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里,我们一直把唐代视为一个罕见的盛世,所以它的经济力量一定非常强大。事实上,宋朝在唐代的时候,也是一个非常低调的国家。据现有文献记载,宋代是当时世界上最具经济实力的国家。
而且,宋朝还受到了不少国家的觊觎,很多国家都会因为战争而损失惨重,所以宋朝的经济才会这么好。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在宋国的巨额战争中,究竟是如何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帝国的。
有雄厚的财力
1、社会安定
要经济发展和强大起来,首先要保证政治的稳定,也就是维护社会的安定。众所周知,在唐朝末期,宋朝建国以前,藩镇分裂,人民生活困苦。
五代十国,战乱不断,百姓急需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宋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另外,宋太祖赵匡胤作为皇帝,也是出了名的“皇帝”,所以他登基后,首先就是举杯放权,夺回了将军的军权。
并且推行了“以文治天下”、“重文轻武”的国家政策。同时,它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稳定政治、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
2、海运业的发展
宋代,因为科技的进步,航海事业也是非常发达的。由于海运工业的发展,宋朝和许多西方国家都有很好的贸易关系。
同时,由于当时的海洋管理体系远不如后世那么严密,所以,宋代的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海上贸易。
政策效应
1、不再抑制土地兼并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自给自足是其主要的经济来源。宋代,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宋代实行了与其它王朝不同的赋税制度,并对土地的占有进行征税。
在赋税方面,按照国家的划分,居民分为主户和顾客,主户是指家里已经有了土地,而顾客却没有土地,只能通过租借别人的土地维持生计,就像是佃农一样。
主户和顾客所交的赋税也是不一样的,顾客只要按时上交一定数量的粮食和银子就可以了,不用交税。而主户则是按照亩产来的,按时交税。
除了地主和顾客,贵族阶级也要交税。所以,宋代的赋税额度高于其它任何一个王朝,而宋的财政状况也是如此。
2、重视农业生产
宋代除了对土地赋税实行不加限制的政策外,对农业也非常重视。在宋代,朝廷还经常派遣专门的官员,为农民解决农事上的困难,确保了农业的正常运转。
宋代,铁农具发展迅猛,南方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水桶式灌溉设备。而且,由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宋代的粮食生产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南方,大米等农作物一年三熟,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的需要,还可以得到大量的粮食。
在宋代,除了主要的粮食作物以外,还有大量的经济作物。茶叶、甘蔗等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大大增加了北宋的财源。
3、取消宵禁令
在宋朝以前,包括大唐这样的开放国家,都是实行宵禁的。到了夜晚,时间一到,街上就不能再有人通过了。
这样的话,夜晚就不会再有骚动了,但在宋代,宵禁被废除。
比如北宋的都城汴京,到了晚上,到处都是灯火通明,商铺林立,热闹无比。
宋代繁华的夜市也推动了宋代的商贸活动,从而推动了宋代的赋税、国力的发展。
手工艺的发展
宋代以农业为基础,而宋代的手工业则是其经济发展的“风帆”。宋代的手工业由于其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得以迅速发展。
1、制瓷业、茶叶、印刷业的快速发展
如景德镇,就是在宋代陶瓷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因为有了活字印刷术,所以,印刷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
茶业是伴随着经济作物茶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上述手工业的发展,对宋代的经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宋代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政治、社会环境的稳定。所以,宋朝的经济能够承受大量的战争赔偿。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资治通鉴》,《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