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名为郭嵩焘,出生于1818年,而他和左宗棠一样是湖南淮阴出来的朝廷命官。只不过郭嵩焘的科举之路十分艰难,他从小就接收着传统的士大夫教育,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深的见解。而且他还是一个十分聪慧的人,因此在他19岁的时候就考中了举人。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好的成就了,所以周围的人对于他未来的成绩也是充满了期待。然而这位天才却在会试中屡屡碰壁,四次参加会试四次名落孙山。换做一般人或许早就放弃了这条路,但是郭嵩焘却选择一条路走到黑,终于在他29岁时成功考中了进士。
成功进入到了官场郭嵩焘便准备大展拳脚,在朝廷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但是不幸的事情再次发生了,刚刚步入仕途的郭嵩焘却意外收到父母去世的消息。无奈之下郭嵩焘只好回家守孝,这一走就是三年的时间,这一段时间多多少少会影响自己的未来发展,而他再次回到朝廷之后,确实因为没有自己的人脉而遭人欺辱。
守孝时间到了之后,郭嵩焘第一时间就是回到了朝廷复命,希望能够为国家的建设出一份力。他更是在这段时间内劝曾国藩创办湘军,提高自身的军事实力。可以说他做的事情都是在为未来发展而考虑。但是就是因为他考虑的都是公事,而不是那些手中握有权势的官员,他才遭到了有权之人的打压。郭嵩焘在接到命令协助军务的时候,对于军中的账目做了调查,这一查自然发现了其中的猫腻。因此郭嵩焘就想着将此事上报,然而此事触及了很多人的利益,所以这些人在得到消息后,便联合起来一起弹劾了郭嵩焘。而郭嵩焘最终被官降两级。
看到了自己多管闲事的下场,郭嵩焘并没有因此作罢,依旧是秉承着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坚持对那些不公平的事情进行举报。所以在这之后他也得罪了很多的官员,不过他真正沦为阶下囚是更为严重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洋务运动,当时清政府看到了洋人的强大就想着学习洋人的器物,希望用这些东西来增加自己的实力。原本这也不是什么错误的事情,只不过并不是最好的方式。而想到了治根之法的郭嵩焘说出了他的想法却被所有人当成了卖国贼。
郭嵩焘在当时表态,觉得若是想要国家真正的富强,要学习的还有西方的政治和经济。只有把制度拿来用,才能够重新焕发生机。然而当时封建制度已经根深蒂固了数千年,面对这样的新观念显然是无法接受的,甚至很多人觉得郭嵩焘这样的想法就是看不起自己的东西,就是崇洋媚外。
这时候郭嵩焘已经被一些人暗中称作卖国贼了,但是一心救国的郭嵩焘并没有理会这些看法,而是独自研究外国的政治,同时考虑国情想要想一救国的政策。为此郭嵩焘时常和国外人接触,慢慢的他卖国贼的名号算是坐实了。而这个时候清政府的官员对于这位“卖国贼”也是十分气愤,甚至一些平民都骂他暗中勾结洋人。可谁又知道郭嵩焘这样的外交也只是为了清朝能够更好的发展壮大。但当时并没有人明白他,最终他也落得了个死后没有谥号。单有卖国贼称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