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延如果单挑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能打败哪一个?答案是张飞

魏延如果单挑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能打败哪一个?答案是张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78 更新时间:2024/1/22 1:16:59

魏延,是蜀国后期重要将领之一,谋勇兼备,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即使放在整个三国时代而言,他也可以算是武将中的佼佼者。从魏延的一生经历可以看出,他完全具备和五虎大将并驾齐驱的实力。

公元219年,刘备经过一番苦战,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汉中从此成为蜀汉第三大战略基地。在确定汉中太守的人选时,众人都以为,关羽独当一面镇守荆州,那么镇守汉中的人,自然毫无疑问应是张飞

但刘备却胸有成竹。汉中太守任命书一下,“一军皆惊”,张飞爆冷落选,被分派到偏僻荒凉的巴西郡。而魏延却力压众多竞争对手,被刘备赋予镇守汉中的重任。刘备以知人善任著称,他看好诸葛亮,认为马谡是嘴炮将军,事实最终证实了他的眼光。

刘备能把蜀汉第三大根据地交给魏延,足见他对魏延能力的信任与器重。在刘备的眼中,魏延的军事能力是要高于张飞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刘备的眼光没错,魏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在镇守汉中期间,魏延第一次独当一面,很快显示出他的超强军事天赋。他创造性地采用“实兵错守诸围”的战术,充分利用汉中周边的险要地势和险关要隘,让手里有限的兵力充分发挥出最大效能。曹魏大军如果来进犯,就会被死死堵在汉中外围的山岭峡谷中,休想迈进汉中一步。

魏延留下的这套战术,保汉中40多年平安。直到公元263年,姜维主持蜀汉军事大局,他自作主张摒弃了魏延的战术,改而实行他的“敛兵聚谷、关门打狗”之策,丢弃汉中外围关隘,把主力收缩在汉中腹地,企图诱敌深入打歼灭战。结束实践证明姜维大错特错,公元263年魏国大举南下进攻蜀国,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占汉中。

刘备死后,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魏延又派上了大用场。四出祁山的卤城之战中,魏延带兵和司马懿正面硬抗,打得司马懿溃不成军,此战魏延取得了斩获魏国“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的重大胜利。

诸葛亮连年兵出祁山,劳而无功,主要原因就是一直坚持一线平推、正面强攻的传统战术。殊不知当时形势魏强蜀弱,魏国的综合实力远超蜀国,蜀国要想以小打大以弱胜强,正面强攻毫无胜算,出奇制胜是唯一办法。

魏延早就看出这一点,他向诸葛亮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建议诸葛亮带兵正面佯攻,他带领五千精兵,秘密穿越秦岭山谷中的六百里子午谷,来一个奇袭长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有很大把握拿下长安,从而彻底扭转战局。魏延这个计策很有创意,也非常现实可行,可惜不被诸葛亮采纳。

而且,魏延和张飞相比,他还有一个显著优点,《三国志》记载他“善养士卒”,善待部下士兵,深得军心。而这个特点恰恰是张飞短板。张飞虽然是一员猛将,但脾气暴躁,经常鞭打部下将士,为此搞得部下离心离德,最终因此被部下杀害。

而且纵观张飞一生,仅仅是武艺高强、作战勇猛而已,对于军事谋略方面实在乏善可陈,仅仅在瓦口关一战中击败张郃,保住了巴西郡,但巴西郡的百姓却几乎被张郃全部迁走,因此这一战打得并不怎样。

综合比较二人的军事实力,魏延不仅和张飞一样勇猛,最重要的是他谋勇兼备,“错守诸围”和“子午谷奇谋”都显示出极高的军事素养。而且张飞有性格缺陷,经常毒打部下,导致众叛亲离。而魏延却能善待不下,得到众人的拥护爱戴,最大限度调动部下积极性。最重要的一点,魏延能击败一代枭雄司马懿,而张飞的军事才能是超不过司马懿的。

综上所述,如果魏延单挑五虎上将,别人不知结果如何,张飞是一定会被他打败的。

更多文章

  • 秦始皇顶着“虎狼之君”恶名2千年,武陵山腹地一批文物还他清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挖掘文物,秦始皇陵墓阴兵的秘密,秦始皇陵墓出土多少文物

    公元前247年5月,秦庄襄王病故。年仅12岁的嬴政,继承大统,成为秦国新一任国君。而秦国正是在他统治下,就此一飞冲天,虎视天下扫灭六国,彻底终结战国乱世,建立起统一强大的秦朝。但秦始皇在历史上留下的形象,千百年来一直极富争议。一方面,他凭借前无古人的赫赫武功,使得东周以来的扰攘乱世重归一统,顺应天意

  • 刘备请一个道士出山却遭拒,蜀国灭亡后此道士下山拯救万千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带了三个人建立了蜀国,刘备在北固山招亲故事简介,关于刘备的民间故事

    但刘备控制的益州,却出现了一个道士,做派与左慈、张鲁等人迥然有别。此人名叫范寂,又名范长生、范延久,是三国后期蜀汉地区的著名道士。范寂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青城山潜心修道,清心寡欲,寿命很长,《艺林伐山》记载,范寂活了130多岁,从刘备时代一直活到了东晋十六国时代。范寂祖籍四川涪陵,刘备入蜀后,定成都为

  • 刘邦两次闯军营,夺取韩信的兵权,韩信为什么一点都不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两次夺韩信的兵权,刘邦为什么能三次夺取韩信的兵权,刘邦为什么夺取韩信兵权

    在现在的一些影视剧里我们可以了解道,军营是一个戒备森严的地方,而且士兵们一般只会认准主帅的命令。韩信是一军的主帅,刘邦是韩信的主公能自由进出军营不奇怪,可是他是一次次地夺走韩信的军权的?难道这样不会导致韩信起了反叛的心吗?其实,有这种想法是现在的古装剧给我们的误导。换个角度,如果一个皇帝不能很好的控

  • 此女出生手握八阵图玉石,惊动秦始皇,长大后却说:刘邦有帝王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河北刘邦石像,秦始皇不死刘邦能得天下吗,刘邦选墓全过程

    我们一般把这种人成为预言家,提起预言家相信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很多神机妙算的人物,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再比如唐朝时期的袁天罡,所料事件中,几乎无不应验,李世民更是封其为国师。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主人公并不是上面提到的两位,而是许负。许负出生于汉初年间,是河内郡温县县令的女儿

  • 项羽射了刘邦一箭,结果刘邦没死,从此象棋多了1条不成文的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赫赫有名,他不但消灭了秦朝的统治,而且还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被司马迁写入了“本纪”行列(只有帝王才会在本纪中),足见其不凡之处。奈何,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却败给了刘邦。对于这样的结果,历史上有很多人感到惋惜,因为刘邦和项羽相比,差的不是一点两点。值得一提的是,楚汉十年的争雄

  • 三国出场时间最少的谋士,只露了一面,让诸葛亮的隆中对差点破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在隆中,诸葛亮在隆中十年做了些什么,三国中可以和诸葛亮比肩的谋士

    诸葛亮制定的“隆中对”,就是为刘备的蜀汉量身定制的发展方略。诸葛亮根据刘备当时的实际情况,拟定了同时夺占益州和荆州的两条腿走路的总方针。益州可以为蜀汉提供源源不断的粮秣、财力、兵源补充,足食足兵,荆州则可以让蜀汉在曹魏和孙吴之间获得一个宝贵的战略支点。一旦天下有变,蜀汉就能从益州和荆州两路出兵,形成

  • 曹丕是三国最英明的皇帝,诸葛亮说了4个字让他的形象瞬间垮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魏文帝曹丕,三国中的曹丕有多厉害,诸葛亮和曹丕谁厉害

    怀着对东汉朝廷深深的失落,曹操毅然决定辞官还乡。曹操之父曹嵩当过东汉太尉,位列三公,家里有的是钱。因此曹操在老家的日子也过得自在舒坦,“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以自娱乐”。就在这段时间,曹操的长子曹丕降生了。曹操非常重视子女教育,他眼看天下将乱,于是着意从小培养曹丕成为文武兼备之才,曹丕在《典论》中

  • 关于河西地区,西汉和匈奴有话说!胜利者的西汉从河西得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汉谁打败匈奴,匈奴被西汉打败后到哪里去了,西汉和匈奴战争的残酷

    自古以来,历代有志向的中原王朝都视河西走廊为“国之禁脔”,不容他国染指。这种想法和国策是从西汉武帝时期开始有的,从此之后的西汉、东汉、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皆是如此。河西走廊是古代代表东亚的华夏文明连接中亚文明的重要枢纽,是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向西和向南掠夺的主要通道,也是中原王朝赖以抵御游牧

  • 秦始皇皇陵地面如何防水,不仅用“纹石”,还用了更为先进技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陵封土可以上去吗,秦始皇陵有地下二层吗,秦始皇陵排水系统图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嬴政虽然才13岁,但是他却已经开始为自己死后考虑,于是他就和众大臣一商量,便择址在骊山脚下开始修筑皇陵。到公元210年,秦始皇在旅途中暴毙,时年49岁,而他的陵墓此时却还

  • 明朝开国功臣告老还乡,70岁还下田劳作,朱元璋却下旨: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怒斩开国元勋,朱元璋的开国功臣身犯何罪,明朝开国功臣与朱元璋的关系

    李善长是大明的开国元勋之一,早在朱元璋平定滁州时,李善长就已经投入了他的麾下,作为参谋为其出谋划策。当时郭子兴对朱元璋有疑心,想将李长善夺过来辅佐自己,但李善长坚辞不受,由此得到了朱元璋的格外重用。1368年朱元璋登基后,给予了李善长诸多恩宠,先是升他为太子少师、授为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并且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