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得到一员降将,立即写信给荀彧报喜,原因是什么呢?

曹操得到一员降将,立即写信给荀彧报喜,原因是什么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55 更新时间:2024/1/16 19:51:54

不过,就本文所要说的一位降将,在战功上是远远比不上张辽张郃等人的。但是,当这位将领归降曹操的时候,后者可谓非常开心,乃至于立即写信向荀彧这位谋士报喜。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就像人们遇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情,一定要和身边的好友分享一样。那么,问题来了,这位让曹操感到喜出望外的降将,到底是谁呢?

首先,此人就是蒯越,蒯越是荆州南郡望族之一、蒯家的代表人物,也是荆州牧刘表的部下。

《傅子》中记载:荆州平,(魏)太祖与荀彧书曰:“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

公元208年,荆州牧刘表病逝,曹操派遣大军征讨荆州。当曹操听闻蒯越归降后,就高兴得不得了,立即写信给麾下的心腹谋士荀彧说:“我不因为得到荆州而高兴,却因为得到异度(蒯越)而高兴。”从而可见蒯越的声望和才干,以及其冠绝荆襄的影响力。

对此,在笔者看来,曹操之所以对蒯越归降一事非常欣喜,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是因为曹操和蒯越,可能早在洛阳为官期间就相识,并且,两人早期的立场上,应该是比较接近的。年轻时颇具名望。大将军何进也因为听闻他长于计略,于是聘请他作东曹掾。蒯越曾劝何进要先发制人,尽快把宦官杀掉,但何进犹豫不决,没有听从蒯越的劝谏。而这,不仅表明蒯越对汉朝宦官的态度,也说明蒯越是比较具有眼光和才干的。

在此之后,蒯越因而预料何进必会败亡,于是便向何进申请出任为汝阳令。果不其然,何进最后为宦官所害, 蒯越却转危为安。与此相对应的是,熹平三年(174年),曹操被举为孝廉,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也即曹操和蒯越都在洛阳为官。曹操为官期间,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处死。此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不料其事未济反为宦官所害。曹操上书陈述窦武等人为官正直而遭陷害,但没有被汉灵帝采纳。

对此,在笔者看来,面对东汉末年的朝廷,曹操和蒯越一样,都对宦官没有什么好感。在此基础上,曹操因为得罪宦官,只能离开东汉都城洛阳,而蒯越也担心遭到宦官的报复,所以也不愿意留在洛阳。在大将军何进被杀后,曹操和蒯越分道扬镳,现在又在荆州重逢,无疑会给人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这应该是曹操非常开心的原因。

另一方面,蒯越的声望和才干,以及其冠绝荆襄的影响力,无疑是曹操写信向荀彧报喜的主要原因。前面已经说过,蒯越是荆州南郡望族之一,公元190年(初平元年),刘表应朝廷命诏赴任荆州刺史,却对当时的局面感到彷徨,因此就在宜城筵请蒯越及其兄长蒯良与同蔡瑁共谋大事。在此之后,刘表之所以可以执掌荆州,自然离不开蒯越、蔡瑁等人的帮助。换而言之,正是因为获得了蔡氏、蒯氏这两大荆州望族的支持,刘表才能顺利坐稳荆州牧的宝座。

所以,等到刘表坐稳荆州牧的位置后,自然是投桃报李,非常重用蔡氏、蒯氏这两大荆州望族。在此基础上,公元208年,曹操平定荆州之后,因为还存在刘备、刘琦等势力,为了安抚荆州的郡县,消灭刘备等势力,曹操显然需要蒯越、蔡瑁等人的帮助。从这一角度出发,蒯越选择归降曹操,自然是一件让后者喜出望外的事情了。

最后,刘表来到荆州后,依从蒯越的建议,得以迅速兼并荆州的地方势力。在此之后,还有张虎、陈生仍然据守襄阳,刘表又派蒯越和庞季前往游说,张、陈二人被说服而答允出降。因此刘表大致得到了荆州的兵权,而蒯越也因功而被拜为章陵太守、封樊亭侯。对此,在笔者看来,这表明蒯越不是徒有虚名之辈,而是刘表平定和治理荆州的左膀右臂。在曹操势力逐渐强大后,蒯越与蔡瑁就成为了当时有名的亲曹派。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袁、曹双方在官渡对峙时,蒯越劝说刘表不应支持袁绍,而该结交曹操。虽然刘表生前,没有采纳蒯越等人的主张。不过,蒯越对于曹操的态度,也让后者感到满意。

公元208年,曹操安顿在江陵后,就大肆封赏亲曹派人士,而蒯越就在此时获封九卿之一的光禄勋。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蒯越病重,于是写信给曹操请他代为照顾家小。对此,曹操回信给蒯越,表示自己一定不会辜负你的重托,也即会善待蒯越的家人。此外,就蒯越来说,他的侄子蒯祺娶诸葛圭之女、诸葛亮大姐为妻。从这一点来看,蒯越和诸葛亮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姻亲关系。当然,在赤壁之战后,两人分属曹操、刘备,显然是各为其主了。

更多文章

  • 韩信死后,刘邦的反应如何?司马迁用2个字,写出其复杂心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信死后刘邦的下场,韩信死的时候刘邦称帝多少年,韩信刘邦同一年死的吗

    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吕皇后联合萧何一起把韩信骗入宫中,冠以谋反的罪名,把他斩首在长乐宫钟室,还把他的父族,母族,兄族,三族都杀害了。刘邦当时正好在平定叛乱,等他叛乱归来之后,韩信已经死去了,都给他埋葬好了。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但是在历史学家看来,这件事并没有这么简单。虽然当时吕皇后给韩信

  • 如果关羽同意江东联姻,还会大意失荆州吗?答案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如果关羽同意江东联姻会怎样,如果关羽把荆州还给江东会怎么样,关羽大意失荆州真实历史

    一 、 首先说下关羽出兵攻打樊城的大背景。关羽,被称为蜀汉集团的二号人物,地位仅次于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蜀汉和曹魏爆发汉中之战,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战争结束,战争结果是刘备占领汉中全境,而汉中地界的人口,被曹操全部迁走。七月,刘备上表自封汉中王,拔魏延为都督

  • 如果《三国》中落凤坡诸葛亮代替庞统而死,蜀国结局会重写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庞统落凤坡之死诸葛亮的看法,落凤坡庞统和诸葛亮,庞统落凤坡之死原文

    倘若三国中,在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那么三国的历史一定会改变吗?一定。且听如下分析:1 、诸葛亮和庞统,两人虽然都是不世出的人杰,但是两人的才能和偏向却不一样。诸葛亮偏向于王佐之才,善用阳谋,庞统偏向于霸王之术,善用阴谋。诸葛亮偏向于战略家,而庞统偏向于战术家,诸葛亮性格沉稳谨慎,缓缓图之,

  • 如果刘表没有病,荆州水军加上刘备能否挡得住曹操的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假如刘备接受刘表的荆州能崛起吗,刘备为什么会被刘表夺取荆州,刘备投奔刘表有多少人马

    曹操南征刘表,是在公元208年的八月,那么先看看这一年的上半年,各路诸侯都在忙啥?到了公元208年,十八路诸侯已所剩无几,曹操北征乌桓后,整个北方基本上就被扫平了,只剩下南方和西南。南边,刘表部将黄祖还在和孙权打仗,因为黄祖射死了孙坚。西南,刘璋和张鲁在打仗,因为刘璋杀了张鲁的母弟。刘备这时候寄宿在

  • 古代史上最厉害的四大谋臣,诸葛亮仅排第三,第一当之无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的诸葛亮有多厉害,历史上的诸葛亮实力,诸葛亮在历史上有什么著名事迹

    4.刘基,字伯温,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刘伯温十分精通经史之学,对象纬之学尤其精通,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元朝末年,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南征北战,最后成就霸业,建立明朝,成为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史称“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3.诸葛亮因《三国演义》的描绘而显得“

  • 蜀国最弱,诸葛亮为何还要北伐强魏?是以战止战?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诗是杜甫咏怀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用以表达自己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三国之中,蜀国最弱,然蜀丞相诸葛亮,武庙十哲之一,做为一流的军

  • 曹操当年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你理解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上曹操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吗,曹操说宁教我负人休教人负我,曹操谈宁可我负天下

    当然,历史上的曹操肯定不是这样说的,陈寿的三国志也未采纳这个故事,只是《孙盛杂记》里面记载了这句话的原始版本,原话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后经过罗贯中的艺术加工后,就变成了现在流行的两句名言。三国演义是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所以罗贯中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对语言做了艺术处理,这样的艺术处理,更有

  • 为何秦始皇能统一六国?有人说他侥幸,其实是靠这几样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谁的功劳最大,秦始皇能统一六国吗,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小视频

    要说秦国本来地处西部,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人才储备都比中原的各大诸侯国相差甚远,所以一直以来被视为夷狄。而历史上秦国的强大要归功于商鞅变法,在法家的治下,秦国变成了一个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赏罚分明的国度,而且鼓励生产改革了当时的田产制度,光这一项就吸引了许多因为战乱而逃亡的农民去到秦国,再加上一些有

  • 为了衬托诸葛亮的智慧,三国演义把周瑜写成气小量狭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气周瑜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品质,诸葛亮与周瑜略输一筹,周瑜怎么称赞诸葛亮

    说气小量狭,实在冤枉了历史上的周瑜。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

  • 真实的张飞什么样?不仅文武双全,还是个美男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飞的真实实力,张飞在历史上是个美男子吗,张飞真的文武双全吗

    但是其实我们对历史上真实的张飞知之甚少,一个是因为三国时期的蜀汉并没有自己的史官,所以有关蜀汉的史料非常非常的少,而比较权威的《三国志》对这位蜀汉猛将的记载,都只有区区900多个字,但是我们经过考古学家的发现以及其他的史料对比,仍然可以给大家还原一个更加立体丰满的张飞形象,一个颠覆的认识就是张飞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