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最惨的败仗,自己两次差点被生擒,麾下大将一人战死一人重伤

孙权最惨的败仗,自己两次差点被生擒,麾下大将一人战死一人重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303 更新时间:2024/3/3 2:42:05

孙权的确是一个政治天才,他未弱冠便接手江东,却没有出任何纰漏,而且将江东治理的井井有条,与曹操和刘备,两个年龄相当于自己父辈的枭雄角逐,他也未落下风。然而,他的军事才能实在不堪,五度北率大军北伐,全部无功而返不说,有几次甚至是在以多击少的情况下,被打得狼狈逃窜回了江东。而他败得最惨的一次,还要当属第二次合肥之战。这一战,他自己两度差点被生擒,麾下的名将一人战死,一人重伤,而因为这一战,他却成就了一员魏将的威名,这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215年的时候,见曹操与刘备在争夺汉中,一时半会顾上不自己,于是孙权选择了亲率十万大军,带吕蒙甘宁凌统徐盛陈武等近十员大将,一起北伐,目标则是合肥城。与他兵精将广不同,当时曹操在合肥的守将,只有张辽乐进李典三人,兵马只有七千。十余倍的兵力差距,孙权这一战,看起来势在必得。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令人意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一、一员悍将战死

在孙权以多攻少的情况下,守将张辽等人并没有慌乱,反而在孙权刚刚到来的时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仅率八百步卒,一路冲杀到了孙权的麾盖之下,差点将孙权生擒。之后,孙权终于找到喘息的机会,利用人海战术,将其包围,张辽却又凭借自己的骁勇,突围而出,创下了“以八百破十万”的神话。而在这一战中,张辽不但击败了徐盛、宋谦等名将,突破了潘璋的包围圈,还击杀了一名大将,这位被击杀的名将,不是别人,正是曾为孙权转督五校,后来官至偏将军的陈武。

说到陈武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他是孙策时期的旧将,年仅十八岁时,便随孙策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战功。后来孙策击败高勋,得了许多庐江上甲,亲自挑选了其中的精锐,并让陈武统领。如此得小霸王厚受,陈武的能力可见一斑。可是这样一位名将,在合肥之战时,却死在了乱军之中,由此我们不难推断出当时战况的惨烈。

二、一员大将重伤

被张辽给了一个下马威之后,孙权又坚持了几日,一直未能拿下合肥,于是只得选择了退兵。然而张辽用实际行动,向他发出了这样一句质问,“你以为你想来就能来,想走就能走吗?”没错,在孙权选择退兵的时候,张辽率军在逍遥津埋伏,放过先头部队之后,专门偷袭孙权的后军。而孙权正好在后军之中,于是他再一次差点被生擒。幸好,有凌统拼死力战,在身边的人都被杀光之后,也不放弃,一直坚持到孙权顺利逃出生天——“统复还战,左右尽死,身亦被创。”

要知道,凌统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悍将,他是名将凌操之子,年仅十五岁便从军,并在孙权征讨黄祖时,凭借自己的骁勇,立下了大功,之后又平叛有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将才,他身受重创一事,侧面体现了孙权的狼狈。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第二次合肥之战,孙权败得相当惨烈,不亚于曹操之于宛城之战,刘备之于夷陵之战。更可悲的是,他用自己的惨败,成就了张辽“以八百破十万,威震逍遥津”的传说,使张辽的名字,可以止小儿夜啼。不知事后孙权得知此事时,有什么感想呢?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更多文章

  • 杨坚是成功篡位的皇帝,为什么他能获得美名而王莽却不被认可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坚怎么篡位的,历史上杨坚是如何篡位的,杨坚篡位真的很轻松吗

    第一隋朝之前是南北朝时期,杨坚就是北周的权臣。南北朝是中国南方和北方处于分裂状态的一段时期,在这期间先后出现了多个王朝,可以说是混乱的。而杨坚建立的隋朝一统了天下,结束了南北朝300年的分裂局面。而王莽取代了西汉,建立了新朝。虽然西汉末期也是混乱不堪,但大汉早已早就深入人心,而且好歹也是大一统的王朝

  • 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为什么没能阻止司马懿继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的后人让司马懿灭族了吗,曹操能压制司马懿吗,曹操在世时司马懿家族为何没篡位

    另一个原因是司马懿实在是忍无可忍,熬过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终于在曹芳手中夺权,为司马懿家族篡位铺平了道路。曹操的儿子的确很多,但如长子曹昂等人早死于战场,而如曹冲等人早死,活下来的不多。然而,曹丕继位后,吸取了汉朝“七国乱局”的教训,又受到了他的亲戚们的干涉。因此,防范曹氏家族比防范盗贼更为重要

  • 聪明的诸葛亮,五次北伐失败,他犯了一个错,司马懿早就看透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北伐,诸葛亮三次北伐之后发生了什么,诸葛亮五次北伐详细解说

    三国处于乱世,百姓们流离失所,可以说是经过了上百年的征战。不过到了最后哪个都没有胜出,最终是被晋国所统一。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或是刘备,他们争的非常凶,到最后却是给他人做了嫁衣,让司马懿的后人捡了个大便宜。这几个人要是知道这样,他们恐怕早就联合起来先把司马懿干掉了。其实早年在曹魏方面的谋士是非常多

  • 帝武乙重启商朝迁都的恶习,是为了躲避天灾?还是避开人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商朝前几次迁都的原因,商朝谁最后一次迁都,商朝多次迁都受了什么影响

    帝武乙,姓子名瞿(《竹书》所记之名),是商朝第二十七位君王。他不像自己的父亲和伯父那样短寿,而是一位在位较为长久的天子。而帝武乙也确实没有辜负他在位这三十多年的时间,着实影响了商朝之后的发展进程。今天咱们就讲讲他给商朝后期带来的第一个影响——迁都。帝武乙又要开始迁都了一说到迁都,恐怕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 历史上周幽王从未烽火戏诸侯,反而是诸侯们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幽王是正史还是野史,历史上真实的周幽王,关于周幽王的历史记载

    首先是忽略了地理环境。周王朝的都城镐京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渭河流域,而它主要倚仗的诸侯如晋、郑等同宗大国则多位于黄河流域的河南与山西,中间隔着千里重山。即使他们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戎人进入关中的消息,并立刻率勤王之师赶来,前后最快也要十天时间。天性凉薄的褒姒娘娘是否愿意天天陪着幽王站在城墙上,等

  •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宁肯射光10万支箭,也不愿在箭上点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借箭成功后曹操会说什么,诸葛亮借箭成功的3个原因是什么,诸葛亮到底有没有草船借箭

    当年,曹操挥师南下,意欲一举剿灭刘备、孙权,进而一统天下。为了抵抗曹操的进攻,孙、刘两家不得不联手抗敌,刘备派诸葛亮前往江东助阵,打算凭借他的智慧,化解这场危机。可是,周瑜却是个自命不凡之人,他见诸葛亮处处先他一步,心中渐生嫉妒之意,他料想此战之后,诸葛亮一定会成为江东大敌,于是他便想方设法地置其于

  • “长坂坡之战”爆发后,刘备两个女儿被曹操生擒,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坂坡之战谁掳走了刘备女儿,历史上曹操长坂坡追击过刘备,曹操长坂坡生擒刘备

    东汉末年,董卓、曹操先后挟天子,群雄割据一方,天下大乱。众所周知,东汉末年汉室濒危之际,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世孙刘备崛起于微末,为兴复汉室做着一切努力。因为他的不懈努力,蜀汉、曹魏、孙吴三国鼎立,汉室以另一种方式再次延长国祚数十年。其实细说起来,刘备也是一位十分悲剧的人物。 ▲刘备剧照 刘备,汉昭烈皇

  • 帮助刘邦擒住韩信的是何人 萧何他愿意这样做吗?还是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萧何是怎么说服刘邦用韩信,历史上刘邦对付韩信的手段,萧何劝刘邦委任韩信大将军视频

    陈平说:“有人上书揭发韩信谋反,有其他的人知道吗?”刘邦说:“没。”陈平说:“陛下的精兵与楚王(韩信)的精兵相比哪个更强?”刘邦说:“我的精兵比不过他。”陈平说:“陛下的大将用兵打仗有能超过韩信的吗?”刘邦说:“没有人能赶得上他。”陈平说:“当今陛下兵不如楚王的精,而大将又赶不上楚王,却发兵去攻打他

  • 郦食其被杀,是谁的过错?韩信还是郦食其,亦或是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郦食其被齐王烹杀惨死下场,刘邦为什么要杀郦食其,韩信老婆郦鸢结局

    本来,楚汉战争初期,刘邦占据了诺大的优势,甚至直接攻破了项羽的老巢。结果因为刘邦的一时大意,被项羽大败,优势尽失。好在,刘邦手下还有张良、韩信等人。刘邦采取张良、韩信之计,开辟两路战场,一路战场就是刘邦和项羽的正面战场,另一个战场则是韩信和其他诸侯国的敌后战场。韩信在和其他诸侯国战斗期间,屡战屡胜,

  • 强汉被匈奴困扰了100年,战国时的赵国为何却能单挑匈奴大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国不和匈奴开战能打过秦国吗,赵国吊打匈奴吗,赵国攻打匈奴

    中国古代王朝中,应对北方游牧民族最成功的一个朝代就是汉朝了,一直把匈奴打得家都不敢回,但是,汉武帝等一批人的这种武功,却是有文景之治作铺垫的,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人围在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大同,通过贿赂才逃出生天,吕太后也曾被匈奴单于调戏,颜面都丢了。秦始皇当年修建长城,并排大将蒙恬去镇守,为的不也是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