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德庆侯廖永忠:战功仅次于冯胜、傅友德,被朱元璋赐死

德庆侯廖永忠:战功仅次于冯胜、傅友德,被朱元璋赐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070 更新时间:2023/12/12 19:41:25

廖永忠,明初名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论战斗力和战功,朱元璋时代的名将序列,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傅友德,接下来就是廖永忠。《明史》评价:“廖永忠智勇超迈,功亚宋、颍”。

1355年,廖永忠、廖永安、俞廷玉、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等率巢湖水师前来投奔朱元璋,一路所向披靡,直取南京。朱元璋建立明朝,始于巢湖水师的归顺,否则连长江都过不去。

1358年,廖永安率水师追击张士诚,在太湖被埋伏,船只搁浅,成为俘虏。廖永安拒绝投降,被囚禁在监狱。1366年,徐达、常遇春东征张士诚,廖永安死于监狱中。

哥哥被俘虏后,廖永忠率所部水师,继续杀敌。1363年,朱元璋率20万大军西征,与陈友谅的60万“汉军”在鄱阳湖决战。

张定边奋勇冲杀,朝着朱元璋的坐船杀来,局势万分危险。常遇春弯弓射箭,射中张定边,但“汉军”依然不撤退,张定边继续冲杀,而朱元璋的战船早已搁浅。

千钧一发之际,廖永忠率水师杀来,以密集箭雨射击张定边,“汉军”后撤。廖永忠乘胜追击,张定边招架不住,“汉军”水师连战连败,朱元璋得以脱险。

第二天,廖永忠率十几艘战船,再次冲锋,在“汉军”的阵型中穿插,焚毁战船百余艘。接着,又在鄱阳湖口围着陈友谅打,焚毁“汉军”水师主力。

鄱阳湖之战获胜,朱元璋赏赐众将,对廖永忠评价很高:“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并制作成匾额,送给廖永忠,以示对他在湖“救主”的肯定。

1368年,廖永忠率兵南下征讨两广,节制各路兵马,永嘉侯朱亮祖也是他的部将,明军所向披靡,两广纳入明朝版图。

1371年,朱元璋点兵十万,西征“明夏”,傅友德率骑兵、步兵走北路。汤和、廖永忠率水师走南路,从长江出兵,攻打瞿塘峡、重庆。

此次远征,傅友德一路横扫“夏军”,汤和攻打瞿塘峡遇到挫折,只好退兵返回荆州休整。此时,“夏军”主力在瞿塘峡,凭借险要地势抵御明军。

汤和停止进攻,廖永忠则力主攻击。此时,长江洪水泛滥,廖永忠派遣一千精兵翻山越岭,突袭瞿塘峡后路。本人亲率水师主力,逆流而上,与“夏军”搏斗。

廖永忠两路夹击,明军士气高昂,“夏军”溃败。夺取瞿塘峡后,廖永忠率兵直抵重庆,“明夏”皇帝请求投降。廖永忠不答应,要等主帅汤和到来,才接受。

打仗是廖永忠,功劳给了汤和,足以说明廖永忠的低调。班师回朝后,朱元璋赏赐傅友德、廖永忠,没赏赐汤和。攻取四川之战,傅友德功劳第一,其次是廖永忠。

1375年,朱元璋以“衣服不适合”为由,下令处死廖永忠。史载:“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赐死”。意思是,廖永忠藏有龙袍,衣服不适合,被朱元璋处死。

私藏龙袍,廖永忠没这胆量,朱元璋为何要处死廖永忠呢?1366年,朱元璋派廖永忠去迎接“韩宋”皇帝韩林儿,途径瓜洲时,船只沉没,韩林儿溺亡。

韩林儿溺水,朱元璋责怪廖永忠“保护”不到位,没给他封“公爵”。还说廖永忠“私窥朕意”,对其很不满意。

韩林儿,这是朱元璋的一块“心病”,廖永忠帮他除掉了。韩林儿死后,朱元璋废除“韩宋”年号,着手建立明朝。廖永忠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朱元璋岂能允许呢?

当然,如果廖永忠激流勇退,辞职回养老,归隐山林,应该能跟汤和一样,终老一生。

参考书目:《明史》

更多文章

  • 明朝是如何灭亡的?灭掉大明王朝的罪魁祸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各地的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其中以李自成为首的起义,严重威胁了大明朝的统治,内部起义不断,外敌也不断骚扰,以皇太极为首的清兵,急着要入主中原,时不时骚扰一下边境。1642年,肩负崇祯帝厚望的洪承畴,被皇太极生擒,导致松山、锦州失守,崇祯皇帝心痛不已,内忧外患不断,面对皇太极崇祯皇帝想要议和,刚

  • 朱元璋宴请百官吃饭,群臣都很开心,刘伯温看到菜后:有人要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帝王们也逃不过这一定律,宋朝皇帝赵匡胤,一路被兄弟们捧上了至尊之位,但赵匡胤登基后却用各种金银细软的赏赐将自己的这群兄弟给打发了。因为他害怕这群兄弟会像捧他一样,在捧出一位皇帝,虽然赵匡胤的小人之心为人所不耻,但他还算得上是手段较为温和的帝王,给了大部分人一条生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没有

  • 建文帝:用一生来证明,前辈留下的好牌,到自己手里不见得抓得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钰慧和建文,建文帝最终落脚在何处,建文帝是被谁正名的

    首先就是这个皇位,按照当时的皇家祖制地位都是传给太子。前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太子是朱允炆他爹朱标。注标的才干也是不负众望,可以说是大明王朝开国以来所培养的完美太子了。不仅仅高高在上的朱元璋喜欢,就连朝中的大臣以及家族中的兄弟对他也是拜百般夸赞。可以说把它评为古代封建统治王朝太子的典范也不为过。可能真的

  • 刘伯温才华堪比诸葛亮,其死后留下一书,令朱元璋死前还念念不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伯温之死朱元璋哭了,刘伯温死的时候朱元璋看他没,刘伯温死后朱元璋什么反应

    领袖建立新中国的前夕,他早就指出了这种现象的本质。之所以封建时代的君主帝制会陷入一轮又一轮的历史周期率中,那是因为他们的阶级局限性。高傲如朱元璋,也未曾跳出来这个圈子。在刘伯温晚年的时候,曾经留下天书来痛斥朱元璋的三大罪状。在郭子义起义的时候,朱元璋还在地主家放牛。他生性顽劣,给人家放着牛、看着羊就

  • 赵匡胤真的是被亲弟弟谋害的吗?北宋重臣司马光含蓄的说明了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匡胤是被弟弟害死的吗,赵匡胤与赵光义兄弟决裂,赵匡胤武功高强为何会被谋害

    九个字记载的谜案赵匡胤死亡的时候其实是相当的迷惑的,皇帝这种身份,身边应该是随时都跟着好几个御用医生的,在皇帝临死的时候,死亡之后的时间,御医和朝廷重要大臣一定都会前去询问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之中很多皇帝只要一生病,以宰相为首的那群大臣就会去皇宫之中嘘寒问暖,一方面是真心希望皇帝的病情快速的好起来

  • 司马懿父子篡夺曹魏大权时,如果曹彰还活着,司马懿能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几句话就让曹彰交了兵权,曹彰与司马懿,司马懿是如何篡夺曹魏政权的

    随后,司马懿父子通过这一政变,杀掉了曹爽一党,将曹爽的势力铲除干净,彻底篡夺了曹魏大权,曹魏江山实际上已经变成司马氏的了。试想,假如曹彰能活到曹芳时代,司马懿父子篡夺曹魏大权,结果会如何?司马懿父子能成功吗?回到十年前,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危,托孤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曹爽当了大将军,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三国时期的司马昭为啥先打蜀汉没有先打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昭为何先灭蜀汉再灭吴,司马昭为什么灭蜀汉,蜀汉东吴

    直到后来公元263年,蜀汉在曹魏的司马昭发起的魏灭蜀之战中被打败并且灭亡。那么为什么司马昭优先选择了攻打地形复杂的蜀汉,而没有选择先攻打地形相对简单的东吴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事情。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国之中,蜀国是最早被消灭的国家。公元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当时还是朝中的一个权臣,他决定发起魏灭蜀

  • 入十万曹军如入无人之境,破百人夹击却要无奈收兵,赵云前后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云血战曹军,赵云单挑多少曹军,赵云大破曹军完整视频

    在赵云跟随刘备之前,赵云还跟过一个主子叫做公孙瓒,对,就是那个一身中东抓西擒,还号称自己爱好和平的人。在公孙瓒磐河之战的时候,也曾经骁勇善战杀敌无数,但是始终没有能冲破袁绍帐下区区几百士兵的包围圈,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儿。磐河之战当时的起因是本来袁绍和公孙瓒约定好夹攻冀州,战胜后平分

  • 为何说诸葛瞻才是蜀汉亡国之根?临死前的遗言,恰恰说明问题所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瞻为什么全军覆没,诸葛瞻身份揭秘,以诸葛瞻的口吻给诸葛亮写一封信

    《论语·季氏》有言:“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成语祸起萧墙自此经常被用于形容祸乱发生在家里。在中国古代最为鲜明的体现就是诸多皇子争夺王权,以致大权旁落;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若是臣子离心离德,各有盘算,皇帝本人又无法调和或把持朝政,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祸起萧墙。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必定

  • 标识牌:以现代化思想分析,三国英雄如何靠宣传,来成就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英雄的特点,永久性标识牌,三国英雄深度讲解

    在三国中也不乏有其他正确的宣传案例,例如刘备的忠孝理智信,以仁心赋予行动真心对待百姓,由此才能垫定蜀国强大的基础。而“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这样的宣传手法,虽然在表面上也有些略显夸张,但诸葛亮与庞统却也以实力证明了他们的价值,得以万古流芳,这些事件再次向我们证明了宣传真实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