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爱:入宫二十天朱瞻基驾崩,年仅14岁被迫殉葬?临终绝笔传于世

郭爱:入宫二十天朱瞻基驾崩,年仅14岁被迫殉葬?临终绝笔传于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83 更新时间:2024/1/14 23:35:52

从最初的牲畜殉葬到后来的活人殉葬,可谓是人神共愤令人发指!而在明宣宗朱瞻基病逝之后,入宫仅20天的才女郭爱被迫殉葬,令人痛心!而在其临终之前的绝笔却流传于世成为了千古绝唱!事实的真相果真如此么?今天咱们就来一同聊一聊

因为才华被选入宫,最后却殉葬

郭爱是郭英的孙女,天资聪慧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就写出了《连就连》这首名诗:“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因其过人的才华与美貌,宣宗朱瞻基也被其折服,因此得以选入宫中。刚进皇宫的郭爱年仅十四岁,花季年龄本应该无忧无虑,享受青春年华,可是却因为皇帝的去世让这一切变成了奢望。

朱瞻基自幼聪慧,深受祖父朱棣的喜爱,所以顺利继位当上皇帝。可是朱瞻基身体不好,总是生病,三十八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去世的前二十天才将郭爱招进宫内,可怜的郭爱因为要陪葬,生命就结束在了十四岁。

很多朋友对于朱瞻基的评价褒贬不一,那么朱瞻基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呢?我们判断一位皇帝是不是明君,就要看百姓们的生活状态,从百姓的生活状态来看朱瞻基是一位明君。他善用贤者,实施仁政,使百姓安居乐业,把朝廷政事处理得很好。

那么为什么有人说他是一位昏君呢?如果一定要说出原因的话,那就是贪恋美色与爱玩蟋蟀。更被后人所诟病的便是他让年仅14岁的才女郭爱殉葬,直接断送了一代才女的青春与才华!

殉葬前写下一首词成为了千古绝唱

郭爱受到朱瞻基的青睐进入皇宫,本可大富大贵锦衣玉食,可是没想到朱瞻基38岁便病逝,而当时的郭爱进宫也仅仅20天左右,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还被要求殉葬!年仅十四岁的郭爱,她的成熟与冷静远远超出了同龄人,对于殉葬这件事情她并没有太大的波动,面对死亡她反而平静的或者说波澜不惊般写下了一首《绝命诗》原文为: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者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这首诗的大致意思就是:人生太短,没有必要太过较真,只有到了死亡的那一刻才能觉醒,感慨自己竟然要比父母早离开,遗憾没有好好孝敬父母。

在现代社会,十四岁的少女还是豆蔻年华,本应该享受青春时期最美好的几年,可怜的郭爱却要为了一个没有感情的另一半陪葬。从郭爱的反应来看,郭爱是一个十分清醒的人,并没有因为自己要失去生命而大哭大闹,也没有向人哀嚎,反而冷静面对一切,并且写下《绝命诗》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如果是普通人即将面对死亡肯定会惊慌失措惊恐万分,而从郭爱所做的这首词中我们清清楚楚的了解到郭爱是豁达的,并没有因为自己要陪葬而抒发自己内心的悲哀。朱瞻基本来就贪恋美色,去世之后肯定需要美女陪葬,根据历史记载,朱瞻基去世后一共陪葬了十名嫔妃,陪葬的名单中没有郭爱,而且那时候的郭爱并不是嫔妃,那么郭爱到底为何而死呢?

郭爱到底为何而死

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有些朋友认为郭爱因为殉葬而死,也有的朋友认为郭爱丧命并不是因为殉葬。因为陪葬的都是嫔妃,刚进入宫中二十天的郭爱并没有被封为嫔妃而且陪葬名单中也没有郭爱,所以很多读者认为郭爱死因并不是陪葬。

那么郭爱死于何种原因呢?在明末所著的《名媛诗归》中记载:“郭爱,凤阳人,字善理,性颖敏巧慧,宣宗闻其贤,徽至京师,寻病卒,后封国嫔”;由此可以看出,郭爱真实的死因是病逝而并非是死于殉葬!《病革自哀》就是在郭爱生病期间写作出来的,也就是大众口中所说的《绝命词》,表达了郭爱的无奈与悲痛之情。

古代中因为皇帝去世或者君主去世而殉葬的人有很多,比如张美人、阿巴亥等,古代社会太过封建迷信,殉葬制度太过于残忍,幸运的是我们生活的社会并没有存在这种制度,停用这种制度也是古人衡量利弊而得来的。

我们可以不认同古人的制度但是我们不能批判,所谓存在即合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摒弃了很多不好的制度,留下了对我们有益的制度,比如说科举制,就是我们如今的高考和中考,不分官宦子弟与普通老百姓,只要自己有能力都可以做官。又比如说行省制度等,这些好的制度我们都会沿用。

才女郭爱离去让我们心通,豆蔻年华竟然葬送在了皇宫中。如果郭爱没有进宫,或者没有生病或者得到了及时的医治,郭爱的一生肯定会很精彩,毕竟没有人不喜欢才华横溢的人。如果真的仔细分析原因的话,我们不知道郭爱有才华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就是因为她非常有才华才被招进皇宫,如果郭爱没有那么出色也许会在家里安稳的度过一生,生命也不会截止在十四岁。

结语:

郭爱虽然年纪轻轻就殒命,但是她的才华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其才华横溢的著作也一直流传至今,一直被后世诵读。除了年纪轻轻就病逝的郭爱让我们心疼外,其他陪葬的妃嫔也让我们心疼,在古代社会女人的地位很卑微,几乎没有话语权,所以很多人都白白的丧命。各位朋友,你们认为郭爱的死是因为什么呢?你们如何解读郭爱的《绝命诗》呢?

更多文章

  • 元辅良臣张居正:他是大明朝的功臣,还是奢靡享乐的一代权臣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那些事儿千古唯此一人张居正,元辅良臣张居正,明朝首辅张居正资料

    (梦归秋辰:第368期)在历史的长河里,对于他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有的人说他是一代良臣。毕竟在他的治理下,大明朝改变了嘉靖时期财政亏空的问题,整个王朝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当然这点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张居正的变法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变法之一。张居正当然批判张居正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的,一些人认为张居正出

  • 明朝神医刘文泰,害死两位大明皇帝,他的结局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刘文泰是江西上饶人,颇通医术,也诵读经史,得以出仕做官。在明朝成化年间,刘文泰担任右通政,同时负责管理太医院事务,是正四品的官员。明宪宗朱见深生病了,消息一出,朝野上下一片震惊之色。因为朱见深是个有名的勤快皇帝,他从不会无缘无故缺席早朝,群臣看了诏书才明白,原来皇帝得了腹泻,那么很自然要调理一下了。

  •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精髓就在8个字,足以让一个人重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王阳明龙场悟道悟了什么,王阳明龙场悟道说的话,王阳明人生的三个定律

    古往今来,能够做到这个层面,据说仅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另半个是曾国藩。其学术思想影响深远,远播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龙场悟道,究竟悟出了什么?精髓仅有8个字,足以让一个人重生!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千古完人王阳明的传奇一生。生而不凡富家子,鸿鹄之志存高远这世间,似乎成功的人,

  • 烽火戏诸侯中的褒姒真的是周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周幽王在戏弄诸侯时褒姒为何要笑,烽火戏诸侯俘走褒姒之后干什么,周朝 褒姒

    《史记》是这样记载褒姒的出身的,褒姒幼年的时候被亲生父母狠心抛弃,后来被一位姓姒的人家收养了。后来,褒姒长大了,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14岁的时候,当时还是太子的周幽王看上了褒姒,把她娶到府上做了太子妃。后来,褒姒为周幽王生下了孩子姬伯服。周幽王上位之后,就想把褒姒封为皇后,但是遭到了当时的

  • 苏妲己睡觉前有一个习惯,深得纣王喜欢,现在的女孩却不敢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妲己被纣王吻死,苏妲己的什么癖好迷住了纣王,苏妲己跳舞把纣王迷倒

    一、影视之中多神话,脱离事实显浮夸在影视剧中我们对于商纣王有着很多的了解,他荒淫好色不仅在供奉有女娲娘娘的大殿之上,对女娲的神像亵渎,还毫无羞耻之心的在大殿里题写下一首淫诗:“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妖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

  • 长平之战:秦赵打得不可开交,楚国却不趁机攻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赵长平之战视频完整版,长平之战楚国怎么不攻秦,秦赵长平沙盘推演视频

    其实楚国并非不想得渔翁之利,而是有着诸多限制。首先楚国实力不敌秦国,其次秦楚之战中,楚国多次战败,从心理上畏惧秦国,不敢肆意攻秦,最后楚国也无强有力的领导,一盘散沙难以积聚力量。[var1]首先,从实力方面讲,楚国确实无攻打秦国能力,即使秦国忙于长平之战。举一个例子,秦昭襄王在位期间,曾邀请楚国国君

  • 秦国丞相李斯死得到底有多惨?身受九大酷刑,实在是惨不忍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斯死时用了多少酷刑,李斯为什么是死得最惨的丞相,李斯为什么遭受五种刑罚

    那么“具五刑,诛三族”到底是怎样的一系列刑罚,到底有多残酷呢?“诛三族”我们不多说,单说真正施刑在李斯本人身上的“具五刑”。“具五刑”按照时间划分,有奴隶社会具五刑和封建社会具五刑。而李斯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最初期,其受到的“具五刑”还是奴隶社会的“具五刑”。[var1]“具五刑”主要包括“黥、劓、刖

  • 长平之战时,如果赵国取得胜利,那赵国能不能一统六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长平之战赵国有胜算吗,赵国长平大败秦军

    [var1]秦能统一六国,并不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了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到秦始皇统一,共七位国君不懈努力才完成的,这七位个个能力出众,其中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更是少有的,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长平之战发生在秦昭襄王在位的时候,秦昭襄王打赢了长

  • 太子丹和秦始皇儿时同为质子,宿命的对抗却发生在秦国深宫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与燕太子丹,太子丹刺杀秦始皇明智吗,秦始皇和太子丹的故事

    燕太子丹和秦始皇嬴政儿时同为质子,一个却派人去刺杀对方,一个则直接灭了对方的国家,可谓是相爱相杀。跟所有影视剧的剧情相似,这对冤家最终还是在千秋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了一段浓墨重彩,只是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只能任凭后人诉说。太子丹和嬴政年少之时,战国风云际会,最强之国乃是秦国,而相对次之的则是楚、赵两国。

  • 从养马立国到变法称王,再到一统天下,秦国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一统天下的秦国是怎么灭亡的,秦国一统天下完整版,秦国一统天下视频纪录片

    一提起“秦”字,多数人就会想到一统天下的秦国和秦朝,一说到秦王,多数人只会想到千古一帝秦始皇。殊不知,秦国除了秦始皇,还有许多诸如秦非子、秦襄公、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等较为杰出的君王,若没有他们为秦国打下良好基础,秦始皇嬴政纵有鬼神之谋,也终究无法统一天下。对此,汉代贾谊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