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德成是朱元璋的大舅哥,二人喝酒后,大舅哥成了疯癫和尚

郭德成是朱元璋的大舅哥,二人喝酒后,大舅哥成了疯癫和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646 更新时间:2024/1/27 3:34:34

郭德成的妹妹郭宁莲是朱元璋的宠妃——郭宁妃,明朝开国元勋郭兴郭英是郭德成的亲哥哥。

看过《明英烈》的朋友都熟悉郭兴和郭英,哥俩是明初淮西二十四将,明朝建立后,郭兴被封为巩昌侯,郭英被封为武定侯。

令人奇怪的是,作为和两个哥哥同时投奔朱元璋的小弟郭德成,最后只混了个骁骑舍人(侍卫小队长)。

(郭德成)

后来老朱都有点过意不去了,哥仨的职位太悬殊了,于是想升郭德成的官。

郭德成一听急忙摆手道:“陛下的心意微臣领了,我脑瓜不灵光,确实不是当大官的料,还是让我做个自由人吧”。

老朱觉得郭德成是个实诚人,是个不追求高官厚禄的人,这令他唏嘘不已。

感动之下,老朱拿出珍藏多年的琼浆玉液,他要好好招待一下郭德成。

老朱在后花园摆开了桌子,御厨整了几个硬菜,二人推杯换盏喝开了。

讲真郭德成还真喝不过朱元璋,最后郭德成醉倒在地。

老朱看看时间不早了,扶起郭德成要送他回家,刚站起来就又摔倒了,弄得郭德成灰头土脑的。

(朱元璋)

老朱一看笑着说:“你的头发乱蓬蓬像个鸟窝,回家赶紧洗洗吧”。

郭德成醉眼朦胧,用手使劲挠了挠头,说道:“今天我献丑了,咱也不论君臣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赶明我剃个光头,当个和尚倒也清爽”。

朱元璋一听脸一下子沉了下来,原来老朱从前在皇觉寺出家当过和尚,称帝后最忌讳人说“光、亮、秃、和尚”这些词。

老朱认为说这些话的人是故意讽刺嘲笑自己,必对说这些话的人杀无赦。

明朝字狱始于此也。

当时老朱强忍怒火没有当场发作,命人送走了郭德成。

一天过后,郭德成醒了酒,回想起说的“剃光头,当和尚”这句话,后悔的只扇自己的耳刮子。

他知道朱元璋睚眦必报,说不定哪天被老朱宰了,想不到自己给自己埋了雷。想到此郭德成后脊梁冷汗直流,大冬天湿透了衣袍。

(郭德成剃度)

讲真郭德成不能不怕,老朱冷酷无情,杀了那么多功臣元勋,我说的话岂不是找死啊!这可怎么办呢?

郭德成为了活命,开始拼命喝酒,喝完酒就撒酒疯。表演完这些,他又去庙里剃度当了和尚,也就是说实现了当初说的那句话。

朱元璋原本想处死郭德成,最后看他嗜酒如命,整天喝得醉醺醺胡言乱语,又见他不好好过日子当了和尚,这才相信那天郭德成说的是实话,并没有笑话他的意思。

【(郭德成)佯狂自放,剃发、衣僧衣,唱佛不已,帝谓宁妃曰:“始以汝兄戏言,今实为之,真风汉也】

(郭德成)

郭德成其实比谁都聪明,他装疯卖傻骗过了朱元璋,他的两个哥哥郭兴和郭英,后来因和丞相胡惟庸案子有牵连被杀,而郭德成却因酒疯癫幸免于难。

【后党事起,坐死者相属,德成竟得免】

综上所述,我认为喝酒也不全是坏事,有时候还能救命,郭德成大智若愚,他比那些开国元勋聪明百倍,不知亲们有同感吗?

文/秉烛读夏秋

更多文章

  • 汉朝有一官职堪比锦衣卫,皇亲国戚都惧怕,百姓听到名字就躲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像锦衣卫这样的存在不仅仅在明朝时期有,清朝时期的九门提督和锦衣卫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汉朝时期,其实也设立了这样一个机构,那就是司隶校尉。提到司隶校尉,当时百姓都会感到十分惊惧,因为司隶校尉的管辖范围很广,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黎民百姓,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司隶校尉就会马上去办,而且不管对方的身份如何,都

  • 韩网友调侃明朝不是中国的,网友吐槽:明朝有个官职你们适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的官职表,明朝的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明朝风闻奏事的官职

    对于明朝你们有什么了解?反正见识浅薄的梨花,了解的明朝都是从明朝那些事儿,了解来的。那时候,梨花高三,就是轻伤不下火线的高三,我迷上了一本书,每天晚上上完晚自习,我就会打开收音机,听耳机那边醇厚的声音读明朝那些事。那是所有贫乏的生活里唯一的希望。特别是那个好听的声音。其实明朝是个挺好玩的朝代,总有种

  • 国外网友:为什么宋朝的对外战争表现相比其他朝代这么差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对外战争胜率70%是真的吗,宋朝对外战争有多强,宋朝对外战争详细解析

    一位国外的网友就中国历史提出了疑问:Why did the Song Dynasty fare worse on the military than earlier Chinese dynasties?(为什么宋朝军队的表现比中国早期王朝差?)杯酒释兵权我的观点:1。在宋代,中国统治者认为,以前许多

  • 害死文天祥的,是南宋又一个秦桧,后代被永远禁止参加科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桧文天祥,害死文天祥的下场,历史上谁害死了文天祥

    其实,忽必烈本不想杀文天祥。关键时刻,只因此人的一句话,南宋就又多一个秦桧来。而此人的后代,在明清两朝被永远禁止参加科考。此人叫——留梦炎。1、忽必烈本不想文天祥死崖山之战,陆秀夫背少帝赵昺投海自尽,10万军民争相跳海殉国,南宋灭国。元军大摆庆功宴,席上张弘范劝降文天祥,只要“侍奉大元皇上”不失丞相

  • 汉朝和宋朝都曾断代,为何一个要以东西划分,一个要以南北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跟宋朝哪个早,汉朝这么能打宋朝为什么不行了,汉朝和宋朝的历史

    按照历史记载 像“西汉”、“东汉”、“南宋”和“北宋”,这些国家在建国时只有一个字,都是“汉”和“宋”。而现在之所以如此称呼他们,仅仅是为了把他们区分,在研究时更方便,就是这么简单。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这几个国家的建国史,通过他们的建国史,我们来看为什么专家把它们如此的划分?“西汉”是汉高祖刘邦创立的

  • 范仲淹29岁前为什么叫朱说?他的成才之路有哪些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范仲淹个人简介50个字,范仲淹简介和个人资料,范仲淹主要贡献在哪

    范仲淹是宋朝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被仁人志士奉为典范,对宋朝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过,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的是,范仲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朱说(读音同“悦”),而且在他29岁前,世上并无范仲淹而只有朱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范仲淹的先祖是唐朝宰相范

  • 还原真实的包拯,38岁从政,玉面书生帅气十足,遇到了一位好伯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真实的包拯的一生,包拯最有名的事迹,历史上真实的包拯原型

    说起包拯,我们都亲切的叫他包青天,大家的第一印象应该是肤色黑,额头正方有月牙,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为了正义谁都敢得罪。但是钢蛋在查阅大量的史料后发现包拯并不是这样的,他的脸上根本没有月牙,并且本人肤色一点也不黑,一派玉面书生模样,帅气十足,但是他不畏权贵这一点却是一点不假。当时皇帝宋仁宗的国丈是

  • 古代军功最高的三位武将:戚继光第三、岳飞第二、第一乃大唐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岳飞与戚继光的故事,岳飞和戚继光谁强,岳飞与戚继光谁是民族英雄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有文状元,自然也有武状元。武状元,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层层选拔由皇帝钦定的第一名。大家都知道,科举制是中国创造的一项人事选拔制度,而武科举则是中国军事上选取武官的又一创举。在古代,称考取武进士为“天龙门”,唐代大诗人李白则曰:“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自隋朝开始科举制后,历朝历代都曾有过

  • 古代是怎么抵制“豆腐渣”工程的,朱元璋早已运用了实名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很早就有了一种叫做“塞铜钱”的办法,在主家找人开工之前就会将工程款全部给工人,但是并不会以金银或者银票的形式交付,而是全部给铜钱。而当一个建筑完成之后,主家就会派人检查,如果有哪一个地方让主家不满意的话,或者有裂缝,就必须往里面塞铜钱,而且是直到塞满为止,而等到主家每一个地方都检查完毕之后,剩

  • 原创古代皇位更迭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只有明朝真正做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的王位继承制度,明朝嫡长子继承制,明朝皇位继承关系顺序

    但是纵观有秦以来各朝各代,没有几个朝代做到了这一点,历朝历代皇位更迭都是伴随着腥风血雨。嫡长子成了高危职业,最著名的恐怕就是唐朝武德年间的“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亲手干掉一个嫡长子李建成,十几年后又亲手废掉一个嫡长子李承乾。中国有记载皇帝四百多人,除掉明朝以外各朝嫡长子能顺利继承的皇位的不超过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