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国一忠臣为国献身,儿子也被诸葛亮斩尽杀绝,原因令人唏嘘不已

蜀国一忠臣为国献身,儿子也被诸葛亮斩尽杀绝,原因令人唏嘘不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491 更新时间:2024/1/30 5:16:03

三国时期,号称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时代之一,但其实也有忠臣被冤杀之事。魏武帝曹操曾冤杀才子杨修,逼死名臣荀彧司马昭曾冤杀名将邓艾,晋武帝司马炎冤杀大将文鸯

刘备开创的蜀国,也曾有过类似的事件发生。刘备在世时,因蜀汉国小力弱,对人才吸引力不够,刘备于是拿出十二分诚意去招揽人才、善待人才。但他去世之后,诸葛亮掌权期间,局面却有了微妙变化。

当时蜀国的南中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地方偏远,远离蜀汉统治中心区,一直是个多民族聚居区,民情复杂,豪强和土司等地方实力派,势力一直非常强大。刘备在世时,采用羁縻怀柔手段,尽量拉拢当地豪强势力和部族头人,委任他们为各地的太守,通过这种方式把南中置于蜀汉疆域之内。

刘备在世时威望极高,南中地区的豪强势力,尚且能老老实实服从蜀汉管辖。但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加之此前蜀国接连遭遇荆州之战、夷陵之战大败,军事实力大为受损,南中的地方豪强眼看蜀国开始衰弱,纷纷图谋不轨,想趁火打劫发起叛乱,脱离蜀汉。南中地区的形势一时波谲云诡,山雨欲来风满楼。

刘禅和诸葛亮很为南中形势担心,于是派遣益州从事常房,奔赴南中进行巡视,一来视察民情,二来震慑当地豪强。常房首先到达南中牂牁郡。牂牁太守朱褒,正在暗中招兵买马聚草屯粮,准备发动武装反叛。

精明的常房在视察过程中,察觉到了朱褒的异动,他当机立断,把朱褒府中的主簿捉拿归案,并从这个主簿嘴里掌握了朱褒造反的整个行动计划和详细内情,准备上奏蜀国朝廷。

朱褒得知后,又惊又怒,对常房恨之入骨,一来恨常房提前揭穿他的阴谋,二来担心常房会招来蜀国大军前来剿灭,于是不顾一切地召集兵马,攻打常房的住所,常房虽然英勇抵抗,但寡不敌众,就此遇害,为国献身。

朱褒杀了常房又感到后怕,妄想蒙混过关,于是来了个倒打一耙,写了一封长长的奏章上报朝廷,诬赖常房在南中造反,被他出兵剿灭。

朱褒的奏章到达成都后,诸葛亮考虑再三,当即下令,认定常房为反贼,“诸葛亮诛房诸子,徙其四弟於越隽”,把常房的几个儿子斩尽杀绝,还把常房的几个弟弟流放到荒蛮之地。

诸葛亮一生精明过人,且明辨是非,不是那种糊涂庸人,为何在常房事件中表现的如此不可理喻?原来,诸葛亮也是迫不得已。揆之当时蜀国的实际情况,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刘备刚死,蜀汉军心士气不稳,军事实力急需恢复,而吴蜀联盟也已彻底破裂,蜀国必须同时面对魏国和吴国两大强敌。

在这种危如累卵的困境中,蜀国对南中地区根本无暇顾及。诸葛亮别无选择,只能从大局出发,舍小顾大,牺牲常房一家,来尽力安抚朱褒等南中豪强,尽力延缓其与蜀国公开决裂,为蜀国恢复元气、协调吴蜀关系、应对魏国等大局争取时间。

因此诸葛亮这么做也实在是有迫不得已的苦衷。不过,遗憾的是,他的如意算盘最终落空。朱褒反而把蜀汉的反应视为软弱可欺,更进一步变本加厉,勾结南中豪强雍闿、高定等人发起叛乱。

直到公元225年,诸葛亮在稳住大局后,才亲自带兵“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彻底平定南中之乱。只可惜忠臣常房一家,却成为这次事件中的牺牲品,事后蜀汉也未曾给他恢复名誉,常房的遭遇令人唏嘘不已。了解更多三国人与事,请阅读《三国志》。

参考资料:《三国志》《魏氏春秋》

更多文章

  • 刘备得知张飞死讯,轻声说了四字,此时诸葛亮才看清刘备真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听到张飞死讯说了四个字,张飞死后诸葛亮才真正看清刘备,张飞被害后刘备只说了四个字

    例如刘备这个人物一直是以一个宽厚仁慈的形象出现在读者的眼前,但这仅仅是作者经过描写之后给人们呈现出来的文学作品,历史上很是的刘备可不是这样的,诸葛亮是刘备一生中最为信赖的人,他的话也可以说是最真实的。张飞去世后刘备的所作所为被诸葛亮看在眼里,也由此得知了刘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诸葛亮自从跟随了刘备

  • 诸葛亮临终给自己留了一计,棺材难抬、绳断便葬,后来才知其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220年,汉朝的丞相迫使皇帝下位,改国号为“曹魏”。221年,刘备称帝,国号为“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国号为“吴”。自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当中。而在三国时期,最为出名的莫过于诸葛亮,世人常称诸葛亮是一位“神算子”,他也配得上这样的称号,草船借箭、借东风、七擒孟获等都称得上是“运筹

  • 司马迁错了!真正看懂鸿门宴形势的人是项羽,刘邦决不能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鸿门宴司马迁对项羽的态度,鸿门宴司马迁怎么知道的,鸿门宴时项羽和刘邦军营隔多远

    除了国家统治采取强压暴力之外,其他诸侯王国后裔的持续反抗也是促使秦国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还是应了那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从秦后期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发动农民起义到全国各地起义军络绎不绝,再到项羽的贵族后裔重新组织国家军队挑战秦国主力,再到汉朝建立者刘邦的攻取咸阳灭亡秦朝。这一段历史看的是跌宕起伏

  • 秦始皇巡行的是哪些地方?浅谈秦始皇多次巡游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是什么样的想法促使秦始皇多次巡游?他巡游的是哪些地方呢?一、秦始皇巡游的时空特征第一,时间特征。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相关记录中可以得知,首先,秦始皇出巡频率高,其在位十年间,共有五次出巡,占据称帝年限将近二分之一。这样的频率在中国古代帝王中无疑名列前茅,同时比《尚书·尧典》中

  • 曹操死了才2年,他的陵墓被曹丕彻底拆毁成一片废墟,到底因为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最后死在什么地方,曹操为什么没死之前就开始修墓,曹操到底是病死还是战死

    曹操以对待诸侯的礼节,隆重安葬了关羽的首级。仅仅不足一个月之后,他就在洛阳骤然病重,太医百般调治无效,眼看就要一命呜呼。生命垂危之际,曹操却干了一件令人愕然不解的事:下令紧急召回留守长安的第二子鄢陵侯曹彰。曹彰在曹操诸子中,以善于用兵著称,很早就跟随曹操征战四方,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的北征乌桓

  • 魏延如果单挑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能打败哪一个?答案是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延和张飞谁厉害,关张赵马黄分别指谁,放开那三国3魏延和张飞

    魏延,是蜀国后期重要将领之一,谋勇兼备,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即使放在整个三国时代而言,他也可以算是武将中的佼佼者。从魏延的一生经历可以看出,他完全具备和五虎大将并驾齐驱的实力。公元219年,刘备经过一番苦战,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汉中从此成为蜀汉第三大战略基地。在确定汉中太守的人选时,众人都以为,关

  • 秦始皇顶着“虎狼之君”恶名2千年,武陵山腹地一批文物还他清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挖掘文物,秦始皇陵墓阴兵的秘密,秦始皇陵墓出土多少文物

    公元前247年5月,秦庄襄王病故。年仅12岁的嬴政,继承大统,成为秦国新一任国君。而秦国正是在他统治下,就此一飞冲天,虎视天下扫灭六国,彻底终结战国乱世,建立起统一强大的秦朝。但秦始皇在历史上留下的形象,千百年来一直极富争议。一方面,他凭借前无古人的赫赫武功,使得东周以来的扰攘乱世重归一统,顺应天意

  • 刘备请一个道士出山却遭拒,蜀国灭亡后此道士下山拯救万千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带了三个人建立了蜀国,刘备在北固山招亲故事简介,关于刘备的民间故事

    但刘备控制的益州,却出现了一个道士,做派与左慈、张鲁等人迥然有别。此人名叫范寂,又名范长生、范延久,是三国后期蜀汉地区的著名道士。范寂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青城山潜心修道,清心寡欲,寿命很长,《艺林伐山》记载,范寂活了130多岁,从刘备时代一直活到了东晋十六国时代。范寂祖籍四川涪陵,刘备入蜀后,定成都为

  • 刘邦两次闯军营,夺取韩信的兵权,韩信为什么一点都不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两次夺韩信的兵权,刘邦为什么能三次夺取韩信的兵权,刘邦为什么夺取韩信兵权

    在现在的一些影视剧里我们可以了解道,军营是一个戒备森严的地方,而且士兵们一般只会认准主帅的命令。韩信是一军的主帅,刘邦是韩信的主公能自由进出军营不奇怪,可是他是一次次地夺走韩信的军权的?难道这样不会导致韩信起了反叛的心吗?其实,有这种想法是现在的古装剧给我们的误导。换个角度,如果一个皇帝不能很好的控

  • 此女出生手握八阵图玉石,惊动秦始皇,长大后却说:刘邦有帝王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河北刘邦石像,秦始皇不死刘邦能得天下吗,刘邦选墓全过程

    我们一般把这种人成为预言家,提起预言家相信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很多神机妙算的人物,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再比如唐朝时期的袁天罡,所料事件中,几乎无不应验,李世民更是封其为国师。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主人公并不是上面提到的两位,而是许负。许负出生于汉初年间,是河内郡温县县令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