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效仿秦始皇,狠招制服云南,该地割据600年后永归中华版图

朱元璋效仿秦始皇,狠招制服云南,该地割据600年后永归中华版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788 更新时间:2024/1/3 6:52:51

到了唐朝时期,云南地区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六诏中的一支买通了唐朝的官员,得到了吞并其他部落的机会并且建立了南诏国。

但是之后的情况是唐朝统治者所意想不到的,南诏国开始不把唐朝放在眼里。唐玄宗李隆基派了二十万大军攻打南诏,但是云南地区气候不同于中原地区,民风极为彪悍,唐朝大军多数丧命于此地,唐朝的军队可以说对云南地区无可如何。

宋朝,全斌负责管理川蜀地区,他深知唐朝时期攻打此地是怎样的下场,所以他就和当时的云南大理国划清界限,表示双方互不侵犯,相安无事。

可到元世祖可就忍不下去了,元朝的军队一路镇压,在云南地区留下了自己人,但是依旧无法阻止段氏在云南地区猖獗的横行。

不管是唐朝、宋朝还是元朝,对于云南地区并不是完全征服的,统治者对云南地区也是相当头疼。可是朱元璋统治之下的云南就是服服帖帖的。

要让一个地区的百姓彻底臣服,首先要在思想上下功夫,朱元璋效仿了秦始皇的一招,结束了云南地区长久以来给中原统治者带来的“夜长梦多”。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先是整改了中央的官僚机构,打击了元朝的残余势力。这时候元朝的云南守将梁王引起了他的注意。梁王镇守云南地区多年,在云南发展有自己的势力,朱元璋鲁莽派兵是不明智的。他先是派了使臣王褘[huī]诏谕梁王,给梁王带去了冠带衣服,意思是如果梁王愿意接受,就是明朝的大臣。

听了王褘这一番话,梁王心下觉得有理,但是投降似乎又太没有骨气,就拒绝了,还把使臣王褘给杀了。

梁王此举是非常不把朱元璋看在眼里的,他杀了使臣更是不给朱元璋台阶下。洪武十四年,等西北地区的残余势力都清理完成后,朱元璋下了一道诏书——

表明了自己征讨云南地区的决心,这是正义的行为,因为云南地区蛮夷顽固不化,罪行昭然若揭。

于是乎,朱元璋征讨云南地区的军队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朱元璋对这一次战争做了十足的准备,刚开始的战役极为顺利,云南的地方军节节败退。

可是到了曲靖之战的时候,梁王屯兵十多万,准备和明军来一场正面的较量。明朝率领军队的大将傅有德听取副将的建议,快速行军给敌军制造我军已经疲惫不堪的假象,再趁机夜袭打得敌人猝不及防。这一计谋颇为有效,敌军的主力被灭,明朝大军开始蚕食梁王的军队。

最终结果是梁王不敌朱元璋,选择自杀。虽说梁王的势力已经基本被消灭,但大理的段氏不愿意臣服,甚至想要“半独立”,成为藩属国,定期向明朝进贡。

但是明朝眼看完全的胜利就在眼前,怎么肯答应这样的要求呢?明军将段氏之主生擒到京师,但并没有将段氏赶尽杀绝,而是剥夺了他们在云南地区的职位。

政府云南之后,中央抽调了大批的官员进驻云南地区,还将内地的百姓迁移到云南,并且更狠的是,烧掉了云南所有的历史资料和民族书籍。

这和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相比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对身为统治者的朱元璋来说,这样的制服手段是极为巧妙的。失去历史的云南百姓没有了过去的依托,信仰也一并抹去,甚至仇恨也烟消云散,逐渐融入到明朝,不会再生异心。

朱元璋的做法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让割据六百多年的云南再次回归到中原地区的管辖。然而,明太祖烧毁史料的做法却让云南地区的历史就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是中华民族的损失。就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明太祖此举直到如今仍然是褒贬不一。

本文由北岸木子原创,欢迎关注,带您纵横古今,纵览世界。

更多文章

  • 赵构杀岳飞,失一旷世良将,换二十年和平,若不杀岳飞是啥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五月,张俊和岳飞一块巡视楚州韩世忠的军队时,张俊暗中和岳飞商量,一块分解韩世忠的军队,被岳飞拒绝了。秦桧又想陷害韩世忠,岳飞再次保全了韩世忠。岳飞回到朝廷后,方俟卨、罗汝楫开始污蔑岳飞在支援淮西的时候停留不前进,主张“放弃山阳”,要求罢免岳飞枢密副使等职务。宋高宗赵构便罢免了岳飞的枢密副使,给岳飞了

  • 朱元璋对太监死看严守,为什么朱棣要违抗父亲的话,选择重用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临死与太监对话,永乐年朱棣的太监总管是谁,为什么说朱元璋不死朱棣不敢反

    朱元璋一直将嫡长子朱标视为下一任继承人,他悉心培养,大力扶持朱标,呕心沥血,可谓操碎了心。所以当朱标英年早逝时,朱元璋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此时他年事已高,虽然可能撒手人寰。在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上,他在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犹豫再三,还是放弃了骁勇善战,酷似自己的朱棣,选择了儒雅正统的皇长孙朱允炆。而朱允炆登基

  • 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明朝四大机构,究竟谁才是老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东厂西厂和锦衣卫,锦衣卫六扇门东厂西厂区别,东厂西厂锦衣卫哪个权力大

    但是中国毕竟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皇帝不可能真的统治到方方面面,于是就需要设置各种机构来加强中央集权,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就是明朝的四大机构,看看它们是如何帮助皇帝加强统治的,而它们之间谁的权力才是最大的呢?锦衣卫、东厂为皇帝服务,权力大到举朝忌惮想必大家都看过很多提到锦衣卫和东厂的影视作品,对锦衣

  • 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2位能臣,一个让朱棣害怕,一个让姚广孝忌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的大臣,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哪三个人,朱元璋死后给朱允炆留下的班底

    这场战争使得藩王朱棣登上皇位,也让作为皇帝的朱允炆被迫落荒而逃。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作为皇帝朱允炆,可以落荒而逃,作为朱允炆的大臣们,他们却不能跟随朱允炆一起离开。毕竟朱允炆使的是诈死之计,许多大臣只能继续效忠朱棣。那朱允炆究竟留下了什么样的臣子呢?其实当时朱允炆曾有两位朱元璋留下的能臣,一位让朱棣

  • 朱元璋大杀功臣,刘伯温凭一首诗保住性命,现在此诗几乎人人会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临死时说刘伯温,刘伯温评价朱元璋的诗,朱元璋与刘伯温的真实关系

    刘伯温就是其中一个,对于这个名字我们一定感到很熟悉,刘伯温在历史中也非常的有名,我们也听说过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刘伯温作为朱元璋身边的重臣,受到朱元璋的重用,但是因为朱元璋坐上皇位后,变得多疑敏感,也对刘伯温产生了怀疑,渐渐对刘伯温起了杀心,刘伯温知道后,用一首诗保全了自己。01刘伯温受到朱元璋的重用

  • 郑和下西洋带回26个美女,朱棣嫌弃:不要,退货,美女仰天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和下西洋带来的5000件宝贝,关于郑和下西洋过程中的小故事,郑和下西洋带回的女人

    但是朱棣登基之后,因为自己的皇位来路不正,而且他知道当初建文帝以一把火作为障眼法逃出了皇宫,从此销声匿迹,不知去向。所以身在皇位上的朱棣心里很不踏实,害怕建文帝会起兵反扑。所以他派人到全国各地前去秘密搜寻建文帝。后来又听说朱允炆在海外有过出现。所以他便派郑和下西洋前去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同时也是为了向

  • 李自成杀尽吴三桂一家38口,陈圆圆只说了一句话,李自成没有动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自成杀了吴三桂一家,李自成吴三桂恩怨,李自成与陈圆圆的关系

    明末时期的王朝已经差不多是气血已尽了,面对着多方势力的虎视眈眈,崇祯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国势把他逼到去街头算命的地步。当李自成率领众多人马声势浩荡赶到北京城并用最快的速度包围时,崇祯皇帝也是让吴三桂守住关口,在吴三桂快马加鞭赶回来的途中,崇祯也在煤山上吊自杀了。李自成在一点点的吞噬明末的江山,吴三桂

  • 李世民和朱棣都手握重兵,为什么李世民敢造反,而朱棣却不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与朱棣谁厉害,朱棣和李世民谁的功绩最好,朱棣和李世民相差多少年

    第一点原因呢,是我们大家都很容易想到的。就是当时李唐的天下几乎全是靠李世民打下来的,所以李世民有很高的威望。李渊是处于相对弱势的,父弱子强,逼宫成功的可能性极大,所以李世民发动政变,夺得了帝位。但是反观朱棣与朱元璋这对父子,是儿子朱棣强但是老子朱元璋更强。朱元璋可是一手打下了他的江山,这是何等的霸气

  • 明朝采花大盗,靠一项绝技成功采花182起,结果反被一男子采了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古代采花大盗事件,明朝最严重的采花案,历史上最著名的采花大盗是谁

    为此,谷才将桑冲的汗毛胡须都清理干净,就连眉形都给修理了,再戴上假发髻,穿上女性的服装,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不仅如此,桑冲更是在这位师父的带领下,学会了针线活,你能想到的他都会做,简直比女人还要心灵手巧了。后来,桑冲就开始实践之路,十年如一日的将这项事业发展了下去。惯用套路无非就自称他是住在某地的妇

  • 明朝锦衣卫发明了“弹琵琶”的刑法,令人心惊肉跳,听了都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锦衣卫最厉害的刑罚,明朝锦衣卫都有哪十八种刑罚,锦衣卫发明18种刑罚

    锦衣卫作为明朝的军政情报机构,是朱元璋一手创建起来的,这里的弹琵琶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陶冶情操了,而是用来惩罚犯人的一种残忍手段,也是我们常说的满清十大酷刑之一。一般是将犯人按倒在地上,然后褪去上身衣物,并且控制住手脚不能够动弹,然后用尖刀在裸露的肋骨上赐来刺去。这样的刑罚没有人能够受得了,甭管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