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构杀岳飞,失一旷世良将,换二十年和平,若不杀岳飞是啥结果

赵构杀岳飞,失一旷世良将,换二十年和平,若不杀岳飞是啥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847 更新时间:2024/2/5 6:38:42

五月,张俊岳飞一块巡视楚州韩世忠的军队时,张俊暗中和岳飞商量,一块分解韩世忠的军队,被岳飞拒绝了。秦桧又想陷害韩世忠,岳飞再次保全了韩世忠。岳飞回到朝廷后,方俟卨、罗汝楫开始污蔑岳飞在支援淮西的时候停留不前进,主张“放弃山阳”,要求罢免岳飞枢密副使等职务。

宋高宗赵构便罢免了岳飞的枢密副使,给岳飞了一个“万寿观使”的闲职,此时的岳飞手里没有兵,也没有权力,便请回到江州庐山赋闲。这个时候秦桧便开始陷害岳飞,秦桧指使张俊,威逼利诱都统制王贵、副统制王俊出面诬告张宪“谋反”,从而牵连出岳飞来。

张俊开始对张宪严刑逼供,张宪什么也没说出来,张俊就捏造张宪的口供“岳飞谋反”,朝廷就下令,让赋闲在江州的岳飞,回到“临安府”,十月十三日,岳飞被投入大理寺。何铸便开始审讯岳飞“谋反”,《宋史》是这样记载岳飞的:“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围”四大字,深入肤理。

何铸也没查出来什么,于是就禀报给了秦桧,秦桧四个字:此上意也。紧接着何铸站在国家的角度说了一番: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秦桧也没有听进去,就让万俟卨审理岳飞这个案子。万俟卨便对岳飞严刑逼供,但是岳飞就是不屈招,幸亏由岳雷照顾岳飞,才让岳飞支撑下来。

十一月初七日,宋金达成“和议”,条件是:“宋朝向金朝称臣,淮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归金国,每年向金贡奉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换来了二十年的和平。议和成功了,但是岳飞却没有释放,万俟卨为了将岳飞定为死罪,硬给岳飞按上“指斥乘舆”、“坐观胜负”等罪名。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为岳飞求情,都被罢官处分。

韩世忠为岳飞入狱便质问秦桧,《宋史·岳飞传》记载:“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宋高宗赵构下令,把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依军法施行,就这样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了。

如果宋高宗赵构不杀岳飞,岳飞继续大举伐金,岳家军能直捣黄龙灭金国吗?

首先咱们来看宋高宗为何要杀岳飞,更重要的是来自于政治上的方面,岳飞这个人英勇善战,足智多谋,战功赫赫,既不贪财,也不怕死。岳飞在岳家军还有老百姓面前,有一定的威望。宋高宗赵构害怕,岳飞迎回来二帝,二帝在岳飞手里就太可怕了。

如果宋高宗不杀岳飞,历史将会改写,岳飞三次北伐,都取得了不错的战国,赵构让岳飞顺河北上,一定可以直捣黄龙。宋朝第一还有这个实力,第二宋朝还有一批优秀的将领,向韩世忠、刘锜等武将。然而赵构考虑的是,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如果伐金失败了怎么办?还是偏安一隅为妥,于是杀了岳飞。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对太监死看严守,为什么朱棣要违抗父亲的话,选择重用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临死与太监对话,永乐年朱棣的太监总管是谁,为什么说朱元璋不死朱棣不敢反

    朱元璋一直将嫡长子朱标视为下一任继承人,他悉心培养,大力扶持朱标,呕心沥血,可谓操碎了心。所以当朱标英年早逝时,朱元璋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此时他年事已高,虽然可能撒手人寰。在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上,他在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犹豫再三,还是放弃了骁勇善战,酷似自己的朱棣,选择了儒雅正统的皇长孙朱允炆。而朱允炆登基

  • 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明朝四大机构,究竟谁才是老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东厂西厂和锦衣卫,锦衣卫六扇门东厂西厂区别,东厂西厂锦衣卫哪个权力大

    但是中国毕竟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皇帝不可能真的统治到方方面面,于是就需要设置各种机构来加强中央集权,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就是明朝的四大机构,看看它们是如何帮助皇帝加强统治的,而它们之间谁的权力才是最大的呢?锦衣卫、东厂为皇帝服务,权力大到举朝忌惮想必大家都看过很多提到锦衣卫和东厂的影视作品,对锦衣

  • 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2位能臣,一个让朱棣害怕,一个让姚广孝忌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的大臣,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哪三个人,朱元璋死后给朱允炆留下的班底

    这场战争使得藩王朱棣登上皇位,也让作为皇帝的朱允炆被迫落荒而逃。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作为皇帝朱允炆,可以落荒而逃,作为朱允炆的大臣们,他们却不能跟随朱允炆一起离开。毕竟朱允炆使的是诈死之计,许多大臣只能继续效忠朱棣。那朱允炆究竟留下了什么样的臣子呢?其实当时朱允炆曾有两位朱元璋留下的能臣,一位让朱棣

  • 朱元璋大杀功臣,刘伯温凭一首诗保住性命,现在此诗几乎人人会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临死时说刘伯温,刘伯温评价朱元璋的诗,朱元璋与刘伯温的真实关系

    刘伯温就是其中一个,对于这个名字我们一定感到很熟悉,刘伯温在历史中也非常的有名,我们也听说过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刘伯温作为朱元璋身边的重臣,受到朱元璋的重用,但是因为朱元璋坐上皇位后,变得多疑敏感,也对刘伯温产生了怀疑,渐渐对刘伯温起了杀心,刘伯温知道后,用一首诗保全了自己。01刘伯温受到朱元璋的重用

  • 郑和下西洋带回26个美女,朱棣嫌弃:不要,退货,美女仰天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和下西洋带来的5000件宝贝,关于郑和下西洋过程中的小故事,郑和下西洋带回的女人

    但是朱棣登基之后,因为自己的皇位来路不正,而且他知道当初建文帝以一把火作为障眼法逃出了皇宫,从此销声匿迹,不知去向。所以身在皇位上的朱棣心里很不踏实,害怕建文帝会起兵反扑。所以他派人到全国各地前去秘密搜寻建文帝。后来又听说朱允炆在海外有过出现。所以他便派郑和下西洋前去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同时也是为了向

  • 李自成杀尽吴三桂一家38口,陈圆圆只说了一句话,李自成没有动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自成杀了吴三桂一家,李自成吴三桂恩怨,李自成与陈圆圆的关系

    明末时期的王朝已经差不多是气血已尽了,面对着多方势力的虎视眈眈,崇祯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国势把他逼到去街头算命的地步。当李自成率领众多人马声势浩荡赶到北京城并用最快的速度包围时,崇祯皇帝也是让吴三桂守住关口,在吴三桂快马加鞭赶回来的途中,崇祯也在煤山上吊自杀了。李自成在一点点的吞噬明末的江山,吴三桂

  • 李世民和朱棣都手握重兵,为什么李世民敢造反,而朱棣却不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与朱棣谁厉害,朱棣和李世民谁的功绩最好,朱棣和李世民相差多少年

    第一点原因呢,是我们大家都很容易想到的。就是当时李唐的天下几乎全是靠李世民打下来的,所以李世民有很高的威望。李渊是处于相对弱势的,父弱子强,逼宫成功的可能性极大,所以李世民发动政变,夺得了帝位。但是反观朱棣与朱元璋这对父子,是儿子朱棣强但是老子朱元璋更强。朱元璋可是一手打下了他的江山,这是何等的霸气

  • 明朝采花大盗,靠一项绝技成功采花182起,结果反被一男子采了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古代采花大盗事件,明朝最严重的采花案,历史上最著名的采花大盗是谁

    为此,谷才将桑冲的汗毛胡须都清理干净,就连眉形都给修理了,再戴上假发髻,穿上女性的服装,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不仅如此,桑冲更是在这位师父的带领下,学会了针线活,你能想到的他都会做,简直比女人还要心灵手巧了。后来,桑冲就开始实践之路,十年如一日的将这项事业发展了下去。惯用套路无非就自称他是住在某地的妇

  • 明朝锦衣卫发明了“弹琵琶”的刑法,令人心惊肉跳,听了都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锦衣卫最厉害的刑罚,明朝锦衣卫都有哪十八种刑罚,锦衣卫发明18种刑罚

    锦衣卫作为明朝的军政情报机构,是朱元璋一手创建起来的,这里的弹琵琶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陶冶情操了,而是用来惩罚犯人的一种残忍手段,也是我们常说的满清十大酷刑之一。一般是将犯人按倒在地上,然后褪去上身衣物,并且控制住手脚不能够动弹,然后用尖刀在裸露的肋骨上赐来刺去。这样的刑罚没有人能够受得了,甭管意志力

  • 朱元璋忌惮功臣,为何常遇春死后,他命画师给常遇春画身穿龙袍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朱元璋这里产生了许多为后代帝王所争先效仿的事情,像是在圣旨之前都会有那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以及奖赏大功臣的“蟒袍”,朱元璋也算是开辟了一些史上之最。而常遇春作为朱元璋众多功臣中的一员,能够被其赏识到最后,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期间我们已经想象不到这哥们是如何躲过老朱的“试探”,肯定不是个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