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能出川而诸葛亮出不了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韩信能出川而诸葛亮出不了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513 更新时间:2024/1/22 10:08:11

韩信并非光用奇谋,在出陈仓占领关中后领兵征燕赵,各国都用实力收复了除项楚以外诸侯国取得全胜,然后以十面埋伏计战胜了项楚建立大汉王朝,所以韩信用兵遇强用奇遇弱靠实力,用兵确实达到自如境界,比诸葛亮一边倒的硬拼消耗高明得多。

非要把一个政务型人才与一个军事人才比,本身就是错误的。人才总是在最危难中做出常人难于做到的事!曹操不也从弱小中把袁绍干球了?袁绍经营了多少年?在别人看来诸葛亮是打了几仗小打小闹的战役,但和韩信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韩信出川时北方地区诸侯星罗棋布,中原腹地四分五裂,北方虽然富庶,但诸侯割据、各自为政,实力大大降低;诸葛亮出川北伐时,中原早已统一于曹魏政权,屯田安民使得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北方人口稠密、耕地面积大、兵员充足,蜀国从荆州丢失、夷陵惨败就已经没有统一的可能性了,诸葛亮回天乏术;韩信是一流军事家,背后有英主刘邦,诸葛亮军事才能不及韩信,身后无主(刘禅昏庸)。

韩信为了出川,大搞声东击西,废了很多力气才打出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反观诸葛亮,大张旗鼓旗帜鲜明地打出北伐口号,大军浩浩荡荡往北开进,引来魏国的重兵阻挡那是必然的。只能说在战争领域差着境界。

说简单点,兵者诡道,阴谋 治国中正,阳谋 舍阴取阳行兵道,那必顺满足一个条件,实力远胜敌方,也就是三倍之于敌。 看看蜀汉,再看曹魏,孔明不弄险,无一点机会!

说诸葛军事不行的,也是从易中天开始,历朝历代所有古人都不如一个易中天。韩信和诸葛的出川没有可比性,其一,韩信出川时的大环境是北方多王并立,项羽的主要目光放在山东诸王上,对刘邦的提防是很小的;而到诸葛出川时期,三国鼎立,北方已经统一,无论有没有诸葛隆中对,北方掌权者只要不傻,在关中吨重兵防御是必然,两者闯关难度不一样。

其二,韩信出关时,关中镇守虽是章邯,但是降将,且所用之兵,并无誓死之心;而诸葛面对的却是整个统一的北方,面对的是曹魏嫡系,司马懿嫡系部队,而不是章邯的刚降之兵。

其三,韩信出川如果失败,影响不是致命的,后勤统一,刘邦下面各种人才都有;而反观诸葛,陆逊的一把火,已经把整个蜀国掏空了,再加刘备去世,刘婵上位,蜀国内部矛盾重重。

其四,刘邦可以输,但诸葛已经输不起,不是不用奇,而是已经输不起,蜀国核心军队已经在夷陵丧失,荆州丢失,兵源只剩人口少的益州,不用奇,只用正,虽多无功而返,但至少蜀国剩余军力还在,北伐成功的希望还在,而一旦用奇而导致失败,比如魏延的子午谷之策,由子午谷走奇兵,兵少则无用,几千人就算通过了,去打长安这种大城,就是搞笑,如若大军过子午谷,对方可是曹魏、司马懿,一旦发现被堵,兵力损失就大了,而原本已经元气大伤的蜀国,一旦兵力损失过大,基本等于完。不是不用奇,而是用奇带来的后果,蜀国已经承受不起。

第一,形势,韩信面对的是秦朝罪臣章邯,而且刘邦曾约法三章获取民心,而且关中一分为三,章邯在最西边,诸葛亮则面对完整北方政权。第二,诸葛亮出兵同样用奇,第一次北伐声东击西连克数郡,曹魏过了段时间才反应过来被诸葛亮派人堵在街亭,这次失败主要在用人,街亭输了陇右完全放空,蜀汉兵势被腰斩当然要退兵。第三,汉朝地震导致汉水改道,楚汉相争时汉水连通黄河可以运粮,而到了诸葛亮时期就出现了严重的运粮问题,这是失败最根本的原因,诸葛亮不止要面对两倍的敌人,在人才和地理上也面临巨大劣势,粮草不继导致曹魏只要固守几乎不可能失败。

可能有很多客观因素,但真正的因素还是主君的问题,十个刘备绑一起比不了一个刘邦,蜀国国力下降的一战是夷陵之战,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而不该发动的战役,刘邦为了逃跑可以丢掉老婆孩子,两个人差距太大,而且后期诸葛亮北伐主君是刘禅,那就只能遗憾五丈原了。刘邦的兵基本都是山东带来的,立了功还被项羽弄到这么远的地方,项羽自己都知道要衣锦还乡,汉兵不想吗?

实际上汉营一直有士兵偷跑,因此汉军打回关中么士气很高,刘邦再鼓动鼓动,上下同心,而诸葛亮带的基本都是蜀郡的士兵,他们不是诸葛亮有那么大的政治抱负,要克定中原,还于旧都,关中百姓对待两者态度也不一样,刘邦的约法三章给关中百姓影响非常好,一个厚道的长者,给他的支持肯定是很大的,所以刘邦吸收关中地区很容易,而诸葛北伐时的关中已被曹魏经营多年,老百姓日子过得也不错,人心已经不向汉,这个时候诸葛北伐再他们看来就是侵略啊。

原因其实很简单,只是许多人视而不见。因为诸葛亮很尴尬,拿诸葛亮和韩信比,韩信有刘邦,诸葛亮有刘禅,能比么?刘邦在正面战场上能和对手主力周旋,刘禅恐怕连萧何都比不了!换一个角度,拿诸葛亮和刘邦比还差不多,刘邦有韩信,诸葛亮有魏延,诸葛亮正面战场能够顶住,魏延也敢于挥师曹魏,但是诸葛亮不敢再立一个偏师,差刘邦很多。

诸葛亮北伐实属没有办法的办法,自夷陵之战后,蜀国老本全部刘备赔光。失去了荆州,刘备就基本丧失统一的力量。之后诸葛亮北伐就是为了延续蜀汉政权还不得不为之。如果一直偏安一隅,魏国只需和吴国同盟,早晚灭蜀。论休养生息的速度,国力谁能和魏国相比。诸葛亮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要灭魏已经不可能了,但要想活下去就必须要不断进攻,不能让魏国主动进攻,还要联合孙权一起干。总之就是为了维持三足鼎立的局面,只能不断的北伐,才能延续蜀汉政权,能赢最好,赢不了也不亏,魏国同样被消耗,要灭蜀也不容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文帝废除割鼻、砍腿之刑,却将其改为打三百大板,变相改为死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文帝对刑罚的态度,汉文帝废除酷刑后果,汉文帝最残忍的刑法

    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尹文子曰:“道不足以治则用礼,礼不足以治则用法。”刑罚的完善,标志着道德的沦丧。在仁义道德沦丧的季世,赏必果,罚必决的君主,成为了驱逐利益的民众追捧的对象。既然不能让被统治者懂得廉耻,就必须用严酷的法律制止犯罪的端倪。汉文帝刘

  • 汉献帝真是被曹操挟持的吗?别被小说骗了,看看正史是怎么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架空汉献帝,曹操为什么要挟持汉献帝,汉献帝和曹操的矛盾

    汉献帝真是被曹操挟持的吗?别被小说骗了,看看正史是怎么说的在小说和近代的评书演义中,人们总是对曹操有一种非常抵触的心理,认为在三国时期曹操就是邪恶的代名词,而刘备才是整个三国时期真正的主人公。当然,这种舆论其实和当时的社会现状有关,人们为了在书中体现封建社会对百姓的压迫和统治者丑恶的嘴脸,只能将曹操

  • 官渡之战,失败者为何是占据绝对优势的袁绍?性格决定成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袁绍在官渡70万大军失败视频,袁绍为什么在官渡惨败,官渡之战袁绍失败的原因总结

    汉王朝的衰微,却是乱世英雄的机遇,然而,这亦是一场残酷的优胜劣汰。当初声势浩大的几路诸侯中,吕布为曹操所败,枭首于市井;袁术因众叛亲离,恨亡于病榻;张绣苦内外交困,复降于曹操;而刘表中立、孙策退守,整个北方,只剩下曹操和袁绍。曹操剧照、决战总是要来临的,双方的野心,都不容许“两虎并存”,兵强马壮的袁

  • 韩信有多厉害?背水一战,3万人歼敌20万,连灭三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信的军事有多强,韩信背水一战真的赢了吗,韩信最厉害的一场战役

    虽然说没有什么专业的素养,但是只靠着带兵打仗,韩信就能够受到刘邦的重用。在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当中,韩信立下了很多功劳,在战争方面他的天赋比较强,几乎不会有失败的战争,所以非常的厉害。如果刘邦的手下没有韩信的存在,刘邦不可能这么迅速的统一天下。而且在之前的时候韩信并非是名人,比如胯下之辱这样的事情我们

  • 原创汉武帝最宠爱的公主,两任丈夫贵震天下,网络疯传她的“惨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武帝最宠爱的女人,淮南公主刘陵和汉武帝,汉武帝和谁合葬

    卫长公主,名、字均不详,姓毋庸置疑的是刘,父亲是汉武帝刘彻,母亲是大汉皇后卫子夫。卫长公主还有个封号是当利公主(邑名当利公主),被十分宠爱他的刘彻硬生生越级封为长公主后,便多称卫长公主。其他朝代的大多是长女作为长公主,西汉的长公主是身份和地位崇高的象征,等同于有封地的诸侯王。卫长公主的待遇不同他朝和

  • 韩信在项羽麾下默默无闻,为何到了刘邦麾下,就能直接当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跟项羽能斗得过刘邦吗,韩信作为大将军为啥不帮刘邦,韩信为什么鄙视项羽富贵不还乡

    韩信家境贫寒到什么地步呢?他的母亲去世了,都没有财力去进行安葬,但是韩信依然努力找了一座高地,让自己的母亲墓旁可以容纳万户人家。因为他觉得自己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万户侯,可见他的志向确实足够宏远,但这给他带来了麻烦。试想一下,你的一个邻居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还每天不干正事到处晃荡,挎着一把剑说自己要当首富

  • 韩信出身卑微,并无带兵打仗的经验,为何投奔刘邦后却屡建战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信带兵多多益善为何刘邦却不行,韩信投奔刘邦完整视频,韩信出身贫寒为何却极具军事才能

    文/桉《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在书中,罗贯中为观众们描写了无数英雄好汉的形象。 虽然人物繁多,但是每一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各有不同。如一代枭雄曹操,能文能武的赵子龙,浮躁鲁莽的张翼德,他们每一个人都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英雄就是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韩信出身卑微

  • 贵为刘备义子,刘封之死与诸葛亮有多大关联,答案并不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为什么劝刘备杀刘封,刘备与诸葛亮的微妙关系,刘备和诸葛亮到底有什么矛盾

    在这个问题上,得仔细分辨,否则很容易被误导。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回答两个事情:一个是刘封该不该死的问题,一个是到底是谁决定了刘封之死。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刘封该不该死。在小编看来,刘封之死,真的一点都不冤枉。毫无疑问,刘封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猛将。在《三国志刘封传》中记载“时封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

  • 汉朝刘邦成为皇帝就算了,为什么他的同乡好友都能成为顶级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刘邦十大重臣的下场,刘邦好友,刘邦当皇帝有何过人之处

    我们先来看看刘邦手下,都有哪些人才,是从刘邦起家时,就跟随刘邦的。萧何、曹参初时都是沛县县吏,一个人事主任,一个典狱长,与时为泗水亭长的刘邦算是同事。“萧规曹随”,两代汉初宰相。樊哙则是屠狗之辈,吕公眼光好,除了嫁给市井无赖刘邦一女之外,另外一个女儿嫁给了樊哙。最后成了汉朝大将军,左丞相。周勃则是名

  • 关羽为何会失去荆州,没有见好就收是其中之一,东吴才是“元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痛失荆州,曾仕强谈关羽守不住荆州,关羽抽调大量的荆州守军增援樊城

    都说关羽“大意失荆州”,但是事实上真的是大意吗?首先这个问题我们要具体分析。襄樊之战发生在刘备和曹操都元气大伤的汉中大战之后。这个时候是什么情况?刘备几乎把除了守军所有兵力都投进去了,而曹操也一直抵抗,最后耗不住了输了。也就是说,刘备为了这场战役,几乎就是“梭哈”了。而两个月后兵力必不可能恢复到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