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韩信被称为兵仙?看那些手下败将就能说明情况

为什么韩信被称为兵仙?看那些手下败将就能说明情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289 更新时间:2024/1/31 7:01:37

在这些人当中,能加尊号的也就是姜子牙孙子吴起,他们也是韩信最佩服的几个人。如果论排兵布阵,这三个人各有千秋,平分秋色,但韩信是唯一个集这三个人之所长于一身的全才。据悉,韩信对这三个人的兵法韬略都有过仔细的研读,并加以揉合应用,而这三位的兵法韬略代表着古代军事的顶级的高度,这就是韩信能被称为兵仙的原因之一。

其次的原因就是表现在实战方面。韩信用兵如神,百战百胜,他的用兵之神表现有三点:一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二是因势利导,出奇制胜;三是善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对敌人发起攻击。相比较其他那些名将而言,韩信是唯一一个需要自力更生的将军,也就是说他的兵马粮秣都需要自己解决,刘邦能给他的只是一空头衔。

因为与项羽在正面对抗的人一直是刘邦,而刘邦又不是项羽的对手,经常被项羽打得连裤子都不剩,这样一来,他不但没有给韩信提供兵力的能力,而且反需要韩信给他输血。据记载,楚汉战争结束前,刘邦不下三次夺走了韩信的全部兵马,然后带到荥阳一带去对付项羽。

所以,韩信在攻击下一个目标之前,先得招兵买马,然后操练成合格的军士,组建起一支完整的队伍。而做这些事情需要拿出海量的真金白银才行,至于这些钱去哪里,史书没有说明,结果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支生龙活虎的军队又出现在了韩信的手里,这就是韩信的过人之处。

反观韩信之前的名将,差不多都吃的是君王提供的老本儿,一次战争下来,至少一半的家当打光了,比如秦白起伐赵、王翦伐楚,其赫赫战绩都是用战士的性命堆出来的。而韩信用不足三万老弱新兵,大破20万赵军,就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另外,韩信在战术应用方面灵活多变,比如声东击西擒魏豹,背水一战破陈余,潍水淹龙且等等,都是在自己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采用独特的战术打法,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至于韩信的手下败将,虽然可以列出一大堆,比如章邯司马欣董翳、魏豹、陈余、龙且等等,但能称得上是名将的基本上没有。就拿章邯来说,在这些人中名气最大,但他之前的官职是少府,一直掌管的是宫廷日常开销之类的工作,他之所以能带兵打仗,实在是因为秦二世无人可派。不过,章邯确实超常发挥了自己的潜能,战败了项梁,但是后来的表现就越来越差了。

上述人物中,另一个能算得上人物的将军就是龙且了,项羽视其为左膀右臂,并寄予厚望,但是潍水一战就赔了项羽一半的家底儿。由于整个秦末起义及楚汉战争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所以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锤炼出多少纵横驰骋的名将,除非这些将军有着与生俱来的军事天赋,比如韩信本人及项羽。

但是没有强大的对手,也不能就此质疑韩信的军事才能,因为在近四年楚汉战争中,他打下的并不是简单的几座城池,而是汉朝的大部分疆域。

更多文章

  • 成都兵多粮足,为什么刘禅要投降邓艾?一个字可以总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如果刘禅不投降邓艾能成功吗,邓艾偷袭成都为何刘禅却急于投降,邓艾灭蜀后擅自册封刘禅

    按当时的局势来说,安全隐患非常多,成都确实危险。但是姜维大军还在剑阁,随时可以支援,而钟会已经在考虑班师回朝。蜀汉两将罗宪在东面,霍弋在南面,成都城下的邓艾军队不过是支孤军。刘璋在刘备的围困下坚持了一年;诸葛诞在淮南面对司马昭26万大军的讨伐,最后死扛到粮尽;赤壁之战时,孙权面对内外夹击,依然选择反

  • 秦二世胡亥-成也赵高,败也赵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朝胡亥和赵高之死,秦二世胡亥被赵高所杀,赵高和胡亥的故事

    秦二世胡亥称帝后就成了一把杀人的刀?指鹿为马的男二号原来是秦二世胡亥?本篇文章我们来说一下,秦二世胡亥秦二世胡亥,秦始皇嬴政的第18个儿子,公元前230-前207年,在赵高、李斯的勾结之下逼死大哥扶苏,称帝3年最终被赵高逼的自杀而亡,享仅23岁。一句话总结胡亥就是:成也赵高,亡也赵高。胡亥作为典型的

  • 刘备的养子刘封临死前说了八个字,道尽诸葛亮想杀他的三条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但这种养子厉害,亲生儿子偏弱的情况下,对于古代的王权世家,却是一件非常不幸地事情。毕竟做父亲的,怎么也更偏爱自己的亲儿子,皇位继承人还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来得安生一点。刘封剧照刘备在年纪越大的时候,越要警惕刘封对刘禅的威胁,他要防止这位能力超群的养子在自己死后,起兵造反,夺了刘禅的天下。所以,诸葛

  • 吴蜀为何反目,刘备认为荆州属自己继承,孙权:那是从我家借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权是在湖北的荆州吗,孙权夺回荆州完整视频,刘备攻打东吴为什么不先打荆州

    关羽水淹七军拿下樊城公元前219年,掌握了荆、益两州,又吞并了汉中盆地的刘备实力大涨,晋位为汉中王。为了实现“匡扶汉室”的目标,刘备一方面在汉中厉兵秣马,一方面下令驻军荆州的关羽挥师北上,并迅速攻占汉水南岸的樊城,威逼襄阳。曹操刚刚经历汉中大败,元气未复,只好一面尽全力阻挡关羽大军,一面派人拉拢昔日

  • 如果听那个年轻人的话,西汉“七国之乱”很有可能会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汉七国之乱分布图,西汉七国之乱深度解析,西汉七国之乱成功案例

    接二连三的削藩削藩的政策是从汉景帝开始的,但怨恨其实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结下了,汉景帝三年的时候,楚王进入到京城之中,为了庆祝过年这个大好日子,正好薄太后也是想念自己的几个儿子了,但没有想到的是有大臣举报楚王在薄太后去世的这段时间之中发生了淫乱的事情,要知道汉朝是相当重视孝道的,太后去世儿子却是在发生

  • 历史两个大反派,为什么曹操被洗白了,司马懿还被钉在耻辱柱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西晋之后的十六国期间,石勒就公开diss这两人: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终怒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母,狐媚以取天下也。后世的王夫之夸耀梁武帝,顺带嘲笑了二人“非曹孟德、司马仲达之以雄豪自命者也。”可以看出,历史上曹操和司马懿都是一样的,都是大奸大恶之人。建国后,50年代开始,

  • 三国时期的“三姓家奴”孟达,是如何被司马懿仅24天就消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孟达被司马懿害死,三国司马氏关系图,三国历史中真实的司马懿

    改投三主刘备入川孟达是扶风人,建安初年的时候,中原闹起了饥荒,孟达进入益州,成为刘璋的手下,也就是所谓的外来户——东州集团。和孟达一起进益州的还有同郡人法正。法正在益州混得不如意,他有个好朋友张松,嫌刘璋暗弱,于是他们两个联合起来,决定给益州换个天。张松利用曹操和张鲁的威胁,劝诱刘璋请刘备入川。最后

  • 孙权最惨的败仗,自己两次差点被生擒,麾下大将一人战死一人重伤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权打过败仗吗,孙权打过的败仗是什么,孙权最惨的一战

    孙权的确是一个政治天才,他未弱冠便接手江东,却没有出任何纰漏,而且将江东治理的井井有条,与曹操和刘备,两个年龄相当于自己父辈的枭雄角逐,他也未落下风。然而,他的军事才能实在不堪,五度北率大军北伐,全部无功而返不说,有几次甚至是在以多击少的情况下,被打得狼狈逃窜回了江东。而他败得最惨的一次,还要当属第

  • 杨坚是成功篡位的皇帝,为什么他能获得美名而王莽却不被认可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坚怎么篡位的,历史上杨坚是如何篡位的,杨坚篡位真的很轻松吗

    第一隋朝之前是南北朝时期,杨坚就是北周的权臣。南北朝是中国南方和北方处于分裂状态的一段时期,在这期间先后出现了多个王朝,可以说是混乱的。而杨坚建立的隋朝一统了天下,结束了南北朝300年的分裂局面。而王莽取代了西汉,建立了新朝。虽然西汉末期也是混乱不堪,但大汉早已早就深入人心,而且好歹也是大一统的王朝

  • 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为什么没能阻止司马懿继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的后人让司马懿灭族了吗,曹操能压制司马懿吗,曹操在世时司马懿家族为何没篡位

    另一个原因是司马懿实在是忍无可忍,熬过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终于在曹芳手中夺权,为司马懿家族篡位铺平了道路。曹操的儿子的确很多,但如长子曹昂等人早死于战场,而如曹冲等人早死,活下来的不多。然而,曹丕继位后,吸取了汉朝“七国乱局”的教训,又受到了他的亲戚们的干涉。因此,防范曹氏家族比防范盗贼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