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但主要是袁绍、曹操、刘备、孙权等内部诸侯之间的战争,却很少出现匈奴、鲜卑等外族大规模入侵之事。主要原因是,三国时期,董卓、曹操等诸侯的实力都很强大,他们或其手下将领镇守边疆,让匈奴、鲜卑、乌桓等外族不敢入侵。
一、董卓、马腾(庞德、马超)
汉朝时期,面对外敌压力最大的地区,就是凉州。凉州与鲜卑、匈奴、羌人等部落接壤,他们经常进犯边疆,所以汉朝,也派了很多的兵力,去镇守凉州,让他们抵御匈奴、鲜卑等外族。
189年5月,汉灵帝去世后,汉朝陷入了内乱,西凉出现了三大军阀,他们是董卓、马腾和韩遂。
董卓是一员能征善战的猛将,他手下还有郭汜、李傕、华雄、徐荣等一众悍将。他率领自己手下的数万西凉大军,多次击败匈奴、鲜卑、羌人等外族,让他们无法进犯中原。汉灵帝死后,董卓乘机率兵入京,控制了朝堂,但他此举,让他成了人神共愤的汉贼,最终被吕布杀掉了。
董卓离开西凉后,防御外敌的重任,落在了马腾身上。马腾手下的悍将庞德,能征善战,他在镇压羌、氐等外族的叛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马腾被曹操招降后,由其子马超镇守西凉。
马超以“健勇”著称,在西凉很有威望,这也让氐族等外族,因忌惮马超而不敢进犯中原。马超到刘备帐下时,曾利用自身对外族的影响,策动氐族雷定七部,让他们帮助刘备拿下了汉中。韩遂虽然也是西凉三大军阀之一,但他和羌胡等外族关系密切,没有多少抵御外敌的战功。
二、公孙瓒
公孙瓒是汉末时期的幽州军阀,也是一员能征善战的猛将,他的幽州和塞外的鲜卑、乌桓等民族接壤。公孙瓒带着几十位骑兵巡逻塞外时,遇到了数百位鲜卑骑兵。双方之间力量悬殊,公孙瓒身边的士兵害怕了,想要逃跑,但是公孙瓒反其道而行之,带着士兵向鲜卑骑兵冲杀了过去。
公孙瓒身先士卒,冲向鲜卑骑兵阵营,疯狂砍杀,在公孙瓒带领下,士兵们的表现也十分英勇,他们杀掉了鲜卑数十人,自身也伤亡过半,但最终让鲜卑士兵落荒而逃。这之后,鲜卑士兵因为忌惮公孙瓒,而不敢入侵中原。让鲜卑忌惮的同时,公孙瓒还和乌桓之间爆发了不少战争。
光和年间,公孙瓒率兵击败了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夺取了他们的不少土地。乌桓首领贪至王,因为忌惮公孙瓒而率众投降了他。公孙瓒镇守幽州期间,多次击败鲜卑、乌桓,让他威震塞外。
198年,公孙瓒被袁绍击败,引火自焚后,他的幽州就落入袁绍之手,但是不久后,袁绍又被曹操击败,他的幽、冀、并、青等四州之地,落入了曹操之手。211年,曹操击败马超、韩遂,凉州落入曹操之手,防备匈奴、鲜卑、乌桓、羌人、氐族等外族的重任,压在了曹魏身上。
曹操手下的名将田豫,他替曹操镇守北疆。218年,代北乌桓无(能)臣氐等反叛后,田豫跟随曹操的儿子曹彰,征讨代郡,他们大破乌桓军。随后,鲜卑大军前来救援乌桓,田豫又率兵大败鲜卑大军,鲜卑部落首领轲比能逃往塞北,代郡就此平定。220年,比能、弥加、素利等十多个胡人部落,联合起来对付中原人。田豫率兵主动出击,大败胡人,追杀他们20里。
乌丸王骨进对官府不恭敬,田豫率几百人到塞外调查时,将其斩首了。胡人害怕了,不敢和中原对抗。
牵招和田豫一样,常年为曹魏镇守北疆。225年,鲜卑首领步度根、泄归泥等与轲比能爆发矛盾,他们率领三万多户百姓,前来依附牵招。牵招收留下他们后,又出兵攻打轲比能,杀了轲比能的弟弟苴罗侯。轲比能与乌丸归义侯王同、王寄结仇后,牵招又率领他们大败轲比能。
张辽是曹操手下最优秀的名将之一,他曾在白狼山以少胜多,大破乌桓,斩杀了乌桓首领冒顿。曹操的儿子曹彰,曾率兵征讨乌桓,大破乌桓叛军。随后,他又降服辽东鲜卑首领轲比能。
三国时期,边疆有牵招、田豫、公孙瓒等名将镇守,所以中原乱成一锅粥了,也没有外族大规模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