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打了这么久,秦王为何不一开始就派白起对战廉颇?

长平之战打了这么久,秦王为何不一开始就派白起对战廉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398 更新时间:2024/2/8 22:59:09

事实上,有一种情况,是可以避免如今局面的,那就是秦王在一开始就派出白起攻打赵国。

然而,历史上秦王却并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var1]

猜测一:长平之战能僵持这么久,秦王是没想到的

历史节点推进到长平之战这个份上,秦国已经是当时当之无愧的超级强国了。现在,我们习惯于将楚国、齐国和赵国并列为战国时期除秦国外的三大强国,但是事实上,赵国的实力却远没有齐国和楚国强大。

因为赵国的胡服骑射改革,仅仅是军事上的改革,赵国强大的也仅仅是军事实力。论经济实力,赵国很一般。

赵国的地理位置,在当时是靠近北方游牧民族的,其治理下的人们也是半农半牧的,也就是说赵国的粮食储备其实很不稳定。

[var1]

反观楚国和齐国。楚国就不提了,南方巨无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疆域最广阔的国家,其国土内物产十分丰富。齐国则靠近滨海,渔业资源丰富,还没有强敌干扰。

因此,在当时的秦昭襄王看来,赵国虽然强大,但断然没有胆子和自己做对。此时的赵王也许只是猪油蒙了心,一时间犯了错,打一顿就好了。毕竟,在此之前的赵国,在完璧归赵一事上对秦国表现出了相当大的敬畏。

于是,秦昭襄王就派出了王龁攻打赵国。此战很顺利,王龁几次击败赵国廉颇,逼得廉颇只能防守。

“也许,赵国马上就要放弃上党了。”此时的秦昭襄王这么想到。

[var1]

结果,廉颇这一守,就是几个月,这可把秦王气坏了。气坏了的秦王决定给赵国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于是就有了后面的反间计,有了后面的白起坑杀赵军。

猜测二:长平之战的整个过程,秦昭襄王蓄谋已久

五国伐齐以后,赵国可以说是秦国统一天下最后的绊脚石。是以,秦国和赵国的决战迟早会来临,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对山东六国的军事力量造成了重大的打击,而这一切的执行者,就是白起。可以说,白起就是秦昭襄王手中的王牌。

因此,可以这么猜测,长平之战发生以后,秦昭襄王就对攻赵计划进行了详细的部署,白起作为长平之战的终结者,也是秦昭襄王一开始就设计好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消灭赵国的有生力量。

[var1]

试想一下,如果长平之战一开始,秦昭襄王就派出白起,会有什么结果?

结果一:白起率领秦国军队,势如破竹,击败赵军。赵王害怕之下,火速投降。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秦王可以获得上党地区,但是赵国却依旧保持着相当程度的军事力量。

结果二:白起率领秦国军队,势如破竹,击败赵军。赵王害怕之下,联络诸侯,组成合纵,攻打秦国。这种情况,对秦国更为不利,显然是秦昭襄王不愿意看见的。

这两种情况,无论哪一种,都是有相当可能的。自齐国衰败以后,赵国已经成为了山东六国的实际领导者。史书上记载,完璧归赵前夕,齐国派人劝说赵国不要继续攻打秦国,当时的赵王同意了,这对齐国来说就是一大恩情。

[var1]

而楚国和秦国,尤其是白起,有攻破郢都之仇,说服楚国救援,更是容易。事实上,长平之战以后的邯郸之战,楚国确实出兵救赵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开始就出动白起显然很不明智。因此,秦昭襄王派出了王龁。

王龁出战以后,和赵国互有胜负,有点小胜,但是却无法攻破廉颇的防线,造成了一种势均力敌的假象,使得赵王掉以轻心了。

[var1]

事实也的确如此,长平之战后期,赵王多次派人指责廉颇只守不攻,说明在赵王的潜意识里,赵国是能够打败秦国的。

到这里,秦昭襄王的目的已经达成一半了。再后来,秦王使用反间计,让赵王用赵括取代廉颇,而秦王则默默派出白起,一举击溃赵军,坑杀赵军,就显得容易多了。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之后,赵国精锐损失殆尽,怎样自救得以延命三十多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赵国45万大军葬身长平,长平赵国

    公元前259年的邯郸之战,赵国联合魏国楚国大摆秦军。长平之战后,赵国意识到了灭国的危机,于是一面派人向秦国求和,表示愿意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以求平安,另一方面又派出使者不断地游说其余五国,以求联合抗秦。在使者们的努力下,魏国楚国都相继答应共同出兵对付秦国,赵国于是在国内积极发展生产,重整军备,进行抗秦

  • 长平之战后,赵国精锐损失殆尽,是怎样得以延命三十多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赵国派谁镇守长平三年,长平赵国

    [var1]赵王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长平之战后开始痛定思痛;他经常到村里慰问老人,给烈士家属送温暖。他所做的一切得到了回报,赵国内部空前团结;农业生产也很快恢复。不久后秦王派兵围困邯郸,想要灭赵却发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邯郸城内团结一致,对秦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邯郸被围困多时,虽然暂时与秦军处于

  • 赵括统帅40万大军,断粮46天而不乱,为何被说成纸上谈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的赵括有多可怕,揭秘赵括之死,赵括打仗失败的原因

    [var1]赵括因为在长平之战的大败,而被后人笑成只会纸上谈兵,实战经验不行的将领,这种污名一直延续至今。那么赵括真的只是一位只会空说,不会实战的将领吗?先看下他之前的战绩如何。公元前280年,赵括与父亲赵奢一起攻打齐国的麦丘城,负责守城的是著名的墨家子弟,双方激战多日,但是依旧没能拿下城池。此时赵

  • 长平之战,赵括只是加速了失败的进程成为背锅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长平之战赵括深度分析,长平之战赵括有多悲惨,如何评价长平之战赵括

    [var1]公元前260年,秦国左庶长王龁率兵向上党进攻,赵国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山西高平)。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败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秦军又攻赵军垒壁,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双方僵持多日,赵军损失巨大。廉颇根据敌强己弱、初战失利的形势,决定采取坚守营垒

  • 长平之战的失败并非赵括一人之过,他也有着摆脱不了的罪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长平之战赵括深度分析,长平之战赵括有多悲惨,如何评价长平之战赵括

    [var1]只不过,战争有胜利者,那就有失败者。能成就一个人,自然就会毁掉另一个人!长平之战,成就了白起,而毁掉了当时的赵国!本来,如果赵国坚持一直以来的作战方式,长平之战可能就不会爆发,或者说不会爆发的那么早,其结果可能也会不一样。当时,一开始与秦军对峙的,是赵国著名的将领廉颇,他知晓秦军来势汹汹

  • 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真的是赵括一人的锅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平之战赵国真的有40万军队吗,长平之战赵国真没机会么,赵括兵败长平完整视频

    [var1]战国七雄这几个字虽然大家都很熟悉,但其实到了战国的中后期,有实力的国家也只有秦国、齐国和赵国这三个国家,乐毅破齐以后,齐国也没有了争霸的底气,这个时候赵国刚因为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强大起来,算是山东六国里边唯一可以和秦国抗衡的,赵括的战斗就是和秦军进行的,在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了韩国的野

  • 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为何秦国不灭掉赵国?秦昭襄王怕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长平之战后秦国为何不灭赵国,大秦帝国赵国大战长平

    [var1]众所周知,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中战乱纷争非常严重的时代。那时候中原大地上有7个国家,他们之间互相攻伐,百姓一直都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在战国后期,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就是秦国和赵国了,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以及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国力大增,在攻下巴蜀之地以后,粮食供应得到巨大改善,整个国家的战斗力非常

  • 长平之战时白起如果不死,战国趋势会发生变化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长平之战白起能一举灭赵吗,长平之战后白起能打过赵国吗,长平白起能打败赵军吗

    长平之战时白起坑杀赵国40万大军,以至于赵国的国力陷入了冰点,白起主张现在就进军赵国的邯郸一举歼灭赵国,可是秦昭王听信丞相范睢的蛊惑,认为白起在歼灭赵国之后可能会功高震主,为了防止这件事情发生秦昭王命令白起班师回朝。可是在随后的赔款中赵国却抵死不给,这下惹恼了当时的秦昭王,于是就让白起带兵再次攻打赵

  • 长平之战为秦赵两国之争,但两国真正较量从这个地方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赵长平之战深度解析,历史上的秦赵长平之战,秦赵之盟与长平之战

    [var1]韩赵魏三家本是晋卿,分割晋后基本以之前封地为基础,彼此交错,开始三家也有一段关系较好的时期,也曾彼此易土来弥补战略上的劣势。在长平之战时刚开始时,起初和廉颇对峙的是王纥军,属于秦国的偏师,秦军的主力是在野王的白起部队。最初秦国并没有要完全吞并上党的打算,但是在王纥与廉颇的对峙中廉颇连战连

  • 长平之战中赵国几乎亡国,为何还能击败前来进攻的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长平之战赵国有没有取胜的可能,长平之战赵国亡国了吗

    然而没想到刚达成的协议,燕国会那么快出尔反尔背弃掉,向赵国发动了强烈的攻击。然而最后的结果却令燕国措不及防,因为在经历长平之战之后,赵国在国力跟军事力量都在下降的同时,赵国却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恢复国力,大败燕国,赵国是怎么做到的呢?[var1]图片:赵孝成王剧照在出使完邯郸之后,燕国栗腹发现,在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