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唐朝时期,云南地区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六诏中的一支买通了唐朝的官员,得到了吞并其他部落的机会并且建立了南诏国。
但是之后的情况是唐朝统治者所意想不到的,南诏国开始不把唐朝放在眼里。唐玄宗李隆基派了二十万大军攻打南诏,但是云南地区气候不同于中原地区,民风极为彪悍,唐朝大军多数丧命于此地,唐朝的军队可以说对云南地区无可如何。
宋朝,王全斌负责管理川蜀地区,他深知唐朝时期攻打此地是怎样的下场,所以他就和当时的云南大理国划清界限,表示双方互不侵犯,相安无事。
可到元世祖可就忍不下去了,元朝的军队一路镇压,在云南地区留下了自己人,但是依旧无法阻止段氏在云南地区猖獗的横行。
不管是唐朝、宋朝还是元朝,对于云南地区并不是完全征服的,统治者对云南地区也是相当头疼。可是朱元璋统治之下的云南就是服服帖帖的。
要让一个地区的百姓彻底臣服,首先要在思想上下功夫,朱元璋效仿了秦始皇的一招,结束了云南地区长久以来给中原统治者带来的“夜长梦多”。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先是整改了中央的官僚机构,打击了元朝的残余势力。这时候元朝的云南守将梁王引起了他的注意。梁王镇守云南地区多年,在云南发展有自己的势力,朱元璋鲁莽派兵是不明智的。他先是派了使臣王褘[huī]诏谕梁王,给梁王带去了冠带衣服,意思是如果梁王愿意接受,就是明朝的大臣。
听了王褘这一番话,梁王心下觉得有理,但是投降似乎又太没有骨气,就拒绝了,还把使臣王褘给杀了。
梁王此举是非常不把朱元璋看在眼里的,他杀了使臣更是不给朱元璋台阶下。洪武十四年,等西北地区的残余势力都清理完成后,朱元璋下了一道诏书——
表明了自己征讨云南地区的决心,这是正义的行为,因为云南地区蛮夷顽固不化,罪行昭然若揭。
于是乎,朱元璋征讨云南地区的军队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朱元璋对这一次战争做了十足的准备,刚开始的战役极为顺利,云南的地方军节节败退。
可是到了曲靖之战的时候,梁王屯兵十多万,准备和明军来一场正面的较量。明朝率领军队的大将傅有德听取副将的建议,快速行军给敌军制造我军已经疲惫不堪的假象,再趁机夜袭打得敌人猝不及防。这一计谋颇为有效,敌军的主力被灭,明朝大军开始蚕食梁王的军队。
最终结果是梁王不敌朱元璋,选择自杀。虽说梁王的势力已经基本被消灭,但大理的段氏不愿意臣服,甚至想要“半独立”,成为藩属国,定期向明朝进贡。
但是明朝眼看完全的胜利就在眼前,怎么肯答应这样的要求呢?明军将段氏之主生擒到京师,但并没有将段氏赶尽杀绝,而是剥夺了他们在云南地区的职位。
政府云南之后,中央抽调了大批的官员进驻云南地区,还将内地的百姓迁移到云南,并且更狠的是,烧掉了云南所有的历史资料和民族书籍。
这和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相比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对身为统治者的朱元璋来说,这样的制服手段是极为巧妙的。失去历史的云南百姓没有了过去的依托,信仰也一并抹去,甚至仇恨也烟消云散,逐渐融入到明朝,不会再生异心。
朱元璋的做法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让割据六百多年的云南再次回归到中原地区的管辖。然而,明太祖烧毁史料的做法却让云南地区的历史就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是中华民族的损失。就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明太祖此举直到如今仍然是褒贬不一。
本文由北岸木子原创,欢迎关注,带您纵横古今,纵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