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宁肯射光10万支箭,也不愿在箭上点火?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宁肯射光10万支箭,也不愿在箭上点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676 更新时间:2024/1/23 3:04:51

当年,曹操挥师南下,意欲一举剿灭刘备孙权,进而一统天下。为了抵抗曹操的进攻,孙、刘两家不得不联手抗敌,刘备派诸葛亮前往江东助阵,打算凭借他的智慧,化解这场危机。可是,周瑜却是个自命不凡之人,他见诸葛亮处处先他一步,心中渐生嫉妒之意,他料想此战之后,诸葛亮一定会成为江东大敌,于是他便想方设法地置其于死地。

周瑜在一次谈话中,巧妙地设置了一个陷阱,他问诸葛亮:“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诸葛亮明知他在设套,但还是如实回答了“弓箭”。随后,周瑜便道出了军中缺箭的“事实”,责令诸葛亮十日之内造出十万支箭。然而,诸葛亮早已算出第3日的凌晨必有浓雾,于是他将十日之限改为三日,不但信心满满,还纳下了军令状。

第三日凌晨四点左右,浓雾升起来了,诸葛亮带领二十艘草船悄悄朝曹操的营寨靠近。反观曹操,生性多疑的他早已料定诸葛亮会在这个时候进行偷袭,于是他让将士们提前穿好盔甲,随时准备战斗。不一会,当他得知浓雾中出现船影的时候,立即将营寨紧闭,防止敌船趁机摸进,造成混乱。与此同时,他下令弓箭手向浓雾中放箭,射杀敌军。

实际上,曹操这么做有两个目的,第一,在视野不明的情况下,远程消耗乃是必要的,既可以造成全方位的打击,也可以防止己方实力受损。第二,曹操一方武器装备精良,箭矢更是数不胜数,如果能不费一兵一卒取胜,正是曹操希望见到的。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放箭可以,但绝对不能在箭上点火,这是为何?

如果曹操一方在箭上点火,势必会暴露己方位置,这样就会变成浓雾中的活靶子,极有可能受到严重损失。再者,曹操不确定敌船上是否有易燃易爆物,一旦轻易射出火箭,极有可能会引燃敌船,这时候,如果敌船向曹营一头撞来,很可能会烧起一片火海。另外,三国时期的硫磺、火油属于稀有材料,火箭造价昂贵,在局势不明的情况下,绝对不能率先使用。

最后一点,便是曹操的骄傲了,作为统一北方的雄主,他一向喜欢凭借兵力碾压对手,在他看来,放火、决水都是下三滥的招数,他不屑使用。最重要的是,“玩火折寿”的说法在那个年代十分盛行,就连多次玩火(火烧新野、火烧藤甲兵)的诸葛亮都说,他折了不少寿。

不过,即使曹操在箭上点火,诸葛亮也是不怕的,《北堂书抄》卷一百三十二记载:“战时,皆取船上布幔、布衣渍水中,积聚之,以助水淹。贼有火炬、火箭,以掩灭之也。违令者髡翦耳。”诸葛亮早已在草船上做好了防火措施,即使曹操放了火箭,他也无所畏惧。

更多文章

  • “长坂坡之战”爆发后,刘备两个女儿被曹操生擒,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坂坡之战谁掳走了刘备女儿,历史上曹操长坂坡追击过刘备,曹操长坂坡生擒刘备

    东汉末年,董卓、曹操先后挟天子,群雄割据一方,天下大乱。众所周知,东汉末年汉室濒危之际,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世孙刘备崛起于微末,为兴复汉室做着一切努力。因为他的不懈努力,蜀汉、曹魏、孙吴三国鼎立,汉室以另一种方式再次延长国祚数十年。其实细说起来,刘备也是一位十分悲剧的人物。 ▲刘备剧照 刘备,汉昭烈皇

  • 帮助刘邦擒住韩信的是何人 萧何他愿意这样做吗?还是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萧何是怎么说服刘邦用韩信,历史上刘邦对付韩信的手段,萧何劝刘邦委任韩信大将军视频

    陈平说:“有人上书揭发韩信谋反,有其他的人知道吗?”刘邦说:“没。”陈平说:“陛下的精兵与楚王(韩信)的精兵相比哪个更强?”刘邦说:“我的精兵比不过他。”陈平说:“陛下的大将用兵打仗有能超过韩信的吗?”刘邦说:“没有人能赶得上他。”陈平说:“当今陛下兵不如楚王的精,而大将又赶不上楚王,却发兵去攻打他

  • 郦食其被杀,是谁的过错?韩信还是郦食其,亦或是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郦食其被齐王烹杀惨死下场,刘邦为什么要杀郦食其,韩信老婆郦鸢结局

    本来,楚汉战争初期,刘邦占据了诺大的优势,甚至直接攻破了项羽的老巢。结果因为刘邦的一时大意,被项羽大败,优势尽失。好在,刘邦手下还有张良、韩信等人。刘邦采取张良、韩信之计,开辟两路战场,一路战场就是刘邦和项羽的正面战场,另一个战场则是韩信和其他诸侯国的敌后战场。韩信在和其他诸侯国战斗期间,屡战屡胜,

  • 强汉被匈奴困扰了100年,战国时的赵国为何却能单挑匈奴大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国不和匈奴开战能打过秦国吗,赵国吊打匈奴吗,赵国攻打匈奴

    中国古代王朝中,应对北方游牧民族最成功的一个朝代就是汉朝了,一直把匈奴打得家都不敢回,但是,汉武帝等一批人的这种武功,却是有文景之治作铺垫的,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人围在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大同,通过贿赂才逃出生天,吕太后也曾被匈奴单于调戏,颜面都丢了。秦始皇当年修建长城,并排大将蒙恬去镇守,为的不也是防

  • 袁绍手下谋臣虽然很多,但一个靠谱的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袁绍手下三大派系,袁绍手下最恶心的谋臣,袁绍手下十大谋臣武将

    作为三国前期的北方霸主,坐拥四州的袁绍实力不容小觑。袁绍手下,说是兵精粮足,谋臣如云,猛将如雨,一点不为过。在袁绍手中,名将有河北双雄、河北四庭柱等等,而谋臣一样也不少。在袁绍手中,出名的谋士非常之多,个个看起来能力非凡。但从这些谋士的表现来看,不得不说,袁绍手下的谋臣虽然很多,但一个靠谱的都没有。

  • 三国贡献谁最大,曹操有一种贡献,刘备和孙权都比不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本身就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建安派的代表人。我们在中学时期就学过他的许多诗歌,例如《观沧海》、《龟虽寿》等等,除了自己创作,曹操还有一个重大贡献,就是赎回了蔡文姬,留下了大量文化典籍。蔡文姬是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的女儿。蔡邕,字伯喈,陈留人,通经史,善辞赋,还精于书法,善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

  • 刚起兵反秦的时候,缺兵少将的刘邦,是如何攻入沛县城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邦从沛县带出来的有谁,刘邦未起兵前在沛县做过什么,刘邦回沛县老家完整版

    他们在听闻陈胜起义时,本也有意投奔,但因人少势弱,又缺乏门路,只好暂时观望,准备找机会大干一场。那么,刚刚起义的刘邦,缺兵少将的,是如何攻入沛县城,打响起兵反秦的第一枪的?在陈胜吴广起义的影响下,各地民众揭竿而起,秦帝国摇摇欲坠。各地方官员在此情况下,大为惊恐,纷纷留后手、找出路,当然,刘邦老家沛县

  • 刘邦身边为何有这么多“牛人”陪伴?运气和实力并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刘邦身边为什么扎堆出牛人,刘邦身边的顶级人才,刘邦为什么运气那么好

    其实这不难理解。一、刘邦是起义军首领,名声在外,有才之士投靠很正常说刘邦之前,先来提提秦朝末年第一个起义的人,陈胜。陈胜本来只是秦朝最底层的存在,因为忍受不了秦朝的暴政,选择了起义。随后,以此为开端,各地纷纷响应陈胜,开始起义。陈胜厉害吗?陈胜就是一个普通的有点志向的农民。他虽然有自己的志向,但是依

  • 吕布被称三国第一武将当之无愧,这两个本领刘、关、张望尘莫及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布公认三国第一武将,刘关张能打过吕布吗,吕布为什么被称为三国第一战将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里面对很多名将的描述不可谓是让人目眩神迷。温酒斩华雄的关羽,七进七出的赵子龙,能止啼哭的张辽,出其不意的夏侯渊等等,无一不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除了这些人物以外当然还有很多名将,但就是那么一个人才猛将辈出的年代,却有一人名冠群雄,威名流传千年至今不衰,几乎成了猛将的

  • “神化”面纱之下,真实的关羽是何形象?不像战将,更像一位侠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关羽简介,关羽的忠义真实图片,关羽最短简介

    在我看来,关羽现象真的值得研究,一个武将竟能成圣成神,而且与他的功过基本没什么关系,主要与他的行为方式有关,成了忠义的代表。与其说关羽是忠义的典型,不如说统治阶级和民间对于忠义的渴望,投射到了关羽的身上,因此,关羽既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更是一个想象共同体。我们都知道,大肆宣传的英雄,大多都是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