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三大疑案,为何被称明朝衰落的开始?原因令人无奈

明末三大疑案,为何被称明朝衰落的开始?原因令人无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06 更新时间:2024/1/26 15:48:39

一,梃击案

明代,与以往的朝代相同,继承制度延续立嫡,若无嫡子则立长。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竞争和非议,但是也总有意外发生。

万历皇帝朱翊钧有一个长子,叫做朱常洛,本该被立为太子,可他的生母只是个宫女,父母之间并没有感情,所以连带着孩子也不被皇帝喜欢。当时,朱翊钧最爱郑贵妃,二人生下一子,排行第三,非常受宠。古代皇帝虽然有着后宫三千,但是难免也会有个专宠,他们的爱子分到的爱,与今日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并没有什么差别。基于这样的感情,万历皇帝私心是很想传位于三皇子的。

天子胡闹,朝臣可就不乐意了,一日日的上奏请求赶紧立下朱常洛,以定国本,就是“国本”一词,后文我们还要提到。

迫于压力,朱翊钧听从了文武百官的建议,可能心里想着“既然不能给三皇子足够的权力,就给他足够的荣华吧”。我们都知道,明代王爷是不许进京的,这是他们为了防止阴谋篡位定下的特殊制度,所以当国本已定,老三不得不带着家当辞别父母,前往藩国洛阳。

这下可就委屈坏了郑贵妃。

一年之后,著名的梃击案发生。

这一日,太子朱常洛像往常一样,在自己的寝宫读书学习,练着处理政务。突然 闯进来一人,手持长棍,朝着他就一阵猛打。最后,这个“疯子”被抓住了,盘问之下发现他还是个宫外人,名叫张差。一时间,所有人将矛头都指向了怀恨在心的郑贵妃,本来细细查下去,有不少线索,是谁放他进来的?幕后主使是谁?但万历皇帝却把事压了下去,示意到此为止,袭击太子也就成了悬案。

万历四十八年,朱常洛登基为帝,是为泰昌,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位仅仅29天,就暴毙身亡,与之联系的,是三大疑案之一的红丸案。

朱常洛向来体虚,东林党认为,是纵欲过度引起的。但是无论如何,体虚就得治病,顺其自然地请来太医。第一个出现的,是御药房崔文生,他用泻火的方式,使皇帝排泄不止,反而弄巧成拙,朱常洛的病情更加严重。这时候,有个官员名叫李可灼,自称手中有一神丹妙药,因为呈现红色,就叫做红丸。当时,对皇帝的身体,百官已经无计可施了,所以即便红丸来自非正规途径,也要试试。一试之下,果然大好,朱常洛喜出望外,赶紧又吃了一个。许是跟计量有关,吃下第二个红丸以后,皇帝暴毙身亡。

东林党称,崔文生正是郑贵妃昔日御用医生,必定包藏祸心,那么李可灼呢?有无人指使?都成了疑问。

r

接下来的,是移宫案。

朱常洛死了,继位的是长子朱由校。和父亲命运很相似,他的生母不受待见,反而宠妃李选侍一直把持后宫大权。李选侍企图占据乾清宫,胁迫皇帝,在魏忠贤等宦官支持下立自己为太后。然而,这遭到东林党人坚决反对,他们强行将李选侍迁居到哕鸾宫。

就当所有人以为王朝终于步入正轨,再也没有不稳定因素,意外又发生了:哕鸾宫失火,将李选侍和公主生生困在里面。虽然奋力扑救人被救出来了,但是在皇帝主张下,起火原因不再追查。

以上就是著名的三大疑案,说扑朔迷离吗?也并不是,但为何却如此著名呢?因为它们是一个信号,是明朝走向衰亡的信号:在三个疑案中,掺和进了嫡庶、党政、宦官等因素,它们虽然紧紧围绕国本(即立谁为太子),但是在斗争的过程中相互碾压,相互消耗,间接的动摇了明朝根基。就拿万历传位给朱常洛一事说,老皇帝生生犹豫了十三年之久,而在这过程里,宦官与东林党较劲,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也是常有。

所以为何三大疑案是衰落标志?答案很让人无奈,因为它们引起了明朝内部的矛盾,内部的消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原创明代清官裹草席下葬,300年后墓葬出土,为何有价值10亿元黄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代百姓墓葬出土,明代县令墓葬图片,明代古墓出土金器珠宝

    明朝时期有一位官员,生前两袖清风,是一位被载入史册的清官,他就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抗倭名将王士琦。在王士琦死后300多年,他是清官的形象遭到了严重质疑,原来在1954年,位于临海张家渡镇王藏山麓的王士琦墓中出土了一批金冠、金带等珍贵文物。王士琦是明朝的名将,根据历史记载,他去世时是以草席裹尸下葬的,这可

  • 明末四川人口锐减,除了张献忠肆意屠杀,谁才是川祸的始作俑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四川南部死于张献忠部者十分之三四,死于瘟疫、虎灾者十分之二三,而所遗之民百不存一矣。川北死于献者十三四,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一二,而遗民千不存一矣。川东死于献者十二三,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万不遗一矣。川西死于献者十七八,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十万不存一矣。”

  • 朱元璋弃朱棣选朱允炆,虽引发靖难之役,却避免了更大的悲剧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为啥选朱允炆,朱元璋为什么看重朱允炆,朱元璋传位朱允炆是败笔吗

    当人们指责朱棣谋朝篡位,从侄子手中抢夺大明江山之时,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朱棣不取代朱允炆,明朝还能有日后的繁华吗?以朱允炆的能力,真的能带领明朝走向未来吗?答案恐怕是否。但是朱元璋放弃朱棣选择朱允炆,虽导致明朝内乱,发生靖难之役,但却避免了更大的悲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

  • 面对富饶经济状态好的南京,为何朱棣在当年,一定要迁到北京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进南京后怎么样,朱棣为什么要把南京迁到北京,朱棣为什么离开南京后去了哪里

    面对富饶经济状态好的南京,为何朱棣在当年,一定要迁到北京呢都知道明朝历史上出现很多皇帝,朱棣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他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是通过反动并逼走了自己的侄子,才坐上这个位置。而且他在当皇帝之后,面临的情况也算是比较窘迫。虽然能打仗,可是治理国家就是另外一件事情,好在他也算是雄才大略,所以在治理国

  • 皇帝都敬重的1种人,可以轻易杀死皇帝,朱元璋都惹不起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处死的大臣有哪些,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所杀的功臣,历史上被朱元璋打的最惨的人

    大明皇帝朱元璋是农民起义的一个典型代表,他这样的人从一介平民做到了皇帝的位置,也是经历了大风大浪的,最后甚至将天下都握在手中,按理说应该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但是偏偏有一类人,让朱元璋都不敢得罪,那就是皇家的御厨。那时候的皇帝,一怕农民起义,二怕大臣造反,三就是怕被下毒害死了。朱元璋自己就是起义而来的皇

  • 明朝历史上的最大悬案:建文帝下落之谜,是自焚而死还是流亡海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经历了四年的靖难大战,燕王朱棣孤注一掷,全军直入南京,南京守将李景隆打开城门,不战而降。就在朱棣进城的时候,宫中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当时就流传了两种说法:一是建文帝未死,从朱元璋留下的密道逃出;一是朱棣所宣称的那样,建文帝自焚而死,面目全非。这也就留下了明朝历史上最大的悬案:建文帝下落之谜。因为朱

  • 明朝皇宫内的太监们共有二十四个管理衙门,他们都有哪些职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太监职位一览表,明朝太监掌管的衙门,明朝有几个干都司

    十二监-司礼监:内官第一衙门,它是帮助皇帝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司礼监掌印太监被称为内相可以想象权力之大,司礼监在明初有朱元璋和朱棣这样的强势帝王压着还没资格对明朝的政治格局产生什么影响,但是明朝中后期的司礼监有了批红权(对一般事务的最终决策权),这个就很厉害了,也导致明朝中后期出了一大堆太监名人。十

  • 明代专防蒙古的九边防御体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代九边重镇防御体系,明朝蒙古军事,明代守卫最北端的军事防御体系

    中国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就生活着多民族和存在有多文化,历史十分悠久。各族先民很早就在这块土地上共同居住生活,在漫长历史中相互发生了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关系,如交聘、和亲、战争、贸易、封贡、文化交往等形式。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定都建立明朝,随后明军大举北伐,攻克大都(今北京),覆灭代

  • 你最喜欢的中国朝代是哪个?老外:其实我最喜欢宋朝,它被低估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是中国最好的朝代吗,宋朝往前1000年是什么朝代,30分钟了解中国宋朝

    很简单。宋代。在我看来,宋朝是唯一一个中国明确地处于世界文化、科学和技术的顶峰的时期。当然,汉朝是伟大的,但罗马人和帕提亚人也很伟大——文化和技术能力都很不俗。唐也非常棒,但阿拉伯人也是如此——甚至在天文学、数学和其他技术领域更先进。明朝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强国,这在中国是很典型的,但与汉唐以及当时的欧

  • 明朝奇案:少妇独自回家无故失踪,监察御史凭张白纸擒真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奇案嫂子用美人计揪出真凶,明朝监察御史孙方,明朝奇案御史寻凶手

    结果甘氏仅在娘家待了三天,丈夫曾杰便催她回来。原来曾杰母亲的寿辰马上就要到了,甘氏如果待在娘家,他脸面上将会下不去。甘母也能理解女儿的难处,便安排儿子甘尚将女儿送回夫家。姐弟俩走到离曾家还有五里路时,突然被下人给追上了。原来甘母又犯病了,腹痛难忍。甘氏对弟弟说:“你先回去照顾母亲吧!这就剩下五里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