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6岁拒缠足,13岁悔婚,这位民国第一女杀手,一生堪称大写的传奇

6岁拒缠足,13岁悔婚,这位民国第一女杀手,一生堪称大写的传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532 更新时间:2024/1/24 19:47:01

1891年出生的郑毓秀,诞生在一个广东的清朝官吏家庭,因含着金钥匙出生,她自小倒也聪慧过人,还熟读四书五经,性格吵闹好动,不过因为母亲不受父亲待见,天天在家以泪洗面,这让小毓秀养成了一副叛逆不羁的性格。

在那个时代,女孩子不到10岁就要裹小脚,郑毓秀到了6岁的时候,母亲就说,好人家的闺女都要缠足,你要乖乖听话,谁知一听这话,郑毓秀死活不肯答应,她虽然熟读孔孟之道,但却对三从四德极为反感,坚决不答应裹脚。

一吵二闹之下,家里长辈也很头疼,这些郑家祖母都看在眼里,眼看郑毓秀9岁了,就要控制不住了,祖母就让人把她绑了起来,还说将来你的脚会像大象一样大,到时候没人敢娶你,郑毓秀依然不答应,满地打滚撒气了泼,家里人看什么招式都用了,也拗不住她,就只好作罢。

13岁那年,父亲为郑毓秀选了一门亲事,对方是两广总督之子,有权有势,两家人结亲那是门当户对,可郑毓秀却不管这么多,她根本不允许别人剥夺自己的自由,即便对方是贵胄之家,看到苦劝家人无果后,她毅然写下了一封"休书"给未曾谋面的未婚夫,要求对方解除婚约,没想到男方还挺通情达理,竟然答应了。

婚事取消了,倒没什么,可"休夫"却造成了大动静,一时间当地人是议论纷纷,父母责骂,民众舆论,让郑毓秀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此时的她只好借着机会逃离了家族,一人收拾行囊去了天津读书。

民国第一女杀手的辉煌之路

在天津求学的那段时间,16岁的郑毓秀跟着姐姐去了日本留学,她经朋友介绍,加入了孙先生的同盟会,满怀激情地奔入了革命的潮流中,留学回来后的郑毓秀,凭借家族在京城的势力,成为了当时名噪一时的人物,她主要做的就说反清的活动,要说家里人也挺绝望的,好好养大的一闺女,却希望朝廷覆灭。

在1909年,一个很帅气的军官找到了郑毓秀,想让她帮忙运送一箱炸药,这个人就说兆铭,此时的他正准备潜入京城刺杀摄政载沣,为了躲避火车站的搜查,二人假扮了情侣,分别时郑毓秀接过了炸药,对方一再嘱咐她小心行事,炸弹可能会爆炸,而郑毓秀却调侃的说道:"炸药如果不爆炸,叫什么炸弹,这事就交给我了"。

在匆匆道别后,郑毓秀怀揣着包裹,淡定地上了路旁的汽车,出色的完成了任务,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而刺杀袁世凯的计划迫在眉睫,本来郑毓秀等人是想在袁世凯的必经之路上下手的,没想到被紧急通知,袁世凯是可以争取的力量,真正的阻力是良弼。

郑毓秀连夜通知战友,不过还是有人实施了刺杀,在到达现场后,郑毓秀只看到一片枪林弹雨,为了掩护队友撤退,她掏出了手枪,朝天空开了两枪,等想再开枪的时候,发现扳机出现了问题,右拇指的痛意让她清醒过来,马上逃离了现场。

暗杀失败,计划败露,郑毓秀也吸取了教训,在10天她成功刺杀了良弼,积极解救队友出狱,那年她才21岁。多番的刺杀清朝重臣,让郑毓秀赢得了民国第一女杀手的称号,她世人证明了,女人也是可以做大事的。

1914年,郑毓秀身份暴露,她为了避祸,远赴法兰西,去了索邦大学攻读法律,1918年,她便成为了中国史上的第一位女外交官,这时的她又完成了一件传奇,那就是玫瑰枪事件。

1925年,郑毓秀回国后,她被聘请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校长,一年后又与同学成立了一家律师事务所,而这也让她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律师,当时有不少婚姻不幸的女子都来找郑毓秀倾诉,让她在上海滩都小有名气。

在成为律师的这段时间中,郑毓秀也收获了真正的爱情,那就是和合伙人魏道明的8年爱情长跑,1942年,当时的魏道明接替胡适担任驻美大使,而郑毓秀放弃了事业和丈夫去了美国,她极其擅长交际,为丈夫打通了很多人脉,不少大人物都对她赞誉有加。

不过5年后因为局势的变化,夫妻二人不得不从台湾移居到了洛杉矶,晚年的郑毓秀一身病痛,加上经商失败,让她终日以打麻将消磨时光,在1959年12月,一代民国传奇女性在美国逝世,享年68岁。

(由于篇幅过长,笔者就缩短了一些内容,大家如想了解郑毓秀的个人事迹,可去百度细细搜索一番,了解一下这位传奇女性的背后经历)

更多文章

  • 雍正去世后,乾隆是如何对待宠臣李卫的?看完不免让人伤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死后乾隆是怎样对待李卫的,雍正死后他的宠臣李卫怎么样了,雍正的宠臣李卫有多大权力

    就是这样一个厉害的人,在雍正去世之后,继续留下来辅佐乾隆,乾隆与雍正的做事风格截然不同,那么在乾隆一朝,李卫的待遇如何呢?乾隆有没有针对李卫?李卫的仕途开端很多人都看过一部名为《李卫当官》的电视剧,在这部电视剧中,李卫的形象是比较有趣的,他从一个一无所有的混混最终成长为雍正身边的宠臣,一路上靠的是自

  • 算命先生献天书,预测清朝国运800年,皇帝寿至81岁,乾隆: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算命先生预言乾隆寿命,皇帝算命100例,乾隆皇帝算命的真实故事

    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封建王朝完整存续超300年,根据史书记载,中国唯一存续近800年的王朝是周朝(周朝历史时长有争议),但周朝是共主性质的王朝,不是皇帝集天下大权于一身的封建王朝。不过,周朝一直被后世王朝统治者推崇,毕竟它享国久,又有贤臣典故无数。乾隆帝自然也希望清朝国运长久,为此他还特意在养心殿放了

  • 看上百本私人传记和报刊外史,让当事人还你一个真实的民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民国小史,关于民国时期人的传记,民国生活传记

    美《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及世界银行文件注释表明:中国在1949年的文盲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另外不是文盲的那部分,有许多只认几百个字的人,在八九十年代的今天我们只能将其列为半文盲。通过对22省308县的抽样调查,七岁以上的人,仅有百分之三十的男性及不到百分之一的女性可以读懂一封简单的书信。民国和晚清差

  • 和珅奉旨去查王亶望,王亶望竟摆上全羊席,和珅很多菜都没听说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王亶望并没有什么本事,他的父亲很有钱,给他买了个官。王亶望到甘肃后,品行不端,贪腐成性,还连年报甘肃大旱。毕竟只要上报“大旱”,甘肃每年的税收不仅不用上交朝廷,而且朝廷还会不停地给甘肃拨款。第

  • 清朝延续了276年,为何皇帝不全国推广满语?只因绕不过一个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皇帝满语名字,清朝皇帝说满语还是汉话,清朝皇帝都不会说满语吗

    如今,满语已经仅限于研究领域使用,可见清朝皇帝并没有让满语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力。当然,满语仍然有部分融入了汉语,比如东北话“咋呼”、“埋汰”、“故懂”等词汇,就来源于满语;再比如老北京话讲究轻声和儿化音,也是受满语的发音习惯影响。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满族的前身是女真族,因此满语也是从女真语演化而来,属

  •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字:兵和勇,一字之差,概念却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士兵有的衣服前面是个兵字,清朝兵衣服上都有什么字,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字样

    一字之差,概念却完全不同。哪些不同呢?必须先从清朝的军制说起。我们知道清朝有“八旗子弟”的说法,清太祖努尔哈赤当年为了兵民合一,也为了方便管理女真,先把所属的力量分成了四旗,1615年根据实际需要,又扩展成了八旗,作为常备武装。清朝皇帝常常提起,大清是“马背上得来的天下”,这话一点也不虚。女真本来就

  • 康熙问臣子:你家几个孙儿?臣子回答13个,康熙:你告老回乡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康熙回复奏折更加霸气,康熙和大臣们谈心,康熙上朝讲话霸气

    在很多影视演绎中,康熙帝和李光地的关系都非常紧密,电视剧《康熙王朝》里,康熙曾有意将自己宠爱的女儿蓝齐儿嫁给李光地,但最终事情没成,蓝齐儿嫁去了噶尔丹。当然,蓝齐儿是虚构的人物,实际上并不存在,但康熙对李光地相当重视却是真的,有史实为证。李光地出生于1642年,福建泉州府人氏,比康熙还大了十几岁,根

  • 清朝孝庄太后死后37年灵柩才下葬,她的伟大你很难想象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孝庄太后死前为什么坐在龙椅上,孝庄太后葬于哪里,孝庄太后死后多少年才入葬

    孝庄太后,后世简称“孝庄”,蒙古科尔沁部贵女,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意为天降贵人,孝庄的确是清朝贵人)。孝庄十三岁的时候就代替亲姑姑哲哲(后金大福晋)嫁给皇太极怀孕,作为蒙古和女真的政治联姻纽带,身份是侧福晋。因而孝庄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怀上同有皇太极的女真尊贵血脉和蒙古科尔沁贵女血脉的阿哥。没人

  • 康熙去世时,胤禵手握十几万大军,为何不造反推翻雍正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第14子胤禵下场,康熙第四子胤禵怎样当上皇位的,康熙与十四阿哥胤禵

    雍正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以回家给康熙奔丧的名义将胤禵从西北地区弄回来,胤禵才到北京,就被雍正夺走兵权,后来更是罚他去给康熙守陵去了,很多人就比较好奇,当时胤禵手握十几万大军,为何不造反推翻雍正,反而乖乖束手就擒呢?胤禵完全来不及反应胤禵和雍正都是乌雅氏所生,不过两人年龄相差十几岁,在雍正出生的时候

  • 清朝覆灭后,旧贵族们把姓氏改成了哪些汉姓?都是比较常见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的姓氏都改成什么了,清朝皇室为什么改汉姓,清朝几大贵族姓氏改成了什么姓

    第一个满清大姓,就是“钮祜禄氏”。熟悉清朝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在清朝,钮祜禄氏家族最有名的两个人,一个是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雍正的熹贵妃,《甄嬛传》甄嬛的原型;另一个就是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了。钮祜禄氏在清朝是当之无愧的大姓,也叫“钮祜鲁氏”。《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钮祜禄是满族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