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顶着“虎狼之君”恶名2千年,武陵山腹地一批文物还他清白

秦始皇顶着“虎狼之君”恶名2千年,武陵山腹地一批文物还他清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034 更新时间:2024/2/5 6:39:51

公元前247年5月,秦庄襄王病故。年仅12岁的嬴政,继承大统,成为秦国新一任国君。而秦国正是在他统治下,就此一飞冲天,虎视天下扫灭六国,彻底终结战国乱世,建立起统一强大的秦朝。但秦始皇在历史上留下的形象,千百年来一直极富争议。

一方面,他凭借前无古人的赫赫武功,使得东周以来的扰攘乱世重归一统,顺应天意民心,顺应历史潮流。但另一方面,秦始皇貌似对于治理国家并不是太在行。他创立的秦朝,创立于公元前221年,覆灭于公元前207年,仅仅存在了不到15年就土崩瓦解,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浓烟烈火中灰飞烟灭。

秦朝的覆灭,一般都认为是秦始皇横征暴敛、残暴不仁所致,认为他不知体恤民力,向百姓征收苛捐杂税,使得百姓不堪重负,衣食难继民不聊生,最终才会揭竿而起,愤而起义,前有陈胜吴广,后有刘邦项羽,在这些英雄好汉的轮番攻击下,秦朝最终才会成为一个短命王朝。

持这种看法的人很多,比如史书《尉缭子》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过秦论》也评价他“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简直把秦始皇说得一无是处,成了名副其实的凶残暴虐的“虎狼之君”。

作为秦始皇被称为“虎狼之君”的证据,《汉书》也浓墨重彩地描绘:“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所谓“泰半之赋”,颜师古注解为“泰半,三分取其二”。换而言之,秦朝农民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二,都要被秦始皇拿走,税率高达百分之六七十,简直到了穷凶极恶的地步,简直被虎狼还要凶恶。秦始皇从此背着“虎狼之君”的恶名两千多年。

幸运的是,一批秦代文物的出土,终于还他一个清白。本世纪初,在湖南武陵山腹地发现了一座秦代古城遗址:里耶古城。在里耶古城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了3万多枚秦朝竹简,对秦始皇时代的经济、农业、商业、军事、治安、刑狱等方方面面社会生活内容,都进行了丰富详实的记载。

其中一部分竹简,专门提到了秦朝的农田赋税征收制度。《汉书》所记载的“收泰半之赋”,完全就是不实之词。这批秦朝竹简中记载了三个地方的赋税征收比率,最高的才不足百分之九,最低的百分之七。秦朝之前的战国时期,之后的西汉时期,税率都与此持平,秦朝的赋税并不比任何朝代高,哪里有什么“泰半之赋”的踪影。

秦朝的覆灭尤其深刻复杂的历史原因,决不能简单化地把昏暴之君的帽子扣在秦始皇头上。武陵山里耶古城这批秦朝竹简的出土,终于还了秦始皇一个清白,他并没有对清朝农民征收繁重的苛捐杂税,因此说他是不爱惜民力、只知横征暴敛的虎狼之君,显然是与史实不符的。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过秦论》《秦朝及汉初赋税制度》

更多文章

  • 刘备请一个道士出山却遭拒,蜀国灭亡后此道士下山拯救万千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带了三个人建立了蜀国,刘备在北固山招亲故事简介,关于刘备的民间故事

    但刘备控制的益州,却出现了一个道士,做派与左慈、张鲁等人迥然有别。此人名叫范寂,又名范长生、范延久,是三国后期蜀汉地区的著名道士。范寂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青城山潜心修道,清心寡欲,寿命很长,《艺林伐山》记载,范寂活了130多岁,从刘备时代一直活到了东晋十六国时代。范寂祖籍四川涪陵,刘备入蜀后,定成都为

  • 刘邦两次闯军营,夺取韩信的兵权,韩信为什么一点都不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两次夺韩信的兵权,刘邦为什么能三次夺取韩信的兵权,刘邦为什么夺取韩信兵权

    在现在的一些影视剧里我们可以了解道,军营是一个戒备森严的地方,而且士兵们一般只会认准主帅的命令。韩信是一军的主帅,刘邦是韩信的主公能自由进出军营不奇怪,可是他是一次次地夺走韩信的军权的?难道这样不会导致韩信起了反叛的心吗?其实,有这种想法是现在的古装剧给我们的误导。换个角度,如果一个皇帝不能很好的控

  • 此女出生手握八阵图玉石,惊动秦始皇,长大后却说:刘邦有帝王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河北刘邦石像,秦始皇不死刘邦能得天下吗,刘邦选墓全过程

    我们一般把这种人成为预言家,提起预言家相信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很多神机妙算的人物,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再比如唐朝时期的袁天罡,所料事件中,几乎无不应验,李世民更是封其为国师。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主人公并不是上面提到的两位,而是许负。许负出生于汉初年间,是河内郡温县县令的女儿

  • 项羽射了刘邦一箭,结果刘邦没死,从此象棋多了1条不成文的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赫赫有名,他不但消灭了秦朝的统治,而且还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被司马迁写入了“本纪”行列(只有帝王才会在本纪中),足见其不凡之处。奈何,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却败给了刘邦。对于这样的结果,历史上有很多人感到惋惜,因为刘邦和项羽相比,差的不是一点两点。值得一提的是,楚汉十年的争雄

  • 三国出场时间最少的谋士,只露了一面,让诸葛亮的隆中对差点破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在隆中,诸葛亮在隆中十年做了些什么,三国中可以和诸葛亮比肩的谋士

    诸葛亮制定的“隆中对”,就是为刘备的蜀汉量身定制的发展方略。诸葛亮根据刘备当时的实际情况,拟定了同时夺占益州和荆州的两条腿走路的总方针。益州可以为蜀汉提供源源不断的粮秣、财力、兵源补充,足食足兵,荆州则可以让蜀汉在曹魏和孙吴之间获得一个宝贵的战略支点。一旦天下有变,蜀汉就能从益州和荆州两路出兵,形成

  • 曹丕是三国最英明的皇帝,诸葛亮说了4个字让他的形象瞬间垮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魏文帝曹丕,三国中的曹丕有多厉害,诸葛亮和曹丕谁厉害

    怀着对东汉朝廷深深的失落,曹操毅然决定辞官还乡。曹操之父曹嵩当过东汉太尉,位列三公,家里有的是钱。因此曹操在老家的日子也过得自在舒坦,“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以自娱乐”。就在这段时间,曹操的长子曹丕降生了。曹操非常重视子女教育,他眼看天下将乱,于是着意从小培养曹丕成为文武兼备之才,曹丕在《典论》中

  • 关于河西地区,西汉和匈奴有话说!胜利者的西汉从河西得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汉谁打败匈奴,匈奴被西汉打败后到哪里去了,西汉和匈奴战争的残酷

    自古以来,历代有志向的中原王朝都视河西走廊为“国之禁脔”,不容他国染指。这种想法和国策是从西汉武帝时期开始有的,从此之后的西汉、东汉、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皆是如此。河西走廊是古代代表东亚的华夏文明连接中亚文明的重要枢纽,是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向西和向南掠夺的主要通道,也是中原王朝赖以抵御游牧

  • 秦始皇皇陵地面如何防水,不仅用“纹石”,还用了更为先进技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陵封土可以上去吗,秦始皇陵有地下二层吗,秦始皇陵排水系统图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嬴政虽然才13岁,但是他却已经开始为自己死后考虑,于是他就和众大臣一商量,便择址在骊山脚下开始修筑皇陵。到公元210年,秦始皇在旅途中暴毙,时年49岁,而他的陵墓此时却还

  • 明朝开国功臣告老还乡,70岁还下田劳作,朱元璋却下旨: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怒斩开国元勋,朱元璋的开国功臣身犯何罪,明朝开国功臣与朱元璋的关系

    李善长是大明的开国元勋之一,早在朱元璋平定滁州时,李善长就已经投入了他的麾下,作为参谋为其出谋划策。当时郭子兴对朱元璋有疑心,想将李长善夺过来辅佐自己,但李善长坚辞不受,由此得到了朱元璋的格外重用。1368年朱元璋登基后,给予了李善长诸多恩宠,先是升他为太子少师、授为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并且还可以

  • 他是宋朝高官,生活奢侈,妻妾十余人,不干正事,可百姓不讨厌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最奢侈的人,宋朝王爷妻妾制度,宋朝皇帝妻妾

    宋庠老成持重,节俭自律;宋祁却风流放荡。人们感叹,哥哥文采不如小弟,可品行要好很多啊。上元之夜,哥哥充耳不闻外面的狂欢笑闹,在办公室点根蜡烛看书;弟弟却华灯高悬,拥着歌伎大开筵席。第二天,哥哥送了封信来:“闻昨夜烧灯夜宴,穷极奢侈,不知记得某年上元同在某州州学内吃斋饭时否?”兄弟俩是穷人家孩子,寒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