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封建社会中,有文状元,自然也有武状元。武状元,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层层选拔由皇帝钦定的第一名。大家都知道,科举制是中国创造的一项人事选拔制度,而武科举则是中国军事上选取武官的又一创举。在古代,称考取武进士为“天龙门”,唐代大诗人李白则曰:“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自隋朝开始科举制后,历朝历代都曾有过武状元,但这些武状元在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却不是很多。今天,笔者就和大家说一说古代军功最高的三个武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军功排行榜第三:戚继光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幼年时风流倜傥,但却喜欢读书,通晓儒经、史籍。公元1544年,戚继光继承先祖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不久又参加武举,备受朝廷重视。嘉靖三十一年,江浙一带受到倭寇的侵袭,大明王朝便派遣得力官员前往沿海防备。公元1556年,戚继光在胡宗宪的推荐下出任参将,镇守浙江宁波、绍兴、台州三府。
戚继光到江浙后,在顶头上司胡宗宪的支持下,组建了大名鼎鼎的戚家军。之后,戚家军在戚继光的带领下,先后多次取得了对倭寇的大胜。诸如:台州之战,戚继光率军于仙居将来犯的倭寇全歼;福建之战,戚家军斩首倭寇两千两百余首级,经过几番战斗,闽广一带的倭寇几乎被戚继光杀光;兴化之战,戚家军共歼灭五千余倭寇;仙游之战,戚继光又率军大破两万倭寇。
此后,戚家军转战东南六省,接连不断地打击了来犯的倭寇,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基本上肃清了为祸东南二百余年的倭寇。
军功排行榜第二:岳飞
岳飞,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岳飞少年时期,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曾拜周同为师,学习骑射,能左右开弓。关于岳飞,大家都是比较熟悉了,在小说《说岳全传》中有一段枪挑小梁王的桥段。大致的内容是这样的:“武举人岳飞去考武状元,梁王千岁仗势欺人,想要抢夺状元之位。岳飞不服,在和小梁王签下生死状后一枪挑死了小梁王。岳飞挑死小梁王之后,犯了以下犯上的死罪,因此失去了武状元的功名。”
他一心为宋,呕心沥血的为宋高宗南征北战,在他的带领下,岳家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十余年的时间,岳飞带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的战斗,攻必取、战必胜!先后收复建康和襄阳六郡,为了迎回二圣,他又率军北伐,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此时的岳飞认为完全可具备直捣黄龙的机会,但奈何当朝统治者昏庸无道,最终导致北伐功亏一篑。1142年1月,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和其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杀害。
军功排行榜第一:郭子仪
郭子仪,唐朝中兴名将,武举高第,累迁至九原太守。和戚继光和岳飞少年得志不同的是,郭子仪直到50岁之后才迎来了人生的顶峰。
公元755年末,唐朝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这场暴乱成为了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难逃蜀地,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随后拜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率兵勤王。在这之后,郭子仪率唐军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终于收复了长安。
收复长安之后,郭子仪又跟安禄山和史思明激战数年,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后的郭子仪,又扶保社稷二十余年,成为了大唐朝柱国之臣。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公元781年,郭子仪去世,享年八十五,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唐代宗庙廷,陪葬于建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