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71年到1368年,这中间不足90年的时间,只维持了不到百年。若说是秦朝和隋朝二世而亡,是因为帝王暴政、苛捐杂税的繁重,可元朝虽然将人按照出身分为四等,但百姓的生活基本与前朝无异,可见元朝不是因为暴政;若说是因为外来民族无法统治绝大多数人口的汉族,但康乾盛世又怎么说,看来少数民族统治也不是根由!因而还需要从元朝当时所处的环境来找原因。
01
科学家在探测青藏高原冰川中同位素发现,发生于明末小冰川的时期的时间要更早。目前根据探测可知,最早的时间乃是1270年,而此时正是元朝初立的时间,持续400多年的时间,结束在康熙年间。这期间气温虽然是有高有低,但是总体来说气温较正常温度低,而这一情况也就影响了元朝的生产。
即便元朝是个游牧民族,但是既然统治了中原,也能遵循中原的治理法则,耕种乃是民之根本。但是元朝当时确实是有心无力,两年一次的极寒天气,粮食种植自然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百姓吃饭的家伙受到影响,自然是心生怨气。但其实,元朝也是每年派人进行专门的赈灾,抚恤民心。
但是一年两年的赈灾,朝廷尚且能够支撑得住。但是并不是一处地方闹灾,而是中原地带的多处都在闹灾,朝廷基本上是入不敷出,又如何连年多处救灾!几番下来,朝廷定然是心力不知,而元朝本身也只能在这死循环中折腾,最后受灾地方上的百姓无法善待,朝廷内部更是乌烟瘴气,无论内外都是一团糟,生生地拖垮了元朝的运作!
02
另外的原因则在于元朝内部统治阶层,当时清朝入关并没有在政治体制上犹豫,仍是遵循汉族人所使用的儒家体制,保得住天下一时的安宁,这就足够了!之后清朝逐渐在这基础上改变旧制,在不知不觉中渗透,朝野自然不再动荡。
但是元朝不同,元朝入主中原的时候,便开始在汉化路线和蒙古路线上摇摆不定,朝堂要是定不下来,诏令无法传达,自然办不成事,整个国家运转都会失灵。而且元朝在两相之间的犹豫也并非是口舌之争,直接上升到兵戎相见的地步。
从忽必烈到元顺帝,中间便经历了9位帝王的更迭,这只是在34年的时间里,可想而知元朝的河山有多么动荡!而在元顺帝期间,虽有名臣脱脱在军事以及政治上多加改革,使得元朝经历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但是奈何元顺帝虽是重用脱脱,但是耳根子软经不住其他人的闲言碎语。
元朝内部既然能够在34年更迭九位皇帝,这朝堂之上固然有帝王的不是,但是若是臣子多加规劝,元朝兴旺可不止九十年。可就在脱脱为元朝讨伐陈友谅之时,元朝内部的奸佞之人却蛊惑元顺帝,陷害脱脱,折损了真真切切为元朝出力之人。
03
不过,排除前面两个原因,我们也并不能因为一些环境因素而将元朝彻底洗白,终归来说,还是在于元朝将人口按照优劣分为四等,虽然后来逐渐打破了这一约束,但是带来的弊端可想而知。
可以不论当时元朝百姓的哀怨声,就单单查看印度的种族制度给如今带来的危害,便可想而知,元朝社会早已经混乱不堪。多种因素交杂,元朝已经到了无力回天之时,便是再有良将贤能之人,从根基便烂掉的元朝,怎么才能修整!唯有推倒这份河山,天下方能在现繁荣!
长达四百年的小冰河时期确实是元朝的死结,似乎元朝无论从哪一点开始改革,单凭着当时的生产技术,确实是没办法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根治技术,而后元朝内部统治不当、政策失灵,使得整个天下都雪上加霜,这一个死结怕是神仙显灵也无法理清。元朝国祚只能止步90年,也算是上天宽厚,这中终究比那些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统治天下的时间要长得多,也算是为中原的发展尽了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