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一杀魏忠贤,为何大明朝就垮台?王承恩说过一句中肯的话

崇祯一杀魏忠贤,为何大明朝就垮台?王承恩说过一句中肯的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765 更新时间:2023/12/10 7:44:43

崇祯皇帝作为明朝的亡国之君,历史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一方面崇祯皇帝确实励精图治,善于采纳意见、重用贤臣,但是依然不能阻挡明朝灭亡的脚步。另一方面,崇祯皇帝宠幸宦官,导致宦官掌权。虽然崇祯弥补了过错,斩杀了魏忠贤,但大明朝还是垮了,这是为什么呢?王承恩说了一句很中肯的话。

崇祯继位,斩杀魏忠贤

在崇祯皇帝继位前,大明朝内部的政治斗争就已经达到了巅峰时期。崇祯皇帝刚上任的时候,正是魏忠贤掌权的时候。作为东厂之主的魏忠贤,凭借着几十年的经营,牢牢地把控着朝政。这时候的崇祯皇帝等于是傀儡皇帝,实际的权力已经被魏忠贤架空了。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崇祯皇帝对魏忠贤的杀心日益增加。

但皇帝的内侍都是太监,魏忠贤又是太监头目,所以皇帝要杀魏忠贤也是十分困难的。再加上文武百官都被魏忠贤压制的不能动弹,作为刚上任的崇祯皇帝是一点自己的亲信势力都没有。如此一来杀魏忠贤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崇祯皇帝就开始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而这些势力就是以王承恩为首的太监集团。

最终崇祯皇帝隐忍几年后,将王承恩等人收集的魏忠贤罪状一一罗列,然后赐死了魏忠贤。这也导致了大明混乱不堪的党争,又开了一个新的巅峰时代。魏忠贤死后,崇祯皇帝任用王承恩为首的宦官打压百官,这也导致了之前抗衡魏忠贤的政党更加团结,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东林党”了。

在魏忠贤倒台后,之前被压制的政党都开始对宦官集团展开了极大力度的反击。这也导致崇祯皇帝在位期间朝堂上争斗不断,从而影响了整个国家的运作。高层不断的争斗最终的结果就是,基层人民苦不堪言,于是各地就开始爆发大规模起义。但这些也并未得到百官和皇帝的重视,此时他们的心思都在党争之中,这也是明朝灭亡的原因。

魏忠贤的作用

魏忠贤死后明朝迅速衰落,最终被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了京城,崇祯皇帝也自缢于煤山之上。崇祯皇帝在死前还觉得是宦官和文官的矛盾,导致了自己成为亡国之君。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崇祯皇帝过度信任宦官导致了两个集团之间的矛盾激化。在崇祯皇帝死前,王承恩也说了句很中肯的话,那就是“忠贤在此,何至于此?”

从这句话其实也可以反应出,魏忠贤在这些宦官心中的地位,虽然魏忠贤是死于王承恩等人之手。但是在王承恩死前依然能说出这样的话,就说明魏忠贤对于明朝确实是有一定的作用的。那么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掌权太监,魏忠贤对于明朝的作用究竟是什么?为什么魏忠贤一死明朝就开始了衰败?

其实这个问题也很简单,魏忠贤在世的时候,是由他一人把控朝政,皇帝已然被他架空,虽然皇帝被架空了,但整个朝堂的集权还是在魏忠贤一人手里,也就是因为魏忠贤大权在握才能让国家正常运作。文武百官虽然被魏忠贤打压,可依然可以执行政令,而且效率还十分高,因为百官知道魏忠贤杀人是没有顾忌的,所以只能乖乖听话。

而且魏忠贤出身低微,他知道底层人民的疾苦。他掌控朝政的时候,大幅度的削减了人民的税率,将明朝的主要税收放在了江南的富商身上。这种政策也让底层人民的生活较为惬意,但是这种举动却触犯了江南的士族集团,也就是前文提起的“东林党”。但是“东林党”在老奸巨猾的魏忠贤面前并不能翻起浪花,所以这个矛盾就慢慢的累积下来了。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魏忠贤是有一定能力的,他最大的作用其实就是压制了明朝最为严重的党争,也只有他这种心狠手辣的人,才能让这些士族集团乖乖执行命令。这种畸形的团结也给明朝带来了一时的繁华,但随着魏忠贤被崇祯皇帝斩杀,这些士族就开始变本加厉的争斗,从而导致了明朝统治阶层混乱不堪。

魏忠贤死后的明朝

明朝的灭亡其实责任不全在崇祯皇帝,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崇祯皇帝之前的两位皇帝不作为。他们面对朝堂上愈演愈烈的争斗,没有引起重视,反而是用宦官集团来打压百官。心高气傲的读书人,又怎会容忍太监骑在自己头上,所以两个集团之间的斗争就越来越激烈,直到魏忠贤的出现才结束了两个集团之前的争斗。

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一个办法,等崇祯皇帝杀了魏忠贤,之前埋下的隐患,就一起暴露了出来。刚刚继任帝位的崇祯皇帝,哪里是这些老狐狸的对手,很快就被这些百官忽悠的乐不思蜀。坐在帝位的崇祯皇帝全然不知,朝堂上的波涛汹涌,甚至还以为大明的江山一片安详,直到起义军连破数城,才让皇帝和百官彻底清醒。

但为时已晚,起义军声势浩大,明朝已经失去了民心,等待他们的只能是灭亡。直到最后这些大臣还在丢锅,最终导致了大明最后的屏障。袁崇焕被崇祯赐死,这也让大明失去了最后的曙光。明朝的灭亡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内部斗争过于激烈,导致了中央集权被大幅度消弱,才形成了最后无法挽回的局面。

结语

魏忠贤的死让明朝失去了定海神针,导致内部矛盾急速扩大,从而导致了明朝的灭亡。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魏忠贤掌权让国家安定,失去了魏忠贤的明朝虽然恢复了正常,但却无力应对危机。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也要从两个方面看待问题,这样才能妥善的解决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杭州这座博物馆为何跻身中国第一?南宋官窑瓷器功不可没,多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壶王,杭州宋代官窑瓷器,南宋官窑底款真品

    让我们把时间回到1126年,北宋正值水深火热之中,此时的赵构南渡长江,定都杭州,南宋建炎三年升为临安府,南宋就此诞生。而如今我们看到的南宋官窑遗址就是曾经主要负责为南宋皇家御制祭祀仪典瓷器的地方,一度风风火火。遗憾的是,随着南宋的灭亡,这个陪伴着南宋王朝经历了150多年沧桑岁月的官窑也渐渐退出历史的

  • 曹操憋气却没辙:长坂桥九员大将,只有五人是怕死,不怕死的四个为啥不出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最怕的十个名将,曹操真实的军事才能,曹操一生最忌惮的五大名将

    张飞就是有霸王项羽的武功,也很难挡住漫山遍野冲杀过来的曹军。但是正史和小说都有记载和描述的奇怪一幕出现了:张飞横矛立马,曹营九员大将无一人上前,最后还被张飞的“狮吼功”吓得落荒而逃。在被张飞喝退、吓住甚至吓跑的曹营九将中,既有敢单挑吕布的夏侯惇,也有赤膊战马超并撅断其枪杆的许褚,这些人被张飞一人喝退

  • 麴义的实力如何?深得袁绍信任的他为何会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曲义简历,曲义和袁绍的关系,曲义在三国什么水平

    麴义常在凉州生活,精通掌握羌人的战法,他所部私兵都是精锐。后来成为冀州牧韩馥的部将。不过后来他背叛了韩馥,而袁绍想要占领冀州,于是和麴义结盟,逼迫韩馥出任让冀州,袁绍担任了冀州牧,麴义从此在袁绍帐下效力。麴义曾两次打败了公孙瓒,在界桥之战率军为先锋,于击破公孙瓒有大功。后来又在鲍丘之战中大破公孙瓒。

  • 袁盎:劝谏汉文帝,义保周勃,一生忠正不阿,可惜命丧梁王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周勃为什么斗不过汉文帝,当年汉文帝提防袁盎用来对付周勃,梁王刺杀袁盎

    有一天,汉文帝带着窦皇后和慎夫人到上林苑游玩,中途却被一位大臣气得愤而离场,带着慎夫人闷闷不乐地回宫去了。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原来,汉文帝十分宠爱慎夫人,慎夫人恃宠而骄,在后宫经常和窦皇后平起平坐,一点儿都不遵从妃子对皇后应有的礼节。窦皇后年纪大了,身体多病,早就失去了汉文帝的宠爱,所以对慎夫人

  • 诸葛亮去世前留下一特务,整死两大奇才,却为蜀汉延续了30年寿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临终前犯下两个致命错误,诸葛亮死前留下的猛将,诸葛亮悲情晚年

    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有蜀汉四相的说法,其中诸葛亮是四相中的翘楚,也是蜀汉最有名的人物,而在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后主刘禅就撤销了丞相的官职,所以另外三位,蒋琬、费祎和董允严格来说不是丞相,但是他们依然行使类似丞相的职责。这三位中,费祎是诸葛亮临终特意留下的特务,这位费祎,不负诸葛亮重托,整死了两个奇才,却

  • 鳌拜40万北方军权在手,为何不敢反了康熙自己称帝,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14岁擒鳌拜为何晚年会后悔,鳌拜为何不用部队推翻康熙,康熙怎么灭的鳌拜

    自古以来,帝王成就千秋霸业以后,都会把功高盖主的大臣处死。比如当时刘邦杀了韩信,朱元璋更是把34个开国功臣杀了30个,赵匡胤虽然没有赶尽杀绝,但也杯酒释兵权,逼得功臣们纷纷请辞还乡。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害怕这些功臣起了谋反的心思,对自己的皇位不利。然而清朝的鳌拜却并没有遭遇这些,他作为开国大将,战功赫

  • 慈安在世的时候,压根没有慈禧的立足之地?这玩笑开大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慈禧是怎么对待慈安的,慈禧为什么没斗赢慈安,慈禧和慈安谁地位高

    慈安是咸丰的皇后,比慈禧还小两岁,进宫时也是只封了嫔,但是三个月以后就晋为贵妃,又过了十几天就立为皇后。慈禧和慈安是同一年进宫的,开始只是贵人,次年封嫔。四年后长了儿子,才晋封为妃。又过了一年,才晋封为贵妃。从她们地位的升迁来看,慈安的确是全面碾压慈禧的。但是这可以得出“没有立足之地”的结论吗?不可

  • 清朝一个很特殊的官职,叫“道台”,几乎没有人能说清他是干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道台名单一览表,清朝四品道台是什么官,清朝地位特殊的道台

    电视剧《李卫当官》中,出现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职业,那就是道台。在这个电视剧中的道台管的是盐道,一出场就气场强大,官架子十足,他一声令下,盐铺子就只能停业整顿。而当时的李卫贵为浙江巡抚,就像是江浙一带的土皇帝一般的人物,却也拿道台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磕头道歉。还有的电影中的道台更是强大,他可以指挥当地的

  • 嘉靖念经出丑,一个宫女没忍住笑出了声,这一笑却改变了她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嘉靖怎么对待宫女,嘉靖宫女最新消息,嘉靖修道的两件事

    因此,大部分的人在君主面前会唯唯诺诺,其实这本身也没有什么错,因为人心是世上最难测的事物,君主的心就更难明了。也正由此,古代宫廷中的奴婢、大臣都不敢有半点行差踏错的地方。若是一不小心犯下过错,再加上遇到一个喜怒无常的君主,犯下过错就等于半只脚踏进了黄泉路,根本就是生死难料,这就是所谓的伴君如伴虎。但

  • 明史:李自成唯二未兼并成功的同袍,一个是张献忠,另一个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明史怎么评价李自成的,明史专家李自成

    明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自号“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并委派官员治理地方,农民起义军的性质从流寇向政权过渡。其时,大江南北的农民起义军部队,除张献忠部外,都已经服从李自成的领导,“群贼俱奉其号令”,至少名义上都是如此。这时的李自成已经有了跟明朝争夺整个天下的野心,他急需整合所有的农民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