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的大刀82斤,李元霸的锤子800斤,古代兵器到底多重?

关羽的大刀82斤,李元霸的锤子800斤,古代兵器到底多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303 更新时间:2024/1/23 9:32:46

三国时代还算得上温柔,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达82斤,张飞丈八蛇矛63斤,照这么算,吕布的方天画戟最起码有一百多斤,毕竟吕布抓起巨灵就犹如“如提童稚”而巨灵可以和关羽打30合。

到了隋唐时期就更变态了,第一条好汉李元霸,手拿双锤800斤,一人一马,半天时间将185万反贼杀的只剩65万,战斗力爆表。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镏金鎲400斤,第三条好汉裴元庆,双锤300斤,到秦叔宝,只有60斤了。虽然这个纯属虚构,但可以看出,古人热衷于“信口开河”的将兵器重量无限放大,到西游记中,都开始动辄一万多斤了。

水浒里面讲的宋朝,鲁智深打禅杖,上来就要打个100多斤的,结果因为关二爷的原因,打了个62斤的禅杖了事。

109斤大刀

当然,相比于现在奥运会举重冠军来说,别说80斤,800斤也不在话下,吉利斯最高的无装备力量举可以达到1140公斤。但你要让他们拿着这么重的东西打一整天,或者骑马,那都是开玩笑,不存在的。现代人尚且如此,何况古人呢。

一个150多斤的中年男子,身穿一身绿袍,拿着一个80多斤的长柄大刀,策马而行。这样的情景在现实中能存在吗?

根据现代重刀武术表演可以看出,通体都是铁质的一柄长刀,也才80来斤,重一点的,100斤左右。关键是这个刀的的尾部还有很大一块的处理平衡的铁块。(详见下图)

这样的兵器本就百十斤不到,通体都是铁的,试问关羽怎样能拿这个刀,在马上“刺”颜良于马下?很显然是不可能的。

根据古代计量单位换算,三国魏晋时代的一斤等于222.73克,那么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就等于36.4斤,张飞的丈八蛇矛就等于28斤,勉强还可以接受,毕竟二三十斤还是勉强可以运用自如的。但隋唐的一斤等于680克,李元霸的兵器将近1100斤,秦琼的双锏也有81斤,显然太过夸张,如果单单拿起来还有可能,毕竟现在最高的重量举是2280斤。

更多文章

  • 汉献帝宁愿受封于曹丕,也不去投奔刘备?只因他看透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丕是怎么废掉汉献帝的,曹丕为什么逼迫汉献帝退位,曹丕为啥拒绝汉献帝

    正是因为刘彻的如此作用,所以曹操一直也没有对刘彻动过杀心,毕竟有这个好用的摆设天子在,有许多事情他办起来也方便很多,并且为了更加阻止天下的悠悠众口,他甚至将自己的好几个女儿都嫁给了刘协,当然刘协也没有拒绝的理由。在这个其实,刘协虽然不在行使天子的权利,这反而让他更省心了。依旧是荣华富贵,养尊处优的日

  • 关羽该不该为荆州负全责?主要责任不在他,祸源或起于《隆中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派关羽守荆州,曾仕强谈关羽守不住荆州,关羽要不要带祸源

    刘备在获得荆州之后,便开始谋划着派谁去镇守荆州要地。有才识、有谋略的诸葛亮变成了刘备的候选人之一。刘备自从将诸葛亮迎出山之后,就对他格外其中。或许是没有考虑到他的那两位结拜兄弟的感受,所以因为诸葛亮让张飞和关羽感到不高兴了。其实,在刘备心里,哪里会不看重自己“桃园三结义”的兄弟。只不过刘备爱才、惜才

  • 官渡之战后袁绍有机会翻盘吗?有,但他没把握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官渡之战后袁绍有可能东山再起吗,官渡之战后袁绍还有机会割据吗,官渡后袁绍有可能翻盘吗

    公元200年曹操以少胜多在官渡取得了对袁绍的胜利,在官渡之战后曹操很快灭了袁绍的儿子,彻底统一了北方,建立了新的政权,官渡之战在三国也成为了三大战之一的战争,但是官渡之后失败后,袁绍就没有机会翻盘吗?官渡之战答案是有的,但是他没有把握住机会。官渡之战前,曹操与袁绍的北方之争势在必行1.战力:基本军力

  • 汉末三国时期武官官职泛滥,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武官官职顺序表,三国时期官位与现代官位,三国时期的官职制

    在三国时期,各个国家的武散官高下序列并不都是一样的,由于都督制的发展,曹魏在魏文帝末年或魏明帝初年武散官序列发生了变化,使得曹魏形成了有异于其之前和其它两国的独特的武散官阶,即“魏阶”,其与汉末魏初以及吴蜀两国使用的“汉阶”的区别主要在于四征将军、四镇将军以及前后左右将军这三阶的相互位次上。由于西晋

  • 汉成帝时期,王氏家族的势力遍布朝野,为王莽篡汉立下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氏与汉成帝的关系,王莽王氏,西汉时的王氏

    因为每一个宗室成员,都拥有皇位的继承权,他们都是皇帝的潜在政敌。外戚则不然,他们没有登上皇位的合法权,他们的权力来源于皇帝,并不来源于血统。这意味着,皇帝的一纸诏令,就可以轻易剥夺他们的所有权力。这就是历史上,宗室成员往往担任虚职,外戚成员往往拥有实权的原因。汉成帝剧照,与他宠幸的赵氏姐妹西汉有一个

  • 汉武帝时期为什么要进行财政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武帝时期财政收入,汉武帝财政政策的问题,汉武帝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

    大量人口弃农,将直接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甚至动摇整个社会的经济根基。农业是天下之本,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减少将直接动摇社会根基。即使遇到丰收年份,人民仅仅也只是勉强度日,丝毫没有剩余,粮食储备严重不足。因此,稍有灾荒,就会出现“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鬻卖爵子”的悲惨局面。另外,高度繁荣的商品经

  • 汉武帝临终之际,以四位辅政大臣互相牵制,为何霍光最终独掌朝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为何选择霍光,汉武帝驾崩后霍光如何掌控朝政,汉武帝对霍光的信任

    辅政大臣矛盾爆发,反霍光联盟逐渐形成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十二日,汉武帝病重弥留之际,立年仅八岁的刘弗陵为皇太子,以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共同辅政。两天之后,汉武帝驾崩,年仅八岁的刘弗陵继位为帝。在四位辅政大臣之中,金日磾实际上是最没有

  • 韩信,为何短命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信短命的传说,造成了韩信短命的几件事,韩信短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韩信什么时候死的呢?历史上对于韩信死时候多大岁数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有人说韩信死的时候那年才三十五,有人说三十八,在所有的说法中韩信没有活过四十岁。说韩信没有活过四十有个民间传说挺有意思,说韩信按照自己的寿命应该能够活到七十多八十岁了,可是由于韩信自己做事不地道,干了一些缺德的事情折了寿,韩信折了四十

  • 汉武帝为何下《罪己诏》,武则天为何立无字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为何立无字之碑,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为谁而立,为什么女皇武则天死后立无字碑

    诏书中也申明了,很多过失在呈送文书上并不见反映,而是从降者和敌俘口中才得知。故此否定轮台屯垦的建议,发展农耕,免除养马者的赋税。因此“罪己诏”说,是后世班固《汉书》和司马光《资治通鉴》给加上去的。汉武帝虽有反思,并未明言罪己。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反思检讨过失的皇帝,发布《轮台诏》,其意义也是开天辟地的,

  • 汉朝最后的倚仗,他一日不死,曹操一日不敢灭汉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什么时候称王的,汉朝最衰败的事情,汉朝最强的三个人

    而曹操一开始也没有表现出要代汉的迹象,实在是前期他也没这实力。当时天下都被各路诸侯瓜分得差不多了,大家守着自己的地盘,互相试探,看谁能笑到最后。曹操从衮州起事,灭了吕布,雄踞山东,等勤王的时机到了,曹操就在196年迎归汉献帝。这时候的汉朝王祚早就摇摇欲坠了,但曹操不敢直接取而代之,而是“挟天子以令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