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3月19日凌晨,明朝崇祯帝被李自成逼上了景山。景山是世代园林,风景如画,但如今外面已是滔天大火,而很快他就要被李自成俘虏。崇祯帝叹了口气,杀掉了身边最后一个侍从,在园林中走来走去,走来走去,最后选中了一棵歪脖子树,他在蓝色袍服上写好遗言,将腰带摘下来挂好,闭上眼睛义无反顾地自缢了。而他的脑海中,尤有明朝辉煌的山川湖海......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王朝,从1368年到1644年,整整276年间,至少有67年是太平盛世,这太平盛世最明显的表现,那就是政治清明,政治清明是一个朝代强大的象征。
公元1380年,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改为内阁。当时朝中习惯设立左右丞相,一开始朱元璋也没有觉得不妥,甚至因为胡惟庸有才干,然后对方也贴得下脸来恭维他,所以非常宠幸胡惟庸,但没有想到胡惟庸恃宠而骄,渐渐的不仅仅只是对朝政无用了,还做出了很多威胁到朱元璋的事情,比如说对刘基下毒,和李善长勾结。
最后朱元璋忍无可忍直接将他杀掉了,还连带着杀了3万人的同党,让朝中上下一时之间是兢兢战战,几十年不敢出权臣。而同时杀掉胡惟庸之后,朱元璋将丞相制度改为了内阁制度,避免了独裁,实现了公平公正,也保证了皇帝对于大小事的直接掌控权,朝中风气为之一肃,中央权力更加集中。
除了内阁制度,明朝还别出心裁的出现了特务机构,也就是负责侦查国内外情报用的,并且直接对皇帝负责,比如说后面影视剧中常常出现的锦衣卫,因为宦官的原因大家对这个机构印象都不是特别好,然而在1592年和1598年发生的万历朝鲜战争中,锦衣卫在朝鲜日本之间来回周旋,收到了很多的情报,为明朝调兵增援朝鲜,破坏日本统一亚洲的计划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除此之外,明朝的六部六科五寺三公二十四衙门,都分别为改善朝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肃清政治提供了助力。
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而一个朝代强大,直接体现在军事上,军事力量的强大,是朝代屹立不倒的直接原因。明朝当时在军事制度和武器装备上,都近乎超前,从朱元璋开始,他就喜欢精兵制,即士兵在精不在多,而且都是世袭的军人,从小就开始习武的那种。
公元1365年,朱元璋统一江南的征途遇到了张士诚。当时朱元璋的策略是“先取通泰诸郡县,剪士诚时翼,然后专取浙西”,于是攻占了襄阳沔阳,控制了长江中游,又与四川明玉珍建立了盟约,开始去东南方攻打张士诚,并且看准了他占区南北狭长,中隔长江、南北兵力不便支援的弱点,10月21日顺利击溃张士诚军一部。
此后朱元璋面对张士诚的进攻,都是以精兵相对。张士诚向宜兴安吉、江阴,发起进攻,朱元璋派精锐驰援;张士诚水陆并进企图攻江阴,朱元璋以一部设伏于江阴山麓之中;为继续占领淮东,让徐达自率精兵向纵深发展......而张士诚中间先后折损了舟师900艘,被俘最少3000人,将士全灭,朱元璋这边伤亡几无。
除了军事制度,明朝时期的装备也很强大,朝中很看重军工业,最多的时候曾出现过13个冶铁厂和铜厂,积极仿制国外的先进武器;1415年明成祖朱棣,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器部队——神机营,比西班牙火枪兵早一个世纪;当时的装备有火枪、火铳、火绳枪,火铳有三眼铳和四眼铳,能连续发射密集火力,而火绳枪直接是现代步枪原型。
除此之外,明朝在战役上也很有一套,著名的戚继光抗倭,我们不仅仅需要知道戚继光是个英雄,还要知道当时正规军没有用,戚继光当即决定招募民兵加以训练,以至于这些民兵后来成为了维持明朝统治最有效的作战力量。
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明朝经济之繁荣,在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当时是因为手工业的发展,很多土地主缙绅看准机会,凭着资本的雄厚到处开店,明朝的江南地区竟然萌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原本“重农抑商”的思想也渐渐被剔除。
当时的小说家冯梦龙就在自己的《三言二拍》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做丝绸生意的浙江商户蒋生跑到了汉阳,一日间偶然看到了一个美女,心生向往欲娶为妻,但当得知美女是当地缙绅的千金小姐时,他却为自己商人的身份感到自惭形秽,说自己会玷污了小姐的门风。
但是没有想到千金小姐的父亲,那位缙绅却毫不在意,大手一挥笑道:“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然后爽快的将女儿嫁给了蒋生,而蒋生如意抱得美人归,之后对这美人是百依百顺,两人幸福安康长久一生,羡煞旁人。
繁荣的商业同时也带动了进出口,最著名的出口和外交事件当然就是郑和下西洋。1405年郑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这一次途经了麻喏八歇国,也就是印度尼西亚的东爪哇,当时东爪哇还在打战,郑和竟然去劝和;1407年郑和第二次受命下西洋,去了越南和锡兰,郑和与使节们还被册封为古里王;其后一直到1430年结束,郑和共出使了7次,明朝的声望得到远播,周边各国的皆来朝贡,也出现了唐朝时才有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盛世之景。
同时也吸引了远在英国伦敦的伊丽莎白一世。1553年伊丽莎白继位,当时内部分裂,她立马采取手断稳定了政治基础,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所以她也热衷于鼓励自己的臣民们航海,那时候英国的航海业空前繁荣,在听闻遥远的地方有个强大的国度时,她写下了一封信:
“天命英格兰诸国之女王伊丽莎白,致最伟大及不可战胜之君王陛下……我西方诸国君王从相互贸易中所获之利,陛下及陛下之臣民均可获得……如陛下愿促成此事,且给予安全通行之权,并给予吾人在与贵国臣民贸易中,所需其他特权,则陛下实堪称至尊贵仁慈国君之能事,吾人将永不能忘陛下之功业……耶稣诞生后1583年我王在位,第25年授于格林威治宫。”
而这封信是完完全全展现出了明朝的强大,那样一个女王称明朝皇帝是“不可战胜之君王”,语气中多有卑微和恳求之意,可见想与明朝通商之迫切。不过遗憾的是这封信并没有被送达到明朝皇帝的手中,因为女王派出去的使臣约翰·纽伯莱半途出了意外,但这封信确确实实存在,如今英国国家博物馆能够看到。
不过这些盛世之景到了崇祯皇帝的手上之时,已经是一团乱麻,没了丞相,宦官横行;有了火器,但祸根生于内部;来的附属国虎视眈眈,明朝溃败只是一夕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