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孝烈皇后被烧死,嘉靖明明有机会救她的性命,为何却故意见死不救

孝烈皇后被烧死,嘉靖明明有机会救她的性命,为何却故意见死不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959 更新时间:2023/12/23 14:34:51

不到一会,那赤红的火焰就将整个坤宁宫围住,坤宁宫可是皇后居住的地方,面对这种情况,下方的太监和宫女急忙派人去嘉靖皇帝汇报,请求前往救援皇后。

然而令人想不到,嘉靖却没有同意,下方的太监和宫女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座象征着后宫权力中心的坤宁宫化为灰烬,而被困在坤宁宫的孝烈皇后方氏,也被这场大火活活烧死。

孝烈皇后方氏曾经还救过嘉靖皇帝的性命,面对自己的救命恩人外加妻子,为嘉靖眼睁睁看着方皇后被烧死,却故意见死不救呢?

这一切还得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说起,这一年后宫发生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史称“壬寅宫变”。

嘉靖皇帝这个人自幼迷信道教,在当上皇帝后,更是变本加厉,为了修炼所谓的长生不老术,多次动用国库的银子在各地修建道观,以求上天让其长生不老。

因此有一部分道士利用嘉靖的愚昧,便蛊惑嘉靖:“想要长生不老,需要吸风饮露之道才能成仙”,在这些道士的迷惑下,嘉靖还专门在御花园找了一块地方,种植芭蕉来收集甘露和无根水。

为了收集这些东西,嘉靖还下令要求宫女凌晨前去御花园采集,为了供道士炼丹所需,还要取这些宫女的处女月信入药,为了保证宫女的身体干净。

嘉靖还下令,这些宫女不能吃任何食物,每天只能吃桑和饮用露水,在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下,这些宫女苦不堪言。而后宫时有传言,这些道士迟早要抓这些宫女来入药,

明人沈德符的《野获编》对此也有记载:“嘉靖中叶,上饵丹药有验。至嘉靖三十一年冬,命京师内外选女十八岁至二十四岁者三百人入宫。嘉靖三十四年九月,又选十八岁以下者一百六十人。盖从陶仲(方士)言,供炼药用也。”?

明知迟早都要死,以杨金英为首的十几个宫女,决定刺杀嘉靖皇帝,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嘉靖皇帝来到曹端妃的翊坤宫过夜,嘉靖对曹端妃十分宠爱,然而对曹端妃爱有多深,嘉靖对翊坤宫的宫女折磨便有多狠。

嘉靖皇帝长年服用丹药,丹药含有水银、朱砂等有害成分,长时间服用丹药的嘉靖性格暴虐,宫女稍微犯一点错误,嘉靖便要将其责打,据记载被活活打死的宫女就有200多人。

而嘉靖皇帝由于宠爱曹端妃,经常去翊坤宫过夜,在翊坤宫当差的宫女饱受嘉靖的折磨,这些宫女对嘉靖恨之入骨。

当天夜晚等到嘉靖皇帝睡着后,杨金英带着十几名宫女悄悄潜进了嘉靖皇帝休息的寝宫,众人先是将嘉靖皇帝捆绑起来,宫女姚淑翠用抹布将嘉靖皇帝的脸蒙住,然后准备将其勒死,由于杨金英将绳套结成死结。

一时半会也弄不死嘉靖,随后这些宫女见绳套勒不死嘉靖,便改用钗裙准备插死嘉靖,但由于这些宫女不知道人体致命部位,只能混乱在嘉靖身上插出多个血洞,嘉靖也因为疼痛晕了过去

期间有一个叫做张金莲的宫女,见嘉靖皇帝一直没死,以为是上天在保佑他,这名叫做张金莲的宫女越想越慌,随后偷偷一个人跑去坤宁宫向孝烈皇后方氏汇报此事。

方皇后得知有人要谋杀嘉靖皇帝,赶忙带人前往翊坤宫救驾,等方皇后等人到了翊坤宫时,此时的嘉靖皇帝浑身是血,面对这种情况,方皇后一边下令抓捕以杨金英为首的十几名宫女,另一边赶忙让太医对嘉靖展开急救。

在太医的急救下,嘉靖总算是保住了性命,嘉靖醒来时,曾颁布一道谕旨:

“这群逆宫婢杨金英等,并氏各朋谋害弑朕于卧所,凶恶悖乱,好生悖逆天道,死有辜。你们即打问明白,不分首从,便都拏去,依律凌迟处死,锉尸枭首,示众尽法。各该族属,不限籍之同异,逐一查出,著锦衣卫拏送法司,依律处决,财产抄没交官。

这道谕旨里有一句话是:“你们即打问明白,不分首从,便都拏去,依律凌迟处死”,意思就是:查清此事,无论有谁参与,一律按照律法,凌迟处死。

由于宫女刺杀嘉靖这一事件,是在曹端妃的翊坤宫发生的,曹端妃平日里备受嘉靖宠爱,也引发了后宫不少贵人的不满,其中当属方皇后对曹端妃意见最大。

由于失血过多,嘉靖醒来还没一会,整个人便又昏迷过去,嘉靖这一昏迷,这件事只能交由方皇后处置,方皇后为了陷害曹端妃,指使宫女张金莲诬陷曹端妃和宁嫔王氏是此次事件的主谋。

为了嘉靖醒来查问此事,方皇后快刀斩乱麻,等到嘉靖皇帝醒来时,所有罪魁祸首早已被处死(出卖队友的宫女张金莲,也一并被凌迟处死),但嘉靖得知曹端妃是主谋时,却说:“端妃,我所爱,宜无此心”,可见嘉靖对宠妃曹端妃的死,一直心存疑惑。

而宠妃曹端妃的无辜冤死,也让嘉靖和方皇后两人的感情出现了裂缝,这也有了上文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方皇后被困在坤宁宫,被大火活活烧死,嘉靖却故意见死不救。

嘉靖的故意见死不救,何尝不是在报复方皇后故意害死曹端妃,只是方皇后好歹也救过嘉靖皇帝的性命,就算有所不对,嘉靖也不应该用这种方法来报复自己的妻子,难怪后人都说:嘉靖是明朝最血的皇帝。

参考文献:《明史》《明世宗实录》

更多文章

  • 为何明朝时期的皇后大多出身于寒门?这其实是朱元璋的深谋远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朝康熙帝的皇后赫舍里氏,因为当时的康熙年幼,权臣鳌拜威胁到皇位的稳固,所以孝庄太后为了拉拢索额图,就选择与其家族联姻,以此对抗鳌拜,最终鳌拜在双方的制约下被铲除,康熙的皇位也因此而稳固。不止清朝,很多朝代的皇后,几乎都是出身于名门望族,不过到了明朝的时候,情况有了较大的变化,明朝

  • 明朝是通过什么方式,使蒙古分裂成为鞑靼和瓦剌两个部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瓦剌与鞑靼,明朝与鞑靼的关系,明朝初期蒙古各部

    众所周知,明朝建国后,来自北方蒙古人的威胁便一直存在,从早期的北元到后来的鞑靼与瓦剌两部,他们对明朝都是极具威胁的存在,甚至明朝还曾差点亡于瓦剌人之手,那么这里便出现了一个问题,曾经的元朝廷在被徐达赶出元大都回到草原上后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分裂成“鞑靼”与“瓦剌”?关于这个问题,大家接下来看。我们先来

  • 明朝都是“君王死社稷”?只有一人例外,上台就忙着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君王死社稷,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完整版,明朝投降清朝的将领

    这样的结论,说实话有些以偏概全。比如,明朝还有一位名义上的监国、实际上的皇帝,从上台第一天起就忙着搞投降。1、哭着闹着不想上台这个奇葩名叫朱常淓(fāng),是万历帝朱常洛的堂弟,世袭潞王。按理说,论继承大统他永远排不上号,但人算不如天算。崇祯当了17年皇帝后吊死于煤山,同年朱由崧被拥立于南京,是为

  • 他是康熙的女婿,娶了康熙最宠爱的女儿,最后却被康熙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康熙最爱的三个女儿,康熙最疼爱的子孙是谁,康熙最有权势的儿子

    噶尔臧乃蒙古乌梁罕氏人,他出生于康熙十二年,比公主大一岁,从年龄上来说,噶尔臧与公主算是比较般配。康熙三十一年,20岁的噶尔臧娶了康熙皇帝的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要说这和硕端静公主绝对是康熙最为宠爱的女儿,历史上记载,和硕端静公主从小生得冰肌玉肤、聪慧可爱,而且性格颇似康熙皇帝,虽然公主的生母只是小小

  • 康熙铲除鳌拜的意义有多重大?如不这样,清朝很可能会直接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是怎么铲除鳌拜的,康熙除掉鳌拜采取了哪些措施,康熙铲除鳌拜对清朝的影响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做了许多大事,文治武功都有出色成绩。而在他一生的功业中,被人们所提到的第一件功业就是铲除鳌拜。那么,可能有人要问了,铲除鳌拜,不过是一次宫廷政变,康熙帝与权臣鳌拜之间进行的一次权力斗争而已,为什么要算成是康熙帝的一大功业呢?今天,笔者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 明明靠着雍正的出生,德妃才得到晋升,为何她还如此讨厌雍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和德妃谁厉害,雍正为啥封德妃,德妃和雍正是什么关系

    然而有个奇怪的现象是,作为德妃的第一个儿子,即便雍正让德妃母凭子贵的晋升妃位,即便雍正自己也很出色,即便雍正后来成为了手握天下的至尊,然而,德妃却始终不喜欢自己的这个儿子。这是为什么呢?这或许可以追溯到最初的源头。都说良妃是辛者库贱妇出生,其实,德妃的出身也并不高,她原是隶满洲镶蓝旗包衣,刚入宫的时

  • 鳌拜被处死前请求见康熙,等撕开衣服后,康熙为何含泪免其死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除掉鳌拜采取了哪些措施,康熙除掉鳌拜真实原因,康熙智斗鳌拜完整版

    在清朝时期有这样一位历经磨难却又开创一番辉煌伟业的皇帝,他就是康熙皇帝,康熙八岁登基,为了执掌大权经历了重重磨难,要不是有祖母孝庄太后垂帘听政,估计这皇位早就易主了,而在他长大之后朝堂同样也不消停,还是有人危及他的统治,就比如朝中的顾命大臣鳌拜,作为三朝元老,鳌拜只手遮天,称霸朝堂,完全不把康熙放在

  • 英国人可以证明:大奸臣和珅的眼界与格局,远远超过了乾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其时,英国正处在工业革命之中,通过机器提高效率,生产了大量工业产品,特别需要中国这样的国家做他们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所以,马嘎尔尼给大清皇帝祝寿为虚,希望能取得商务利益与外交权利为实。马嘎尔尼带着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包括600箱礼物来到中国,他坚信以自己的外交手段,加上先进的蒸汽机、织

  • 乾隆办了两件事,一件违抗雍正一件忤逆顺治,但结局不错很得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顺治雍正关系,雍正见过顺治吗,乾隆的态度和手段

    乾隆帝对宗室的最大体恤,更在于他敢于推翻列祖列宗钦定的冤案,或予以彻底平反昭雪,或给予宽待。这方面的决定性措施,是在乾隆四十三年采取的。因为这个时候,乾隆帝开创了赫赫的“文治武功”,出现了“大清全盛之势”,群臣恭颂皇上为天纵英武的贤君明主,这也是乾隆帝采取重大行动的基础。乾隆主要是推翻了皇曾祖顺治帝

  • 清朝皇子为何容易患上这种怪病?真相原来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皇子序齿怎么回事,清朝皇子生病,清朝皇子死亡率高吗

    说起《还珠格格》,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在剧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当时紫薇与尔康已经生下了1个孩子,这个孩子名叫冬儿,长得古灵精怪,颇受大家喜爱,但不幸的是,这个孩子半路生了一种病,便是天花。天花这种疾病,在现今社会已经很少被人提及,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