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最后一位太监,为净身一刀下去,结果昏睡三天,醒来大清已亡

中国最后一位太监,为净身一刀下去,结果昏睡三天,醒来大清已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302 更新时间:2024/1/28 13:46:52

《潜书》上记载:太监面不生明须,喉头无突,声音变细,说话女声女气,举止又似女非男,是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大多数太监,其实是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放弃了男人的"福利",做了阉人,他们在封建朝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也就导致了历史上出现了不少大奸大恶之徒,如赵高刘瑾魏忠贤等等,所以一提起太监,人们本能的都会有一种怪异的感觉,觉得他们都是异于常人的另类。

为了生存,许多穷人家的子弟往往会选择入宫,只要能入宫,生活都会过得好起来,但也有些倒霉蛋,比如今天笔者讲到的主人公,他是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因为家里自幼贫困,为了生存入宫做了太监,没想到刚净完身因为疼痛难忍昏睡了三天,醒来后却发现大清亡了。

孙耀庭,小名留金,是天津静海县西双塘村一户农民家庭的孩子,因为父亲给一个村里私师种地,母亲又为他做饭,孙耀庭得以在这个人手下读了四年书,还不用另交学费,可好景不长,孙耀庭失学,父母顺间沦为了乞丐,迫于生计,孙父决定把孙耀庭送入宫中当太监。

家里当时没钱请人做手术,孙父亲自动手,结果一刀下去孙耀庭当场疼昏了过去,醒来已是三天后,这时父亲却告诉他,大清亡了,这还没上岗就惨遭失业,孙耀庭实在是太倒霉了。

不过当时孙家人又重现了一丝希望,依据优待条例,末代皇帝溥仪和其家人,以及一大帮遗老遗少可以继续在紫禁城居住,而居住在封闭的紫禁城中的皇帝溥仪,不顾民国禁令,公然在民间征召太监,就这样孙耀庭搭上了太监的末班车。

进紫禁城后,孙耀庭先是伺候了九堂副都领侍任德祥,后又伺候了端康皇太妃和婉容皇后,溥仪去了伪满洲国做皇帝后,孙耀庭曾去了长春给溥仪当差,后来他因为患病就回到北京,住进了广化寺,直到1996年病逝,享年94岁。

生前孙耀庭曾写了一本自传名为《末代太监孙耀庭传》,在1988年被改编成电影,此后他的故事才广为人知。

更多文章

  • 6岁拒缠足,13岁悔婚,这位民国第一女杀手,一生堪称大写的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民国最狠的三个女人,民国第一个拒绝给女儿裹足的人,13岁民国第一女杀手

    1891年出生的郑毓秀,诞生在一个广东的清朝官吏家庭,因含着金钥匙出生,她自小倒也聪慧过人,还熟读四书五经,性格吵闹好动,不过因为母亲不受父亲待见,天天在家以泪洗面,这让小毓秀养成了一副叛逆不羁的性格。在那个时代,女孩子不到10岁就要裹小脚,郑毓秀到了6岁的时候,母亲就说,好人家的闺女都要缠足,你要

  • 雍正去世后,乾隆是如何对待宠臣李卫的?看完不免让人伤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死后乾隆是怎样对待李卫的,雍正死后他的宠臣李卫怎么样了,雍正的宠臣李卫有多大权力

    就是这样一个厉害的人,在雍正去世之后,继续留下来辅佐乾隆,乾隆与雍正的做事风格截然不同,那么在乾隆一朝,李卫的待遇如何呢?乾隆有没有针对李卫?李卫的仕途开端很多人都看过一部名为《李卫当官》的电视剧,在这部电视剧中,李卫的形象是比较有趣的,他从一个一无所有的混混最终成长为雍正身边的宠臣,一路上靠的是自

  • 算命先生献天书,预测清朝国运800年,皇帝寿至81岁,乾隆: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算命先生预言乾隆寿命,皇帝算命100例,乾隆皇帝算命的真实故事

    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封建王朝完整存续超300年,根据史书记载,中国唯一存续近800年的王朝是周朝(周朝历史时长有争议),但周朝是共主性质的王朝,不是皇帝集天下大权于一身的封建王朝。不过,周朝一直被后世王朝统治者推崇,毕竟它享国久,又有贤臣典故无数。乾隆帝自然也希望清朝国运长久,为此他还特意在养心殿放了

  • 看上百本私人传记和报刊外史,让当事人还你一个真实的民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民国小史,关于民国时期人的传记,民国生活传记

    美《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及世界银行文件注释表明:中国在1949年的文盲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另外不是文盲的那部分,有许多只认几百个字的人,在八九十年代的今天我们只能将其列为半文盲。通过对22省308县的抽样调查,七岁以上的人,仅有百分之三十的男性及不到百分之一的女性可以读懂一封简单的书信。民国和晚清差

  • 和珅奉旨去查王亶望,王亶望竟摆上全羊席,和珅很多菜都没听说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王亶望并没有什么本事,他的父亲很有钱,给他买了个官。王亶望到甘肃后,品行不端,贪腐成性,还连年报甘肃大旱。毕竟只要上报“大旱”,甘肃每年的税收不仅不用上交朝廷,而且朝廷还会不停地给甘肃拨款。第

  • 清朝延续了276年,为何皇帝不全国推广满语?只因绕不过一个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皇帝满语名字,清朝皇帝说满语还是汉话,清朝皇帝都不会说满语吗

    如今,满语已经仅限于研究领域使用,可见清朝皇帝并没有让满语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力。当然,满语仍然有部分融入了汉语,比如东北话“咋呼”、“埋汰”、“故懂”等词汇,就来源于满语;再比如老北京话讲究轻声和儿化音,也是受满语的发音习惯影响。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满族的前身是女真族,因此满语也是从女真语演化而来,属

  •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字:兵和勇,一字之差,概念却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士兵有的衣服前面是个兵字,清朝兵衣服上都有什么字,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字样

    一字之差,概念却完全不同。哪些不同呢?必须先从清朝的军制说起。我们知道清朝有“八旗子弟”的说法,清太祖努尔哈赤当年为了兵民合一,也为了方便管理女真,先把所属的力量分成了四旗,1615年根据实际需要,又扩展成了八旗,作为常备武装。清朝皇帝常常提起,大清是“马背上得来的天下”,这话一点也不虚。女真本来就

  • 康熙问臣子:你家几个孙儿?臣子回答13个,康熙:你告老回乡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康熙回复奏折更加霸气,康熙和大臣们谈心,康熙上朝讲话霸气

    在很多影视演绎中,康熙帝和李光地的关系都非常紧密,电视剧《康熙王朝》里,康熙曾有意将自己宠爱的女儿蓝齐儿嫁给李光地,但最终事情没成,蓝齐儿嫁去了噶尔丹。当然,蓝齐儿是虚构的人物,实际上并不存在,但康熙对李光地相当重视却是真的,有史实为证。李光地出生于1642年,福建泉州府人氏,比康熙还大了十几岁,根

  • 清朝孝庄太后死后37年灵柩才下葬,她的伟大你很难想象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孝庄太后死前为什么坐在龙椅上,孝庄太后葬于哪里,孝庄太后死后多少年才入葬

    孝庄太后,后世简称“孝庄”,蒙古科尔沁部贵女,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意为天降贵人,孝庄的确是清朝贵人)。孝庄十三岁的时候就代替亲姑姑哲哲(后金大福晋)嫁给皇太极怀孕,作为蒙古和女真的政治联姻纽带,身份是侧福晋。因而孝庄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怀上同有皇太极的女真尊贵血脉和蒙古科尔沁贵女血脉的阿哥。没人

  • 康熙去世时,胤禵手握十几万大军,为何不造反推翻雍正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第14子胤禵下场,康熙第四子胤禵怎样当上皇位的,康熙与十四阿哥胤禵

    雍正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以回家给康熙奔丧的名义将胤禵从西北地区弄回来,胤禵才到北京,就被雍正夺走兵权,后来更是罚他去给康熙守陵去了,很多人就比较好奇,当时胤禵手握十几万大军,为何不造反推翻雍正,反而乖乖束手就擒呢?胤禵完全来不及反应胤禵和雍正都是乌雅氏所生,不过两人年龄相差十几岁,在雍正出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