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国招谁惹谁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最先灭的为何会是他?

韩国招谁惹谁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最先灭的为何会是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200 更新时间:2024/2/7 14:12:40

不过,东方诸国中与秦国接壤的有赵、魏、韩、楚,雄才大略的嬴政却选择了先进攻韩国。

那么,韩国是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成为秦国最先灭亡的对象呢?

对此,笔者认为主要有着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我们要看到两个对秦国统一至关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李斯尉缭

秦始皇亲政之后,对李、尉二人加以重用,而他们也不负众望,提出了"远交近攻,逐个击破"的大体战略。从兵法来说,对较远的国家示好结交、对身边的国家实施侵攻,并且尽量避免同时面对多个敌人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而将这一战略代入当时的实际情况,韩国就成了目标。

当时,东方六国虽然曾经多次组织联军抗秦,但却是各自只顾自己的利益,所以内部称得上十分脆弱。鉴于这一情况,嬴政在与大臣们共同商议后才制定了先结好齐、燕,和魏、楚保持和平,而对赵、韩则实施军事行动的策略。

因此,我们可以说韩国被秦国作为第一个灭亡的国家,有着从战略角度出发的考量。

第二,老话说:"柿子要捡软的捏",而韩国就是那个软柿子。当初三家分晋,韩国就是其中最为弱小的一家,它北边是魏、南边是楚、西边是秦,被三个大国紧紧包围,几乎没有发展空间。从战国后期的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韩国面积实在非常之小,因此国力自然也就不会强大到哪里去。因此,对于秦国而言,韩国是一个绝好的目标,它非常容易战胜,还可以借此提升秦军的士气。

第三,韩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首先,我们看看它的地理价值,上文说到,它处在三国的包围之中,而这一方面是限制了它的发展,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却体现了它所处位置的关键性。战国末期,秦国的东部边界是崤山-函谷关一带,而韩国就扼守着函谷关,是秦国东出的最大屏障。因此,秦国想要与六国争雄,就需要先灭掉韩国,完全占领函谷关一带,才能进退自如。

除了地理上的价值,韩国还有一项傲视诸侯的资本,那就是武器冶炼技术。

据《史记》记载,苏秦在游说韩王攻打秦国时曾经夸赞道:"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谿子、少府时力、距来者,皆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谿、墨阳、合赙、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革抉簠芮,无不毕具。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蹠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

也就是说,韩国掌握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兵器打造技术,他们制造的箭矢能够射到六百步开外,周朝以当时的八尺为一步,所以六百步就相当于一公里多的距离。

另外,韩国的弓弩在设计上也很有智慧,它替换箭矢很方便,也非常坚固耐用,以至于士兵可以接连发射上百箭而不感到疲惫。至于韩军使用的剑和戟,那也都是质量极佳,不管是牛马还是敌人的铁甲都能够轻松斩断,如果是比较精锐的士兵,甚至可以靠这些优质装备以一敌百。

一个小孩子独自抱着金元宝上街,必然会遭到别人的抢夺,而实力弱小的韩国拥有如此先进的技术,那自然也会被秦国盯上。从建国起就远离中原的秦国在工艺技术上是要稍逊于东方国家的,所以韩国的技术对于想要称霸的秦国而言无疑是一个非常具有诱惑力和必要性的目标。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韩国靠强大的兵器增强了实力,但更引来了秦国的窥伺和争夺。

最后,实际上韩国并不是秦国第一个动手攻打的国家,秦国其实早在嬴政十一年(前236)就开始了对赵国的军事行动。只不过,赵国国土更大、国力更强,没有那么容易消灭,所以秦国只好采取了步步蚕食的策略。由此可见,韩国之所以最先被灭,其实不只是因为秦国将其列为了优先打击的目标,还在于它确实国力较弱,太容易被消灭了。

因为这个因素,即使秦国先下手的是赵,但韩国还是成为了最先被消灭的国家,用一句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菜是原罪"。

更多文章

  • 汉景帝请他吃饭,却不给他筷子,一句话让他明白了其中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景帝请丞相吃饭却不给筷子了,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完整版,汉景帝为什么要给弟弟传位

    比如在汉文帝的时候,周亚夫为了整治军队纪律竟然让汉文帝也遵守所有规章制度,不得越矩。虽然此事使得军心大振同样军纪十分严明,但他也因此得罪了汉文帝。汉文帝九五之尊竟然被一个武将呼来喝去,心里怎能满意。此事为周亚夫后来发展埋下了祸根。还有一件事是当年敌军来攻击当朝梁王,想要让周亚夫派前去营救。但周亚夫再

  • 汉朝使者出使外国,国王一问题令他哭笑不得,引出一成语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出使西域的三个人物,汉朝派使臣出使大秦,关于汉朝出使西域的故事简短

    在看童话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许许多多的公主和王子的故事,对此,难免有读者发出疑问,这个世界怎么会有那么多国家国王?其实在古代,交通通讯不发达,先进文明普及不,人类发展的进程先后不一,七大洲的陆地和四大洋的海岛存在许许多多的国家。比如中国周王朝时期,分封了几百个国家,在古代,印度、缅甸等地域,也存在着许

  • 韩信能出川而诸葛亮出不了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并非光用奇谋,在出陈仓占领关中后领兵征燕赵,各国都用实力收复了除项楚以外诸侯国取得全胜,然后以十面埋伏计战胜了项楚建立大汉王朝,所以韩信用兵遇强用奇遇弱靠实力,用兵确实达到自如境界,比诸葛亮一边倒的硬拼消耗高明得多。非要把一个政务型人才与一个军事人才比,本身就是错误的。人才总是在最危难中做出常人

  • 汉文帝废除割鼻、砍腿之刑,却将其改为打三百大板,变相改为死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文帝对刑罚的态度,汉文帝废除酷刑后果,汉文帝最残忍的刑法

    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尹文子曰:“道不足以治则用礼,礼不足以治则用法。”刑罚的完善,标志着道德的沦丧。在仁义道德沦丧的季世,赏必果,罚必决的君主,成为了驱逐利益的民众追捧的对象。既然不能让被统治者懂得廉耻,就必须用严酷的法律制止犯罪的端倪。汉文帝刘

  • 汉献帝真是被曹操挟持的吗?别被小说骗了,看看正史是怎么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架空汉献帝,曹操为什么要挟持汉献帝,汉献帝和曹操的矛盾

    汉献帝真是被曹操挟持的吗?别被小说骗了,看看正史是怎么说的在小说和近代的评书演义中,人们总是对曹操有一种非常抵触的心理,认为在三国时期曹操就是邪恶的代名词,而刘备才是整个三国时期真正的主人公。当然,这种舆论其实和当时的社会现状有关,人们为了在书中体现封建社会对百姓的压迫和统治者丑恶的嘴脸,只能将曹操

  • 官渡之战,失败者为何是占据绝对优势的袁绍?性格决定成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袁绍在官渡70万大军失败视频,袁绍为什么在官渡惨败,官渡之战袁绍失败的原因总结

    汉王朝的衰微,却是乱世英雄的机遇,然而,这亦是一场残酷的优胜劣汰。当初声势浩大的几路诸侯中,吕布为曹操所败,枭首于市井;袁术因众叛亲离,恨亡于病榻;张绣苦内外交困,复降于曹操;而刘表中立、孙策退守,整个北方,只剩下曹操和袁绍。曹操剧照、决战总是要来临的,双方的野心,都不容许“两虎并存”,兵强马壮的袁

  • 韩信有多厉害?背水一战,3万人歼敌20万,连灭三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信的军事有多强,韩信背水一战真的赢了吗,韩信最厉害的一场战役

    虽然说没有什么专业的素养,但是只靠着带兵打仗,韩信就能够受到刘邦的重用。在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当中,韩信立下了很多功劳,在战争方面他的天赋比较强,几乎不会有失败的战争,所以非常的厉害。如果刘邦的手下没有韩信的存在,刘邦不可能这么迅速的统一天下。而且在之前的时候韩信并非是名人,比如胯下之辱这样的事情我们

  • 原创汉武帝最宠爱的公主,两任丈夫贵震天下,网络疯传她的“惨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武帝最宠爱的女人,淮南公主刘陵和汉武帝,汉武帝和谁合葬

    卫长公主,名、字均不详,姓毋庸置疑的是刘,父亲是汉武帝刘彻,母亲是大汉皇后卫子夫。卫长公主还有个封号是当利公主(邑名当利公主),被十分宠爱他的刘彻硬生生越级封为长公主后,便多称卫长公主。其他朝代的大多是长女作为长公主,西汉的长公主是身份和地位崇高的象征,等同于有封地的诸侯王。卫长公主的待遇不同他朝和

  • 韩信在项羽麾下默默无闻,为何到了刘邦麾下,就能直接当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跟项羽能斗得过刘邦吗,韩信作为大将军为啥不帮刘邦,韩信为什么鄙视项羽富贵不还乡

    韩信家境贫寒到什么地步呢?他的母亲去世了,都没有财力去进行安葬,但是韩信依然努力找了一座高地,让自己的母亲墓旁可以容纳万户人家。因为他觉得自己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万户侯,可见他的志向确实足够宏远,但这给他带来了麻烦。试想一下,你的一个邻居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还每天不干正事到处晃荡,挎着一把剑说自己要当首富

  • 韩信出身卑微,并无带兵打仗的经验,为何投奔刘邦后却屡建战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信带兵多多益善为何刘邦却不行,韩信投奔刘邦完整视频,韩信出身贫寒为何却极具军事才能

    文/桉《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在书中,罗贯中为观众们描写了无数英雄好汉的形象。 虽然人物繁多,但是每一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各有不同。如一代枭雄曹操,能文能武的赵子龙,浮躁鲁莽的张翼德,他们每一个人都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英雄就是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韩信出身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