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拥有5000多年的历史,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封建统治社会,人们不得不遵从三纲五常,皇帝作为整个社会的统治者,掌管着天下百姓的生杀夺予。因此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坐上皇帝的位置,享受九五至尊、后宫佳丽三千的待遇。对于很多帝王而言,如果自己行为不得当,或者暴力统治,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到百姓的推翻。
比如在元朝末年,由于统治者的暴政行为,使得天下百姓纷纷不满,因此爆发了许多内乱。而最强劲的则是以朱元璋为首的起义团,他带领着一众百姓揭竿而起,推翻了元朝,建立大明王朝,开启长达200多年的朱家统治。明惠宗朱允文生死之谜终于解开?无法想象他最后竟落脚在此地。
成为明太祖的朱元璋,将自己的长子朱标立为太子,然而好景不长,朱标去世,朱元璋就把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原本即将隐退的朱元璋,不得不重新执掌朝政。对于朱元璋而言,他认为朱标是最合适的继承大统的人选,所以一开始就在他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然而他的死却打破了朱元璋的构思。
众所周知,朱元璋脾气暴躁,而太子朱标却仁义谦恭,对于他的兄弟姐妹们都非常宽厚,因此也备受兄弟们的信服,所以是个合适的继承人。为何皇位会落到朱允炆的手中,是因为朱标的嫡长子也去世了,所以朱元璋不顾嫡庶之别,将朱允炆扶为储君。
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登基,然而他在位的时间不过短短四年。燕王朱棣觊觎皇位,夺取政权,朱允炆也成为了落魄皇帝。在1402年,朱棣所带领的军队进入都城,本来准备活捉朱允炆的,结果皇宫燃起了大火,等到他将皇宫火扑灭时,只见几具尸体。根据宫中的人说,这是朱允炆一家三口的尸体。
但在不久之后,有消息透露朱允炆带着皇后和太子早已逃出宫,在夺取政权后,朱棣派人四处寻找朱允炆的下落,结果都无功而返。从这一行为看来,朱允炆可能在火中逃生了。因为在明史中有记载,朱棣在登基后还多次去寻找过建文帝。因为建文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对于外界而言,就会给他安上一个弑君篡位的名声。
不论他找与不找,朱棣弑君篡位的名声都算是坐实了。很多人认为朱棣一直在寻找朱允炆的下落,是不想承担这一罪名。在1404年的时候,朱棣可能有了朱允炆的蛛丝马迹,所以在全国范围内搜索他。并且还将范围扩大了南海地区,据有关资料显示,朱允炆是朝着南方逃跑的。
除了朱棣在找建文帝,清朝时期,也有人在寻找朱允炆的下落。通过各方资料的结合,有人在云南武定的一座山上找到了蛛丝马迹,在山上写着一副对联,含沙射影了朱允炆与朱棣,所以人们就猜测这首对联是朱允炆所写。因为对联中提到和尚为皇帝,朱元璋不正是和尚出身吗?而且,在对联中还提到叔侄关系,从种种迹象都表明,朱允炆可能真的逃到了云南,并且在当地青灯古佛伴余生。
在建文帝留下的那幅对联中,人们读出了反朝廷之意,并且有明确的言语挑衅皇权。如果说这里和建文帝没有关系,那么刻到这深山老林之中,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关于朱允炆的下落,张居正曾说,建文帝的确是逃往了云南狮子山,并且隐身为和尚,度过了自己的后半辈子。
而这座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当地有很多遗迹都表明建文帝曾在当地生活过。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有专家公开表示,在对狮子山的勘测过程中,明确建文帝就是在这里出家的。从某种角度来讲,这里远离都城,又非常的隐秘,着实是一个藏身的好去处。
参考资料: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