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他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痒死的吗?

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他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痒死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016 更新时间:2024/1/23 16:56:06

痒死的胡惟庸

作为元末乱世的最后胜利者,朱元璋真正完成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历史任务,大明新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华大地又一次回到了汉族的手中。

就这一点而言,朱元璋成就霸业,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是真正的英雄人物。出身放牛娃的他,最终成为了大明天子,统御天下万民,而草头天子的经历也使得朱元璋在施政方面非常重视百姓民生。

然而,也因为他出身农家、起于行伍之间,在那个乱世争衡的年代,疑心病被无限放大。在历朝历代君主中,朱元璋的疑心可以说得上是有名的,似乎在他看来,权力牢牢地把控在自己手中才放心。

抱着这种想法,瓜分了君权的宰相、宰相制就成为了朱元璋的心病,为了铲除后患,他采取欲擒故纵之计。巧妙地借助了胡惟庸的恣睢不法,向他发难并打入天牢。

之后,朱元璋命令众臣检举揭发不法之事,古人云:墙倒众人推,胡惟庸失势入狱之后,他先前所作的不法之事尽数暴露罪行可谓是罄竹难书。

在如山铁证面前,胡惟庸也只得闭目等死,在处理完此事后,朱元璋顺势将宰相职位一并废除。于是,胡惟庸就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宰相。

很多民间传说,朱元璋是将胡惟庸活生生痒死的,就连影视剧《朱元璋》也采纳了这一理念,将胡惟庸的结局描写成了被痒死,但这其实是不可能的,为何会这么说呢?

明初四大案之首

在朱元璋开立大明新朝的过程中,自己同乡的淮西子弟们可谓是功勋齐天,为他血战沙场、攻城略地。也因此,在大明开国授勋的时候,诸多的公爵侯爵都是淮西人氏。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即将开国的时候,民间就有人发明了一个词——骄兵悍将,说的是谁呢?正是那些骄恣的淮西子弟。后来,随着淮西子弟们的行为也的确愈发放肆,深受其害的百姓敢怒不敢言。

当时,民间还流传出了另一个新词——淮西勋贵。朱元璋在听到了“淮西勋贵”一词后面沉如水,正思索着如何能够杀鸡儆猴,震慑这群勋贵。

就在此时,一个机会主动送上门来了,这便是驸马都尉欧阳伦违反驸马禁令走私的事情。在当时,驸马都尉欧阳伦违反朝廷制定的茶马禁令,公然组织家奴走私茶叶等物资,换回良马贩售以赚取暴利。

事发之后,被陕西边关的官员发现,欧阳伦竟然倚仗权势将当地小官活活打死。听到此事,朱元璋震怒,令刘伯温所掌控的御史台秘密调查此事。

本以为这一切不过就是驸马自己一人的所做所为,谁料想,这一查居然发现,大批的淮西勋贵自愿在幕后,成为驸马都尉欧阳伦的保护伞,并且从中分享走私利润。

这一点,令原本就对淮西勋贵非常忌惮的朱元璋更加愤怒,他决心要好好地敲打敲打这批人。此时,欧阳伦就成为了杀鸡儆猴的最好榜样,朱元璋直接赐死了自己的驸马。

依法处置了欧阳伦后,也向淮西勋贵们摊出了自己最后的底牌——选择退隐,作为补偿朱元璋会给予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继续掌权,那么你们好自为之。

感觉到了朱元璋的杀心后,身为淮西集团首领的李善长也明白,自己到了该退隐的时候了。于是,他便顺水推舟,向朱元璋请求辞官养老,算是起了个表率作用。

只不过,连李善长自己都没有想到,在他临走时向朱元璋推荐的胡惟庸,却会在后来将整个淮西勋贵集团都带进了深渊之中,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隐忍不发与快刀斩乱麻

一直以来,胡惟庸就是那种权力欲望很强的宵小之辈,师从李善长的他被指定为了新一任中书省丞相后,也接替李善长、成为了淮西集团的新领袖。

朱元璋的为政智慧很巧妙,依靠制衡来达到平衡,这一点李善长和刘伯温心知肚明,二人也懂得如何配合朱元璋将制衡的大戏演下去。因此,李善长在的时期,虽然与刘伯温斗争不断,但是二人却谁都不下死手,就这么互相牵制着。

只是,被权力欲望迷心的胡惟庸,却将刘伯温及其爱徒杨宪先后设计害死,朝堂的平衡就这样被打破了,朱元璋的制衡大戏演不下去了!

失去了制衡自己的人,胡惟庸开始独揽中书省大权,并且迅速膨胀自身的势力,在朝堂之上开始党同伐异、排斥异己、结党营私,一时间朝堂的环境搅得乌烟瘴气。

出人意料的是,身为君王的朱元璋却在此时选择了离宫避暑,将朝中大权悉数交于胡惟庸。得到了朱元璋的暗中允许后,胡惟庸更加的肆无忌惮,朝堂被搅得不得安宁,许多小人都投到了胡惟庸门下。

发展到后面,连很少参与政事的徐达都觉得看不下去了,开始指责起胡惟庸,这一切朱元璋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是他就是不出面处理胡惟庸。

如果你以为朱元璋是仁慈之人,那就大错特错了,暴风雨来临之前总是会有一段时间的平静的,朱元璋此时正是在为后面的爆发蓄势,以求能对胡惟庸及其党徒一网打尽。

机会很快就来了,占城国使臣一事给了朱元璋一个莫大的借口,朱元璋借题发挥。利用胡惟庸这次过失,给胡惟庸安插了一个欺君罔上的罪名,将胡惟庸打入大牢、严审重办。

众臣见到朱元璋如此态度,也迅速认清了形势,抓住机会与胡惟庸划清界限,纷纷上折子弹劾胡惟庸。就这么着,朱元璋很快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证据,可谓是墙倒众人推。

面对如山铁证,胡惟庸也只得束手就擒、闭目等死,不久胡惟庸被朱元璋给杀了。就这么着,朱元璋成功将胡惟庸和宰相制一起送进了坟墓。

胡惟庸的死,很多人说是痒痒的,其实不然。首先,这不符合定制,《大明律》就没有痒死这一条。其次,以朱元璋的心性来说,他断然不会就这样放过胡惟庸,这样的死法对胡惟庸来说太便宜了。

再者,胡惟庸身份特殊,作为当朝宰相他可以说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没有凭证便随意地处决胡惟庸,很难保证朝臣们不会非议,所以说那种出现在影视作品中,被千万只蚊子叮咬痒死的剧情是不存在的。

根据《明史》所记载,胡惟庸的结局却只有短短二字——“伏诛”,也就是被朱元璋所诛杀。可是,尽管这是正史记载,但是除了这简单又单薄的两个字却并无其他的详细记载。这种欲言又止的态度,很难不令人想入非非,也就有痒死一说。

权力足以令人迷失心智,胡惟庸醉心其中,甚至妄想能和朱元璋掰掰手腕。可他哪里知道,他自己和对手朱元璋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论手段,朱元璋的狠毒是他远远不敢想象的;论智谋,朱元璋欲擒故纵,乘势发难都恰到好处。正所谓杀戒一开,再难回头,以胡惟庸为支点,胡惟庸案正式爆发。

这个案件前前后后持续了十余载,大批淮西勋贵深陷此案,落得个抄家灭门的凄惨结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更多文章

  • 朱元璋设宴庆功,刘伯温暗中对徐达密语:请紧随皇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伯温徐达朱元璋,徐达和刘伯温谁贡献大,刘伯温如何驾驭徐达

    大明建立后,为了奖赏那帮功臣,据说,朱元璋曾设宴庆功,宴会上,刘伯温却暗中对徐达密语:请紧随皇上。不过,这都是民间流传的一些传说,当时的朱元璋为了感谢昔日那帮替他打天下的功臣,专门在京城修建了一座庆功楼,在庆功楼竣工后,朱元璋邀请了所有的功臣到庆功楼上来参加庆功宴会。当时的刘伯温和徐达也应邀来到庆功

  • 宋真宗赵恒登基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宰相吕端为何不跪拜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真宗赵恒的下位皇帝,宋真宗赵恒因什么病死的,宋真宗赵恒到底是个怎样的皇帝

    当年太宗病危时,宫廷风云诡变。曾经被太宗重用的宦官王继恩,与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却不打算支持太宗钦定的太子赵恒,反而要阴谋立楚王赵元佐为帝。太宗的李皇后(明德皇后)也有此倾向但动摇不定,命王继恩召宰相吕端入宫,商议对策。吕端当时是宰相,他知道王继恩这家伙有邪念,对王继恩有所警惕。于是他骗王继

  • 宋朝皇帝为让一名女奴回国,甘愿与金国委曲求全,女奴身份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被俘女人在金国的悲惨遭遇,宋朝皇帝被俘虏事件,宋朝被金国抓走的女人

    公元1127年,“靖康之乱”在北宋打响,这一战乱可以说是北宋最大的屈辱,最严重之际,就连皇帝的生母都被敌人当成奴隶足足15年。可后来奇怪的是,这位女子在回到宋朝之后,所作的第一件事确实将一位公主赐死,这又是何意?当年,金人大肆进攻北宋,没过多久,北宋便国破家亡,而身处皇宫之中宋徽宗及其妃子,甚至是宫

  • 慈禧生病时爱喝一个汤,而且喝了十年,知道汤原料后,杀了御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慈禧为了一道菜杀了御厨,慈禧尿罐,慈禧吃什么杀御厨

    我国早在青铜器时代就开始出现男尊女卑的意识,那时起男性成为了社会的主导,女子一般就只能每天在家做家务带孩子,而且还要遵从三从四德,可以说完全没有社会地位,古代女性的生活多么枯燥可想而知,但是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女性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痕迹,比如说以美色闻名的王昭君、杨玉环,以手握重权而闻名于后世的武

  • 清朝真的不重视火器发展?别再被老观念误导了,这才是真实的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为啥不发展火器,清朝的火器有多厉害,清朝为什么忽视了火器

    清朝一直以来都是被搬上荧幕最多的历史朝代,虽然优秀作品不少,比如《康熙王朝》《还珠格格》,但如果严格尊重历史的作品,那可就寥寥无几了,其中有一点似乎没有体现,那就是清朝真的不重视火器发展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真实的清朝肯定不是如此。让我们将时间线挪到1673年,这一年是清朝三藩之乱的一年,而这一事件结

  • 香妃真容到底有多漂亮?复原图堪比绝世佳人,难道乾隆那么宠爱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香妃容貌复原,乾隆王朝香妃真实照片,古代香妃的真实照片

    其中片中的异域女子,也是《还珠》中的一大特色,比如《还珠格格第二部》中的香妃,《还珠格格第三部》中的慕沙,都是精彩至极的配角。然而香妃在历史中是确有其人的,是一位来自新疆的妃子,出生于1734年,在《还珠格格》里,香妃身上带着一股香味,这自然是艺术性的文学加工。香妃自然是非常幸福而幸运的,因为是香妃

  • 鸦片价格昂贵,为何清朝百姓都抽得起?你看慈禧出的什么馊主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鸦片是何时流入清朝的,清朝鸦片战争片

    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这并不是虚构的电影情节,而是在晚清真实发生的情景,其实早在丝绸之路时期,鸦片就被传到了中国,著名药物麻沸散中的成分,就有带有鸦片,后来便是慢慢进化成了“大烟”。古代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娱乐方式,但染上大烟的人不在少数,整个人看起来萎靡不振,尤其是在虎门销烟之前,大烟对于晚清百姓来说,就

  • 光绪驾崩后,慈禧不到24小时也去世了,最后这几小时慈禧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光绪登基后慈禧在干嘛,光绪死后慈禧去哪了,光绪帝死后多久慈禧也死了

    晚清一直都是一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时代,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期,清朝的覆灭彻底改变了当时中国的格局,至于晚清留下来的各个谜题,既成了哀思,也成了历史长河中一抹不起眼的浪花。1908年的那一天晚上,光绪驾崩,死因至今都众说纷纭,更让人诧异的是慈禧在光绪去世后不到24小时之内就去世了,那在这段时间

  • 历史上真正的慈安,她的手段究竟有多狠,让慈禧都如此畏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慈禧和慈安谁更厉害,慈安对慈禧的训斥,慈禧为何不敢得罪慈安

    不过今天要介绍的人不是慈禧,而是一位在清朝中知名度没那么高的人,她的名字叫做慈安,被称作是一位比慈禧都还狠的人,她的知名度虽然远远不如慈禧,但如果听说过她的事迹之后,相信你一定会对她印象深刻。要说慈安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她与慈禧太后的内斗,虽然后宫中的内斗绝对不少见,但能够像慈安跟慈禧剧情这般曲折的,

  • 雍正临终忍痛赐死一人,让乾隆稳坐江山60年,自己则背负后世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为何传位给乾隆,雍正死前给乾隆留下哪些人,雍正临终告诫乾隆

    清朝最为著名的一件事就是,就是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大家都知道,就是后来的雍正帝当上了皇帝,根据史料统计,康熙前前后后有着35个子嗣,其中有11个没能活下来,剩余的子嗣中有着9个参与了皇位的竞争,最终胜出者便是雍正。九子夺嫡的过程这里就不赘述了,好在雍正在历史上还算得上一位明君,但从结果上来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