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很多功绩卓越的皇帝,如汉武帝刘彻,彻底击败了自秦以来一直侵扰中原边境的游牧民族匈奴。再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使得大唐境内国泰民安。而我们今天要提到的这位也非常出类拔萃,他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一生励精图治,直到现在,人们依旧津津乐道于发生在他身上的各种奇事。其中有一件就是他憎恨一个姓,毫不犹豫地下令让凡是带此姓氏的人都世代为奴为娼。究竟是哪个姓让朱元璋如此深恶痛绝?他为什么憎恨这个姓氏?今天就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
一代传奇朱元璋
朱元璋幼时家境贫寒,父亲朱五四是个地道的农民。从小朱元璋和他的几个哥哥姐姐靠着跟父亲一起种田为生。每逢天灾时,常常食不果腹,饥寒交迫。即使生活窘困,他依然会偷偷跑去私塾听教书先生传道受业。
不幸的是,在他17岁那年村里发生了场瘟疫,家里很多人都意外逝世了。无奈之下,朱元璋心灰意冷地去当起了游历四方的和尚。在游历的过程中,他饱受苦楚,看到了沿路受欺负的百姓,便暗暗发誓要成就一番大事业,拯救黎民于水火。
那时候的元朝政治腐败,饥民遍野,人民纷纷揭竿而起。朱元璋偶然结识了郭子兴,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他所带领的红巾军。每逢战事,他都冲锋陷阵,帮助郭子兴攻占了数座城池。慧眼识人的郭子兴对朱元璋越来越器重,并将义女马氏嫁给他。
令郭子兴没想到的是,朱元璋天生就不是一个愿意长久屈居人下的人。1353年,朱元璋回到家乡,开始招募属于自己的士兵,数千名百姓响应他的号召,纷纷接踵而至。每逢深夜,朱元璋都会熟读兵书,他深知这些兵法终有一日会派上用场。
果不其然,他凭借天衣无缝的战略部署很快就打败了陈友谅。一路上,朱元璋还对周围的百姓关照有加,深得民心。没过多久,他靠着自身的过人胆识和百姓的热情拥护顺利登上皇位,成功建立了大明王朝。从贫穷的农民到尊贵的皇帝,朱元璋的确能称得上是一代传奇了。
卖主求荣蒲寿庚
在朱元璋的一生中,他一直都非常厌恶一个人,此人名叫蒲寿庚。他是阿拉伯人的后代,一路逃亡至泉州,长大后逆袭成为了家财万贯的商人。本可以踏踏实实的靠着家里的资产过着一生无忧的日子,可这个人却偏偏要去做一些丧尽天良的事情。
南宋末年,泉州地界出现了众多海盗,把百姓生活搅得鸡犬不宁。很多身无分文的难民都出现在了蒲寿庚门口。起初,他是想赶这些人走的,后来为了能够谋得一官半职,他便心生一计。
他假装大好人在门口摆了各种摊子来接济难民,暗地里还花大量的金银财宝去聘请武林高手来帮他剿灭海盗。后来,在他的精心谋划下,不仅海盗被全数杀害了,还获得了泉州地区几乎所有难民的爱戴。
朝廷听说这件事情后立马许了他官位,为官的30年里,他日复一日地在泉州培养自己的势力,不为朝廷和百姓,只为他自己有朝一日以备不时需。后来,元军兵临城下,而宋朝日渐衰弱。宋朝皇帝被迫南下,路上遇到了蒲寿庚并向他求助。
谁知蒲寿庚丝毫不顾及往日朝廷的恩情,直接拒绝了宋朝皇帝。宋朝君王离开后,他转身就去投奔元朝的军队,还卖主求荣泄露宋朝君王的下落。在他的助力下,许多无辜百姓命丧黄泉。
蒲寿庚因为这件事得到了忽必烈的嘉奖,不仅升了官还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他带着这些珠宝得意洋洋地回到了泉州,开始暴露他的本性。他不再伪装成大善人,而是狐假虎威地借助元军的势力虐待地方百姓,泉州从此民不聊生。
下旨世代为奴为娼
善恶到头终有报,事实证明像蒲寿庚这样卖主求荣,鱼肉百姓的人是根本不会有好下场的。据史书记载,当时解决这个祸害的正是朱元璋。他登基没多久就直接下令处死蒲寿庚,并且宣布凡是姓蒲的后代,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
其实蒲寿庚也只是在泉州这一小片地区作威作福,根本影响不到朱元璋所在的京都。为何朱元璋会对他如此深恶痛绝?这就归根于朱元璋本身的性格了。
首先,朱元璋一直都是一个爱戴百姓的人。因为他从小受过太多的苦,所以他非常能够体会到百姓苦不堪言的生活,甚至一心一意想要改变现状。要知道,他之所以能够建立起大明朝,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他赢得了民心。
当初占领了那么多城池,路经泉州,看到了蒲寿庚虐待百姓。因为蒲寿庚在泉州势力不可小觑,朱元璋当时并不敢轻举妄动,他只能暗暗发誓终有一日定要除了这暴虐百姓的恶贼。
其次,臭名昭著,朱元璋想要杀一儆百,巩固皇权。俗话说的好,一次不忠百次不用。当时蒲寿庚卖主求荣的事情朱元璋不是不知道,如果人人都效仿蒲寿庚的这种奸诈的性格,那么刚建立的大明朝也会危在旦夕。因此,他必需杀掉这个人,以此来威慑百官,让他们不敢不忠,进而巩固皇权根基。
结语
蒲寿庚本是富甲一方的商户,因为卖主求荣才被明君朱元璋处斩,甚至姓蒲的后世子孙中,男的必须世世为奴,女的也要代代为娼。其实整件事情的始作俑者是蒲寿庚自己,而非他的子孙。
如果不是他的贪婪和自私,也不会落得如此惨败的下场。以史为鉴,我们做事情不仅要立足长远,顾全大局,多为后代着想,而且还要忠君爱国,这样才能避免落得个凄凉的下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