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位继承在古代一直是一个困扰着许多帝王的难题,数千年来,我国一直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然而很多皇帝都有自己的偏好,再加上一些嫡长子的确能力不足,因此更改继承人在我国历史上十分常见,也因此发生了许多血腥斗争。蒙古地区继承制度和中原有别差别,更倾向于幼子继承,不过成吉思汗最终却没有把汗位传给自己的幼子托雷,反而给了窝阔台,事实也证明知子果然莫若父。
成吉思汗征战一生,堪称一代枭雄,为蒙古帝国打下了诺大的地盘,在后事的处理上自然也有自己的打算。成吉思汗共有四个儿子,其长子名叫术赤,虽然年龄最大,但是按照规定术赤没有任何继承汗位的可能,更何况成吉思汗本人也对这个儿子不喜欢,因为他很有可能不是自己的骨肉,这样的情况下术赤能在阵营中身居高位已经不容易,根本不敢想继承汗位。
按理来说老二察合台也没有资格继承汗位,不过成吉思汗本人立下了丰功伟业,他有资格改变蒙古的传统,指定自己想要的继承人,因此也给了察合台一些机会。然而察合台为人却心胸狭隘,经常和其他人针锋相对,有一次他和大哥发生了矛盾,竟然挑明说对方是其他人的野种,差点在军中激起兵变。
很快消息就传到成吉思汗的耳中,他选择继承人必定要统治大片的土地,性格自然要成熟稳重,察合台已经和兄弟发生了剧烈的矛盾,也就被排除出继承人名单了。最后仅剩下老三窝阔台和老四托雷在成吉思汗的选择范围里,经过一番考量,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老三。不过并没有因此而亏待托雷,反而按照传统将大部分家产都留给了幼子,并且把最为重要的军队掌控权交由托雷掌控。
这么做的目的也很简单,他希望兄弟两人彼此配合的同时又能相互制约,让庞大的蒙古帝国能够继续扩张,成为永恒的帝国。虽然窝阔台已经被任命为大汗,但是蒙古部落里有着独特的规矩,还需要进行忽里台大会举荐,一般来说只要是可汗亲自任命的继承人,都会很轻易通过选举。
不过这一次却发生了一些意外,虽然窝阔台拥有成吉思汗的遗诏,但是此时成吉思汗已经死去,并且军队还掌控在托雷的手中。更为重要的是托雷早已跟随成吉思汗征战多多时,在蒙古各部落中声望极高,大家本来想把他推上汗位,没想到最后是窝阔台胜出,正因如此窝阔台的上位之路十分困难。迫于无奈他只得假意推脱,表示自己愿意让出家业和汗位给诸多兄弟亲戚。
正当局势陷入僵持的时候一个关键人物站了出来,他正是在蒙古部落中身居高位的耶律楚材,在成吉思汗在世的时候耶律楚材就为蒙古帝国立下汗马功劳,他的话很多人都愿意听。为了稳固局势,耶律楚材对窝阔台的上位鼎力支持,同时还极力游说托雷等人,希望他们以大局为重,遵从成吉思汗的命令,不要让诺大的蒙古帝国分崩离析。
他的出面果然打动了许多人,虽然最终托雷依然不服气,但大局已定,窝阔台也成功登上汗位。虽然成功继位,但是托雷的存在对于窝阔台依然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他时刻担心对方会暗中作乱。于是趁着和金国交战之时派遣托雷前往迎敌,谁料托雷用兵如神,很快便击败了金军。
然而在得胜归来的途中却发生了意外,托雷突然死亡。他的死亡原因至今仍旧是一个迷,很多人猜测是窝阔台故意将其毒死,也有人认为是生了重病去世,不过无论如何,真实原因只有窝阔台本人知道。
由此可见,虽然成吉思汗在战场上无往不利,但是对于几个儿子的教育却有所缺失,尤其是兄弟之间的感情尚不到位,最终导致彼此争斗。现实生活中,人们也需要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和感情,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矛盾。
参考资料:
《七绝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