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蜀为何反目,刘备认为荆州属自己继承,孙权:那是从我家借的

吴蜀为何反目,刘备认为荆州属自己继承,孙权:那是从我家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081 更新时间:2024/2/27 13:51:41

关羽水淹七军拿下樊城

公元前219年,掌握了荆、益两州,又吞并了汉中盆地的刘备实力大涨,晋位为汉中王。为了实现“匡扶汉室”的目标,刘备一方面在汉中厉兵秣马,一方面下令驻军荆州的关羽挥师北上,并迅速攻占汉水南岸的樊城,威逼襄阳。曹操刚刚经历汉中大败,元气未复,只好一面尽全力阻挡关羽大军,一面派人拉拢昔日的敌人——东吴孙权集团。

编辑搜图

关羽败走麦城

孙权倒戈偷袭关羽后方

从11年前的赤壁大战开始,孙权就一直是刘备集团的盟友,两军曾联手在赤壁歼灭数十万曹军,彼此怨仇很深。但时过境迁,随着刘备集团实力的迅速上升,昔日的盟友之间已经出现了很深的裂痕,而曹操又“许(诺)割江南以封(孙)权”,最终使得孙权倒戈,派大军偷袭荆州,使关羽腹背受敌,被迫撤退,最终“败走麦城”,身首异处。

曾经并肩作战十余年的盟友,为何会因为一个虚封就反目成仇呢?毕竟江南地区早已在孙权手中,“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根本不差东汉朝廷那一纸诏书了。实际上,孙权之所以出手,并不是为了和曹操结盟,更不打算与刘备彻底撕破脸,他只是为了实际的利益,要夺取荆州九郡的地盘,从而独占长江中下游地区。

编辑搜图

刘表长子刘琦、次子刘琮

荆州原本归属刘表父子

长期以来,本应合作抗曹、亲密无间的刘备、孙权两家,都因为荆州的归属问题而龌龊不断。在刘备看来,这荆州九郡属于其义兄、同为汉室宗亲的刘表,那也是当初朝廷任命的荆州刺史。而刘备从公元201年开始就投靠刘表帐下,并奉命驻守军事重镇新野,主持北线抗曹大计。

公元208年刘表病逝后,将刺史之位传给了次子刘琮,临终前托孤刘备。《魏书》记载:表病笃,托国于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但刘琮年幼,面对骤然南下的曹操大军,选择屈膝投降,背叛了刘表的初衷,因此荆州士人武将都选择聚拢到刘表长子刘琦身边。赤壁大战后,正是这些人协助刘琦拿下了大半个荆州。

编辑搜图

刘表托孤

刘备继承荆州系抢夺胜利果实

在此期间,刘备始终在刘琦身边协助,并掌握实权;1年后刘琦病死,刘备众望所归的成为荆州新的主宰。但在孙权看来,刘备的所谓“继位”,完全是投机取巧、渔翁得利。公元208年,曹操得知刘表病逝、荆州上下六神无主,遂率领20余万精锐大举南犯,号称“80万大军”。刘琮及身边重臣畏惧曹操兵威,遂举荆州之地投降。

因此,在孙权集团看来,荆州从此时开始就已经不再归属刘家,而是曹贼的逆产,根本没有后来刘琮什么事,更不要说刘备了。在赤壁大战中,5万孙刘联军中虽说刘备、刘琮也各领兵1万参战,但实际上在长江江面上与曹军正面对抗的,一直是东吴水师都督周瑜及其麾下的3万精兵,最后率敢死队,一把火烧掉曹操大军的,也是东吴武锋中郎将黄盖

编辑搜图

火烧赤壁

孙权认为荆州系其从曹操手中解放

刘备、刘琮不过是敲了敲边鼓,后来又趁着吴军疲惫之际抢先下手,竟夺占了大部分胜利果实。因此,在孙权看来,荆州是自己麾下的东吴将士浴血拼杀才从曹操魔爪下夺回的,刘备不能白白占便宜,但考虑到其仅有江夏半个郡容身,不利于两军联合抗曹的大计,遂将荆州暂借给刘备容身,待其打下益州或其他地盘后就必须归还。

但眼看着刘备拿下了益州,又拿下汉中,此番又要北上夺取中原,眼看着地盘远远超过自己了,仍不打算归还荆州,急不可耐的孙权只得不惜反目也要兵戎相见了。

编辑搜图

孙刘两家联盟

更多文章

  • 如果听那个年轻人的话,西汉“七国之乱”很有可能会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汉七国之乱分布图,西汉七国之乱深度解析,西汉七国之乱成功案例

    接二连三的削藩削藩的政策是从汉景帝开始的,但怨恨其实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结下了,汉景帝三年的时候,楚王进入到京城之中,为了庆祝过年这个大好日子,正好薄太后也是想念自己的几个儿子了,但没有想到的是有大臣举报楚王在薄太后去世的这段时间之中发生了淫乱的事情,要知道汉朝是相当重视孝道的,太后去世儿子却是在发生

  • 历史两个大反派,为什么曹操被洗白了,司马懿还被钉在耻辱柱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西晋之后的十六国期间,石勒就公开diss这两人: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终怒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母,狐媚以取天下也。后世的王夫之夸耀梁武帝,顺带嘲笑了二人“非曹孟德、司马仲达之以雄豪自命者也。”可以看出,历史上曹操和司马懿都是一样的,都是大奸大恶之人。建国后,50年代开始,

  • 三国时期的“三姓家奴”孟达,是如何被司马懿仅24天就消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孟达被司马懿害死,三国司马氏关系图,三国历史中真实的司马懿

    改投三主刘备入川孟达是扶风人,建安初年的时候,中原闹起了饥荒,孟达进入益州,成为刘璋的手下,也就是所谓的外来户——东州集团。和孟达一起进益州的还有同郡人法正。法正在益州混得不如意,他有个好朋友张松,嫌刘璋暗弱,于是他们两个联合起来,决定给益州换个天。张松利用曹操和张鲁的威胁,劝诱刘璋请刘备入川。最后

  • 孙权最惨的败仗,自己两次差点被生擒,麾下大将一人战死一人重伤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权打过败仗吗,孙权打过的败仗是什么,孙权最惨的一战

    孙权的确是一个政治天才,他未弱冠便接手江东,却没有出任何纰漏,而且将江东治理的井井有条,与曹操和刘备,两个年龄相当于自己父辈的枭雄角逐,他也未落下风。然而,他的军事才能实在不堪,五度北率大军北伐,全部无功而返不说,有几次甚至是在以多击少的情况下,被打得狼狈逃窜回了江东。而他败得最惨的一次,还要当属第

  • 杨坚是成功篡位的皇帝,为什么他能获得美名而王莽却不被认可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坚怎么篡位的,历史上杨坚是如何篡位的,杨坚篡位真的很轻松吗

    第一隋朝之前是南北朝时期,杨坚就是北周的权臣。南北朝是中国南方和北方处于分裂状态的一段时期,在这期间先后出现了多个王朝,可以说是混乱的。而杨坚建立的隋朝一统了天下,结束了南北朝300年的分裂局面。而王莽取代了西汉,建立了新朝。虽然西汉末期也是混乱不堪,但大汉早已早就深入人心,而且好歹也是大一统的王朝

  • 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为什么没能阻止司马懿继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的后人让司马懿灭族了吗,曹操能压制司马懿吗,曹操在世时司马懿家族为何没篡位

    另一个原因是司马懿实在是忍无可忍,熬过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终于在曹芳手中夺权,为司马懿家族篡位铺平了道路。曹操的儿子的确很多,但如长子曹昂等人早死于战场,而如曹冲等人早死,活下来的不多。然而,曹丕继位后,吸取了汉朝“七国乱局”的教训,又受到了他的亲戚们的干涉。因此,防范曹氏家族比防范盗贼更为重要

  • 聪明的诸葛亮,五次北伐失败,他犯了一个错,司马懿早就看透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北伐,诸葛亮三次北伐之后发生了什么,诸葛亮五次北伐详细解说

    三国处于乱世,百姓们流离失所,可以说是经过了上百年的征战。不过到了最后哪个都没有胜出,最终是被晋国所统一。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或是刘备,他们争的非常凶,到最后却是给他人做了嫁衣,让司马懿的后人捡了个大便宜。这几个人要是知道这样,他们恐怕早就联合起来先把司马懿干掉了。其实早年在曹魏方面的谋士是非常多

  • 帝武乙重启商朝迁都的恶习,是为了躲避天灾?还是避开人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商朝前几次迁都的原因,商朝谁最后一次迁都,商朝多次迁都受了什么影响

    帝武乙,姓子名瞿(《竹书》所记之名),是商朝第二十七位君王。他不像自己的父亲和伯父那样短寿,而是一位在位较为长久的天子。而帝武乙也确实没有辜负他在位这三十多年的时间,着实影响了商朝之后的发展进程。今天咱们就讲讲他给商朝后期带来的第一个影响——迁都。帝武乙又要开始迁都了一说到迁都,恐怕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 历史上周幽王从未烽火戏诸侯,反而是诸侯们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幽王是正史还是野史,历史上真实的周幽王,关于周幽王的历史记载

    首先是忽略了地理环境。周王朝的都城镐京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渭河流域,而它主要倚仗的诸侯如晋、郑等同宗大国则多位于黄河流域的河南与山西,中间隔着千里重山。即使他们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戎人进入关中的消息,并立刻率勤王之师赶来,前后最快也要十天时间。天性凉薄的褒姒娘娘是否愿意天天陪着幽王站在城墙上,等

  •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宁肯射光10万支箭,也不愿在箭上点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借箭成功后曹操会说什么,诸葛亮借箭成功的3个原因是什么,诸葛亮到底有没有草船借箭

    当年,曹操挥师南下,意欲一举剿灭刘备、孙权,进而一统天下。为了抵抗曹操的进攻,孙、刘两家不得不联手抗敌,刘备派诸葛亮前往江东助阵,打算凭借他的智慧,化解这场危机。可是,周瑜却是个自命不凡之人,他见诸葛亮处处先他一步,心中渐生嫉妒之意,他料想此战之后,诸葛亮一定会成为江东大敌,于是他便想方设法地置其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