就不得不提起他的相关生平。李世民出生在李家别馆之中,自幼时开始便是聪明机智,所产生的见解更是十分深远,遇见大事的时候刚毅果断、不拘小节。

有如此本事的李世民,自然对于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义宁元年(公元617年),看着隋朝的命运逐渐结束,李世民随即与父亲暗中图谋起义。

也是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广收英才,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收取人才并没有使用任何的蛮力,反而是自降身份,身先士卒的去邀请那些有才华的士人,将钱财赠送给他们,以此来供养所需要的门客。

试想一下,在落魄的时候突然有一位达官贵人,自降身份为你解决困难,你定然会感恩戴德,这也是李世民能够成功的最大原因,毕竟他的下人都是誓死相随。

也是在同一年,李世民鼓动了自己的父亲李渊进行起兵造反,历史上称其为晋阳起兵。李世民率军攻打西河并且宣布政令,随后李渊特地嘉奖自己的儿子,自此李世民拥有了自己的称号。

天下大乱,战争的不断打响,李世民的功绩也广为流传。义宁元年十二月的时候,李世民再一次被任命为右元帅,之后的战役更是如火如荼。

隋朝的皇帝隋恭帝看着面前的局面,无奈之下,只能够将皇位禅让给李世民的父亲李渊。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登基之后,改了国号为唐,建元武德。

李世民被封为尚书右武侯大将军、晋封秦,加授雍州牧,唐朝虽然成立了,但天下并没有太平,同一年的七月、薛举入侵,李世民再度出征。

错失的英才——薛举

薛举便是上文之中所说的那位错失的人才,也正是此人将唐朝深陷两次的绝境。薛举是河东汾阴县人,容貌魁梧不说,还十分的擅长骑射。再加上,他家财万贯,得以用此去结交各方的英雄好汉。

正是如此,薛举才得以称雄于北方的边地。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适逢自然灾害,诸多地方盗贼揭竿而起,薛举便在此时自命为将,战役的爆发后名气广为流传。

同年七月,薛举在兰州称帝,一度达到了人生巅峰。不过,薛举的地盘很小,他便开始策划进军关中。在这个时候,隋恭帝已然将皇位禅让给了李渊,他便直接将火力对准了李氏。

薛举的属下也不是等闲之辈,看着此番场景更是想到了两个计策。其一便是让薛举与北方的突厥部落进行联手,主要就是因为李渊才刚刚登基、根基不稳,这个时候与突厥联合,会给其造成致命的打击,

薛举刚准备执行这个计策,却不想李渊和李世民猜到了他们的意图,提前便派人前往突厥,进行友好的商谈,解决了唐朝的绝境问题。这是薛举给唐朝造成的第一个绝境,只差一点,唐朝真的就会抵不过薛举和突厥的大军。

至于另一个的计策便是进攻,当时李渊面对如此的情景,只好任命自己的儿子李世民前去迎战,这场战役是唐朝建立起来的第一场战役。

其中所代表的意义不言而喻,可惜天不遂人愿,李世民在出兵的征途之中,突然感染的疟疾。没有元帅所带领的部队,最后只能吃闷头亏,这一场的战役唐军损失了五万多人。

尸体更是堆积如山,诸多的唐朝将领因此驾鹤西去,反观薛举的那边,随即乘胜追击,只差一步就能彻底将唐朝推上了绝境。然而,天不遂人愿。

李唐最后的成功

世人都认为这场战役,薛举定能取胜。却没有想到,薛举想要夺取长安的时候,染上了恶疾,没有多久便病重去世。,种局面属实让人没有想到。

薛举一死、军心大乱,这个时候唐军重振势力,一举直接灭了薛举的军队。如此,李唐才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每当后人提起这场战役的时候,都会认为是上天在庇佑唐朝。

否则,明明岌岌可危的唐朝,为何可以在最后关头能够绝地反击。古时候,人们没有能力去解释这样的局面,只会认为是天上的神灵在此庇佑。

不过,话又说了回来,如若当年李世民广招英才的时候,直接将薛举招收到自己的旗下,想来薛举最后的命运也不会如此。都说天生的君王想要取得成就,必须集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成功的首要标准。

李世民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但依然差那么一点,若不是天亡薛举,让他直接命丧黄泉,估计李唐也不会那么快取得天下。

总的来说,唐朝的江山一半都需要归功于李世民,最终的原因就是他将心比心,他的手下能够肝脑涂地,为李唐打天下,为李世民打天下,这就是人心。

故而,在李世民登基的时候,大臣都不会有任何的怨言,一切都是众望所归,甚至于薛举的意外死亡也可视为上天庇佑。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皇帝皇后沦为奴仆,后宫王妃犒劳士兵,一统三国的西晋有多耻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荒唐的西晋公元249年,三国末期,曹魏权臣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也学着先主曹操,夺取了朝政大权,成为了曹魏朝廷的实际掌控者;十几年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直接夺取了曹魏的江山,并篡位称帝,建立了这个生于不义的“西晋王朝”;初登皇位的司马炎,凭借曹魏积攒的家底,击败了东吴势力,结束了长达八十年的

  • “六味帝黄丸”登基后,武则天是怎样度过她人生的最后一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十大秘方,武则天真实长寿秘诀,武则天晚年的传奇故事

    神龙元年农历正月22日,张柬之诛杀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顺便包围了武则天的宫殿,逼迫武则天还位于太子李显,因为此事发生于神龙元年,所以后人也称“神龙政变”。“神龙政变”之前,朝廷上有三种力量暗流汹涌,分别是:李家势力,庐陵王李显被重新确立成为太子,相王李旦也解除了软禁;第二种势力是武则天宠信的二

  • 从贞观之治看,唐朝盛世形成的原因及表现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评价唐朝贞观之治,唐朝盛世的三个阶段,唐朝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易·系辞下》在“安人宁国”治国方略下,以李世民为首的唐初统治集团进行一系列的调整:经济方面,施行均田制、租庸调制,注重减轻百姓的负担;政治方面,驱除酷吏,虚心纳谏,选贤用能;文化方面,广兴学校、中外交流;律法方面,从宽从简、执法公正、慎刑恤狱。以隋亡为戒的勤勉为政、廉洁

  • 导演们对司马家为啥不拍晋朝,只拍到三国就结束了?原来晋朝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司马家能统一三国吗,晋朝司马家族最终结局,三国司马家族的现状

    大家好我是搜史君,喜欢历史,不关注我,还在等什么?一、大奸似忠的司马懿晋朝被拍出来的历史剧少之又少,为啥司马懿这一家子能入了“编剧大大们”的法眼?我感觉应该和“三国”那一堆人有很大的关系,大家都看魏蜀吴三国之间相互争斗,每个人都心机深沉、尔虞我诈一不小心就会被人摆一道,司马懿在曹操在世时还知道藏着自

  • 东晋内乱:没英主的皇室、没英雄的士族,悄悄崛起的北府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晋北府兵的实力,东晋八大士族名单,真实的东晋现状

    文/减水书生图/来源网络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位历史、感悟思辨。当轴士族落幕,司马皇权伸张。果然如此的话,东晋政治有可能回归至秦汉以来的皇帝政治。要对付草原民族,唯有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模式最有效。除此之外,几无他路可走。东晋,是自己一个对付一群异族政权,要自强复兴唯有恢复皇帝政治、回归中央

  • 五胡十六国为什么如此复杂?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三幕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五胡十六国持续了多少年,五胡十六国 简介,五胡十六国详细情况

    以时间为线索,兼胡种、国别,做一个梳理,就是:匈奴称雄、胡人混战、拓跋收尾。开局是匈奴称雄,高潮是胡人混战,而结尾则是北魏统一。但北魏这个统一,也没持续多久。因为胡汉矛盾的时代问题始终没能彻底解决。但,历史已经进入到了新篇章,即南北朝。而南北朝,也不是简单的南北两朝对立,而是另外一个三国演义。北朝始

  • 此地是隋唐时期的心腹大患,为了将其灭国,历经百年征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唐历史地图,隋唐战争简介,隋唐时期诸侯分布图

    高句丽之所以不断受到中原王朝的征讨,倒不是说高句丽和隋唐有什么仇恨,而是因为中原王朝统一观念的影响。一直以来,辽东半岛都被中原王朝视为自己固有的领土,而高句丽占据了辽东,就等于说使得中原王朝无法取得完全的统一。因为这个因素,隋唐两代才要不计后果的征伐辽东。从秦朝开始,辽东地区就属于中华文化圈的一部分

  • 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在唱衰大唐吗?他有没有忽视大唐的积极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杜甫与大唐的悲欢离合,杜甫简介与个人资料,杜甫和盛唐的关系

    01.《道德经》不是畅销书,“三吏三别”也不是微博段子有些人总是一门心思地要在《道德经》里找什么人生至理。这就是一种南辕北辙。因为老子的书,根本就不是写给老百姓看的,而是写给诸侯王看的。因为那时候根本就没有畅销书,老子本人也不会想着出一本畅销书赚钱。把治天下的道理当成治人生来读,把君治臣的道理当成己

  • 大唐攻灭薛延陀、开疆叶尼塞河,李世民拓展中原帝国的统治极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征讨薛延陀,古代薛延陀国在现代什么地方,李世民如何治理唐朝的

    1693年,“幻想号者”号海盗船组织了一次民主选举,选出了他们的新船长。这个新船长就是后来的著名海盗亨利埃弗里。1724年,一艘商船的船长竟用藤条抽死了两名船员。但是,这个船长并没有受到惩罚。而且,船长打死船员的事情,在商船上屡见不鲜。野蛮世界的海盗居然施行民主制,文明世界的商船居然施行独裁制。商船

  • 跟着钱走:汉朝能够二次崛起,晋朝和宋朝为什么不可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朝与晋朝哪个强,宋朝与晋朝的关系,汉朝和晋朝之间的关系

    简单说,汉朝是一个病人,病得太重太烈太突然于是死了,之后就走了一趟奈何桥、重投一遍胎,也就是西汉变东汉;而晋朝和宋朝也是这样的一个病人,在内外交困中衰竭致死,但没有机会重新投胎。古之王朝,就三件大事:一为朝政;一为治民;一为边地。但是,这三个问题可以转化成一个问题,那就是财政问题。只要王朝的财政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