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的“三姓家奴”孟达,是如何被司马懿仅24天就消灭的

三国时期的“三姓家奴”孟达,是如何被司马懿仅24天就消灭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192 更新时间:2024/1/25 10:47:25

改投三主

刘备入川

孟达是扶风人,建安初年的时候,中原闹起了饥荒,孟达进入益州,成为刘璋的手下,也就是所谓的外来户——东州集团。和孟达一起进益州的还有同郡人法正。法正在益州混得不如意,他有个好朋友张松,嫌刘璋暗弱,于是他们两个联合起来,决定给益州换个天。

张松利用曹操和张鲁的威胁,劝诱刘璋请刘备入川。最后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刘备成功拿下西川,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有荆益”。从孟达的表现上来看(作为法正副手,领二千人迎接刘备、投靠刘备,驻扎在后方南郡),孟达应该也参与了这次阴谋,至少没有表现出对刘璋的任何忠诚度。

忿惧降魏

诸葛亮的“隆中对”需要一上将军从荆州出发,兵指宛城、洛阳。但是刘备虽然有荆州三郡(荆南有两个郡划分给孙权了),但襄阳还没有握在手里。于是刘备在取得汉中的时候,派孟达攻打与襄阳相邻的“东三郡”(西城、上庸、房陵)。孟达成功拿下房陵,刘备“阴恐达难独任”,或许是因为孟达新叛的缘故,又派了义子刘封到“东三郡”。“东三郡”拿下以后,刘封和孟达就镇守在这里。可能是为了在“东三郡”的话语权,孟达有四千人(孟达、法正当时各带两千人),刘封则是个空降领导。在这段时间里,二人关系不合,斗争不断

同期孙权打合肥,关羽趁势攻打襄阳和樊城。他要求“东三郡”方面出兵协助。一旦“襄樊之战”成功,就可以完全实现“隆中对”前期的战略规划。但“东三郡”刚刚到手,民心动摇、豪强蛰伏,实在抽不出身。后来孙权背刺关羽,关羽南下夺荆州不成,在逃往“东三郡”的途中被俘斩。孟达一方面害怕担责任,一方面受不了刘封的欺负,带四千人投降曹丕。孟达这么一走,刘封失去对“东三郡”的控制力,上庸豪强申家兄弟申耽、申仪反叛,把刘封撵回成都。曹丕将“东三郡”合成一郡——新城郡,孟达领太守。

反复无常

把新城郡这个连接魏、蜀、吴三国的“心腹之地”交给孟达统治,可见曹丕对他的信任。不过曹魏的群臣有些看不上他,只有桓阶夏侯尚和他关系不错。后来曹丕、桓阶、夏侯尚都去世了,这个时候孟达的处境就变得尴尬起来。在朝堂中没有人挺他,反而敌人倒是不少,自己本身又有前科,孟达作为边关守将,有些“心不自安”。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抓住机会,给孟达写信劝降,同时又害怕孟达犹豫不决,派郭模诈降,然后到与孟达不合的申仪那里,把这件事捅出去。申仪跟曹叡告密(不过曹叡没相信),司马懿又让人劝孟达入朝。孟达心里有鬼,于是举兵将反。

作战过程

缓兵之计

司马懿已经知道孟达将反,而且也决心对他动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信安抚孟达的情绪。司马懿在信中说:诸葛亮痛恨孟达,要以反间计除掉孟达,郭模之言不足信。得到司马懿的“认可”后,孟达果然犹豫不决,没有第一时间做好战斗准备。

兵贵神速

孟达的观望态度是有依仗的。司马懿当时驻扎在宛城,离洛阳八百里;离新城一千二百里,一来一回估计有一个月的路程。等到魏军过来时,自己也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没想到司马懿来了一个“先斩后奏”,没去洛阳报告曹叡,直接来到上庸,而且是急行军,只花了八天的时间,就已经兵临城下。孟达吓了一跳,跟诸葛亮说:“何其神速也!”

昼夜猛攻

孟达有难,蜀国和吴国都派兵救援,但被魏军堵截住。司马懿的兵力是孟达的四倍,但相应的,粮草只能维持一个月。孟达的粮草则能坚持一年之久。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的果决的表现出来,他用士兵的生命来填补后勤上的不足,“八部并进,昼夜不息”。这样的不记死伤的高强度的连续强攻有十六天,上庸的守军再也承受不住压力,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打开城门投降,孟达被斩首。

小结

孟达先后投主四次,反复无常,虽然能够得到一时的荣耀,但也为他日后的迅速覆灭埋下祸根。司马懿在看到孟达有反状后,先麻痹敌人,是敌人缓和、迟疑;然后当机立断,趁敌人准备不足时神兵天降;在仓促起兵,后勤不济的情况下,司马懿宁可承受一半以上战斗减员,也要不遗余力地进攻,以最快速度拿下上庸。虽然这对普通士兵很残忍,但正所谓“慈不掌兵”,何况如果不尽快消灭孟达,导致粮尽退军,日后襄阳和新城之间会出现更为剧烈、长久的拉锯战。总而言之,“新城之战”体现了司马懿良好的军事素养,是三国时期一次经典战役。

参考文献:《三国志》

更多文章

  • 孙权最惨的败仗,自己两次差点被生擒,麾下大将一人战死一人重伤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权打过败仗吗,孙权打过的败仗是什么,孙权最惨的一战

    孙权的确是一个政治天才,他未弱冠便接手江东,却没有出任何纰漏,而且将江东治理的井井有条,与曹操和刘备,两个年龄相当于自己父辈的枭雄角逐,他也未落下风。然而,他的军事才能实在不堪,五度北率大军北伐,全部无功而返不说,有几次甚至是在以多击少的情况下,被打得狼狈逃窜回了江东。而他败得最惨的一次,还要当属第

  • 杨坚是成功篡位的皇帝,为什么他能获得美名而王莽却不被认可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坚怎么篡位的,历史上杨坚是如何篡位的,杨坚篡位真的很轻松吗

    第一隋朝之前是南北朝时期,杨坚就是北周的权臣。南北朝是中国南方和北方处于分裂状态的一段时期,在这期间先后出现了多个王朝,可以说是混乱的。而杨坚建立的隋朝一统了天下,结束了南北朝300年的分裂局面。而王莽取代了西汉,建立了新朝。虽然西汉末期也是混乱不堪,但大汉早已早就深入人心,而且好歹也是大一统的王朝

  • 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为什么没能阻止司马懿继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的后人让司马懿灭族了吗,曹操能压制司马懿吗,曹操在世时司马懿家族为何没篡位

    另一个原因是司马懿实在是忍无可忍,熬过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终于在曹芳手中夺权,为司马懿家族篡位铺平了道路。曹操的儿子的确很多,但如长子曹昂等人早死于战场,而如曹冲等人早死,活下来的不多。然而,曹丕继位后,吸取了汉朝“七国乱局”的教训,又受到了他的亲戚们的干涉。因此,防范曹氏家族比防范盗贼更为重要

  • 聪明的诸葛亮,五次北伐失败,他犯了一个错,司马懿早就看透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北伐,诸葛亮三次北伐之后发生了什么,诸葛亮五次北伐详细解说

    三国处于乱世,百姓们流离失所,可以说是经过了上百年的征战。不过到了最后哪个都没有胜出,最终是被晋国所统一。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或是刘备,他们争的非常凶,到最后却是给他人做了嫁衣,让司马懿的后人捡了个大便宜。这几个人要是知道这样,他们恐怕早就联合起来先把司马懿干掉了。其实早年在曹魏方面的谋士是非常多

  • 帝武乙重启商朝迁都的恶习,是为了躲避天灾?还是避开人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商朝前几次迁都的原因,商朝谁最后一次迁都,商朝多次迁都受了什么影响

    帝武乙,姓子名瞿(《竹书》所记之名),是商朝第二十七位君王。他不像自己的父亲和伯父那样短寿,而是一位在位较为长久的天子。而帝武乙也确实没有辜负他在位这三十多年的时间,着实影响了商朝之后的发展进程。今天咱们就讲讲他给商朝后期带来的第一个影响——迁都。帝武乙又要开始迁都了一说到迁都,恐怕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 历史上周幽王从未烽火戏诸侯,反而是诸侯们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幽王是正史还是野史,历史上真实的周幽王,关于周幽王的历史记载

    首先是忽略了地理环境。周王朝的都城镐京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渭河流域,而它主要倚仗的诸侯如晋、郑等同宗大国则多位于黄河流域的河南与山西,中间隔着千里重山。即使他们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戎人进入关中的消息,并立刻率勤王之师赶来,前后最快也要十天时间。天性凉薄的褒姒娘娘是否愿意天天陪着幽王站在城墙上,等

  •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宁肯射光10万支箭,也不愿在箭上点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借箭成功后曹操会说什么,诸葛亮借箭成功的3个原因是什么,诸葛亮到底有没有草船借箭

    当年,曹操挥师南下,意欲一举剿灭刘备、孙权,进而一统天下。为了抵抗曹操的进攻,孙、刘两家不得不联手抗敌,刘备派诸葛亮前往江东助阵,打算凭借他的智慧,化解这场危机。可是,周瑜却是个自命不凡之人,他见诸葛亮处处先他一步,心中渐生嫉妒之意,他料想此战之后,诸葛亮一定会成为江东大敌,于是他便想方设法地置其于

  • “长坂坡之战”爆发后,刘备两个女儿被曹操生擒,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坂坡之战谁掳走了刘备女儿,历史上曹操长坂坡追击过刘备,曹操长坂坡生擒刘备

    东汉末年,董卓、曹操先后挟天子,群雄割据一方,天下大乱。众所周知,东汉末年汉室濒危之际,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世孙刘备崛起于微末,为兴复汉室做着一切努力。因为他的不懈努力,蜀汉、曹魏、孙吴三国鼎立,汉室以另一种方式再次延长国祚数十年。其实细说起来,刘备也是一位十分悲剧的人物。 ▲刘备剧照 刘备,汉昭烈皇

  • 帮助刘邦擒住韩信的是何人 萧何他愿意这样做吗?还是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萧何是怎么说服刘邦用韩信,历史上刘邦对付韩信的手段,萧何劝刘邦委任韩信大将军视频

    陈平说:“有人上书揭发韩信谋反,有其他的人知道吗?”刘邦说:“没。”陈平说:“陛下的精兵与楚王(韩信)的精兵相比哪个更强?”刘邦说:“我的精兵比不过他。”陈平说:“陛下的大将用兵打仗有能超过韩信的吗?”刘邦说:“没有人能赶得上他。”陈平说:“当今陛下兵不如楚王的精,而大将又赶不上楚王,却发兵去攻打他

  • 郦食其被杀,是谁的过错?韩信还是郦食其,亦或是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郦食其被齐王烹杀惨死下场,刘邦为什么要杀郦食其,韩信老婆郦鸢结局

    本来,楚汉战争初期,刘邦占据了诺大的优势,甚至直接攻破了项羽的老巢。结果因为刘邦的一时大意,被项羽大败,优势尽失。好在,刘邦手下还有张良、韩信等人。刘邦采取张良、韩信之计,开辟两路战场,一路战场就是刘邦和项羽的正面战场,另一个战场则是韩信和其他诸侯国的敌后战场。韩信在和其他诸侯国战斗期间,屡战屡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