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真的是赵括一人的锅么?

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真的是赵括一人的锅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31 更新时间:2024/1/22 15:20:51

[var1]

战国七雄这几个字虽然大家都很熟悉,但其实到了战国的中后期,有实力的国家也只有秦国、齐国和赵国这三个国家,乐毅破齐以后,齐国也没有了争霸的底气,这个时候赵国刚因为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强大起来,算是山东六国里边唯一可以和秦国抗衡的,赵括的战斗就是和秦军进行的,在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了韩国的野王地区,韩国为了求和,就把上党割让给了秦国,但是那里的郡守不愿这样被秦国统治,和百姓商议后,想要借用赵国的力量来对抗秦国,就主动派遣使者到赵国献城,赵孝成王最后接纳了他们的献礼,这引起了秦国的不满,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派王龁攻打并且占领了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到了赵国的长平地区,长平接纳了他们,长平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var1]

开战以后,赵王命令名将廉颇出击,在前三个月,双方互有胜负,虽然秦军略占优势,但是赵军的伤亡并不大,打了三个月以后,赵王想找亲王议和,秦王表面上接受了议和,实际上是在暗中准备着给赵国重击,向外散发消息,说秦国和赵国已经和好了,这下子其他国家也不会支援赵国了,他们的出境更加孤立无援,公元前260年农历七月,赵王早已对廉颇的固守有意见,决定换下廉颇,想要主动进攻,秦相范睢又花费千金到赵国散发消息,说秦国人不害怕廉颇,就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当时赵国还有两位名将,一位是赵国的武安君李牧,另一位是刚刚弃燕投赵的乐毅,前者当时正在驻守雁门郡,后者刚刚归顺不久,赵王不是很信任他,在加上范睢的反间计,赵王决定用赵括,在任命之前,赵王还问过赵括:“你能不能打赢秦军?”赵括回答:“如果来的是白起的话,我还有点担心,但如今来的是王龁,我就不怕了”,这句话给了赵王信心。

[var1]

赵括上任的消息也传到了秦国,昭襄王一听赵国把廉颇换下来了,非常的高兴,因为赵国果然中计了,就暗中把王龁换了下来,让白起奔赴前线,当然这个消息对外是保密的,赵军完全不知道,白起到了军中以后,先让秦军假装溃败,赵括还以为秦军的将领是王龁,一看秦军都退了十分的高兴,认为自己之前的进攻奏效了,就命令部队追击,一直追到了秦军的壁垒,这个壁垒是秦军在两年前就开始修筑的,赵军一时无法击破,同时,白起命令一支两万多人的骑兵队伍绕到了赵军的后方,截断了他们的退路,在命令一支五千人的队伍拦截在赵军和他们的壁垒之间,秦昭襄王得知这一消息以后,亲自来到了河内郡,加封当地百姓一级爵位,并且征调了全国15岁以上的青年去截断赵军的粮草,赵军只能转攻为守,同年农历九月,赵军四十万大军被秦军包围,士兵们相互残杀为食,赵军组织了好几次突围,最终失败,赵括也在最后一次突围中被秦军射中身亡,从此,赵国再也没有和秦国一争高下的实力。

[var1]

长平之战的失败,真的是赵括一人的锅么?从表面上来看,的确是他对形势的误判导致了己方的失利,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还和秦赵两国的实力有关,秦孝公时期,启用商君变法,秦国的实力大增,到了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又攻下了巴蜀之地,在昭襄王早期,李冰治水,使得巴蜀从一片荒芜之地成为了天府之国,秦国有了后方大粮仓,而赵国虽然也经历了武灵王的改革,但改革并不彻底,商君的改革涵盖了各个方面,而且对旧贵族出手了,改革的十分彻底,武灵王只是改变了赵国的军队而已,简单来说,秦国是从内而外的强大,赵国只是表面上的强大。

[var1]

赵国当时的外交方略也有问题,齐国衰落以后,赵国和秦国两国争霸,这个时候,赵国应该和其他国家交好,一起对抗秦国才是,但是赵孝成王并没有这么做,在长平开战以后,虞卿就建议赵王先向韩国、魏国、楚国三个国家派遣使者,形成合纵之势,共同对抗秦国,但是赵王没有听从这个意见,直接就向秦国派遣使臣,一下子就把赵国的后路断了,而燕国一直都和秦国交好,齐国因为乐毅的事情记恨赵国,更不会来帮他们,赵国只能自己一家对抗秦国。

[var1]

那么如果赵王一直任用廉颇,一直不进攻,就守着又会如何呢?结局大概也好不到哪里去,赵军前线人数太多了,在前线没有办法从事生产,只能从后方运送粮食,赵国的粮食产量本身就远比不上秦国,战败也只是时间问题,而秦国虽然供给线更长一些,但是粮食多,秦国还动员了全国青壮年去修通水渠,从水路上运送粮食,速度也快了很多,可以说,这场战争赵国的失败,过错不全在赵括,赵括只是个给赵王背锅的,从根本上决定这场战役胜负的,还是国力。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为何秦国不灭掉赵国?秦昭襄王怕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长平之战后秦国为何不灭赵国,大秦帝国赵国大战长平

    [var1]众所周知,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中战乱纷争非常严重的时代。那时候中原大地上有7个国家,他们之间互相攻伐,百姓一直都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在战国后期,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就是秦国和赵国了,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以及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国力大增,在攻下巴蜀之地以后,粮食供应得到巨大改善,整个国家的战斗力非常

  • 长平之战时白起如果不死,战国趋势会发生变化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长平之战白起能一举灭赵吗,长平之战后白起能打过赵国吗,长平白起能打败赵军吗

    长平之战时白起坑杀赵国40万大军,以至于赵国的国力陷入了冰点,白起主张现在就进军赵国的邯郸一举歼灭赵国,可是秦昭王听信丞相范睢的蛊惑,认为白起在歼灭赵国之后可能会功高震主,为了防止这件事情发生秦昭王命令白起班师回朝。可是在随后的赔款中赵国却抵死不给,这下惹恼了当时的秦昭王,于是就让白起带兵再次攻打赵

  • 长平之战为秦赵两国之争,但两国真正较量从这个地方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赵长平之战深度解析,历史上的秦赵长平之战,秦赵之盟与长平之战

    [var1]韩赵魏三家本是晋卿,分割晋后基本以之前封地为基础,彼此交错,开始三家也有一段关系较好的时期,也曾彼此易土来弥补战略上的劣势。在长平之战时刚开始时,起初和廉颇对峙的是王纥军,属于秦国的偏师,秦军的主力是在野王的白起部队。最初秦国并没有要完全吞并上党的打算,但是在王纥与廉颇的对峙中廉颇连战连

  • 长平之战中赵国几乎亡国,为何还能击败前来进攻的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长平之战赵国有没有取胜的可能,长平之战赵国亡国了吗

    然而没想到刚达成的协议,燕国会那么快出尔反尔背弃掉,向赵国发动了强烈的攻击。然而最后的结果却令燕国措不及防,因为在经历长平之战之后,赵国在国力跟军事力量都在下降的同时,赵国却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恢复国力,大败燕国,赵国是怎么做到的呢?[var1]图片:赵孝成王剧照在出使完邯郸之后,燕国栗腹发现,在历

  • 长平之战刚过九年,邯郸之战才过五年,赵国为何能差点灭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长平之战赵国有没有取胜的可能,长平之战赵国二十万人为何不突围

    [var1]长平之战,史书记载一般认为赵国损失45万精锐,国力损失殆尽。其实这里我认为数字记载有夸张的成分,赵国可能确实被杀45万,但是真正精锐,在5-10上下。也就是廉颇早期带去的部队,除了辎重部队外,可能有5-8万人的精锐,再加上赵括的20万援军里,一共的精锐部队在10万上下,其他三十多万应该是

  • 赵国经过骑射改革后,实力大增强势崛起,为何在长平之战中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长平赵国失败的真正原因,赵国能打赢长平吗,胡服骑射后的赵国实力

    长平之战持续了三年,赵国军队被秦将白起杀死,超过40万人。从那以后,赵国一蹶不振。许多网友认为,在胡服骑射改革之后,赵国战力强大,甚至能和秦国比肩,为什么会输呢?听我这个爱历史的宝妈给你分析一下吧![var1]长平之战的起因公元前270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准备先拿下魏国,再攻打韩国。在公元前

  • 长平之战,若赵国廉颇出征,是否能够力挽狂澜,击溃秦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长平之战赵国有胜算吗,长平之战时赵国倾国之兵有多少,长平之战赵国真没机会么

    [var1]秦国发动长平之战根本就不是为了上党,或者说不是为了赵国的任何一个城池,为了城池有必要发动那么大的战争?投入那么大的国力?或者说为了城池有必要坑杀降卒?给自己留下重大历史污点。秦国最终的想法是弱化赵国。赵国45万人不全是军人,有许多年老后勤保障等。到国家层面的大利益面前我不认为离间计会成功

  • 长平之战后,秦军为何不乘胜追击攻灭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长平之战后赵国歼灭30万秦军,赵国长平大败秦军

    [var1]那么,假如秦国拒绝赵国割地求和,乘胜挥师继续向前的话,似乎应该能够很快的攻灭赵国,而当时的秦军主将白起也是这样向秦王建议的,可是秦昭襄王却接受了赵国的求和,撤兵回国,为什么呢?原因用一句话来概括——非不为也,实不能也!也就是说,当时的秦国已经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白起作为一线指挥

  • 王天下:盘点齐桓公、李世民、朱元璋三位伟大君王的独特气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和李世民治国,朱元璋与李世民谁的权力威望大,李世民和朱元璋的军事统帅能力

    中国自秦始皇称始皇帝以来,总共出现过四百多位皇帝。在这之前,从三皇五帝到春秋战国,各国君主更是难以数计。然而在这众多的君王当中,举凡有作为者,都具有一种品质。1.齐桓公:"葵丘之盟"我们都知道,他是春秋五霸之首,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他是如何称霸的?齐桓公的称霸之路离不开一次会盟。春秋时期,中华大地上存

  • 曹操看走眼遗弃一“小将”,改投刘备后,领军3万吊打魏国20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率40万大军和刘备交战,曹操在刘备手中抢走的三大名将,曹操的六大名将名单

    [var1]想当初听下人汇报许攸来投效了,曹操居然激动的鞋都顾不上穿,直接冲出门去了,可见对人才的重视。甚至连害死儿子曹昂的罪魁祸首贾诩来投降都是完全接纳,到死都没有想过要清算他报仇,可见胸怀之大!但没想到识人如此厉害的曹操,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帐下的一小将,曹操觉得他表现平平,一直对他没什么印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