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初期,四面都是敌国,只有金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宋朝初期,四面都是敌国,只有金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304 更新时间:2024/1/22 1:29:34

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许多国家都想要学习汉人的文化,其中以金国最为汉化。金国,实际上是北方女真一族所创,可以说是清代满族的祖先。一般来说,越往北方,军队的战斗力就越强。

于是金国就打败了辽,占据了大片的土地。晚期,与宋接壤,并完成对宋的征服,终结了北宋王朝的统治。

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个帝国曾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但是随着疆域的扩张,他们的统治者也渐渐地接受了汉人的文化。

就算是道教、佛教这样的主流宗教,也被金朝的统治者所承认。就连政府结构,也在宋代的影响下,逐渐强化了中央集权,建立了宋朝的官职。

一、金国的汉化

1、金太宗文化的兼容性

最早的时候,金国的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就十分看重宋国的汉文化,他的几位重要幕僚也是由汉人所组成。

后来,他为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发明了女真的汉字,通过比较,发现与古代的字体有许多相似之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金国在建国初期,就有了相当程度的汉学。

因此,金国在取代了辽国之后,也融入了一部分契丹文化,但其统治理念却是以儒学为主。

2、儒家思想在金熙宗到金章宗期间的兴盛

古代有一句话,叫作“养兵”,金国在国力稳定发展的同时,也为孔子后裔设立了孔庙。实际上,这就是将儒教奉为国粹,在重大节日的时候,还会举行祭祀仪式。

孔家的人,和诸葛家族一样,都是中原的嫡系。这既保证了儒家的传统,又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入侵。

3、北宋南侵

虽然金国对于汉人的向往,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入侵宋国。1126年,大军攻入北宋首都,汴梁失守,北宋政权崩溃。

金国在长江以北,占据了一大片的土地,即便是占据了汴梁,金军也没有肆无忌惮的掠夺,而是将大量的儒学典籍收入囊中。

随着儒学的普及,金国的其他有实力的官员,也都喜欢收藏儒家的典籍

1、外国教师的吸收

事实上,在很久以前,辽国就已经研究过宋人的文化。就连苏轼柳永等宋朝诗人的名句,也很快就传到了辽朝的贵族之中。在早期,金国的大部分汉人都是从辽国的儒家那里学来的。

从这一点来看,后来的游牧部落联合在一起,对抗辽军。这也是因为汉人的文化。所以,宋朝才会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制造出一个强大的敌人。

当然,他们的做法也很粗暴,将有价值的人抓起来,这也是他们的作风,于是,那些被抓起来的汉人,就成了他们的主要教官。

2、金朝重点培养的教师队伍

社会进步,金国也是如此,宋国也是如此。在这段时间里,金国得到了大量的天才,加速了他们的发展。

辛弃疾,以前也被金国邀请参加科举考试,不过被他婉拒了。由此可见,随着金国的扩张,他们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许多北方士族,在北宋覆灭的时候,都选择了与金国接触。毕竟在他们看来,皇帝是谁并不重要,只要他们的国家能够度过这场混乱,那么他们就有了飞黄腾达的可能。

3、从卫绍王至金哀宗时期儒家思想的衰微

但是,一个牧民的力量,却是建立在他们无与伦比的实力之上的。总不能只学中原的文化吧?

即便是金国的皇帝,在朝堂上也是一言九鼎,而在这场考试中,却是越来越多的人在作弊。

因为没有严格的监督,所以,许多官员都开始了贪赃枉法。这些问题,中原诸国都有过,但在金国的崛起中,却是致命的。而且,虽然有不少儒家学者,都会去金国发展,但真正的儒家,还是不会去做这种事情的。

受他们忠君的影响,他们宁愿住在南宋,也不愿在金国享受荣华富贵。而在金国,这样的文明,也在不断的衰落。帝国逐步被吞并,这也为蒙古国的崛起提供了契机。

由此可以看出,金国确实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就连四大发明中的火药,他们也学会了,并且研究了起来,这才有了宋军的炮台。

显然,作为一个新兴的国家,金国还是很有学习的,毕竟以掠夺为生,并不是一个庞大的帝国能够满足的。

一些问题,就算是宋国这样的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同时,我们也在感慨汉朝的文化魅力之浩瀚和广袤。

参考文献:《宋史》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拆刘伯温老宅都没找到兵书,原来就在他身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伯温朱元璋坟墓,朱元璋是否挖开刘伯温的墓,朱元璋怎么发现刘伯温的墓

    坐上龙椅的老朱,生性多疑,诛杀了许多开国功臣。号称足智多谋的刘伯温,老朱对他也是明着用,暗着防,猜忌之心已久。君臣之间,早已不如当年打天下时的相互信任。这时,已过了花甲之年的刘伯温,生了一场病,朱元璋派宰相胡惟庸带着御医就诊。刘伯温看人很准,当年朱元璋就问他胡惟庸是否能为宰相。《明史》记载伯温言:“

  • 朱元璋巡城时碰到一个美女:我一定要娶她。结果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娶了哪个女中豪杰,朱元璋娶了倩儿吗,朱元璋为什么娶郭玉婷

    而汤和呢,则早早外出闯荡去了,后来投入到了红巾军郭子兴的旗下反抗朝廷,由于汤和打仗时十分勇猛,没多久就立功升官了。汤和也是个实在人,他混出了头,就想起了还在落难的朱元璋,于是就写了封亲笔信,邀请朱元璋也来参军。朱元璋到了郭子兴的濠州城,很受郭子兴赏识,没几天就当上了个小军官。有一天,他跟汤和带兵巡城

  • 德庆侯廖永忠:战功仅次于冯胜、傅友德,被朱元璋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德庆侯廖永忠后代,傅友德和冯胜谁最厉害,明朝忠义侯廖永忠

    廖永忠,明初名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论战斗力和战功,朱元璋时代的名将序列,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傅友德,接下来就是廖永忠。《明史》评价:“廖永忠智勇超迈,功亚宋、颍”。1355年,廖永忠、廖永安、俞廷玉、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等率巢湖水师前来投奔朱元璋,一路所向披靡,直取南京。朱元璋建立明朝

  • 明朝是如何灭亡的?灭掉大明王朝的罪魁祸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各地的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其中以李自成为首的起义,严重威胁了大明朝的统治,内部起义不断,外敌也不断骚扰,以皇太极为首的清兵,急着要入主中原,时不时骚扰一下边境。1642年,肩负崇祯帝厚望的洪承畴,被皇太极生擒,导致松山、锦州失守,崇祯皇帝心痛不已,内忧外患不断,面对皇太极崇祯皇帝想要议和,刚

  • 朱元璋宴请百官吃饭,群臣都很开心,刘伯温看到菜后:有人要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帝王们也逃不过这一定律,宋朝皇帝赵匡胤,一路被兄弟们捧上了至尊之位,但赵匡胤登基后却用各种金银细软的赏赐将自己的这群兄弟给打发了。因为他害怕这群兄弟会像捧他一样,在捧出一位皇帝,虽然赵匡胤的小人之心为人所不耻,但他还算得上是手段较为温和的帝王,给了大部分人一条生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没有

  • 建文帝:用一生来证明,前辈留下的好牌,到自己手里不见得抓得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钰慧和建文,建文帝最终落脚在何处,建文帝是被谁正名的

    首先就是这个皇位,按照当时的皇家祖制地位都是传给太子。前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太子是朱允炆他爹朱标。注标的才干也是不负众望,可以说是大明王朝开国以来所培养的完美太子了。不仅仅高高在上的朱元璋喜欢,就连朝中的大臣以及家族中的兄弟对他也是拜百般夸赞。可以说把它评为古代封建统治王朝太子的典范也不为过。可能真的

  • 刘伯温才华堪比诸葛亮,其死后留下一书,令朱元璋死前还念念不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伯温之死朱元璋哭了,刘伯温死的时候朱元璋看他没,刘伯温死后朱元璋什么反应

    领袖建立新中国的前夕,他早就指出了这种现象的本质。之所以封建时代的君主帝制会陷入一轮又一轮的历史周期率中,那是因为他们的阶级局限性。高傲如朱元璋,也未曾跳出来这个圈子。在刘伯温晚年的时候,曾经留下天书来痛斥朱元璋的三大罪状。在郭子义起义的时候,朱元璋还在地主家放牛。他生性顽劣,给人家放着牛、看着羊就

  • 赵匡胤真的是被亲弟弟谋害的吗?北宋重臣司马光含蓄的说明了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匡胤是被弟弟害死的吗,赵匡胤与赵光义兄弟决裂,赵匡胤武功高强为何会被谋害

    九个字记载的谜案赵匡胤死亡的时候其实是相当的迷惑的,皇帝这种身份,身边应该是随时都跟着好几个御用医生的,在皇帝临死的时候,死亡之后的时间,御医和朝廷重要大臣一定都会前去询问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之中很多皇帝只要一生病,以宰相为首的那群大臣就会去皇宫之中嘘寒问暖,一方面是真心希望皇帝的病情快速的好起来

  • 司马懿父子篡夺曹魏大权时,如果曹彰还活着,司马懿能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几句话就让曹彰交了兵权,曹彰与司马懿,司马懿是如何篡夺曹魏政权的

    随后,司马懿父子通过这一政变,杀掉了曹爽一党,将曹爽的势力铲除干净,彻底篡夺了曹魏大权,曹魏江山实际上已经变成司马氏的了。试想,假如曹彰能活到曹芳时代,司马懿父子篡夺曹魏大权,结果会如何?司马懿父子能成功吗?回到十年前,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危,托孤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曹爽当了大将军,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三国时期的司马昭为啥先打蜀汉没有先打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昭为何先灭蜀汉再灭吴,司马昭为什么灭蜀汉,蜀汉东吴

    直到后来公元263年,蜀汉在曹魏的司马昭发起的魏灭蜀之战中被打败并且灭亡。那么为什么司马昭优先选择了攻打地形复杂的蜀汉,而没有选择先攻打地形相对简单的东吴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事情。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国之中,蜀国是最早被消灭的国家。公元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当时还是朝中的一个权臣,他决定发起魏灭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