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已经掌握大权,为啥还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原因很现实

刘裕已经掌握大权,为啥还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原因很现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904 更新时间:2024/2/4 7:22:39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经历了多次的朝代更迭,其中大部分更迭原因是因为战争,我们去翻阅正史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那就是战争爆发之后两国如同死敌,但是只要某一方投降,两国的高层就会立马“冰释前嫌”。

战败国的最高领导人以及其家族会获得优待,因为投降给了对方省去了不少麻烦,他们能够获得爵位,小日子过得依然潇洒。但是这种情况在宋国皇帝刘裕身上成为了例外,他在建立“南朝宋”前,是晋朝的大臣,获得了朝廷力量和兵权后,就开始对司马氏族进行了大清洗。杀死了东晋第十位皇帝司马德宗后,按理他就可以上位了,他竟然还挑衅一般地又立了司马德宗的弟弟按在了皇位上,随后继续将其杀死。刘裕为何不按“规矩”出牌,一定要将司马氏的后人赶尽杀绝呢?

出生草根,不斩草除根,难以彻底立足

之所以刘裕要下此狠手,其实和他自己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刘裕出身清贫,为了能够展现自己的能力价值,他进入了北府军,在多次作战中表现英勇,被朝廷看中,成为了将军。

之后的时间里,他基本上都在战场上拼杀,处理朝廷犯错以及内部政权紊乱所产生的烂摊子,美名其曰镇压叛乱。晋朝内部的混乱,给了刘裕完美的成长机会,多年征战后,他已经拿到了东晋军政大权,大到能够自己立国,手下将士们只会听自己调令的地步。

但这时候的晋朝内部还在争权,丝毫没有感受到刘裕军队的强大已经到了他们无法控制的地步。在公元420年,他认为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军事资本,于是建立了“南朝宋”,此举也让很多朝中对皇室不满的大臣来头,因此他获得了晋朝大部分的朝堂力量。

但他很清楚,自己是一个草根出身的军人,虽然现在掌握了朝中大权,但是绝对不能善待司马氏族的人,这些人毕竟是阴诡谋士司马懿的后代,当年篡位行业先驱者的后代!自己不想冒着任何的风险,去重用司马氏族的任何一个人,说不定自己就真的培养出了第二个司马懿出来了也说不定。政治战争,靠的就是阴谋,司马家族这么多年经营下来,有独到的经验。

历史上很少有将军能够扳倒朝廷弄臣的例子,往往都是功名赫赫的武将,最终被弄臣冤枉,皇帝最终选择冤杀将军。就算是自己当了皇上,也不希望听到关于司马氏官员提出的任何建议,因为自己本身对司马氏毫无信任,他们的建议只会扰乱自己的思绪,不如杀了,省的让自己心烦意乱。

既然要杀,那就杀得直接一点,为什么他还要费尽周折,杀死司马德宗后再立司马德文再将其杀死呢?可怜的司马氏永远都想不到,刘裕这个人对于命数的看重,以及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一则命数预言,加上氏族之前极大的影响力,让他们承受差点被灭门的痛苦。

刘裕信奉命数之说,对于氏族防范心极强

刘裕是历史上出了名不信奉鬼神,却对命数之说极为在乎的皇帝,在当时的一则图谶中表示“晋孝武帝之后有二帝”,二帝中的第一位就是已经当上皇帝的司马德宗,刘裕想着这不是还差一个嘛?

于是才将司马德文扶上了皇位,待他上位一阵子,确定了皇位坐实,能够得到史官记载之后,再将其杀死,自己也就实现了命数的说法,能够稳稳坐在皇位上了。随后刘裕想着,自己既然已经杀死了两任皇帝,不如下手更为干脆一下,将朝中司马家的势力都清除掉,于是就开了灭族行动,让司马家族未来再也不会对自己的统治产生任何的影响。

很多朋友这时候就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至于嘛?对于当时的刘裕来说,这件事也许是必须要做的,因为他非常忌惮氏族的力量,司马家虽然诞生了很多愚蠢的皇帝,甚至其中还有心智都不健全的,但是其氏族背后的资本力量还是极为恐怖的。

在曹魏时期,司马懿带领的家族已经完成了军事和政治的双面渗透,这也是为什么曹家不敢动司马家的原因,因为一旦惹怒了司马家,经济和军事方面必然会受到巨大的打击。但是刘裕并不在乎,因为他的目的是重新组建一个领导班子,对于他来说,司马家族是威胁最大的敌人,只有将其处理掉,避免其东山再起,自己才能心安。

不过屠杀司马氏对于刘裕而讲也是一个压力,因为他必然会背上弑杀的罪名,这是很多新任统治者都不希望背负的负面标签,还在正史上被载以恶名,他难道一点都不担心嘛?

司马氏恶名昭著,是刘裕名望的最好保护伞

历史上因为上位弑杀被涂已恶名的皇帝有很多,就比如说明朝时期,杀死了自己侄子以及大部分朝中旧臣的朱棣,虽然上位之后政治功绩堪称完美,但是因为上位的弑杀举动,让他没有办法戴上“千古一帝”的荣耀头衔。

那为什么刘裕却不会因为屠杀司马氏而背上恶名呢?原因就在于司马氏在历史上的名声真的太臭了。首先是带领家族走向强盛的司马懿,在历史上是著名的阴谋家,通过篡位的方式获得了朝中大权,毫无忠诚精神可言。等到司马懿死后,司马昭控制了曹魏大权,杀死了曹髦,背负弑君之罪后,让郭太后背了黑锅,他的儿子司马炎也就顺利的逼迫曹魏的傀儡皇帝曹奂禅位,成为了皇帝。

然而之后的时间段,晋朝的内部发生了“贾后乱政”、“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事件,百姓的生活极为艰难,这时候的刘裕站出来屠杀司马氏,在百姓眼里乃是救世英雄一般的角色,史书上必然也就不会追究他弑杀的“罪名”了。

总结

刘裕之所以会想要诛杀司马家族,第一是因为自己出身草根,若是成为皇上做事不决绝一些,很难站稳脚跟。其次是他深信命数之说,贯彻“晋孝武帝之后有二帝”的说法,杀死司马德宗后,立司马德文后将其杀死,确定了自己的皇帝地位,也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给到司马氏更彻底的打击。

最后则是因为司马氏在历史上的名声很难听,刘裕丝毫不用担心“弑杀”的名头上身,给了他更自由的操纵空间。不知司马懿在知道自己的后代如此废柴后,是否会后悔曾经篡位的做法。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汉朝凭啥能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上最强王朝,它强大在哪里?长见识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对后世王朝的影响力有多深,汉朝王朝历史介绍,中国十大最强王朝

    我们都知道汉朝时可以说经济社会高度发展,而且综合国力异常强大,前后存在了400多年时间。一开始把匈奴征服之后,基本上和别的国家发生了战争都取得完胜。虽然发生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战争,但是无论从文化还是经济上都始终处于鼎盛时期。也就是在汉朝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继承,让社会的思想得到了统一,并且

  • 诸葛亮用兵一生谨慎,为何打仗时奇谋百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用兵技巧,诸葛亮初次用兵视频,诸葛亮三大绝招

    (二)诸葛亮擅治国诸葛亮的政治是挺厉害的。不过在演义里描写得少。有人说诸葛亮军事上不行(未必是不行,下面再说),所以智力不应排第一,但诸葛亮最擅长的不在军事,如果评论诸葛亮的智力,更多应从政治方面评论。但政治方面,恐怕大家没什么兴趣,就摘一下陈寿的评论,不作细论。“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

  • 西汉始于白蛇,也止于白蛇,这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与白蛇,古代传说白蛇,白蛇真的存在么

    翻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相同的地方:每一任帝王的身后都有着一个动人的神话传说。就比如汉高祖刘邦,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是传说中的神龙之子,又因为斩断白蛇揭竿起义建立了新的王朝。刘邦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有人评价他说是具有远大理想抱负、助人为乐的人,也有其他人评价他说是游手好闲、不

  • 匈奴起源于哪里?与大汉朝征战130余年的匈奴,最后究竟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匈奴最早的记载,西汉与匈奴的现状,匈奴什么时候被彻底打败

    古代匈奴的身影一直伴随着中华历史的发展,从战国开持续到汉朝,匈奴都被统治者视为心腹大患。许多抗击匈奴的将领这时也应运而生,有千里长驱不可挡的卫青,年纪轻轻就被封为冠军侯的霍去病,投笔从戎、镇守边关的班超,他们都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历史上汉朝初年的时候,因刚刚建国的缘故,所以没有太多的力量去

  • 司马家篡魏的时候,曾经人才辈出的曹魏宗室曹家、夏侯家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夏侯家在曹魏的地位,曹魏夏侯个人资料,曹家与夏侯家的姻亲关系

    然而,到司马家夺权之时,诸夏侯曹已不具备与之竞争的实力了。这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曹操时期:顶梁柱曹操时期,诸夏侯曹就是他的顶梁柱。夏侯惇坐镇淮南,曹仁坐镇荆襄,夏侯渊坐镇汉中,牢牢把握了军权。尽管五子良将将星闪耀,但无论级别多高,但彼此互不统属,需要协同作战时,都要受诸夏侯曹的节制。张郃、徐晃,

  • 刘邦在项羽死后是怎样处置项氏家族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与项羽全集,项羽死后项伯的下场,刘邦是项氏家族吗

    据史书上记载,项羽出生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32年,乌江自刎的时间是公元前202年,也就是说,项羽去世的时候,年龄差不多在30岁。按照古代普遍的十来岁的结婚年龄,项羽的这个年龄,加上他又是贵族出身,正常情况下,他应该早已经结婚,且膝下也应该有孩子。但是,我们翻遍整个历史书籍,与项羽有关的女人,只有虞姬一

  • 刘备为何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不直接说是汉景帝后代?其中大有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靖王之后的刘备现状,刘备靖王,刘备跟汉景帝的关系

    这是一套铁打的社会秩序制度,儒家讲“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而家庭中又讲“三纲五常”,其中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都是宗法制度产生的基本点,说白了,就是维护父权和夫权的伦理关系。宗族在中国古代,特别是皇室,你出于哪一支哪一脉都是非常严格的,胆敢乱说就是僭越,要杀头的。特别是刘备这种,自称是中

  • 关羽的一位手下,当面斥责姜维,为何姜维却不敢回应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姜维临死,姜维关羽谁厉害,魏姜维和蜀姜维谁厉害

    不过,其中就有一个例外,也即廖化。在被俘获后,廖化采用诈死之计,当时人们信以为真,廖化趁机带着母亲昼夜西行,奔赴蜀汉。在回到蜀汉后,廖化受到刘备、诸葛亮等人的重用。特别是在蜀汉末期,廖化更是直接斥责了姜维。那么,问题来了,关羽的手下廖化,当面斥责姜维,为何姜维却不敢回应呢?一首先,根据《资治通鉴》等

  • 他曾经背叛刘邦而被杀,他的妃子被刘邦看中,生下一个伟大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临死三大预言,刘邦老婆对刘邦帮助多大,刘邦被谁杀的

    刘邦挟持各国为人质,攻打楚国的都城彭城,结果被项羽打败,狼狈逃窜。两败俱伤的诸侯背叛了刘邦,刘邦退到荥阳时,魏豹请求回国探望亲人的病情魏豹请求回国探亲。结果,魏豹回国后背叛了刘邦。刘邦首先向士兵敬礼,先派辩士郦食其去魏国劝魏豹归顺。魏豹道了歉魏豹刘邦见魏宝不听使唤,派韩信去攻打魏国,活捉了魏豹,带他

  • 司马懿起兵造反时,曹爽和天子都有兵权,为何无动于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懿杀曹爽全过程,司马懿和曹爽谁厉害,司马懿夺权时为何无人站出来反对

    曹爽兄弟如此麻溜地投降,是真的只是因为怯懦,还是因为大势已去呢?手头兵力对比司马懿起事后,迅速控制了武库和京城各处要害。随即,司马懿率兵保卫皇宫,联合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遏见郭太后,奏告曹爽兄弟不臣之心,请太后下诏废除曹爽。不知是正合其意(郭太后被曹爽软禁于永宁宫,对曹爽也应十分不满)还是被逼无奈