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归秋辰:第424期)
清代诗人龚自珍说过一句话: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个好的王朝不仅能让自己的人才得以物尽其用,还能产生一种人才向心力让周边其他王朝的人都能为自己所用。这需要一个王朝文化的昌盛和综合实力的强大,毫无疑问汉唐就有这样的实力。
晁衡
在唐朝时期,不仅契苾何力、高仙芝、哥舒翰、仆固怀恩等这些少数民族王朝的人才能为自己所用,就连日本遣唐使也为大唐所用。比如遣唐使晁衡不仅在唐朝任职,而且还和李白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晁衡遇难,李白悲愤之下写《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蔡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同样汉朝也有很多少数民族王朝的人才担任管理,比如汉武帝时期的北地人李息、义渠人公孙敖、匈奴人仆多等。霍去病出兵河西时,手下四个将校除了赵破奴是汉人外,其他都是少数民族的人才。但受汉武帝器重的还是金日磾,那么匈奴休屠王的儿子金日磾为何会受到汉武帝的器重呢?
李息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金日磾,以及他为什么能受到汉武帝的礼遇呢?
一、金日磾的家庭背景。
众所周知,匈奴中部是匈奴王庭,归匈奴单于直接管辖。而东西部分别隶属于左贤王部和右贤王部,下面设立地方最高的行政长官左谷蠡王和右谷蠡王,然后是各个匈奴部落听其指挥。左右贤王和左右谷蠡王并称四角,是匈奴单于以下最大的官职,直接听从于匈奴单于。
匈奴
元狩二年,冠军侯霍去病攻下陇西,并斩杀浑邪王和休屠王的部众无数,浑邪王和休屠王害怕被匈奴单于杀害而降汉。但在降汉的路上,休屠王突然反悔了,于是浑邪王杀了休屠王并率领其部下降汉。金日磾与他的母亲阏氏也一起降汉,这里的阏氏是对王室妻妾的一种别称,后来也更多的比喻汉朝公主。
二、品德高尚。
金日磾与其他匈奴人不一样,他从小深受母亲的影响,因而格外重视礼仪道德。金日磾的母亲阏氏死后,汉武帝因为其贤良淑德就将其画像挂在甘泉宫。而金日磾每次经过母亲画像都跪下叩首,然后对着母亲的画像哭泣很久才离开。
金日磾
金日磾的儿子为“弄儿”,并深受汉武帝的喜欢,有一次金日磾在后殿看见他的大儿子与宫女鬼混,于是他就杀死了自己的大儿子。汉武帝非常生气并责问金日磾,金日磾说道:一个人不懂得伦理道德,仗着陛下的恩德纵欲奢靡,这样的人还有德行吗?虽然金日磾此举引起了汉武帝的不满,但他的品德却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
三、才能突出。
巫蛊之乱以后,参与此事的马何罗秘密起事刺杀汉武帝,金日磾通过马何罗的举动判断出其欲行不轨,于是暗中提防马何罗。当马何罗准备行刺时,金日磾拼死抵抗并呼喊护卫,护卫们纷纷拔刀准备刺向马何罗,但汉武帝害怕误伤金日磾就制止了。最终,金日磾赤手空拳抓住马何罗脖子制服了他,金日磾也因为忠心更加受到汉武帝的赏识。
金日磾墓
后来汉武帝无论赏赐其美女,还是想把金日磾的女儿纳入后宫,都被金日磾拒绝。汉武帝临终时封金日磾为秺侯,但金日磾以汉昭帝年幼为名拒绝了其封赏,后来尽心尽力辅佐汉昭帝治理天下。始元元年,金日磾病重躺在床上,大将军霍光都看不下去了,于是奏请汉昭帝给金日磾封侯。于是金日磾奄奄一息躺在病床上接受封侯,次日金日磾便因病重去世,死后被葬在了茂陵。
当一个人心中没有品德,那么德行就成了一种虚幻。当一群人没有品德,德行就成了一种罪过。当德行变成一种“虚伪”,当趋炎附势变成一种“现实”,我不知道这是一种庆幸还是一种悲哀。但毋庸置疑的是:不管哪个历史时期,像金日磾这样德行高尚的人总有人会为其折服。
品德
用文化点亮生活,用历史回顾人生。我是梦归秋辰,谢谢大家的阅读和鼓励。如果大家喜欢,请给个关注,谢谢大家!
“狱中天子”刘病己:为了方便百姓而改名,以霸王道杂之成就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