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六味帝黄丸”登基后,武则天是怎样度过她人生的最后一年的

“六味帝黄丸”登基后,武则天是怎样度过她人生的最后一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377 更新时间:2024/1/31 5:19:45

神龙元年农历正月22日,张柬之诛杀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顺便包围了武则天的宫殿,逼迫武则天还位于太子李显,因为此事发生于神龙元年,所以后人也称“神龙政变”。“神龙政变”之前,朝廷上有三种力量暗流汹涌,分别是:李家势力,庐陵王李显被重新确立成为太子,相王李旦也解除了软禁;

第二种势力是武则天宠信的二张势力;第三种势力是武则天的母家武氏,此时武则天称帝,她听了狄仁杰“给姑姑上坟和给母亲上坟是不一样的”的话,最后选择了李家血脉李显为太子,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有点坐不住了,害怕武则天去世之后李家人杀他。“神龙政变”可以说消灭了二张的势力,打压了武家,扶植壮大了李家力量。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看看一代女皇武则天退位后的生活变化。

首先,虽然没有了权力但是可以体会到久违的亲情。

武则天是被迫退位的,当张柬之打进长生殿后知道必须要归政于李显事情才会有个了结,于是便主动退位还政于李显。李显也确实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在武则天退位移宫到上阳宫之后,李显给了武则天一个尊贵的称号——则天大圣皇帝,并且李显每隔十天都会去看望武则天,没了男宠和权力的武则天虽然很不习惯,但是有儿子定期的问候,她可以体验到亲情的温暖了。在她之前上位的过程中,她为了自保或者是为了不断逼近心中的地位杀了自己的一个女儿扳倒了接她回宫的王皇后,毒死大儿子李弘,逼二儿子李贤自杀,虎毒尚且不食子,而武则天为了权利却亲手杀了好几个自己的孩子,到了晚年退位的时候,同一年龄的妇人都在乐享天伦,所以他内心也是渴望亲情的,李显的定期问安给了武则天体会亲情的温暖。

面对李显定期去看望武则天的举动,也有专家学者说是李显为了监视武则天,但是搜史君想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武则天已经在神龙政变后没了权力,身心都是很低沉的那种状态,她知道自己怎么努力也得不到政权了,也就放弃了,而李显本来就害怕母亲,他对武则天还是有一定的畏惧心理了,所以根本不可能说监视武则天,他只能通过勤勤恳恳的问安使得武则天安心。

其次,她为之前的冤臣和后妃平反。

武则天从后妃到女皇再到太后,她的权利变了,格局也变了,她和李显一样都经历过大起大落,从太宗的妃子到感业寺尼姑再到高宗的皇后直至称帝,这些经历使她明白不过都是一个称号而已,身死名灭,不想因为政治斗争而留下千古骂名,所以下诏赦免了王皇后萧淑妃的家人,让她们的家人过正常的日子,还有就是为之前反对自己的臣子平反,像政治牺牲品褚遂良。她的面首二张陷害宰相魏元忠,但是她也在此时加封了魏元忠,武则天这样做也是相当于变相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她原谅了所有人,也希望后人不要因为这些事而责骂她。不得不说,武则天的举动十分明智,在她退位后也没有人落井下石。

最后就是武则天为自己后事做的准备了。“去帝位,称则天大圣皇后”,去帝位更显示了她在政治上的前瞻性,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看透了起落全部都放下了,以高宗的皇后名义葬入乾陵,留下无字碑,功过由后人来评。

武则天害怕武家被灭门,她也安排了最简单直接的保护武家的方法,就是和李家“联姻”,她将女儿太平公主嫁给了武攸暨,武则天退位后,也因为她事先安排的“联姻”的方法,所以她的家族得以保全,并没有像吕后那样被灭门。

历史上干政的太后很多,她们都打着“皇帝监护人”的名义垂帘听政,但是像武则天这样公然称帝并且把国号都改了,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纵然强势如吕后,但是吕后也不敢把国号改了,不然的话吕后有几个脑袋够砍?所以在这里就不得不更加佩服武则天过人的气魄和胆识了。武则天的一生就像她留的无字碑一样,是无话可写还是写不完武则天的精彩人生呢?

历史小知识:“六位帝皇丸”是唐中宗李显:他自己是皇帝,他妈是武周皇帝武则天,他爹唐高宗李治是皇帝,他弟弟唐睿宗李旦是皇帝,他儿子唐少帝李重茂是皇帝,他侄子唐玄宗李隆基也是皇帝,所以被称为:六位帝皇丸。

更多文章

  • 从贞观之治看,唐朝盛世形成的原因及表现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评价唐朝贞观之治,唐朝盛世的三个阶段,唐朝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易·系辞下》在“安人宁国”治国方略下,以李世民为首的唐初统治集团进行一系列的调整:经济方面,施行均田制、租庸调制,注重减轻百姓的负担;政治方面,驱除酷吏,虚心纳谏,选贤用能;文化方面,广兴学校、中外交流;律法方面,从宽从简、执法公正、慎刑恤狱。以隋亡为戒的勤勉为政、廉洁

  • 导演们对司马家为啥不拍晋朝,只拍到三国就结束了?原来晋朝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司马家能统一三国吗,晋朝司马家族最终结局,三国司马家族的现状

    大家好我是搜史君,喜欢历史,不关注我,还在等什么?一、大奸似忠的司马懿晋朝被拍出来的历史剧少之又少,为啥司马懿这一家子能入了“编剧大大们”的法眼?我感觉应该和“三国”那一堆人有很大的关系,大家都看魏蜀吴三国之间相互争斗,每个人都心机深沉、尔虞我诈一不小心就会被人摆一道,司马懿在曹操在世时还知道藏着自

  • 东晋内乱:没英主的皇室、没英雄的士族,悄悄崛起的北府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晋北府兵的实力,东晋八大士族名单,真实的东晋现状

    文/减水书生图/来源网络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位历史、感悟思辨。当轴士族落幕,司马皇权伸张。果然如此的话,东晋政治有可能回归至秦汉以来的皇帝政治。要对付草原民族,唯有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模式最有效。除此之外,几无他路可走。东晋,是自己一个对付一群异族政权,要自强复兴唯有恢复皇帝政治、回归中央

  • 五胡十六国为什么如此复杂?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三幕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五胡十六国持续了多少年,五胡十六国 简介,五胡十六国详细情况

    以时间为线索,兼胡种、国别,做一个梳理,就是:匈奴称雄、胡人混战、拓跋收尾。开局是匈奴称雄,高潮是胡人混战,而结尾则是北魏统一。但北魏这个统一,也没持续多久。因为胡汉矛盾的时代问题始终没能彻底解决。但,历史已经进入到了新篇章,即南北朝。而南北朝,也不是简单的南北两朝对立,而是另外一个三国演义。北朝始

  • 此地是隋唐时期的心腹大患,为了将其灭国,历经百年征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唐历史地图,隋唐战争简介,隋唐时期诸侯分布图

    高句丽之所以不断受到中原王朝的征讨,倒不是说高句丽和隋唐有什么仇恨,而是因为中原王朝统一观念的影响。一直以来,辽东半岛都被中原王朝视为自己固有的领土,而高句丽占据了辽东,就等于说使得中原王朝无法取得完全的统一。因为这个因素,隋唐两代才要不计后果的征伐辽东。从秦朝开始,辽东地区就属于中华文化圈的一部分

  • 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在唱衰大唐吗?他有没有忽视大唐的积极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杜甫与大唐的悲欢离合,杜甫简介与个人资料,杜甫和盛唐的关系

    01.《道德经》不是畅销书,“三吏三别”也不是微博段子有些人总是一门心思地要在《道德经》里找什么人生至理。这就是一种南辕北辙。因为老子的书,根本就不是写给老百姓看的,而是写给诸侯王看的。因为那时候根本就没有畅销书,老子本人也不会想着出一本畅销书赚钱。把治天下的道理当成治人生来读,把君治臣的道理当成己

  • 大唐攻灭薛延陀、开疆叶尼塞河,李世民拓展中原帝国的统治极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征讨薛延陀,古代薛延陀国在现代什么地方,李世民如何治理唐朝的

    1693年,“幻想号者”号海盗船组织了一次民主选举,选出了他们的新船长。这个新船长就是后来的著名海盗亨利埃弗里。1724年,一艘商船的船长竟用藤条抽死了两名船员。但是,这个船长并没有受到惩罚。而且,船长打死船员的事情,在商船上屡见不鲜。野蛮世界的海盗居然施行民主制,文明世界的商船居然施行独裁制。商船

  • 跟着钱走:汉朝能够二次崛起,晋朝和宋朝为什么不可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朝与晋朝哪个强,宋朝与晋朝的关系,汉朝和晋朝之间的关系

    简单说,汉朝是一个病人,病得太重太烈太突然于是死了,之后就走了一趟奈何桥、重投一遍胎,也就是西汉变东汉;而晋朝和宋朝也是这样的一个病人,在内外交困中衰竭致死,但没有机会重新投胎。古之王朝,就三件大事:一为朝政;一为治民;一为边地。但是,这三个问题可以转化成一个问题,那就是财政问题。只要王朝的财政不出

  • 李世民能够阻止蒙古灭亡南宋吗?实力不允许,一切都只是误差变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和蒙古大军对抗,李世民评价南宋,南宋vs蒙古

    所以,即便换成李世民也没用。就是允许现代的你穿越到南宋当皇帝,你也扭转不了当时的乾坤。01.李世民能够理解草原,所以天可汗统御草原李世民被称作天可汗。这个称谓很重要。因为唐朝皇帝获得了两个身份,也就是一体二元。在中原一元,唐朝皇帝称皇帝,统治中原;在草原一元,唐朝皇帝称天可汗,统治草原。所以,大唐盛

  • 淝水之战:死地求生的东晋、屡战屡胜的苻坚,只是历史偶然的分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苻坚为啥急于攻打东晋,苻坚打东晋的全过程,淝水战役后的苻坚

    文/减水书生图/来源网络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置之死地而后生有雄心的前秦一统了北方,没志向的东晋仍旧偏居江南。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征调了八十万大军,试图横扫东晋、实现天下一统。前秦、前秦皇帝苻坚以及前秦的整个南征兵团,他们要建大功勋。而东晋呢?东晋遭遇到了南迁以来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