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梦华录:汉人这个称呼,是从宋朝才开始大规模普及的

梦华录:汉人这个称呼,是从宋朝才开始大规模普及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476 更新时间:2024/2/4 6:57:51

梦华录是个宝藏电视剧,在这部剧大火的同时,带起了一股朝热,在观看剧情的同时,很多人都领略到了宋朝的审美,甩出去明清好几天街。

事实上我们现在的很多生活方式习惯,都是来自于宋朝,比如说一日三餐就是源自于宋朝,日常说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种生活方式,也是出自宋朝。

还有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炒菜这种方式,也是在宋朝才普及的,更有趣的是,让我们深恶痛绝地上班这个说法,也是宋朝出现的。

因此,很多人都说,现代中国人的很多底层思维逻辑和行为习惯,都是宋朝那个时候确立的,了解宋朝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

很多事情,我们都习以为常,但事实上可能并不是这个样子,比如说我们经常说自己是汉人,这个词很多人都知道,来自于汉朝,这个肯定没问题。

但事实上,自称为汉人这个事儿,其实大规模普及是在宋朝,早在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人,他们就用“汉”指称中原地区原本居住的群体。

但是这里要注意,中原人是被其他族群称呼为“汉”,而不是自称,这里其实涉及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为什么要有名字,不管是自称还是别人这么叫自己。

名字的作用就是为了区分,一大群人,为了区分你我,就必须有个称呼,你叫三,他叫四,或者直接叫胖子,瘦子都行,总之能区分的出来就行。

北魏是少数民族政权,为了区分,他们当然要给族群起个个名字,到唐代,各民族混居在中原,甚至隋唐室都有鲜卑、匈奴血统。

在这种大背景下,“汉”不能像之前一样指称中原地区的特定族群,唐朝人如果想要指称自己,就用“唐”,或是用华夏的“华”,这是个古老而且高贵的词。

当是到了宋代,用汉这个字来指代自己,明显出现大幅度提升,根据统计当时中原地区民众的时候,“汉”这个字的使用率只有6%,但是到宋代,“汉”的使用率达到53%。

为什么宋朝会有如此强烈的意识,要用汉来称呼自己呢?

因为宋朝面临着辽西夏金蒙古等政权,而且宋朝跟其他朝代不一样,其他朝代也有边患,所以中原王朝一律称呼别人为夷狄,不管是真强大,还是强撑着故作强大,总之就是一副我是中心,你们都必须第一等这个原则,所以怎么称呼自己其实没那么重要,因为你也不需要好好称呼被人。

但是到了宋代就不一样了,宋代的军事实力,实在是一笔糊涂账,总是就是面对辽国怎么也打不赢,于是就签订了《澶渊之盟》。

这个很重要,说明中原王朝第一次平等地看待其他的政权,因为为了区别宋和辽,宋朝就有了一系列的动作。

比如说修国界,因为有合约的存在,因为宋朝开始修筑国界,要知道宋代之前,其实是没有明确的边界意识,一般都是山川河流这些自然隔断,但是宋朝在宋辽边界上,真的跟现代国家一样,一点点认真修边界,为此还专门绘制了地图,跟辽国人谈判的时候,会指着地图说,你看这个地方属于我的。

正是因为宋朝面临这个外部的巨大压力,才让宋朝形成了明确的国族意识,形成了清晰的国界意识,这其实已经很接近于现代思维了。

正是为了区别,所以汉这个字才被大量的用于自称,我们自称汉人,这个习惯,其实就是从宋朝开始的,当你的外面,时时刻刻都有一个跟你不一样的人时,你就需要时刻提醒你自己,你是谁。

压力之下,反倒是形成了很多精美的钻石和珍珠,宋朝虽然对外不行,但是明确了自己的边界之后,对内那真的做得非常好,各个方面都超越了后世的几个朝代,尤其是那个时代的士大夫,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到了清代,全都变成了奴才和磕头,说话也只是,臣该死,臣有罪。

看剧学历史,欢迎关注交流。

更多文章

  • 北宋最“坑人”的谋臣,献出一计成功灭辽,但不久也导致本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宋抗辽将领,塞北三朝之北宋伐辽完整版,北宋伐辽最新消息

    导致北宋灭亡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直接的一点,在于宋徽宗君臣愚蠢地采纳了“联金灭辽”的总体战略,使得女真人在灭亡辽国后,很快便挑起战端,南下灭亡宋朝。如此看来,“联金灭辽”真可谓北宋史上最“坑人”的计策,而其提出者,正是北宋最“坑人”的谋臣赵良嗣。赵良嗣本名马植,是出生在幽燕故地的汉人,在辽国曾官至光

  • 朱标病死,朱元璋为何不立朱棣?朱棣登基后一举动,让人浮想联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朱棣,朱元璋和朱标的真实情况,朱标死后为什么传位给朱棣

    朱标正值壮年去世,究竟患了什么病,明朝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这一点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朱标死后儿子朱允炆继承了皇帝。一个巨大的疑问产生了,朱元璋为何不立朱棣?有人说这是立嫡立长,不错,这确实是一个原因。可朱元璋难道不知道,立朱允炆会给有极大的风险,朱允炆那些正值壮年的叔叔们怎么办?尤其是四子朱棣,他长子

  • 崇祯帝殉国前,为何要逼死庶母、皇嫂、皇后,砍死砍伤两个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嫂与崇祯,崇祯帝临死遗言,崇祯帝的功过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僭号称帝,建立大顺政权,随即率军进入山西,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便接连攻陷太原、大同、宣府、居庸关等地,在当年三月十七日便打到北京城下。李自成行军之所以如此神速,固然在于大顺军战斗力极强,但更关键的一点,则是明朝守将们畏敌如虎,尚未交战便投降。明末农民战争形势

  • 宋徽宗在金国派大臣潜逃回国,捎给宋高宗三句话,句句令人感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徽宗在金国几年,宋徽宗受尽金国人的折磨,宋徽宗在金国的真实情况

    宋徽宗被掳往金国后遭遇百般羞辱,这些史实在正史和时人笔记中都有所描述。当然对于自己的处境,宋徽宗也并非毫无作为,至少在到达金国之初,他还曾派大臣潜逃回国,向宋高宗发出求救信号,希望儿子能够出师北伐、迎回家人。这位奉命潜逃回国之人,名叫曹勋。曹勋是御用词人、殿中给事曹组之子,因为其父极受徽宗的宠信,由

  • 小乞丐被朱元璋收养为义子,长大后成为名将,子孙效忠明朝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与乞丐的故事,朱元璋收留乞丐,朱元璋为小乞丐报恩

    看过《鹿鼎记》的朋友都知道,在韦小宝七个如花似玉的老婆中,有一位是来自云南沐王府的小郡主沐剑屏,而沐王府跟天地会一样,也是坚定的“反清复明”派。那么,这个“沐王府”究竟是个什么机构?它为何对明朝如此忠心耿耿?沐剑屏是“沐王府”的小郡主其实“沐王府”只是民间的叫法,这座府邸主人的真实封号是黔国公(最初

  • 赵匡胤兵变当皇帝以后,面对柴荣漂亮的老婆,他是如何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匡胤当皇帝后还去祭拜柴荣吗,赵匡胤和柴荣后世怎么评,柴荣为何不提前处死赵匡胤

    无奈之下,大符氏只好随着御驾亲征的他东征西讨,在26岁时竟因此而一病不起、离开了人世。这时候柴荣就将小符氏纳入宫里,也当上了皇后。然而两个人新婚之后只不过10天,柴荣就离开了人世。这时候的皇后就变成了太后,而姐姐的亲生儿子柴宗训只不过7岁的年纪。孩子年纪太小,小符氏只好临朝听政。然而怕出事就偏偏来事

  • 每个朝代选一名将,秦有白起,唐有李靖,明有戚继光,清朝会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白起和李靖,唐朝开国名将一览表,秦朝到清朝所有名将排行榜

    首先,笔者来谈谈统一中华的秦朝。提到了此朝,必谈一人!白起若是不在,就不可能有这般强大的秦朝。战国时期的四大著名将领都有这个人的名字,有人还把他排在首位!事实上,白大杀神的战斗力就是比及王翦也是远胜!当年只是提他的名字,不少敌人就跪了!其次,在汉代,刘邦建立汉朝,其中有许多著名的将领。后来,汉武时期

  • 宋太宗弑兄篡位后,是如何对待年轻的寡嫂和侄儿的?简直刻薄至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太宗篡位,宋太宗后代相信篡位吗,宋太宗怎样继位的

    宋太祖赵匡胤是如何驾崩的,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个大谜团,正史记载的讳莫如深,民间的流言纷纷(“烛影斧声”),无疑都让宋太宗赵光义难以洗脱“弑兄夺位”的嫌疑。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宋太宗弑兄篡位确有其事,那么他上台后是如何对待年轻的寡嫂宋皇后,以及侄儿们的?按照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的说法,宋太祖暴崩时,赵光

  • 宋徽宗在金国有多屈辱?每日坐井观天以泪洗面,女儿被抢要写谢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徽宗和宋钦宗在金国真的惨吗,宋徽宗受尽金国人的折磨,宋徽宗评价金国

    作为宋朝最有“文艺范”的皇帝,宋徽宗赵佶醉心于各种艺术形式,在诗、书、画、印等方面的造诣都极深。作为工笔画的创始人,宋徽宗擅画花鸟、山水、人物、楼阁等,并以体物入微、精细逼真著称;在书法方面,宋徽宗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笔势瘦挺爽利、飘逸劲特,堪称书法中的精品。宋徽宗艺术成就极高,但治国却极其

  • 宋高宗的发妻,被掳掠到金国为奴12年,重返故国时只是一副棺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高宗最新资料,宋高宗最疼爱的女儿,宋高宗的子孙后代

    乱世的女子宛若飘萍,生死荣辱都由不得自己,即使身份极度高贵者也概莫能外,其中,宋高宗赵构心爱的发妻、宪节皇后邢秉懿,便是典型代表。原本邢秉懿跟赵构过着夫唱妇随、如胶似漆的甜蜜生活,然而“靖康之变”的发生,却将邢秉懿的命运抛入最低谷。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在将这座无比繁华的城市洗劫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