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高宗李治:一生只爱一个女人,江山抓手上,并非想象中软弱皇帝

唐高宗李治:一生只爱一个女人,江山抓手上,并非想象中软弱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37 更新时间:2024/1/15 2:44:11

唐太宗临死前,处理了两个儿子争储,李承乾李泰命运很惨,从此也退出了唐朝历史舞台,一向不被看好,但软弱且认为不堪担大任的李治成为不二人选。长孙无忌不能再让这个外甥失去继位的可能,否则长孙家族的命运也会终结。

一、李治的“软”

对于唐高宗的李治评价,都是史书所记载的。其实李治的确是宽厚仁慈之人,而且李治很孝,无论这是否为继位打基础,但李治的确并没有在当太子前刻意表现。要知道一个人性格是习惯,不会掩盖的。

李世民曾让著作郎萧德言教授李治《孝经》,唐太宗曾问李治,如何看《孝经》这本书,李治认为,孝道最重要,小时要侍奉父母,长大后要侍奉君王,只有这样才能修身养性。

李世民听了很高兴,认为这个儿子不是那凶狠之人,将来当皇帝也不是暴君。还有一次长孙皇后去世时,李治只有9岁,他悲痛之情最重,就连身边人都感动,李世民还加以安慰。

孝道的人,宽容的人,是一种性格,也是后天养成的,但并不代表“软”。

但很多对于李治的“软”,还是他对待爱情上,那就是与武则天的感情。现在历史上倾向于把武则天描述成一个很心机的女人,是武则天迷惑了李治,才是李治奋不顾身的与武则天在一起。其实如果李治不是真心喜欢,又如何得到父亲的女人呢?

但李治与武则天之间,并非因为武则天,而使唐朝衰弱,恰恰李治又再次在李世民的基础上推进了唐朝的辉煌。

李治的“软”还体现在在争储上的淡然与超脱。当时李承乾是太子,而且已经离皇位很近了,李治年龄小,即使李承乾被废,还有李泰。所以那时李治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能成为太子。

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人都是一母所生,最初长孙无忌扶持的李承乾,但是李承乾太着急了。而李泰又过早了露出本性,让李世民很反感。在选李治前,李世民还有选其他儿子的打算,李治也没想到能成功,李治还贪上了一个好舅舅,如果长孙无忌不极力推荐,恐怕李治真与皇位无缘。因此这种不争被当作“软”,而恰恰不争也是一种性格。

二、李治的“硬”

在盘点李治时,我们会发现,李治在位34年,虽然晚年有病,但并非病入膏肓。而从李治在任时的功绩看,不得不说,李治很“硬”。

开疆拓土上,李治做出巨大贡献。他下令征高句丽和百济,彻底平定了朝鲜半岛,甚至纳入唐朝版图。

而且李治多年向西域用兵,牢牢把西域抓在手上。派苏定方大破西突厥,唐朝势力延伸到中亚,并越过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以西。

唐朝的疆域在李治时达到鼎盛,东起朝鲜半岛,西抵咸海,北至贝加尔湖,南至越南的横山。而且收留波斯人流亡政府,支持他们复国行动。这都是一个大国风范。

在对内权力掌握上,有一个强势人物就是其舅舅,虽然李治当皇帝初期在李世民留下的老臣辅佐上,实现了对唐朝的治理。但李治并不局限于对老臣的惟命是从,而是有自己的思路和打法。

长孙无忌对李治不满主要在于封武则天为皇后之事,长孙无忌也是老了糊涂了,精明一辈子,却最后栽到自己辅佐的外甥手中。李治本想在立武则天为后之事上,希望长孙无忌能够理解支持,但长孙无忌却始终没转过弯来。

有人说长孙无忌是被武则天最后害死的,其实没有李治的同意,武则天还不敢如此大胆。长孙无忌死后,其他制约李治的老臣并不足以阻挡李治。

因此,在内政上,李治的“硬”,从来不被后世所记载。总认为李治如此执迷不悟,要一个武则天呢。而恰恰武则天当皇帝,确保了唐朝能往后延续,关于武则天心理,咱们另文再说。

在对待皇室成员上,李治也不手软,包括杀死高阳公主,以及其他有不轨的皇子及公主的不轨。比如房遗爱、李恪的叛乱,名义是长孙无忌所办理,历史上也被认为是长孙无忌所害。但唐朝是有前车之鉴的,“玄武门之变”,李承乾谋乱等乱象,哪一件如果处理不好,都将乱了朝政,皇帝江山也不稳,因此李治对此事不会姑息的。

三、李治的“功”

李渊建立的唐朝,李世民创造了盛世,而李治继续往前推进。在历史上,无论李世民本人,还是唐朝资料,都认为李治的软弱,能否把唐朝治理好。其实李治无论治国能力,还是其内政上,都是值得称赞的一位皇帝。

由于李治老子李世民太有名了,而李治的老婆也太有名了,至此后人忽略了李治的“功”,李治“功”不能埋没。李治能让唐朝版图进一步伸向中亚,伸向朝鲜半岛,应该说实现了两代王朝的夙愿。

隋朝一直想实现,但却在杨广手中葬送了。李世民想实现,也未能达到。而李治却实现了,史料对李治征朝鲜半岛,征西突厥等史料,解读太少。但史料摆在那里,没人可以推翻。

不得不说李世民选了一个好的继承人。一个王朝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开朝期的稳定,需要不断征伐,劳民伤财。而到了巩固期,就需要武力与和平治理同步发展了,这一阶段很重要,如果巩固不好,王朝长不了,如果武力用多了,王朝也长不了。做到恰到好处,展现的是一个皇帝功力。这一点李治做到了。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割下兄弟首级属正常,为何有人质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怎么记载下来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死了多少人,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的谁

    唐朝初年的“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历史走向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事件,因为皇子杀死了储君,李世民登基当了皇帝,唐朝迎来了盛世。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任何一个胜利者都会把自己标榜成正义性。同样“玄武门之变”也是一部正义之变,是李世民的“正义”战胜了李建成的“非正义”,但如果这场政变,李建成赢了,恐怕又是另一种说

  • 梁武帝把儿子眼治瞎,周武帝管儿子靠家暴,南北朝父亲太不靠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梁武帝和周武帝,南北朝的周武帝,梁武帝及儿子们

    萧衍灭掉南齐,杀了齐末帝萧宝卷,抢了萧宝卷的妃子吴氏。这位吴妃进入萧衍后宫,7个月就生了个儿子萧综,当时很多人传言萧综是萧宝卷的遗腹子。但萧衍待之如亲生。后来萧综长大,把萧宝卷的骨骸挖出来滴血认亲,于是乎逃亡到北朝,求北魏借兵复仇。萧衍仍然不肯与这个儿子反目,萧综死后,萧衍仍保留了他的爵位,养育他的

  • 也曾鲜衣怒马的王维被称为诗佛,最爱行到水穷处,却终究壮志难酬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诗佛王维经典20句,王维最美四句诗,王维最著名的六首诗

    王维不及弱冠就来到京城求取功名,有文章形容他“妙年洁白,风姿都美”,后来在弱冠之年登进士第。《旧唐书》中写道,王维的诗歌在开元天宝年间颇负盛名。更有历史传言说,凡是诸王驸马、豪右贵势的门户,没有不扫榻相迎的。这个权贵的座上宾,我想他在当时的长安城肯定是风光无限吧。开元二十二年,王维被他的贵人张九龄引

  • 曹操想一件事却没做到,被司马炎完成,曹操不如司马炎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如果曹操还在司马炎还敢篡位吗,司马炎和曹操哪个厉害,曹操被马超逼得割袍谁救了曹操

    可以说,赤壁之战就是汉末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本来曹操可以荡平江东,进而一统天下。如果历史如此发展,那曹操必将开辟一番伟业,提前结束汉末乱世。而曹操也就有可能推翻汉室,真正建立大魏王朝。可惜曹操功败垂成,在这样的决定性战役中失败,直接导致曹操在此后的时期中无力南下,而孙刘两家的坐大使得统一的可能性变得渺

  • 创造唐朝辉煌顶点却也将其带入深渊,李隆基人生后期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隆基后的唐朝现状,李隆基的哪些措施推动了唐朝,李隆基为唐朝做了什么贡献

    同时对于整个国家的政治系统也进行了大的改革,首先是在官场的制度上面确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能够让好官真的得到好的回报,而那些应付民众的官,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其次,他在当时就想到了要将整个国家的机构精简,人数要精简,不能够拖泥带水,放一些闲职养一些闲人。最后对于宰相会议他也进行了修改,让一些士官以及敢

  • 生性懦弱的李治是唐太宗的第九子,为何能在夺嫡大战中胜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太宗李治是什么病死的,唐太宗及李治,唐太宗李治的功绩有哪些

    (李治与武则天)在风云变幻的古代王朝中,唐朝这个中兴之世,既有浪漫才子李白,又有中国第一女皇武则天的传奇人生,无亦于是历代最令人瞩目的焦点。时之今日,后人对唐朝的喜爱在小学生的课本体现的淋漓尽致。我想谈谈唐朝中期之主高宗登基的事儿。靠着与生惧来的性格和运气最终做上皇位的高宗,他的竞争对手都有谁?(李

  • 隋唐时期有十八路反王,为何最终是李渊得到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渊为啥起兵反隋,李渊起兵反隋真正原因,李渊是怎样反隋的

    当时号称有十八路反王,为何最终是李渊得到天下?李渊是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父亲李昞,北周时期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姨母是隋文帝独孤皇后,世代显贵。正是无以伦比的家庭背景,特别是在姨母的关爱下,仕途一路高歌,最后升任太原太守。实际上,王候就有种乎,试想一下,寻常百姓家的

  • 隋朝灭亡的主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难怪隋朝突然二世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朝为何二世而终,隋朝灭亡的祸根到底出在谁的身上,历史上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形容秦隋末期局势的一个成语叫“土崩瓦解”:所谓“瓦解”,就是像瓦片一样碎成一片又一片,往往指军阀割据;所谓“土崩”,就是像土块崩成一粒粒尘土一样,百姓开始一呼百应地造反。因此,“土崩瓦解”可谓是王朝面临的最糟糕的局势,基本上回天无力。那么,在隋炀帝中晚期,隋朝为何就面临历代最糟糕的“土崩瓦解”的局面

  • 祖逖志在北伐,司马睿却将他支走不给一兵一卒,他将如何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祖逖和司马睿,祖逖在北伐中遇到的困难,祖逖北伐分析

    东晋初建之时,叛乱像疆梦一样缠绕着朝廷。继王敦乱之后,又发生了苏峻、祖约叛乱。这场版乱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但由于权臣庾亮步步紧通,激化矛盾,导致苏峻心生恐惧,铤而走险。应该说,庾亮对这一事件负有主要责任。东晋的两支精锐部队居然是用来内耗而不是用于收复中原,真的让人扼腕叹息。北伐复国空遗梦组织内部,人事

  • 唐朝后宫4万宫女从哪来的?有6种入宫方式,第4种最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宫女等级,唐朝宫女都是从哪来的,唐朝的后宫嫔妃们

    第一:当接盘侠。隋朝虽然灭亡了,只是皇室成员都不在了,剩余的太监宫女还在,新的统治者对他们没必要赶尽杀绝,所以好的自然被留下了,剩余不好的就被遣散了。而且李渊在上位后,曾表示隋炀帝在位期间,有大量的离宫别馆,也招收了无数的宫女,这实在太无耻了,所以这些宫女一律可以回家嫁人。剩余洛阳、长安宫殿的宫女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